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安陆网评大赛㊾】东湖评论:李白与安陆“双向奔赴”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0-14 22:41:00 来源: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安陆网评大赛㊾】东湖评论:李白与安陆“双向奔赴”

“桃花潭水深千尺” “飞流直下三千尺” “手可摘星辰” “扶摇直上九万里”,诗仙李白一首首脍炙人口的经典诗句代代相传。1300年来,李白文化在安陆生根发芽,与城市互为表里,成为“银杏之乡”最著名的文旅IP。以文塑旅,以旅崇文,“漫画之乡”必然会讲好李白故事、发好安陆声音,为““中国粮油机械之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铸就“中华诗词之乡”安陆新辉煌。

国民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文化的生命力,是文化自信的底气。李白文化是安陆高质量发展的软实力。李白与安陆的“双向奔赴”,让安陆成为憧憬之域、向往之地、圆梦之城。如果说楚辞开浪漫主义先河,李白则集浪漫主义之大成。十年安陆生活,让李白的诗歌与楚文化张扬神韵高度吻合,发出“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的呐喊。在安陆期间,李白同唐高宗朝宰相许圉师孙女许紫烟喜结连理,并以文会友,发奋创作,写下《山中问答》《蜀道难》《送孟浩然之广陵》《安陆白兆山桃花岩寄刘侍御绾》等百余篇佳作。可以说,安陆成就了李白,李白也成全了安陆。

安陆人民为了纪念李白,自晚唐以来即已在城西建有太白楼。明万历、天启年间曾对太白楼进行过大规模的修葺。清代,太白楼迁至西门城楼上,为歇山式三层。最终这些遗址遗迹在战火硝烟和沧桑岁月中消逝,留下深深遗憾。改革开放后,安陆自觉担当李白文化使命,建立李白纪念馆和恢复李白遗址遗迹,丰富传承载体,增强李白故里底气。白兆寺、桃花岩、李白读书台、太白堂、太白林、绀珠泉、洗脚塘、洗笔池等与李白息息相关的景点述说着浓郁的李白文化。

城市因文化而厚重,城市因生活而美好。一座城市之所以能够散发魅力,令远在千里之外的人心生向往,离不开城市营销助力。如今,安州故地“讲好李白故事、发好安陆声音”成了最强共识。平地起高楼,离不开一砖一瓦铺垫,立竿见靓影,离不开一圭一臬测量,小学、初中、高中版和普通版全套《李白在安陆》富有诗意的图文,让安陆与李白穿越千年的对话成为可能。如果说城市维度彰显着一座城的张弛区间,城市文化地标则标识着这座城的发展脉络,白兆山李白纪念馆广场承载着国内外李白研究会专家学者、李白游踪地联盟成员、旅游专家学者、作家、诗人的精神寄托。以历史视角观之,安陆在中国城市文化版图中,历来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分量,安陆和江油共同推广李白文化,体现了李白文化的张力和韧性。通过影视技术手段,让李白和千年古银杏共话,游客身临其境,触动着我们内心深处最温暖的浪漫情愫。

自媒体时代,一人、一书、一影、一景都可能不经意间带火一座城。李白属于安陆,更属于全世界,唤醒安陆李白文化资源,推广出去、打出名声,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让我们共同开启“安陆与李白双向奔赴”的城市流量密码,为安陆美誉度持续稳步攀升贡献力量。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张志克(襄阳宜城市)

责编:丁楚风【责任编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15 0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安陆网评大赛⑤】东湖评论:草木天香诗味浓,寻迹李白到安陆
...”主题网评大赛拉开帷幕,来自全国的优秀网评作者汇聚安陆,在如诗如画的山水间寻觅诗仙的足迹,在游山玩水品读李白文化中聆听安陆“文化+旅游”的全域旅游“交响曲”。从李白的诗作中感
2023-08-20 15:38:00
【安陆网评大赛⑮】东湖评论:仰天大笑出门去,便引诗情到安陆
诗画安陆好盛景,田园诗乡非人间。安陆创新推介,以网评大赛为媒、踏歌而来,发出“让世界认识安陆,让安陆走向世界”的豪迈宣言,吸引全国各地网评作者关注安陆、钟情安陆、代言安陆、打卡安
2023-09-12 22:17:00
【安陆网评大赛⑦】东湖评论:安陆生青莲,余韵绕人间
...归的屈原文化、兴山的昭君文化、孝昌的孟宗文化一致,安陆的李白文化也是荆楚大地的特色标识,是向世界展示的靓丽名片。近年来,安陆市持续擦亮“李白故里”文化品牌,以建设“全域旅游目
2023-08-24 10:08:00
【安陆网评大赛㉝】东湖评论:笔底春风挥不尽,墨韵安陆向未来
碧山涢水,揽尽万千风景。安陆人杰地灵,是历史上郧子国,安陆郡、德安府所在地。这里既有风光旖旎的天赋山水,造就了白兆山旅游风景区、钱冲古银杏生态旅游区等人间胜景;又绵延着源远流长的
2023-10-10 14:34:00
【安陆网评大赛㉖】东湖评论:诗越千年,侠行安陆
...酒、歌、情,演绎了一场传奇的侠客行,106首诗歌作品在安陆所写,对安陆的热爱和眷念在诗里,更在心里。安陆也引以为荣,将李白文化打造成最靓丽的文化旅游名片,让更多人走进了魂牵梦
2023-09-29 17:30:00
【楚天评】东湖评论:“好评”燃动安陆,不负千年风采
7月20日上午,安陆市主题网络评论大赛启动仪式在安陆白兆山宾馆举行。本次大赛以“李白文化与全域旅游”为主题,吸引全国优秀网评作者齐聚,以高“言值”展示安陆高“颜值”,用多形式展现
2023-07-21 21:34:00
【安陆网评大赛④】东湖评论:李白不老,安陆永安
7月20日,安陆白兆山山巅,李白塑像巍然矗立。山脚下,安陆“李白文化与全域旅游”网评大赛盛大启幕。一场弘扬李白文化、传承李白精神的赛事全网铺开。李白是安陆的,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
2023-08-18 14:28:00
【安陆网评大赛㉔】东湖评论:时光不语诗有声,邂逅“李白”在安陆
...瞬即逝,在路上为了挚爱,总在寻得归处。于李白而言,安陆便是其一生一个重要归处,诗歌更是其一生挚爱。李白是中国古代文坛的传奇,以安陆为圆心,西入长安,东游吴越,南泛洞庭,北抵太
2023-09-29 15:56:00
【安陆网评大赛㊶】东湖评论:追寻诗仙脚步,快意畅游安陆
...武汉、庐山、南京、扬州等地,两年后经河南折返至湖北安陆,迎娶已故宰相许圉师的孙女许紫烟为妻,生一儿一女,在白兆山隐居10年,这10年间李白以文会友,留下了百余首不朽诗篇。面对
2023-10-13 20:4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河北省国防动员文化行·档案里的国防动员故事|雁翎队:白洋淀的“水上奇兵”
(文案:曹秦雨、吴文婷、靳彤 拍摄:马会波、赵仕嘉 出镜:张晓晴 剪辑:冯钰娇、刘昀 配音:张恩博)(海报设计:梁玉)清晨的白洋淀
2025-09-30 21:40:00
视频提供|唐山投控(文旅)集团
2025-09-30 21:41:00
周总理临终都在牵挂的福州人,又上央视了!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国庆将至一位福州人的事迹在央视播出他的身上有什么故事?余则成是虚构的但吴石是真实的今年9月30日这是第十二个烈士纪念日当天
2025-09-30 22:45:00
中华文明的根系深植于农耕文明的沃土,而粮食作为文明存续的物质基础,早已超越物态范畴成为政治伦理、社会秩序与文化认同的根基
2025-09-30 13:41:00
哈尔滨文庙举办纪念孔子诞辰2576周年活动
2025年9月28日,黑龙江孔子研究会部分文化志愿者、孔子后裔联合发起共同纪念孔子诞辰2576周年系列活动。9月28日9点28分
2025-09-29 10:50:00
乙巳年祭孔大典|卜子后裔纪念先贤卜子诞辰2532周年活动在曲阜孔庙隆重举行
鲁网9月29日讯(记者 卜宪国)9月28日上午,乙巳年祭孔大典|卜子后裔纪念先贤卜子诞辰2532周年活动在曲阜孔庙隆重举行
2025-09-29 14:33:00
白衣传薪火,盛世谱华章
中国吉林网 吉刻新闻 记者 张宁
2025-09-29 17:01:00
“仁礼天下 和合大同”临沂孔庙2025祭孔大典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通讯员 李益千雪9月28日上午,临沂孔庙举行2025乙巳年祭孔大典,纪念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诞辰2576周年
2025-09-29 22:29:00
六朝博物馆常设展上新,张昭墓金印首展
六朝博物馆常设展上新,张昭墓金印首展两砖两印“有故事”,“三国迷”大饱眼福张昭墓出土印章。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董家训 摄南报网讯(记者朱彦)去年年底发掘出的东吴“首席文臣”张昭的金印
2025-09-29 07:07:00
重识孔子丨自称无人理解的孔子,到底有多少“粉丝”?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孙远明9月27日晚,2025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开幕式暨第二十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孔子教育奖”颁奖典礼在曲阜尼山举行
2025-09-28 10:56:00
【舌尖上的魏集】“食”光有你 “魏”享中秋
“食”光有你 “魏”享中秋中秋夜,一家人吃团圆饭才是人间至味,这个中秋,跟着这份食单,让每一口美味都盛满吉祥,每一次举杯都映着圆满
2025-09-28 15:01:00
李育善:《童年与故乡》序
百善兄长我十多岁,祖居棣花街 道。我的祖母也是棣花贾塬人,加之我的叔伯姑父李成群又是百善兄的叔父。说起来 ,我和百善兄还有一层亲戚关系
2025-09-28 17:14:00
文明中国看河南丨打卡河南宝藏书院!《岳阳楼记》的诞生地藏不住了
大河网讯 (记者 朱丽文)你,或许没听说过花洲书院,但你一定听过《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就是从花洲书院走出的著名诗词之一
2025-09-27 11:26:00
桥瞰黔景·古桥遗韵|祝圣桥:“缅人骑象过桥来”的历史见证
㵲阳河潺潺流水之上,镇远古城祝圣桥连接山水、沟通往来,犹如一道飞虹,横跨数百年的沧桑。这座始建于明万历年间的青石大桥,不仅是古城连接两岸的交通要道
2025-09-27 16:02:00
桥瞰黔景·古桥遗韵|北盘江铁索桥:贵州第一座铁索桥
“北盘江波涛汹涌,两岸峭壁对峙,铁索桥36根铁链横跨江面,这座明代开始的‘滇黔锁钥’见证了西南400年来的历史变迁。”晴隆县文物管理所原所长陈亚林站在北盘江畔感慨
2025-09-27 16: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