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他是大明第一猛将,蒙古骑兵最恐惧的汉人勇士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7-25 15:15:00 来源:戏说三国

计其开拓之功,以十分言之,遇春居其七八。当百万之众勇敢先登,摧锋陷阵,所向披靡,莫如副将军遇春信矣哉。——朱元璋

常遇春,字伯仁,号燕衡,出身于南直隶凤阳府怀远县(今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的贫困农民家庭,长的身高臂长,力大过人,又研习武艺,时元末丧乱,战乱四起。常遇春不甘心在乡间务农,遂投奔了占据怀远、定远一带的义军首领刘聚,跟着义军过了把“打家劫舍”的营生。时间一长,常遇春发现跟着刘聚结果只能是占山为匪,难以成就一番大事业。至正十五年(1355年)四月,常遇春在和州遇到了朱元璋的队伍,常遇春亲眼看到朱元璋的军队纪律严明,又打听了朱元璋的事迹,觉得朱元璋能够成事,遂弃刘聚而转投朱元璋麾下,开始了他人生中的“第二春”。

他是大明第一猛将,蒙古骑兵最恐惧的汉人勇士

元至正十九年(1359年)七月,朱元璋进攻衢州,以常遇春为先锋,这也是常遇春参与朱元璋团队后的首战。衢州之战,常遇春一马当先,攻破龙游城,后又率马、步、水三军抵进衢州城下。衢州城防森严,固若金汤,守将伯颜不花的斤也是个硬骨头,常遇春以奇兵出其不意地突入城内,大败元军,俘虏元军万人,一战成名,战后朱元璋将常遇春与徐达、汤和引为腹心之将。

衢州之战后,此后凡是苦仗、硬仗都少不了常遇春的身影,在著名的采石矶(在今马鞍山市之南、长江东岸)之战中,面对元朝水军元帅蛮子海牙的严密防守,常遇春只乘一舟,迎着激流冒着元军密集的箭矢,孤身登岸杀入元军大阵,常遇春一人在万余元军中左冲右杀,如入无人之境,元军大乱,朱元璋趁进攻,大破元军。战后,朱元璋称赞常遇春为“万人敌”,采石矶一战彻底坐实了常遇春第一猛将的地位,其威名也是声动天下。

他是大明第一猛将,蒙古骑兵最恐惧的汉人勇士

至正二十年(1360年)五月,占据长江中游的陈友谅率数十万大军趁朱元璋主力征讨张士诚的时机,趁机攻打朱元璋的老巢应天(今南京)。朱元璋以诱敌深入计策,引诱陈友谅在龙湾登陆,再以常遇春与冯胜率帐前五翼军三万人在龙湾设伏。常遇春待陈友谅军在龙湾登陆后,率军冲杀陈友谅军,大败之,陈军大溃,大量来不及撤退的军士被溺死在江中,常遇春还缴获了陈友谅军的百余艘战舰,极大的充实的朱元璋的水军实力,这批缴获的战船为后来的鄱阳湖大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龙湾之战后,陈友谅积极厉兵秣马,誓要灭了朱元璋,经过三年的准备。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陈友谅率60万大军倾巢而出,与朱元璋的20万大军在鄱阳湖爆发决战。战斗中陈友谅麾下第一悍将大将张定边率船队直攻朱元璋旗舰,情况万分紧急,关键时刻常遇春奋勇当先,张弓搭箭射伤张定边,才让朱元璋逃过一劫。常遇春后又组织火攻,乘风纵火,大破陈友谅舰队,一战奠定鄱阳湖大战胜局。

他是大明第一猛将,蒙古骑兵最恐惧的汉人勇士

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十月,基本统一南方的朱元璋以徐达为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常遇春为征虏副将军兼先锋,出兵25万北伐中原,目标直指元大都(今北京),不久后朱元璋建立大明帝国,将第二年的年号改为洪武。洪武元年(1368年)四月,明军在在洛阳的塔儿湾与元军遭遇,元军占据有利地形,形势对明军不利。常遇春再一次发挥“孤胆英雄”的打法,单身突入元军大阵,元军阵型大乱,徐达趁机率主力进攻元军,元军大败,俘虏元军50000人,是为塔儿湾大捷。而后,明军顺利攻取河南、潼关,扫清了大都的外围。洪武元年(1368年)闰七月,徐达、常遇春率明军由临清沿运河北上,沿途元军望风而降,八月二日,徐达、常遇春一举攻占大都,改为北平府,元朝灭亡,北元残部退出长城。

他是大明第一猛将,蒙古骑兵最恐惧的汉人勇士

明军攻占大都后,北元的势力依旧不容小觑,占据山西的王保保、占据陕西的李思齐、占据甘肃的张良弼皆是一时之雄。洪武二年(1369年)三月,明军进攻陕西。元军趁明军主力在西北战场,北平附近空虚的机会,进攻北平。明将李文忠打退元军的袭扰,但常遇春对北元不客气了,他亲选万余精骑,追击北元军,攻取元上都开平,全歼开平元军,缴获车万辆、马三万匹、牛五万头,此后元军凡是听到常遇春的名号,都唯恐避之不及。洪武二年(1369年)七月七日,常遇春从开平班师,行至柳河川,突然病逝,年仅四十岁。朱元璋闻丧大为震悼,并亲自出奠,后追封其为开平王。朱元璋还专门为其赋诗曰:“朕有千行生铁汁,平生不为儿女泣。忽闻昨日常公薨,泪洒乾坤草木湿。”足可见伤痛之至。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25 17: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大明帝国的战略机动兵团京师三大营,从蒙古草原打到中南半岛
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9年),大明帝国的缔造者、重建汉人政权的朱元璋在南京病逝,享年71岁,朱元璋的去世使得大明帝国的政治局势再次波云诡谲起来。因为朱元璋坚持嫡长子继承制度,将
2023-02-02 20:09:00
朱元璋与蒙古铁骑的恩怨情仇
...璋便是如此。“上帝之鞭”——草原骑兵为了对新建立的大明王朝负责,也为了对刚从战火的苦难中,解脱而出的黎民百姓负责,尽管明初已经不太适合继续再起干戈,但朱元璋仍然派遣徐达等人,
2023-10-08 15:40:00
晚清猛将僧格林沁2年参百战尽数殄灭,西方人称他为“巴图鲁”
清朝的八旗兵在满洲刚崛起的时候异常骁勇。在大明政治腐败、冰期来临、农民起义一起发作的时候,睿亲王多尔衮带领八旗士兵南征北战,一统天下。建立清王朝后,八旗士兵因康乾盛世的来临逐渐无
2023-01-02 14:14:00
聊聊明朝的京师三大营
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9年),大明帝国的缔造者、重建汉人政权的朱元璋在南京病逝,享年71岁,朱元璋的去世使得大明帝国的政治局势再次波云诡谲起来。因为朱元璋坚持嫡长子继承制度,将
2023-02-01 10:33:00
古代单兵作战能力强悍的猛将
...。塔儿湾之战,常遇春第一个登岸,率3千骑兵冲杀,6万蒙古兵死伤过半,狼狈逃走。即便当了北伐副帅,常遇春依然热衷厮杀,亲自操刀上阵。14、阿济格,清朝猛将,努尔哈赤儿子辈,阿济
2023-07-14 16:43:00
南宋猛将刘整,降元后献毒计加速祖国灭亡
...主往往表现得更加仇视与激进。刘整投降后,俨然成为了蒙古大军攻打南宋的急先锋与狗头军师,他建议忽必烈将进攻重点从四川调整至襄阳,为他还蒙古大军训练水师,可以说他以一已之力对元宋
2024-04-25 11:49:00
唐朝以后汉人开始打不过其他的民族,这是为什么?
...无疑,朱元璋也只是抓住了这个时机,如果真要硬碰硬,蒙古骑兵的战斗力,汉人肯定是吃不消。而满清入关的时候就可以看得出,对于建州女真,有一个独立的军制体系,他们也注重对火炮方面,
2023-01-19 21:36:00
朱元璋灭了元朝后,如何对待俘虏的数10万蒙古女人?方法很简单
...们互相攻伐。最后,在朱元璋打败陈友谅和张士诚之后,大明成立了。大明建国后,朱元璋颁布了《谕中原檄》,其核心内容是“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朱元璋派遣徐达和常
2024-10-17 10:46:00
古代牛人郭侃3年打下700座城,战绩却受到质疑
...吉思汗的纪念设施比比皆是,在中国、俄罗斯、土耳其、蒙古国这些国家中,还有不少以成吉思汗命名的广场,坐落着巨大的雕像。在亚洲各民族的记忆深处,都埋藏着蒙古大军征服大陆的记忆,“
2023-07-04 13:2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文化中国行|千年文脉 活力运河③:临西古砖 匠心传奇
邢台市临西县历史上是隋代开凿的永济渠与元代开通的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地,两条运河接续造就了临西(古称临清)的繁荣。史料记载
2025-11-13 08:05: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唐小兰11月11日,河南平顶山,新娘即将出场时老太太想“抢喜”,婚礼督导眼疾手快及时发现并制止。“抢喜”
2025-11-13 10:56:00
想要读懂山东,或许不必急于奔赴泰山之巅或徜徉于海岸线。如今,一种更深度的“游山东”方式正悄然兴起——走进散落于齐鲁大地的博物馆
2025-11-13 14:46:00
来滕州看“小国重器”
山东滕州,古为“三国五邑之地、文化昌明之邦”,素有“滕小国”之称,是古代东夷炎族后裔——滕、蕃、邾、薛等氏族的摇篮和商代始祖的发祥地
2025-11-13 15:22:00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
是什么,让一群六百年前自江南迁徙而来的人们,他们的乡音、服饰与信仰,能如此完整地封存至今?答案,或许就藏在一项名为“抬汪公”的盛大仪式里
2025-11-13 00:03:00
在贵州安顺的屯堡村落里,你可能会偶遇一场与众不同的戏。没有华丽的戏台,锣鼓就在田间地头敲响;演员是身边的乡亲,脸上覆着色彩浓烈
2025-11-13 00:03:00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