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济南日报
□戴先任
近日,一条“男子黄果树景区单反拍照遭大妈阻止”的视频冲上热搜。有网友发视频称,其在贵州黄果树瀑布游玩,使用手机拍照可以,但使用单反相机拍照,经营付费拍照的大妈们就会入镜阻止。10月18日,黄果树景区微信公众号发布通报称:对涉及的摄影经营户进行批评教育并作出停业整顿处理,同时对景区内摄影等业态开展专项整治。(10月19日光明网)
在景区拍照也被阻拦,这让人想到此前有景区在国道旁修起高高的围墙,防止游客“偷看”美景。不准游客在景区拍照“留念”,可谓“圈地赚钱”的升级版,而类似事件,此前也曾发生过。
2020年,广西桂林象山景区就曾曝出游客拍照被驱赶的事件,同样是因为担心“抢走生意”。当时,景区管理处回应称,景区并不禁止游客自行拍照,但自带摄影师需事先到景区登记;景区内定点拍照项目已外包,外来摄影师不具备经营资质,在景区内从事摄影活动,影响到园区内经营者的利益,因此禁止。
黄果树景区发生的禁止游客拍照事件中,是否也是因为景区定点拍照项目外包,外包人员担心当事游客“抢生意”,才会阻拦拍照的?就算如此,也不应限制游客的“拍照自由”。要看到,如果景区拍照都实行了“垄断”,外包方就更可“坐地起价”,游客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这就更容易造成损害游客权益的结果。
包括黄果树景区在内的很多旅游景区,都是大自然创造的奇迹,具备公益属性,属于公共资源,应为所有人共享。如果连游客拿相机拍照也予以禁止,目的就可能是对圈起来的旅游资源进行“二次利用”“二次收费”,这更像是对游客的“二次盘剥”。游客只准看,不准拍照留念,在这个“打卡式旅游”时代,这样的苛刻要求,显然严重影响了游客的旅游体验。
现在旅游行业消费升级,游客越来越注重旅游体验。景区如此“二次收费”,只会让更多游客用脚投票,不利于景区的长远利益。
就景区服务而言,应努力提升服务质量,满足游客的旅游需求,尊重与保护游客权益。比如要摆脱对“门票经济”的依赖,不能再玩“圈地赚钱”“捆绑收费”的把戏,升级产业经济,像景区旅游项目层层转包、对游客“层层盘剥”这样的勾当更应摒弃,否则将难以在竞争激烈的旅游市场立足。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20 1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