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情感

光阴里日渐清晰的身影

类别:情感 发布时间:2023-09-22 06:55: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烟台日报

□姜 鸿

姥姥与我离别40多年了,可是她的身影不仅没有被光阴的大流淹没,反而在我心中越来越清晰。

姥姥是一个裹着小脚的农村妇女,她夏天的样子在我心中格外清晰。她总是穿着白色的府绸斜襟上衣,同样布料盘成的纽扣一丝不苟地扣好,直至领口处。黑色的棉布裤子打着绑腿,也是一丝不苟。脚上是白色棉布袜子,黑色的特制布鞋。今天想来,姥姥这一身打扮,是那样得体,甚至有着穿越了40年光阴的时尚。可当年,只是感觉姥姥干净,她的发髻总是很光滑整齐地梳在脑后,让人看着就感到心里很舒服。

当如今的我被夏天的热浪袭击得丢盔卸甲、狼狈不堪的时候,姥姥的样子就会浮现在眼前。她面容白皙沉静,不紧不慢地给年幼的我摇着扇子。那一缕清风直拂进我的灵魂,永久地给我的生命带来清凉。那是一种带着春风的微微和煦而又带着秋风的微微清凉的风,徐徐拂在我身上,我感受到了姥姥无尽的爱意。姥姥的扇子扇得很轻柔,扇得很有节奏,她一下一下地摇着,驱走了夏日的燥热,也驱走了夏日的蚊虫,我在姥姥的臂弯里安然入眠,姥姥也悄悄地睡着了。夏夜深深的天幕上,明亮的星子在闪烁。

多年之后的今天,这一幅恬静温馨的人间夏夜图卷在我的心中日渐清晰。我频频回望,深深体味。那是我生命里最为安宁的夏天了。内心笃定宁静的人才能摇出那样舒缓有致的扇子的节奏吧?可是姥姥的一生经历了战火,经历了时代的大变迁,更经历了个人生活的起伏动荡。我的姥爷当年闯关东带回了一些银元,置办了一些田地。当生活不再拮据的时候,姥爷的结发妻子却病逝了,留下了一个女儿。姥姥嫁过来之后,接连生了二男三女,可是她始终视那个并非自己亲生的女儿如同己出。大姨和姥姥的感情比和亲爹的还要好。她有什么事情都是跟姥姥说,脾气大的姥爷在家里的时候,她常常躲在姥姥的房间里。她出嫁的时候,姥姥把家里唯一的楠木箱子陪送给了她。大姨出嫁之后,逢年过节总要回娘家看望姥姥,她和同父异母的弟弟妹妹们也很亲近,直至姥爷去世之后,这种亲情关系仍然没有丝毫改变。

姥姥是菩萨心肠,对谁都很好。当年姥姥家里田地多的时候,农忙时节要雇短工帮忙。每逢这时,家里好的饭食,姥姥是不舍得给自家人吃的,要送给地里的短工吃,因为他们干活辛苦。那时候村里人流行着一首顺口溜:“圈里有个猪,栏里有头驴,吃着饼子就着鱼。”这就是他们理想中的生活。麦收时节,姥姥就给家里的短工吃玉米饼子和咸鱼,还给他们喝小米粥。

姥姥对街坊邻居们也很好。夏秋季节,姥姥去菜园子里摘豆角,豆角长得多,姥姥总是满载而归,可是等到走到家,常常就是一个空篓子了。那满满一篓子豆角常常全分给街上的邻居们了。姥姥还常常帮助西邻看孩子,好让大人去干活。姥姥在村里是有着好人缘与好口碑的。

姥爷在我母亲几岁的时候便去世了,那时候家里最大的男孩子大舅也才十几岁,姥姥拉扯着一大家子人生活,实属不易。后来,连天的炮火打破了姥姥家平静的田园生活,日子日趋艰难,但姥姥一直坚强地在飘摇的风雨中站立,保持着做人的骨气与尊严。但是,姥姥作为一个农村妇女,有些事情的确是无能为力的。她对于儿女们的爱,也是爱到无力而无奈了。她只好任由她的儿女们如一把蒲公英的种子,四散天涯。大舅参了军,三姨远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母亲考上中学去县城读书……放手,也是一种爱吧,当我有了孩子,我反复回味姥姥对儿女们的爱,从中感受到一种生活的广博与深厚,也感受到姥姥胸襟的豁达。

母亲病重的那几年,姥姥来我家住过一段时间,帮助母亲操持家务,照料一双儿女。姥姥的一条腿在老家时被凳子打断过,伤好之后就落下了残疾,平常要拄拐棍。做饭忙起来的时候,顾不上拄拐棍,她就瘸着一条腿忙前忙后。时隔40多年,我依然清楚地记得我们租住的民房的那个灶间,傍晚的时候,姥姥瘸着一条腿的背影缭绕在烟气中。父亲在几华里外的高中教书,周末才回家。母亲在村里教书,还没有下班。我和哥哥在灶间玩耍,等待着母亲,也等待着姥姥的饭。这时候,会进来一个中年男人,他手里托着一块豆腐,满脸笑容地对姥姥说:“大娘,吃豆腐吧?”姥姥接下豆腐,一边道谢,一边忙不迭地去拿钱给那个男人。男人收了钱,拿着他的空包袱皮轻松地离开了。这是南村一个推着小车走街串巷卖豆腐的男人,当他把他包袱皮里包裹的最后一块豆腐送给姥姥的时候,也就意味着他一天的劳作结束了,他可以推起他的空小车回家了。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们是天天晚饭吃豆腐的。吃腻了,我们抱怨过,妈妈也提醒过姥姥,说那是他卖不了的豆腐送到我家来了,可是无论我们说什么,姥姥总是愉快地接下送来的豆腐,然后分毫不差地付钱,再不辞辛苦地起火做豆腐。今天想来,经历过生活的大风大浪的姥姥,怎会不知道这点儿人情世故,她不过是想与人个方便罢了。

至今回味,愈觉姥姥的人生意味隽永。脑海中浮现姥姥与子孙的一张合影,那是一张黑白照片,手牵着孙子的姥姥,端坐在中间,杏眼如星,从容大气。姥姥是美的,这种美已经长留人间,贻福后世。

谨以此文向天堂中的姥姥遥遥叩拜。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22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本文转自:光明日报时光的日历翻涌蹁跹,带着我们即将进入癸卯兔年。前些天,刚上一年级的大女儿放寒假了,学校给他们布置了一些关于春节的活动作业。这几日,她便不停地念叨着:“妈妈,咱们
2023-01-17 09:04:00
徐姥姥和她的八零人生
本文转自:大连日报①②③ ①姥姥24岁嫁到这个小院,与姥爷度过近60年时光。(后排从左至右:成成、成成妈妈、成成二姨。)②姥姥做黄桃罐头的视频一天就获得1.2亿次播放量。(截图
2024-03-27 00:01:00
思念的那头
...淡日子中的记忆会被唤醒,梦境里也会不时地闪现熟悉的身影,身体里仿佛有一个时钟,在提醒她,是该回老家祭奠父母的时日了。如是往复,年复一年,从未间断。姥姥生前喜欢吃点心,这是母亲
2025-04-04 05:55:00
记忆深处的剪影
...年,我从姥姥家的炕头醒来,趴在被窝里总能看见姥爷的身影透过窗上的冰花,伴随着朝阳撒进屋里,那金色的光芒足以照亮每一个角落,房门轻启又迅速关上,姥爷戴着棉帽和白手套提着一篮子煤
2023-08-04 07:56:00
大姨去姥爷的坟头求他把姥姥带走,原以为这是不孝,实际别有用心
...劲磕头,嘴里还念叨着让他把老太太带走,这是希望孩子姥姥早点去吗?”母亲对继父的话半信半疑,毕竟姥姥和姥爷这么多年的吃喝拉撒都是大姨在供着。姥姥和姥爷这辈子的命也挺苦的,前后一
2024-04-26 12:42:00
亲情聚首 家的味道
...了?”。汽车刚刚开进村子,远远地就看到了岳父岳母的身影。只见岳父抬手一指我们的车,跟岳母说了句话,两位老人便快步迎了上来。车刚一停下,他们就迫不及待地拉开车门,呼唤着儿子女儿
2023-01-30 13:45:00
在堆积成山的垃圾之下,我整理出了姥爷跌宕起伏的一生
...千万的住宅,却无法居住。今年7月,90后蔡沐华开始收拾姥姥的家,将整理过程剪辑成短视频,并以@云君 为昵称在各大内容平台发布。令他没有想到的是,短短一个月就收获了17万粉丝,
2023-09-08 11:39:00
我的妈妈孙迪和姥爷孙毅——写在百岁将军孙毅诞辰120周年
...深情交流。姥爷看了妈妈的信后,让全家人传阅。我的亲姥姥是姥爷的结发妻子,名叫崔道蕴,比姥爷小4岁。我妈妈是姥爷与姥姥唯一的孩子。听妈妈讲,1928年姥爷在冯玉祥的部队任中校团
2024-04-03 13:45:00
姥爷打骂姥姥半辈子,三舅妈嫁来后对姥爷说:再动手我用铁锨拍你
你知道吗?我们家那个淳朴的农村里,姥姥的生活似乎老是被一片阴霾遮住。她那种能忍耐的性格,就像老槐树底下深深扎进土里的那根树根,默默承受着生活带来的巨大压力。我姥爷那暴脾气,我觉得
2024-07-21 09:56:00
更多关于情感的资讯:
高中生厌学 从长治跑到太原
一名17岁的高二女生因出现厌学情绪,加之与家人沟通不畅,独自从长治来到太原。9月6日,家长赶至太原,在网格员和民警的协助下终于找到了孩子
2025-09-07 16:36:00
拾光记|钟燕玲:不把自己当病人,日子照样有滋有味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牟静萍钟燕玲的抗病故事,要从2007年的一场高烧说起。当时她连续三天发烧,如厕时发现小便呈深色
2025-09-06 10:35:00
41年前从合肥大兴集被抱养到砀山,她如今希望寻到亲生父母
大皖新闻讯 张娟今年41岁,自幼被抱养到砀山,成长生活美满幸福,养父母对她视如己出。但随着年岁的增长,张娟想找到亲生父母
2025-09-06 15:05:00
继母打骂致12岁女孩离家,12年后生母得知消息将女儿寻回:我对不起她,不知该如何面对
大皖新闻讯 “她跟着前夫生活期间失踪,现在找到她我心情特别复杂,不知道该怎么面对她。”近日,贵州黄女士与女儿分散20年后再见面的视频在网上传播
2025-09-06 18:35:00
上犹县人民法院开学季集中发放案款36万余元
江西手机报赣州讯(黄慧敏)9月3日晚,上犹县人民法院为15名务工人员集中发放案款,同时结合开学季时间节点,开展了家庭教育指导课
2025-09-05 16:44:00
宁阳县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病房中的真情守护
护士是陪着患者走夜路的人,虽然不能改变夜的黑,但她们的陪伴可以增加患者走过夜路的勇气。病房中的焦虑六十一岁的李大爷,既往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
2025-09-05 17:05:00
读城记|破闷之道
文|周恒祥夜半被孩子饲养的宠物小仓鼠发出的怪叫声惊醒,想想自己的闹心事,再也睡不着,望着漆黑的屋顶,突然觉得憋闷得慌。便打开手机
2025-09-05 22:11:00
上善若心:我人生价值——真善美的道德准则
“上善若水”,老子之言,流传千古,世人皆知水之柔韧、谦下、利物不争,以为至善之喻。然余独思之,水之善,终归外在之行迹;真正之善
2025-09-05 13:39:00
被反诈中心预警,七旬老人又跨区购卡“躲预警”
大皖新闻讯 “多亏了你们,我这养老钱才没被骗走!”9月3日晚,在南陵县公安局城西派出所,一位七旬老人紧握着民警的手,连声道谢
2025-09-04 23:13:00
如何帮孩子远离“开学焦虑” ?池州儿科医师支招
大皖新闻讯 据媒体报道,2025年秋季,各地中小学迎来近10年来最长的学期。在我们身边,总有些孩子甚至家长“每逢开学总焦虑”
2025-09-03 11:58:00
漏斗胸导致胸闷憋气——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德州医院小儿外科微创重塑10岁男孩的“挺拔人生”
大众网记者 毛冬琛 通讯员 李梦娇 德州报道每年暑假,许多家长都会选择利用假期时间,解决孩子存在的健康问题。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德州医院小儿外科
2025-09-02 12:12:00
新华保险保定中支高阳营销服务部高效理赔获赠锦旗
近日,客户徐女士将绣有“服务热情周到,理赔及时高效”字样的锦旗送到新华保险保定中支高阳营销服务部,以此表达对新华保险高效理赔和周到服务的感谢
2025-09-02 16:57:00
心理科护士妈妈:孩子已开学,这样化解“假期归零焦虑”更有效
大众网记者 王文文 通讯员 魏莉 菏泽报道如今,各地中小学已陆续开学,不少家长本以为“开学即解脱”,却发现孩子仍被“假期归零焦虑”困扰
2025-09-02 20:25:00
“什么是情?这就是情啊!” 这些“老三届”们又聚会了
“毛主席的光辉,嘎拉亚西喏喏,照到了雪山上……”8月26日上午,西安大明宫遗址公园丹凤门内,歌声伴着舞蹈,100多名西安市三十四中的“老三届”们正在聚首
2025-09-01 21:24:00
学生校内玩闹致伤,责任就该学校负吗?法律说……
在我们的习惯思维里,学生踏入校门,其安全便由学校接管了,因此,学生在学校的一切问题,都应找学校,由学校负责。本着这一理念
2025-09-01 15: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