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踏寻家族记忆,重温侨乡历史(侨界关注)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1-08 05:27: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华裔青年入闽寻根——

踏寻家族记忆,重温侨乡历史(侨界关注)

林子涵 林沛清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4年01月08日 第 06 版)

踏寻家族记忆,重温侨乡历史(侨界关注)

在福建省厦门市鼓浪屿,缅甸华裔青年在一棵大榕树的树根下合影。

受访者供图

踏寻家族记忆,重温侨乡历史(侨界关注)

缅甸华裔青年简尚全镜头里的鼓浪屿。

受访者供图

由福建省侨办、福建省侨联主办的“带你回家”首届缅甸华裔青年寻根活动近期举行。缅甸福建总商会、缅甸中华总商会和缅甸福建同乡会等社团组织35名缅甸闽籍华裔青年回到福建老家,参访福州、厦门、泉州、龙岩等地。

不少华裔青年是第一次来中国。他们有的怀揣长辈手写的族谱、有的带着家中老人留下的祖宅地址,在行程中踏寻家族记忆,重温侨乡历史。多名受访华裔青年表示,此行圆了他们回乡的心愿,将来还要常回家看看。

“真切感受到浓浓乡情”

冬日的八闽大地,海风温润。

一下飞机,来自缅甸的华裔青年就坐上了“时光机”,开启一场历史文化之旅。

福州三坊七巷,红砖古厝保留了闽南民居的传统风貌;厦门鼓浪屿,中西合璧的园林古建揭开福建对外交流史一角;泉州华侨博物馆,展品记录下华侨华人闯荡南洋的历史;龙岩振成楼,错落夯筑的土楼建筑与青山相得益彰……

“我一直想看看土楼。这次在龙岩,我终于梦想成真。”24岁的简尚全说。简尚全是一名“华三代”,这是他第一次来中国。在缅甸仰光的家中,爷爷和奶奶常提起福建老家的土楼。“站在土楼间,我仿佛能看到长辈曾经的生活场景,对他们的描述第一次有了清晰的认识。”简尚全说。

简尚全的手机里,保存着一张伯伯手写的家谱,家谱左上角写有“回家乡路地址”的字样。“伯伯曾和我们说,家中亲戚还在福建,要保留好家谱,将来去福建探亲。”简尚全说。

对福建同样感到亲切的,还有徐秉源。徐秉源今年42岁,在缅甸一家保险公司担任信息技术部门主管。约一个世纪前,徐秉源的曾祖父和爷爷、奶奶从福州市闽侯县荆溪镇徐家村来到缅甸中部的马圭省稍埠市。此后,一家人在缅甸定居。

“从小,长辈们就经常嘱咐我们:如果有机会,一定要回老家徐家村看看,与老乡们喝喝茶、谈谈心。这个愿望真的实现了。”徐秉源说,在福州期间,行程有一站就是徐家村。在村里,他找到了曾祖父的老房子,屋内还留有曾祖母、奶奶、父亲和姑姑的照片。

“见到照片的一瞬间,我心头涌起阵阵暖意,不禁流下眼泪。曾祖父为我起名‘秉源’,就是希望我不忘源流、不忘家乡。”徐秉源说,“曾祖父的房子虽然有些旧,但隔壁的乡亲一直帮忙照看,我非常感激,真切感受到浓浓乡情。”

福州的乡音也让徐秉源觉得熟悉。“我的外公外婆来自福州,他们在缅甸一直说福州话。我是听着福州话长大的。”徐秉源说,“这次旅程中听到的乡音、见到的景象都在提醒我们——我们不只是游客,我们是归来的儿女。”徐秉源说。

“家乡的发展令人惊喜”

行程中,福建各地的现代化气息扑面而来。

在福州,华裔青年登船夜游闽江,看两岸夜景;在晋江,华裔青年参观安踏体验馆,了解民营企业发展史;在厦门,华裔青年漫步休闲大道、欣赏海滨风光……

“多年不见,福建的美景越来越多了!”张丽光说。

张丽光是一名38岁的缅甸“华二代”,曾在位于广州的暨南大学华文学院求学4年,如今在缅甸从事儿童服装和日用品商贸工作。

“在广州留学时,我曾和父母一起回福建老家探亲,转眼已经16年了。这次寻根之旅,我再次回到福建。家乡的发展令人惊喜。高楼林立、街道繁华,比记忆中的样子还要美好。上次来时,没听说有线上支付。现在,走到哪里都能扫码付款,出门只需要带一部手机,非常方便。”张丽光说。

缅甸福建总商会会长王佳雨是定居缅甸的新侨,他说:“中国的发展日新月异。多回来走走看看,实地感受发展脉搏,我们才能更好地向缅甸侨胞展示家乡新貌。”

徐秉源说,家中老一辈曾经提到当年老家的景象。如今他见到的景象已和老人的描述有很大不同,这一反差折射出家乡的发展。“中国比我在电视和互联网上看到的还要先进许多。”他说,“这次华裔青年团里不少人从没来过中国。这次寻根之旅让我们见到一个真实、立体的中国。”

“对‘根’有了更多体会”

缅甸福建总商会副会长林雄对行程中看到的一幕印象深刻。

“在位于福州马尾的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很多华裔青年拿出手机,拍摄洋务运动时期马尾造船厂的文物,说要带回去给父母和爷爷奶奶看。参观时,有几名年轻人一直落在队伍后面。我过去一瞧,发现他们正在读展柜中林则徐和近代海军将领的书信,信中的家国情让他们十分感动。我想,通过这次寻根之旅,他们对‘根’有了更多体会。”林雄说。

行程期间,华裔青年们还在福州参观了罗星塔公园。罗星塔是闽江门户的标志,自古便是一座为夜航人引路的灯塔。过去,华侨归国,临近福州城时,总能远远望到这座高塔。

“见塔就意味着归家,我们见到罗星塔的心情也是如此。”张丽光说,“看着罗星塔,我仿佛能看到当年先辈出洋远行的场景,也能感受到中华儿女奋斗闯荡的自强之志。”

张丽光说,自己在跨境商贸领域打拼,因为懂中文、了解中国而获益良多。随着中国与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自己对华裔的身份也越发自豪。

“小时候,父母让我和兄弟上中文学校、在家用闽南话交流。父母还会在家举办家族聚会,邀请在缅甸的亲戚来做客,期间有许多温馨和欢笑的时刻。如今,我更深刻地感受到这种文化传承和家族联系的重要性,希望能把这种传统延续下去。”简尚全说。

“整段旅程有太多惊喜和收获。我要把这些美好而有意义的经历告诉亲戚朋友,鼓励他们到中国游玩,和中国亲友联络感情。”徐秉源说,“我父母至今还没回过中国。这次在徐家村,我给他们打了视频电话,父母非常高兴。以后有机会,我一定要带他们回老家看看。”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08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在首都遇见侨乡江门(侨界关注)
...推出广东江门主题月系列活动——在首都遇见侨乡江门(侨界关注)本报记者 高 乔《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3年10月25日 第 06 版)“侨批中的党史”展现场,泛黄侨批影
2023-10-25 03:46:00
传承史学泰斗陈垣的“信”与“义”(侨界关注)
...料剪报赠送侨博馆传承史学泰斗陈垣的“信”与“义”(侨界关注)本报记者 徐令缘文/图《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3年11月22日 第 06 版)北师大校园内的陈垣校长像。扫
2023-11-22 05:05:00
《地瓜侨归曲》 动听侨乡情(侨界关注)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本报记者 林子涵配音演员进行广播剧录制。青田县委宣传部供图广播剧录音棚内的设备与海报。青田县委宣传部供图空中俯瞰青田县方山乡梯田(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
2024-08-12 09:41:00
...院做好新时代“侨”的大文章——汇聚侨力 服务侨乡(侨界传真)本报记者 王崟欣《 人民日报 》( 2024年03月24日 第 06 版)照片中,许淞证浓眉大眼,每一张都笑容灿烂
2024-03-24 05:42:00
用电影还原江门侨乡记忆
...侨主题原创电影《故园飘梦》近日上映:用电影还原江门侨乡记忆高 乔 林沛清《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3年10月30日 第 06 版)电影《故园飘梦》剧照。受访者供图“曾在
2023-10-30 05:06:00
侨乡温州深耕侨界“青蓝接力” 助推青年华侨勇立潮头
...温州5月23日电(周健)5月23日,浙江温州举行“青蓝接力·侨界青年故乡行”活动,侨界青年代表、在温海外高层次人才、温籍侨领和各界嘉宾齐聚一堂,共话“青蓝接力,侨创未来”。中
2024-05-23 21:45:00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侨厝红情”实践队泉州探访诸多华侨古厝
...,还因此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表彰,并与其他菲律宾杰出侨界代表和周总理合影。曾家后人爱国爱乡的故事值得赞颂,属于“红色粮仓”的红色资源也不应该被尘封,这座充满历史印记的古厝成为红
2023-08-01 11:04:00
...优势,是中国未来发展不可或缺的新生力量。为充分发挥侨界新生代人才力量,福州聚焦凝聚侨心、延续侨情,近日将出版《叙事——海外福州华侨华人的集体记忆》,以“叙事”方式记录海外乡贤
2023-12-14 20:11:00
这群00后迷上了归侨口述史(侨界关注)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参与厦大归侨口述历史项目的00后学生与归侨老人们交流。梁倩玉摄对厦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南洋研究院的大二学生卜庆奥来说,刚刚结束的暑假充满“侨”味:阅读《菲
2023-09-01 09:3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