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痰多,肚子胀,不消化,痰食互结?3味中药,化痰,行气,消食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7-18 06:14:00 来源:康之道

如果你经常感到胃胀、腹胀,肚子大,吃饭不消化,要么便秘,要么腹泻,喉咙里面还总觉得有痰,这种情况多半就与痰食互结有关了。

痰多,肚子胀,不消化,痰食互结?3味中药,化痰,行气,消食

那接下来就给大家分享3味中药,教你行气、化痰、消食。

先来说说什么叫痰、食互结?

在中医里面,脾主升清,胃主降浊。脾要把我们吃进肚子里面的食物转化为精微物质之后,然后上升至头面再布散到四肢,从而滋养五脏六腑;而胃就要负责将脾形成的糟粕、垃圾通过下降作用,送至大肠,最后随大便排出。

所以说,脾与胃,一个主升,一个主降;一个主清,一个主浊,气机升降,升清降浊功能正常的人,就不会生病。

但是现在,脾胃虚弱的人太多了,常常,不仅脾的消化能力弱,吃进去的食物长时间消化不了,经常会觉得胃胀、腹胀、肚子大,与此同时,胃的降浊功能也跟不上,结果垃圾、糟粕混合着水湿,不断在体内堆积,湿聚容易生痰,就产生了痰湿。

而痰湿黏腻,进一步阻碍身体的气机,结果气滞、痰湿夹杂着食积也就跟着出现了,我们就称之为“痰、食互结”。

所以,针对这种情况,有3味中药可以专门解决。

痰多,肚子胀,不消化,痰食互结?3味中药,化痰,行气,消食

一味陈皮、一味枳壳、还有一味就是莱菔子。

先说,陈皮。大家都知道,痰阻容易产生气滞,而陈皮气味芳香,就刚好可以行气、理气、并且又能化痰、除湿,一方面是因为芳香化湿;另一方面是因为芳香入脾,可以醒脾、健脾,所以陈皮一进入体内,脾胃立刻就会高涨起来,运化水湿能力不断增强,这样一来,脾气健运了,不仅可以杜绝生痰之源头,对于脾虚已经产生的白痰或粘痰,也有很好的改善。

总之,陈皮不仅解决了痰湿,更能兼顾健脾和行气,是一味不可多得的化痰健脾祛湿行气要药。

再来看看,枳壳。如果用一个字形容它的作用,那就是“破”,有很强的破气、行气的功效,不论是痰湿气滞,还是食积气滞,都可以靠枳壳的破气作用疏通打开,另外,枳壳也能化痰,在行气的同时,带走痰湿,可谓一举两得。

痰多,肚子胀,不消化,痰食互结?3味中药,化痰,行气,消食

最后一味就是莱菔子。

吃萝卜,可以顺气,这相信大家都已经知道了吧,而莱菔子其实就是萝卜的种子炮制而成的,所以同样具有很好的消食、化积作用,尤其对于中焦的气滞,脘腹胀满,嗳气吞酸等,都可以用莱菔子调理。

那么,3味药组合在一起,陈皮化痰,枳壳行气,莱菔子消食,对于痰、食互结导致的痰多,肚子胀,吃多不消化,或者便秘,大便不成形问题,就会有很好的改善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18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一剂名方3味药,顺气消痰,改善咳喘、痰多、食欲不好,效如桴鼓
...气消食。本方中的“三子”,其实就是白芥子、紫苏子、莱菔子,关于它们的用量,在原著里并没有明确记载,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程度,酌量增加其中一味药物的用量,多会煮汤代茶,让药效缓慢
2024-02-29 12:21:00
莱菔子也就是平常普通百姓常说的萝卜籽,主要是具备行气、降气的功效。莱菔子用以治疗便秘,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尤其是医治气轮瘀滞造成的气秘,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能够取10~20克上下的
2023-02-02 19:21:00
...黄15克(后下)、芒硝9-15克(冲服)、川朴15克、枳实12克、炒莱菔子45克、桃仁12克、赤芍15克,上方加水500毫升
2022-12-31 23:36:00
李佃贵化浊解毒逆转胃癌前病变案二则
...白术9g,川芎9g,厚朴12g,枳实12g,香附12g,广木香9g,炒莱菔子12g。30剂,日1剂,水煎服,分早晚两次温服
2024-05-01 08:38:00
中秋吃月饼,西苑医院济宁医院专家教你如何吃出新“食”尚
...不化,对于过食月饼、芋头、土豆者尤为适宜。双子茶:莱菔子15克,决明子30克,两者以开水煎煮约15~20分钟,作茶频饮。功效为可消积导滞、行气通便。莱菔子,即萝卜籽,善于消食
2023-09-26 10:06:00
中药配伍的禁忌与相恶关系
...种关系在中药配伍中同样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人参恶莱菔子,莱菔子具有消食行气之功,能够削弱人参的补气作用。这种相恶关系提醒我们,在处方用药时,需特别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避
2024-12-05 14:38:00
补得太过,清的不够,家中常备保和丸,消食导滞、健脾和胃
...它里面主要是由山楂、陈皮、半夏、茯苓、神曲、连翘和莱菔子等组成。其中山楂可以行气散瘀,化浊降脂、善于消除肉食油腻之积,消除积食;莱菔子能够降气化痰、消食除胀、可以消除各种饮食
2024-07-19 06:10:00
萝卜:宽中顺气 化痰消积
...萝卜,又名莱菔,其根茎、叶、种子均能入药,其中尤以莱菔子在临床最为常见,著名的方剂如保和丸、三子养亲汤等均有莱菔子的参与。《本草经疏》言:“服用莱菔根,可以下气消谷,可以利大
2023-10-26 06:57:00
体质的分类、表现及调养原则
...通利之品,如:生薏米、蔻仁——清化三焦水湿;苏子、莱菔子——消痰利浊。湿热质【常见表现】 形体偏胖或苍瘦。平素面垢油光,易生痤疮粉刺,容易口苦口干,身重困倦【心理特征】 性格
2023-06-28 03:16: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手术前为何必须严格禁饮禁食?
手术前严格禁饮禁食对患者手术安全和术后恢复极为重要,但不少患者及家属对术前禁饮禁食规定感到不解。笔者将从专业角度讲解手术前为何必须严格禁饮禁食
2025-11-04 07:09:00
儿童体检不能走过场!这些项目真不能省
儿童身高、体重以及发育情况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定期体检不但可以对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进行持续监测,了解儿童的生长轨迹
2025-11-04 07:09:00
血常规检查里的“小秘密”:从红细胞到血小板的健康信号
每次体检拿到血常规报告,密密麻麻的数值和上下箭头总让人一头雾水。其实,这张看似复杂的化验单,藏着身体最直观的健康密码。从运输氧气的红细胞
2025-11-04 07:09:00
糖尿病胰岛素注射:家庭操作的6个“坑”,你踩过吗?
对于那些需要长期依赖注射胰岛素来控制血糖的糖尿病患者而言,掌握家庭注射技巧无疑是他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基本技能。然而
2025-11-04 07:09:00
如何科学减重不伤身?代谢健康是核心!2025年十大减肥产品深度解析
在当今社会,“健康塑形”已然从一种个人选择,演变为一种深刻的文化现象和普遍的社会需求。然而,这种需求的背后,也催生了巨大的“健康焦虑”
2025-11-03 14:33:00
认识“天下第一痛”——三叉神经痛是什么?
您可能听说过牙痛要命,但您能想象一种疼痛,如闪电划过脸颊、如刀割、如电击,让每一次微笑、每一次进食、甚至一阵微风都变成一场酷刑吗
2025-11-03 14:33:00
儿童DHA藻油推荐:客观解析诺特兰德等五款产品
在儿童营养补充领域,DHA(二十二碳六烯酸)因其对大脑和视觉发育的潜在作用而备受关注。面对市场上众多的DHA藻油产品,家长们往往希望了解产品的核心成分
2025-11-03 14:35:00
生诺泰:从“细胞根源”改写血糖管理逻辑——一款前沿控糖产品的全维解析
在全球范围内,血糖异常已成为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的“健康杀手”。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2025年数据,全球约5.37亿人患有糖尿病
2025-11-03 14:38:00
聚焦出生缺陷话题,达巢达精等品牌亮相河北省重点生殖会议
10月11日至12日,2025年河北省医师协会生殖医学医师分会、河北省预防医学会传病防治专业委员会河北省数理医学学会、河北省康复医学会生殖健康专业委员会联合年会暨河北省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质量管理与控制中心工作会议在石家庄顺利召开
2025-11-03 15:47:00
澜之教育基金会“关爱生命健康科普专项基金”在京启动
2025年10月31日上午,在北京举行的第二十届中国EAP职场心身健康国际论坛上,由澜之教育基金会与健康中国50人论坛合作
2025-11-03 15:50:00
紫琪尔20周年:智慧科技成就女性健康之美
二十笃行,远“健”未来初心如磐,使命在肩廿载深耕,紫琪尔健康管理集团植根华夏大地守护女性全生命周期健康持续精研专业不断升级服务勇于探索创新矢志引领
2025-11-03 16:02:00
秋冬养肺正当时!济南南郊医院王言森教授提醒:肺结节人群需关注这些信号
进入秋冬季节,气温走低、空气干燥,呼吸道疾病进入高发期。对于肺结节人群而言,季节变化可能影响肺部健康状态,更需要科学管理
2025-11-03 17:02:00
北京安贞医院吉林医院·长春市中心医院开展脑卒中科普义诊,守护居民脑健康
在第20个世界脑卒中日来临之际,为积极响应健康号召,提升居民对脑卒中的认知与防治意识,北京安贞医院吉林医院·长春市中心医院对外医疗服务部联合神经内科卒中中心
2025-11-03 18:13:00
冬季干眼高发!南昌普瑞眼科:用专业守护,让双眼告别“干”熬
当凛冽寒风席卷冬日,空气变得干燥刺骨,不少人的双眼也开始陷入“干”扰——眼干、眼涩、异物感如影随形,看屏幕久了更是酸胀刺痛
2025-11-03 18:16:00
无惧时光守护银龄,十一月启冬护视界!南昌普瑞白内障防治指南:让「飞白」为清晰护航
当十一月的寒风渐紧,落叶铺满路径,不少长辈的视界也随季节更迭悄然“褪色”——白内障如同蒙在镜头前的薄雾,让冬日的阳光失了锐利
2025-11-03 19: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