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巴蜀故事| 帮扶干部张远正:像红高粱一样在老区向阳生长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09-03 11:39: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王永战

“农家饭想吃愿吃,农家事如数家珍、农家活信手拈来、农家话脱口而出,农家忙能帮就帮。”四川日报报业集团派驻通江县永乐村帮扶干部张远正不仅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在驻村期间,他实际行动践行了四川省直部门和有关单位驻村干部的忠诚底色,把尽责和担当写在了帮扶村的大地上,更是镌刻在了帮扶村老百姓的心中。

巴蜀故事| 帮扶干部张远正:像红高粱一样在老区向阳生长

图为张远正(右一)和同事们在高粱产业园查看高粱长势情况

情系乡村真帮扶,一心为民写芳华。“2021年8月妻子临产,2022年11月祖父去世,他为了完成好工作,都没有及时赶回去,依旧坚守在工作岗位上,我们都劝他早点回家,他为了工作将回家的行程一再推迟,村民们听说了他的事迹,都说省里来的帮扶干部是好样的,张远正把我们当成了一家人。”提起驻村干部张远正的事迹,永乐村的干部群众都对他高度评价。他成了群众交口称赞的“泥腿驻村干部”。

“90后”在乡村振兴中经风雨壮筋骨

2021年6月,当得知单位要启动新一轮驻村帮扶干部推荐选派时,张远正第一时间主动请缨,申请驻村帮扶。

“90后”能不能吃得苦?一开始派驻单位还有一点点犹豫,但张远正要在振兴川陕革命老区的事业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的信心和决心赢得了派驻单位领导的信任,他出发的那天是7月5日,依依不舍地告别已有8个月身孕的妻子和年幼的孩子,张远正冒着酷暑来到了巴中市通江县永乐村。

初到新环境,张远正努力克服水土不服带来的不适,和工作队的队员们一起,每天戴着草帽走家串户,彻底摸清摸透了村情民意。7月10日,也就是张远正到村的第5天,村里下了特大暴雨,张远正白天输了液,晚上和村干部一起值守,等雨稍小,立刻投入抢险。

就这样,他豁出去干,和村两委一起对高粱、辣椒、青花椒、大棚蔬菜、蚕桑等多种产业进行了考察调研,经过论证,一致认为将高粱作为永乐村的主打产业比较符合实际,并召开群众大会,取得了全村人的支持,凝聚起乡村振兴的合力。

把永乐村的青花椒卖到了成都红星路

在走访慰问中,张远正发现村里虽发展了青花椒、中药材、丑柑等产业,但全是外来业主自行流转土地承包发展,村集体经济成分较少。加之受到市场行情、新冠肺炎疫情等多重原因影响,造成不少业主放弃发展,产业园大量荒废的状况。望着焦枯的花椒树,张远正心里很不是滋味,希望能尽快改变现状。

2022年初,张远正邀请省农科院专家来村里“把脉问诊”,经过广泛论证,张远正提出将高粱作为主打产业并争取到全村的支持。向上级请示得到同意后,他主动和浙川东西部协作兰溪市、内江对口帮扶通江工作队对接,最终争取到产业帮扶资金25万元,于是同村两委干部将荒废土地进行整理,共整理出220亩高粱地。同时接管70亩青花椒产业园,迈出集体经济产业发展新步伐。在听取专家意见基础上,当地科学种植了优质糯高粱,并取得了丰收。

将村民的劳动成果变成经济成果,还要解决销售难的问题,张远正想到了依靠组织的力量。他及时向川报集团求助,川报集团党委高度重视,要求集团机关党委在集团内举办永乐村农副产品展销会、号召广大党员干部用实际行动解决村民们的后顾之忧。当永乐村的农副产品送达400多公里外的成都市红星路上时,青花椒的香味吸引来了很多消费者,购买青花椒、花椒油的人络绎不绝。

两天的展销会,销售额达到7万多元,这对永乐村的村干部和村民来说,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张远正还主动对接高粱营销企业,邀请经销商上门收购,累计实现高粱销售收入15万余元。2022年,永乐村的集体经济增收20余万元。实实在在的产业发展成绩的提振了村民们发展振兴的信心和决心。

巴蜀故事| 帮扶干部张远正:像红高粱一样在老区向阳生长

图为张远正(左二)在村民家中走访了解家庭情况

用心用情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永乐村的基础设施过去一直相对比较落后,部分村道、社道没有硬化。看到村里的情况,张远正主动作为,在川报集团和上级的大力支持下,改造村子的基层设施。一年多来,新修的道路解决了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难题,也拉近了党和群众之间的距离,“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的情况大为改变。而为解决群众夜间出行难,提高村民的满意度和幸福指数,川报集团又出资捐赠了50盏太阳能路灯。

目前,村内的青花椒种植基地、高粱产业园、法治廉政文化长廊、村史馆、司法调解室已经成为了永乐村对外展示的靓丽名片,经常有远方的客人前来参观学习考察。

作为驻村干部,张远正时刻清醒地认识到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他带头监测返贫动态并切实帮扶,特别是对蒲洪生边缘易致贫户、蒲秋菊脱贫户采取跟踪监测叠加帮扶。张远正还联系了一名热心公益的友人并从自己的工资中挤出一部分,每月为两名脱贫户在校读书子女各提供至少200元资助。他还积极争取川报集团党委支持,对村内10名在读困难学生发放了“金秋助学·川报助学金”,并为群众为办理“急难愁盼”实事十余件,受到广泛好评。

2022年,通江县获评“天府旅游名县”,永乐村获评第九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永乐村党支部被评为2021年度县级(3A)先进村党组织。40户家庭获得了集团出资助力评选的“文明卫生家庭”荣誉称号。一份份沉甸甸的硕果赢得了永乐村村民的真正满意。

光阴荏苒,两年时间飞速流逝。“今天在这里送别我们可爱的四川日报集团帮扶干部张远正同志,相见时难别亦难,虽然我们有万般不舍,但还是要依依惜别,因为他还要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我代表永乐村全体村民,向贵单位和张远正同志致以最诚挚的感谢和敬意!”今年8月18日,张远正驻村帮扶期满,在通江县三溪镇永乐村举行的四川日报报业集团驻村干部轮换座谈会上,永乐村村民蒲春雷对川报集团和帮扶干部张远正表达了最真挚的谢意。

驻村期间,在工作上,张远正收获了村民对他的认可;在家庭上,他的第二个孩子已经学会了叫爸爸;在组织关系上,他还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从共青团员成长为预备党员。“追随光,靠近光,成为光,散发光”,张远正通过一步一个脚印,将汗水挥洒在永乐村的每一片土地上。

收获不只于此。日前,四川省委组织部联合省委农办、省直机关工委、农业农村厅和省乡村振兴局印发《关于通报表扬全省优秀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的通知》,决定对450名优秀驻村第一书记和150名优秀工作队员通报表扬,张远正名列其中。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如今,张远正已经回到了原来的岗位上。他经常对家人和同事们说,“我要像永乐村的红高粱一样,把根扎进这片并不算肥沃的泥土中,向阳生长,实现乡村振兴的青春理想,让党旗在永乐村高高飘扬,把青春书写在革命老区发展振兴的事业中。”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03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巴中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坚定文化自信、传承发展巴蜀文化”专题学习(扩大)会,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新时代新征程巴中现代化建设
2023-07-14 06:13:00
一场视听嘉年华,一次文艺大阅兵
...省内优秀作品,还能欣赏《朱鹮》《永不消逝的电波》《红高粱家族》等来自省外的精品剧目。本届四川艺术节所有参演剧目均预留惠民演出票,线下票价不超过100元,线上同步开启“1元云端
2023-07-01 06:15:00
笔下的小事 心中的大爱
...动这项制度走深走实。振兴:插上科技翅膀、飞出大山的红高粱我是浙江省科协派驻衢州市开化县大溪边乡上安村的指导员张凯。上安村曾是浙江省重点贫困村,2015年开始尝试种植红高粱。在
2024-02-24 00:02:00
“理论宣传二人讲”让党的创新理论“声”入人心
...小围寨街道马尾村党支部书记金发华以《“匀酒”牵手“红高粱”,舞出幸福“华尔兹”》为主题,生动讲述了马尾村近年来发展的精彩故事,向大家展现了这一曲乡村振兴的动人篇章。宣讲现场,
2023-12-12 16:47:00
下乡吃着百家饭
...饭后,我们回到住处,一个姓高的同志对我们说:“两个红高粱窝窝头给我传了三家,我好几天没吃饱饭了。”我们问他:“你怎么知道那是同一个窝窝头?”原来,一天早饭时,那户社员给他端上
2024-04-30 08:36:00
电影《致命人格》昆明开机 硬核班底再现好莱坞经典
...中有出色表现;男一号刘炘是知名的老戏骨,曾出演过《红高粱》、《新水浒传》、《外交风云》等经典巨作;女二号戴安娜不仅是知名歌手,还曾获得环球小姐中国大赛成都赛区的冠军,并荣膺《
2022-12-17 19:39:00
本文转自:三明日报本报讯 1月19日至21日,三明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现场教学基地讲解员大赛在市委党校成功举行。本次大赛由市委组织部、市文旅局、市委党校、市总工会、团市委、市
2024-01-22 03:22:00
郸城虎岗:红梨红辣椒红高粱特色产业真红火
...农业特色产业,让大地生金,引导全乡群众种植3000多亩红高粱、1.2万多亩红辣椒、300余亩红石榴……特色产业发展得红红火火。“我原来在广东中山务工,2016年偶然发现红梨品
2023-08-28 01:56:00
...地引领产业发展。在开化县大溪边乡,一片片颗粒饱满的红高粱是科技特派员为这座山区县送来的致富“法宝”。在省农科院科技特派员团队连续6年的技术支持下,2022年全乡红高粱产业产值
2023-06-27 09:36: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校馆弦歌|吉林体育学院冰雪文化研究中心:为冰雪文化高质量发展赋能
吉林体育学院冰雪文化研究中心成立于2012年,是全国首家专项冰雪文化科研阵地。成立仅一年便斩获“吉林冰雪文化研究基地”与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研究基地”双重认证
2025-11-13 22:28:00
数据会说话|吉林的冬天,又要“热”起来了
盼望着,盼望着,新雪季的脚步近了,吉林的冬天正蓄势“燃”动!11月22日,吉林省新雪季开板大会,将在吉林市松花湖度假区启动
2025-11-13 22:28:00
长春龙嘉国际机场网约车管理模式数智化再升级
长春机场停车场在“三专三区”分流运行管理模式的成功实践基础上,长春机场携手网约车运营平台,深度融合数字化、智能化科技手段
2025-11-13 22:28:00
中国网11月13日讯 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消息,河北省廊坊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张海川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河北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责任编辑:吴疆】
2025-11-13 22:30:00
网友留言板丨有网友建议长春地铁报站增设地标提示 官方回应:计划对需求大站点持续优化
近日,有网友在中国吉林网《网友留言板》栏目留言,表示希望长春地铁能优化语音报站内容,增设周边重要地标提示。该网友表示,长春地铁不仅是城市交通的动脉
2025-11-13 23:00:00
开栏语:山,是世界的脊梁,也是连接彼此的纽带。11月11日,2025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在中国贵州隆重开幕,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这片多彩的喀斯特王国
2025-11-13 13:35:00
在武汉加快打造“五个中心”、建设现代化大武汉的关键时期,“坚定在表扬声中干工作的志气”是当前提振干部 “四气”、升腾发展气场的重要指引
2025-11-13 13:45:00
记者走基层|移动博物馆 别样大课堂
近日,河北博物院工作人员赴邢台市临城县第二中学开展校园文化服务活动。图为活动现场。 河北日报记者 史晓多摄“大家还记得《哪吒之魔童降世》里的七色宝莲吗
2025-11-13 07:55:00
画里有话|医保卡不能成了购物卡
图、文/曹 一用于就医购药的医保卡,却成了购买其他物品的购物卡。部分药店与生产企业合谋,将牙刷、面膜、防晒冰袖等普通日用品包装成“牙科用毛刷”“医用敷料”“医用隔离垫”等医疗器械
2025-11-13 07:56:00
百姓看日报|这个“双百”,给世界打个样!
总监制:曹阳葵监制:刘成群统筹:王博 赵丽肖文案:李晓宁手绘:石璇出镜:王伟宏编导:高原雪摄像/剪辑:戎晓杰
2025-11-13 07:57:00
“十四五”以来,我省交通运输服务质效大幅提升“六纵六横一环”综合运输通道基本建成河北日报讯(记者曹智)11月12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河北答卷系列主题第九场新闻发布会
2025-11-13 07:57:00
情绪价值,拉高文旅热度的流量密码
你向往怎样的旅行?中国旅游研究院数据显示,2025年国内游客中,将“情感体验”列为出游首要目的的比例为68%,远超“景观观赏”的23%
2025-11-13 07:57:00
“十四五”江西商务发展成绩亮眼
你是否注意到收发快递更快了?便利店离家门口更近了?能买到的进口商品种类更丰富了?其实,你的“购物车”装着江西商务的“十四五”成绩单
2025-11-13 06:45:00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陈春伟)如何让居家上门服务更规范?11月11日,由省商务厅主办的江西家政消费扩容升级系列活动在南昌举行
2025-11-13 06:45:00
本报讯(罗玉珍、全媒体记者谢凌瑾)“永修县距离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以下简称海昏侯博物馆)只有十多公里,建议开通城际公交
2025-11-13 06: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