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摘要: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短视频成为一种流行的媒介形式。短视频的特点是短小精悍、内容丰富、题材多样、灵动有趣、娱乐性强,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相较于宣传片、广告片等,短视频大大降低了制作和传播的门槛,一部手机就可以完成文案策划、拍摄、剪辑、配乐、上传等一系列流程。然而,短视频平台内存在部分低质量甚至有害的内容,缺乏把关。为解决这些问题,高校可以通过引入思政教育元素,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价值观,以及健康的心态和健全的人格,提升他们在短视频平台上制作和传播优秀内容的能力。
关键词:多媒体艺术;短视频;课程思政;批判思维
一、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课程思政建设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并对艺术类专业课程提出了新要求,即:要在课程教学中教育引导学生立足时代、扎根人民、深入生活,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和创作观。要坚持以美育人、以美化人,积极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引导学生自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面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增强文化自信。因此,各高校应以课程思政教育为起点,全面深刻认识高校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有序地展开各专业课程思想政治建设工作。另外,高校是教育培养人才的重要园地,在教学目标和设计上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更新,与时俱进,并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精神以及适应时代要求上指导学生。因此,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极为关键。
将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有机结合起来,在传授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文化自信、职业素养、道德修养等,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能够掌握和应用专业基础知识和设计方法,还能满足就业和发展的需要,并提升自身德育素养。
二、学情分析与教学形式
面对时代要求,思政教育更应该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高年级的大学生不管是在生理上还是思想上,都处于一个较为成熟的阶段,也是思想教育的关键时期。如何培养既具有过硬的空间设计能力,又具备较高道德修养的合格人才,如何将“以德树人”贯彻于整个教学活动中,是教学活动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如今,许多课程可以开展直播教学。例如,学生可以成立多个“工作坊”研究小组,并通过线上听课讨论和线下辅导相结合的方式学习,且直播教学具有互动性、时效性等,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还可以通过远程教学讨论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式,根据“工作坊”小组的课题研究进度、目标等进行阶段汇报与自我评价,并获得老师与同学的点评。教师也能及时推荐与课程相关的参考图书资料、网络平台,将微课堂与线下学习有机结合,将网上优秀资源与专业知识有机结合,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三、短视频教学的优势
自媒体是普通大众通过网络等途径向外发布他们本身的事实和新闻的传播方式,是私人化、平民化、普泛化、自主化的传播者以现代化、电子化的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数或者特定的单个人传递规范性及非规范性信息的新媒体的总称。
短视频凭借自身特有优势,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开展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媒介支撑,有助于教育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
短视频教学有助于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场域,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力。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平台主要存在于高校课堂之中,但短视频可以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带来新的契机,扩展思政教育平台,使思政教育活动更丰富多彩。
传播内容多样化有助于拓展大学生的视野,培养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提升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大学生可以通过制作思政课相关短视频来有效激发自身创作灵感、参与热情与创新精神,树立主体意识,培养独立自主的人格,提升自身创新创造意识和能力。
四、短视频教学的意义
在短视频平台上进行教学实践,需要设计适合短视频形式的教学模式。短视频平台作为一种流行的媒介形式,具有短小精悍、内容丰富、题材多样、灵动有趣、娱乐性强的特点,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特点来进行有效的教学。首先,可以借助短视频平台上的内容,选取一些经典案例进行分析和解读,引导学生理解短视频制作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例如,选取一些主旋律短视频,让学生观看并分析视频中的图像、声音、剪辑、配乐、效果、道具、表情等,从中探讨短视频制作的视听技术特点。主旋律短视频同样需要“文艺范”,应融合音乐、舞蹈、戏剧、绘画、书法、雕塑、建筑、工艺美术等表现形式,赋予主旋律短视频文化灵魂,通过艺术化渲染展现主题和生命力。另外,引入互动元素,如评论、点赞等,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讨论和交流,激发学生对于短视频制作的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小组作业或项目,让学生创作主旋律短视频上传到短视频平台,通过拍摄与剪辑赋予主旋律短视频文化灵魂,通过艺术化渲染展现短视频主题和生命力,达到撼动人心的效果。同时,让小组同学在短视频平台留下自己的评论和观点,通过讨论培养批判性思维。通过创作主旋律短视频,学生们可以拓展自己的视野和思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对学生拍摄剪辑的短视频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制作与传播短视频的能力。
基于短视频教学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通过选取经典案例进行分析和解读,引入互动元素促进学生之间的讨论和交流,符合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要求。积极构建短视频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借助短视频优势增强对教育对象的感官刺激,深化教育对象对教育内容的理解和接受,鼓励高校大学生借助短视频平台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大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感受正能量,成为一个拥有较高思想觉悟的社会主义新青年。各高校应积极探索短视频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策略,发挥好短视频的优势作用,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线上教育平台,进一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和传播力,助力大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
张艺加 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
参考文献:
[1]蒋占峰,娄博华.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抖音趣缘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3).
[2]卜建华,陈铭浩.新媒体环境下社会思潮对青年学生思想的影响与对策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0,(2).
作者简介:
张艺加,硕士,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影视多媒体艺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12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