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聊城,位于鲁西平原,平得就像一面镜子,方圆几百里内几乎看不到一座山,但是,在聊城管辖的范围内,还是有一座山的,这座山叫做鱼山。
鱼山,位于聊城东阿县境内的鱼山镇,距离东阿县城大约20公里。
鱼山海拔是82.1米,占地面积80公顷,在别人看来这不能算上一座真正的山,只能说是一座小土丘。
它属于泰山西脉,因其长相形似甲鱼,被称之为鱼山。
鱼山上埋葬着一位三国时期的文人,这个人就是曹植。
曹植是魏武帝曹操与卞皇后的第三子《三国志》记载:
陈思王植字子建。年十余岁,颂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善属文。
关于这些曹操一开始是持怀疑的态度,以为他是找人代写,当场考试,没想到曹植出口成论,下笔成文。
曹植年轻的时候才华横溢受父亲曹操喜爱,渐渐的地,曹操把全部的注意力集中在这个儿子身上,甚至有多次想立他为继承人的想法。
然而,曹植是那种不拘小节的人,他向往自由,不喜欢被人束缚,做事也有些不考虑后果,多次触犯老爹的霉头,曹操渐渐的对他有所失望。
建安二十二年,一向内敛成熟的曹丕被立为太子,建安二十五年,66岁的曹操因年老体衰而宾天,曹操一死,曹植的苦日子也就来了。
同年,在汉献帝的三次“禅让”下,33岁的曹丕终于“推辞不过”“勉强称帝”他就是魏文帝也是曹魏的开国皇帝。
二哥一称帝,曹植的苦日子就来了,他本是手无缚鸡之力,不问世事的书生,却不曾想变成了处处被打压,被排挤的对象,曹丕将他视为眼中钉,肉中刺。
然而,曹丕在位七年,却没有对弟弟动手,他认为得曹植还不至于对自己构不成威胁。
首先第一点,曹操之所以喜欢曹植,是因为在他最爱的儿子曹冲去世之后,才将注意力转移到曹植身上,曹植虽然很有文采,但是他有一个很大的毛病,爱喝酒,喝酒容易误事,这也是后期曹操对他是望的原因之一。
第二点:曹丕想当一个明君,他不想留下一个弑弟的千古骂名,况且这一奶同胞的弟弟也没有犯什么大错。
曹丕作为曹魏的开国皇帝,他不允许自己身上有任何的瑕疵,他不可能因为记恨弟弟而杀了他,让后人抓住把柄留下,因此尽管他在位七年,曹植一直都是安全无恙的。
曹植一直暗恋他的嫂子甄宓,他还为甄宓写下了千古流传的《洛神赋》而这个洛神就是指的嫂子甄宓,
从这点上看的出,曹丕就对他特别憎恨的,一个男人怎么受得了别的男人对自己的老婆蠢蠢欲动,哪怕是自己的弟弟也不行,但是他作为一个皇帝,他必须要忍,小不忍则乱大谋。
七年之后,四十岁的曹丕驾崩,魏明帝曹叡继承了皇位,这个时候,曹植就不断地上书侄子要给自己一官半职,自己空有一身抱负,也不能天天闲着呀。
曹植所书,情真真,意切切就连旁边的人看着都为之动容,但尽管如此,仍然引不起曹叡的任何兴趣,他早已心如枯井,身若磐石,面对叔叔这般恳求他不动声色,内心毫无波澜。
这个人为了稳住安抚曹植,口头上答应,其实内心根本就不想去做,这一切让曹植感到无比的抑郁和压抑,那种爱而不得的感受无人能懂,那种无法施展报复的心境,让他悲愤交加。
太和三年,已近而立之年的曹植被分封为东阿(今天的东阿县)来到此地以后,他潜心创作,两耳不闻窗外事,用奋笔疾书来掩盖内心的苦闷和忧郁。
就这样,苦熬了三年之后,曹植带着世间无比的眷恋,离开了人世,去世的时候年仅41岁,他在弥留之际,叮嘱其家人要将自己的遗体葬在这片曾经工作的地方,家人遵从了曹植的嘱托。于是,选择了鱼山作为他的栖身之所,曹植长眠于此。
曹植墓:曹植墓分为俑道,前室和后室三个部分,50年代初,曾对此墓进行过清理,90年代末,山东省出资对墓穴进行了修缮和管理。
曹植墓为砖石结构,占地约1200亩,目前该墓为当地一景,在曹植墓中曾出土过一石碑,该墓碑高2.47米,宽是1.03米,从墓碑所记述记载,这处墓地很有可能就是曹植的真身。
就此止笔,有详细的再补充。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13 23: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