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40余家媒体组团“看”川美:85年老校如何让艺术教育“破圈”生长?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5-05-25 15:24:00 来源:大河网

大河网讯 “这个毕业设计太酷了!”“原来思政课还能这么上!”5月23日的四川美术学院虎溪校区格外热闹,40余家全国主流网络媒体的记者们化身“艺术生”,在川美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写生之旅”。

40余家媒体组团“看”川美:85年老校如何让艺术教育“破圈”生长?

2025第五届“全国主流网络媒体重庆教育行”大型融媒体采访活动走进四川美术学院。

从虎溪公社的创意工作室到火爆朋友圈的毕业生作品展,从“大思政工作坊”到“学脉华章”专题研究展,记者们走进川美、看见川美,实地感受这所高等艺术院校在立德树人与文化兴邦的征程中,如何以大地为画卷,深耕西部沃土,把中国人的家国理想镌刻在时代的视觉图景中。

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打造艺术育人“川美范本”

在川美虎溪校区的老院子里,40余名记者与学校相关负责人开启了一场“院坝会”。

40余家媒体组团“看”川美:85年老校如何让艺术教育“破圈”生长?

四川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肖应红主持会议。

40余家媒体组团“看”川美:85年老校如何让艺术教育“破圈”生长?

四川美术学院党委书记唐青阳致辞。

会上,四川美术学院党委书记唐青阳回顾了85年的办学历史,并表示,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学校将继续坚持面向大众的学术、面向社会的研究、面向生活的艺术,大力提升办学实力和育人水平,充分发挥艺术赋能作用,主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助力乡村振兴,推动城市更新,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朝着“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高等美术院校的目标阔步奋进,为重庆文化强市建设和教育强国贡献川美智慧力量。

40余家媒体组团“看”川美:85年老校如何让艺术教育“破圈”生长?

重庆市教育新闻研究会会长、华龙网教育科技公司总经理、总编辑王大伦介绍全国主流网络媒体重庆教育行走进川美有关情况。

40余家媒体组团“看”川美:85年老校如何让艺术教育“破圈”生长?

四川美术学院院长焦兴涛作四川美术学院高质量发展介绍。

四川美术学院院长焦兴涛详细介绍了学校高质量发展情况。他介绍,作为中国的艺术院校,川美坚持艺术本体讲好中国故事。学校将承先贤之志,赓续光大“为人民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民族铸魂”的历史使命,行强校之事,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坚守教育本源、传承艺术薪火,把握历史主动、勇立时代潮头,将学校发展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进程中,奋力续写“双一流”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40余家媒体组团“看”川美:85年老校如何让艺术教育“破圈”生长?

四川美术学院宣传部部长贾安东主持介绍会,艺术人文学院院长王天祥、设计学院院长吕曦作专业介绍,教务处处长苏永刚作本科人才培养介绍。

现场,四川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院长王天祥、设计学院院长吕曦分别就艺术学和设计学的专业建设与发展进行了详细介绍。教务处处长苏永刚对本科人才培养进行了详细介绍。

画笔尖上搞思政!艺术课堂变身育人新阵地

“红色的墙体简直太好看了!这里就像是一个艺术生态实验室。”站在川美虎溪公社建筑前,来自西部网的记者穆小苗感叹到。

40余家媒体组团“看”川美:85年老校如何让艺术教育“破圈”生长?

记者们正在参观个性化人才培养工作室作品展。

40余家媒体组团“看”川美:85年老校如何让艺术教育“破圈”生长?

记者参观个性化人才培养工作室作品展。

在个性化人才培养工作室作品展上,数百件雕塑、木刻、中国画等颇具特色的学生作品瞬间吸引了记者们的目光。据了解,特色工作室采用“师徒制”,吸纳艺术个性突出的学生成员进行“私人订制”式教学。

从红岩精神主题创作到非遗的传承,从秀美乡村的打造到城市形象的升级……步入川美“大思政工作坊”成果展现场,记者们透过一个个作品,看到川美学子走出校园描绘中华大地的斑斓画卷,在广阔与真实的现场中,提升着专业能力和政治素养。

40余家媒体组团“看”川美:85年老校如何让艺术教育“破圈”生长?

记者们参观“大思政工作坊”成果展。

40余家媒体组团“看”川美:85年老校如何让艺术教育“破圈”生长?

记者们参观“大思政工作坊”成果展。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近年来,四川美术学院充分发挥专业特色,持续推动思政课堂与专业课堂有机融合,在全国首创外出实践教学“大思政”工作坊,探索出“思政+艺术”特色育人新路径。

“在这里,艺术与思想碰撞出耀眼的火花,审美表达与价值引领完美融合,学校‘艺术+思政’的创新实践让两者相得益彰。”云南网记者李卓蔚说到。

毕业展里看门道!二十年打造城市艺术名片

恰逢学校一年一度的艺术盛事——“开放的六月——2025本科生毕业作品展”即将开展之际,记者团一行提前走进了艺术的“百花园”里进行参观。

40余家媒体组团“看”川美:85年老校如何让艺术教育“破圈”生长?

记者团一行参观“开放的六月——2025本科生毕业作品展”。

40余家媒体组团“看”川美:85年老校如何让艺术教育“破圈”生长?

记者团一行参观“开放的六月——2025本科生毕业作品展”。

每年“开放的六月”展览的举办,都会在朋友圈与各大社交平台上掀起一股热潮,成为公众热议的话题。自2005年以来,历经二十一载深耕,现已从最初的校内毕业展,发展成为川美乃至重庆的城市文化名片。

“以前都是在网上看展,这一次终于有机会亲身来到川美这个‘网红’展览打卡。”来自新疆网的石磊说到。

40余家媒体组团“看”川美:85年老校如何让艺术教育“破圈”生长?

记者团一行参观“学脉华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川美实践”专题研究展。

40余家媒体组团“看”川美:85年老校如何让艺术教育“破圈”生长?

记者团一行参观“学脉华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川美实践”专题研究展。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恰逢川美建校85周年,学校推出了“学脉华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川美实践”专题研究展。该展览将川美教学创作的学术文脉放置在中华民族精神团结奋发的历史发展之中,溯源川美八十五载扎根中国大地,关注时代,与国家、民族命运共振的艺术探索。展览共分为“1940-1949烽火弦歌:立艺为民·西部根脉”、“1949-1978山河新塑:民族团结·身份建构”、“1978-2012春潮激荡:人文觉醒·西南叙事”、“2012-2025筑梦家国:砥砺奋进·以美赋能”四个板块,共计展出一百四十余件由川美师生创作的经典艺术作品。

“这趟川美之行太值了!”每日甘肃网记者冉旭东赞叹道,“艺术作品展现的时代脉络,给了我全新的历史视角。”

40余家媒体组团“看”川美:85年老校如何让艺术教育“破圈”生长?

记者团一行参观川美校园。

看展、观育人、聊发展,通过此次媒体行活动,记者们看到85岁的川美正在证明:真正的艺术教育,从来不是关起门来描摹静物,而是打开校门,让每一支画笔都成为时代进步的记录者。在这里,艺术教育玩出了新高度,更画出了新维度——关于这个时代最生动的教育答案,或许就藏在这些五彩斑斓的画框里。(何心悦)

编辑:陈静审核 :刘杨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5-25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春晚《手龙人》为何“出圈”?40余家主流媒体在重庆大学找到答案
...日前,在2025“全国主流网络媒体重庆教育行”活动中,40余家全国主流网络媒体记者走进重庆大学艺术学院舞蹈排练厅,被《手龙人》团队的“零距离”排练所吸引而驻足。“龙头不是道具
2025-05-23 17:03:00
北海艺术设计学院:围绕“四好四就” 走出高质量网络思政育人新路子
...整合校内各级各类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视频号等20余家新媒体资源,融合发展网络思政教育。通过强化选题策划、创新传播形式,结合重大时间节点,强化内容建设,创作与传播大众喜闻乐
2022-12-22 11:20:00
...媒体浙江高职行走进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来自全国20余家主流网络媒体记者实地探访该校“大思政”育人新格局。组织护航 文化引领构筑学生素质教育“拓展课堂”“每年学校都会上演一部
2023-11-29 11:42:00
思政研学+艺术写生,石柱打造乡村振兴实践大课堂
...链上企业补充业态”的方式吸引上下游企业,有效聚合60余家企业,形成了集艺术写生、培训、文创、食宿等一体的全产业链。“通过打造艺术小镇,桥头镇处处皆成风景画,家家打造美术馆。”
2024-08-23 12:22:00
...是具备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综合素养的高素质人才。而艺术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具有创造力、审美能力、文化素养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
2024-01-29 06:45:00
打造“人民英雄杨靖宇百米长卷展示馆” 这所学校的思政教育超有新意
...体前来参观学习。学校累计接待省内外领导嘉宾及单位40余家,覆盖3000余人次,成为红色文化传承的“科技+思政”标杆。长春数字科技职业学院的创新实践不仅为职业院校开展红色教育提
2025-09-04 10:00:00
...提供了新的契机。拥有海量信息资源的互联网、立体式新媒体传播矩阵、智能化多媒体教学设备、大数据技术、数字化教学系统等,推动着艺术设计类专业课程思政改革向智能高效的方向迈进。对课
2024-06-11 01:35:00
摘要: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短视频成为一种流行的媒介形式。短视频的特点是短小精悍、内容丰富、题材多样、灵动有趣、娱乐性强,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相较于宣传片、广告片等
2024-10-12 03:39:00
改革创新思政课 培根铸魂育新人
...体化建设联盟。拓展“云上大思政课”平台,借助网络新媒体进行现场直播,组织全市180万大中小学生同上秋季“开学思政第一课”。沧州市思政课讲师大赛现场。沧州市教育局供图提升教师素
2024-09-20 13:37: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重复收费、超标准收费,秦皇岛又有两家公立医院被罚款
据信用河北官网公开信息,河北省康复医院、秦皇岛市北戴河医院两家公立医院因“重复收费、超标准收费造成医保基金损失”被罚款
2025-11-26 12:32:00
“从上学到现在,手里攒了5张银行卡,有的只剩几元钱,有的还有一二百元,但注销起来太麻烦了,得带着身份证跑不同银行的柜台
2025-11-26 12:52:00
济宁,这是一方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地方,也是一方富有文化创作力的热土。丰厚的文化土壤在文化“两创”中精彩嬗变,打磨出一批文艺精品
2025-11-26 13:05:00
“有谁能拒绝一只可可爱爱的小猫咪呢?”随着宠物市场的日益发展,宠物猫日益成为很多人购买宠物的选择,但当买回家的萌宠被检查患有基因疾病
2025-11-26 13:56:00
生死4分钟!老人复查时心跳骤停,医护接力挽救生命
大河网讯 近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的67岁患者孙先生突发急性心肌梗死、心跳骤停。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心血管外科、急诊科、综合ICU医护人员迅速展开生命接力
2025-11-26 13:38:00
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血液科团队从血常规入手,精准确诊罕见SDS
鲁网11月26日讯天气越来越冷,感冒频繁“冒头”,很多家长对此早已习以为常。但对10岁的小琳(化名)一家来说,一场看似普通的感冒
2025-11-26 11:19:00
暖心服务无“障碍”,农行真情零距离
近日,农业银行淄博城南支行营业大厅内上演的一幕温馨场景,生动诠释了“客户至上,始终如一”的服务理念,让在场人员深切感受到金融服务的暖心力量
2025-11-26 11:18:00
莱芜农商银行张家洼支行:突发急救显真情 人文关怀暖人心
鲁网11月26日讯“真是太感谢你们了,多亏了你们啊,要不是你们出手相救,后果真是不堪设想!”王大爷感慨地说。近日,家住小洛庄村的王大爷到莱芜农商银行张家洼支行办理存款业务
2025-11-26 11:17:00
“夫子庙旧书巷”开街,金陵旧书市集来了书香飘进夫子庙,文化盛宴“味”正浓南报网讯(记者王峰)随着夜幕降临,夫子庙一带灯火辉煌
2025-11-26 10:27:00
南报网讯(记者曹丽珍)在国家外汇管理局支持下,国家外汇管理局江苏省分局率先落地实施优质企业涉外员工薪酬类双向用汇便利化政策
2025-11-26 10:27:00
讲好“长江故事”,推动世界大河文明交流互鉴中外嘉宾在宁共话长江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李子俊 实习生赵韵涵11月21日
2025-11-26 10:27:00
南报网讯(通讯员宋启欣陶炎记者徐宁)近日,扬子石化电仪中心AI专项小组聚焦机柜红外测温运维工作中的效率瓶颈,依托长城石化大模型打造智能化解决方案
2025-11-26 10:28:00
金融赋能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举行搭建平台,为中小企业引入金融“活水”南报网讯(通讯员王强记者张希)近日,“产融新动能益企创未来”金融赋能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江宁开发区举行
2025-11-26 10:28:00
中外大咖齐聚扬子江畔支招让长江文化故事“流”向世界□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李子俊实习生赵韵涵长江奔涌,滋养千年文脉;大河汤汤
2025-11-26 10:28:00
南京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雨花直通车活动举办“智本”变“资产”,软件企业融资“有道”南报网讯(记者于洁尘通讯员喻华轩)为南京市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和打造万亿级软件产业集群贡献“雨花力量”
2025-11-26 10:2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