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多彩贵州网讯 高考中考在即,不少考生或因心理压力过大出现失眠、焦虑、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那该如何帮助考生以最好状态迎战?遵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专家詹剑教授、博士,系统梳理相关的调适策略,助力考生与家长平稳度过这一关键阶段,快来看看这份减压备考攻略吧!
“考试综合征”可以这样调节
在大型考试前,由于压力过大,考生在考前易出现“考试综合征”,表现为失眠、头昏脑涨、疲劳乏力、厌食、记忆力减退、紧张、疲惫、焦虑、烦躁等一系列症状。
遵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主任詹剑教授、博士表示,考试压力是大多数学生都会遇到的挑战,应对“考试综合征”的核心在于正确认识压力,允许自己产生这样的情绪,明白这是面对重要考验时的自然现象,可通过心理放松的方式逐步调节,保持平稳心态。
心理放松应做到顺其自然,聚焦当下,吃饭时就好好吃饭,做题时就好好做题,另外可以施加一些积极的自我暗示,如想象自己一定会成功从而树立信心。
除心理暗示外,考生还可以通过实际行动来缓解焦虑和压力。其中,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进行形体上的放松训练,让自己的身心逐渐放松、稳定下来,从而有效舒缓紧张情绪。
合理宣泄就是一个很不错的放松方法,比如在空旷无人的地方通过大声喊叫来达到宣泄情绪放松身心的目的。
同时可进行较为缓和的运动,比如慢跑、散步、缓慢深呼吸,放松身体,还可以先攥紧拳头再松开,使肌肉得到放松。
詹剑表示,保持良好的考前习惯对考生来说也很重要。为避免考前一晚失眠,需要提前一段时间调整好学习和睡眠规律,让身体提前有一个适应、习惯的过程。
注意!考前别突击服用保健品
考生的饮食安排一定要安全、卫生,尽量在考试前形成一定的饮食规律,忌突然变换口味、食物种类以及饮食习惯,避免加重胃肠道负担,出现腹泻、腹胀等不良现象。
詹剑建议,要保证考生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水的全面均衡摄入。主食建议选择粗杂粮、小米粥等富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这类食物能够减少疲劳、抵抗焦虑;优质蛋白可选择豆制品(豆腐、豆浆、豆干)、瘦肉(鸡肉、鱼肉首选,其次瘦猪肉、牛肉)、海鲜(虾、贝类);摄入足够的蔬菜,每日500克,以新鲜绿叶蔬菜为主,适当增加根茎类、瓜茄类、海藻类,颜色种类尽量多样;水果每日200克,可选择苹果、蓝莓、柑橘、香蕉、葡萄、大枣等。
除三餐外,考生日常的零食可适量选择富含w-3脂肪酸的坚果,如花生、核桃、杏仁、碧根果等,这类食物可以减少紧张性头痛。
另外,詹剑强调,在考生饮食正常情况下,不建议静脉补充脂肪乳、氨基酸等营养素,避免出现发热、寒战、呕吐、疼痛感等过敏反应;不建议在考前突击服用保健品,以免产生不良反应。若常规服用保健品的考生可以继续服用,不可突然停止,以免机体不适造成学习效率降低。
白天头昏脑胀、晚上失眠?试试高压氧治疗
作为人体的“总指挥部”,大脑耗氧量占全身的23%。如果用脑过度导致供氧不足,就容易出现脑疲劳,使考生出现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失眠焦虑等情况。詹剑提醒家长,如果孩子出现脑缺氧,建议接受高压氧治疗。
高压氧治疗是将患者置身于高于大气压的环境(高压氧舱)中,吸入纯氧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高压氧能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体内的血氧含量、氧分压和血氧弥散能力,从而达到改善身体组织缺氧状态,促进体内各脏器的功能恢复,起到治疗疾病和守护健康的作用。
在高压氧环境下,血液中的氧气溶解度增加,使得大脑能够获得更多的氧气供应,可以让思维更加敏捷。在紧张的备考阶段,如果考生得不到充足的睡眠,可能会引起大脑耗氧增加,造成相对性缺氧。而缺氧可能导致失眠,影响学习状态。若体内血氧含量上升,脑组织获得充分供氧,新陈代谢加快,有助于调节垂体及大脑皮层的功能,进而改善睡眠质量。(胡钦)

詹剑,男,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导师,教授,主任医师,神经病学医学博士。2000年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现任遵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主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精神疾病分会青年委员,贵州省阿尔茨海默病防治协会常务理事,遵义医科大学第二硕士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遵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具有丰富的神经病学医疗、教学和科研经历。在SCI收录杂志和多个国内核心期刊发表专业文章10余篇,教学论文6篇,主持省级、厅级、院级和教改课题多项,科研经费10余万元。荣获2020年度贵州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一审:余旭
二审:王信 姚腾
三审:唐全寿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6-05 20: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