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海瑞正直敢言为何始终未任要职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4-19 20:50: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海瑞堪称明代第一奇人,为官不图升迁,却屡获擢升,官至南京右都御史,正二品大员;上奏痛骂皇帝,却没有因此而丢掉性命;谁说明朝奸臣遍地,从海瑞的身上便可看出明代言论的自由程度,不像清朝,朝堂之上多是一群唯唯诺诺的奴才。

不畏权贵,刚正不阿

正德八年(1514年),海瑞出生于海南琼山(今海口市),四岁丧父,寡母谢氏含辛茹苦的抚养他长大。海瑞自幼苦读诗书,希望能考取功名,立志做一个不谋私利,不媚权贵,刚正不阿的好官。

然而,海瑞读书虽刻苦,但科场却不顺遂,直到二十八岁才考取秀才。此后参加乡试,海瑞依旧屡试不中,却毫不气馁,终于在三十六岁时考中举人。之后,他又进京参加了两次会试,均以落榜而告终。年过而立的海瑞此后不再赴京赶考,彻底断绝了博取功名的念头。

明清时期,举人也具备做官的资格。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四十一岁的海瑞被指派到福建延平府南平县当教谕。海瑞举家赴任,很快便进入了角色,把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还顺便给自己捣鼓出两个绰号。

担任教谕期间,海瑞制订了详细的考勤制度并以身作则,一扫以往县学的颓废之风,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的表扬。海教谕不苟言笑,南平学子对他是又敬又畏,于是给他取了一个“海阎王”的绰号。

海瑞正直敢言为何始终未任要职

海瑞

延平府是当时福建所属十邑之一,而南平又是其中的大县,县儒学历史悠久,设施相对齐全。县儒学是一县最高教育机关,教谕是其中的最高长官,但是职务是很低的,《明史·职官志》说:“县,教谕一人,训导二人。”可以说,教谕一职在较为完备的封建官制史上连“九品芝麻官”都算不上。但是这对于知识分子出身的海瑞来说,却是一个颇具光荣感和使命感的职务。他在后来撰写的《兴革条例》中如此说:“教官掌一邑之教,门下皆凡民之秀,所事事比俗吏簿书词讼不同。师道立,善人必多矣。于以推之,功效不浅。”这是对教谕职务的认知,也是自己使命感的体现。

明朝中后期以来,社会风气日益腐败,县学风纪遭到严重破坏,生员中学业优秀者寥寥无几。作为县儒学的负责人,海瑞上任伊始,依据朱熹在白鹿洞书院讲学时所定的五条学规以及朱氏弟子辅汉卿总结的“会萃六事”,并结合自己在琼州读书时的切身体会以及南平县儒学的实际情况,制订颁行《教约》十六条。《教约》对生员在修身、处事、待人接物甚至作息、礼仪等方面都做了明确的规定,告诫他们要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在整饬学风、提高生员道德修养和学识水平方面起到了应有的作用。

在海瑞看来,接受教育的重要前提是德育,因此《教约》十六条中有相当多内容涉及到德育的问题。例如第九条就明确说:“诸生接见上人,会典诸书明有礼节。今后于明伦堂见官,不许行跪,学前迎接亦然。本学在郭外接官,不许离关门出郊野。宪司官至本县,一见后不许再同有司行三日揖。有犯于各衙门,罪人也,亦勿得免冠叩头,奴颜哀免,自贬士气。”作为知识分子,应当有相应的骨气,绝不能奴颜婢膝,自贬士气;作为学校,更是要维护师道尊严。海瑞是这样说,也是以身作则的。南平儒学的成绩引起上级的关注,御史前来检查工作,海瑞带着两名训导前往迎见。在古代官场,下级迎接上级行跪拜之礼是常见的。面对上级,两名训导跪地相迎,而海瑞却拒绝逢迎,只站在两人中间行抱拳之礼。这三个人两低一高,活脱脱一个“山”字,俨然一个笔架,让御史大为恼火,训斥海瑞不懂为官礼节,并且讥讽为“安所得山字笔架来”。但是,面对训斥,海瑞不但不认错,反而不紧不慢地说:“此堂,师长教士地,不当屈。”海瑞因为这一惊世骇俗的一站,从此被人冠之以“笔架博士”的外号。

对于海瑞来说,自己已过不惑之年,也不指望升官发财,所谓“无欲则刚”,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其它爱咋咋滴吧!

天下第一骂书

令海瑞没想到的是,没想升官却偏偏升了,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海瑞被任命为淳安知县,从不入流的南平教谕到从七品的知县大人,一下子连升数级。此时的海瑞已经是宠辱不惊,既然任命为知县就前去赴任吧!

海瑞正直敢言为何始终未任要职

海瑞

海瑞为官清廉,刚正不阿,即使总督胡宗宪的儿子和都御史鄢懋卿路过淳安,依旧予以薄礼相待。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调任兴国知县,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调任户部云南司主事,赴京任职。

在京城期间,海瑞见嘉靖帝不理朝政,深居西苑,设坛修道,督抚大员争献祥瑞,文武百官无人敢于评论朝政。这一切无不令他感到义愤填膺,于是买好棺材,把家人托付给朋友,挥笔写下一道《治安疏》,痛斥嘉靖帝痴迷修道、二十余年不上朝理政,致使民生凋敝,法纪废弛,弊端横生,国将不国。

《治安疏》中还有两句千古名骂“盖天下之人不直陛下久矣”。“嘉靖者言家家皆净而无财用也”,敢把皇帝的年号用谐音的方式进行讽刺和挖苦,除海瑞外,再无旁人。

海瑞正直敢言为何始终未任要职

朱厚熜

嘉靖帝读完海瑞的奏疏后,气得掷于地上,大声吼道:“趣执之,无使得遁!”当值的太监黄锦说道:“此人素有痴名。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嘉靖帝听后默然不语,把奏疏捡起来又看了一遍,说道:“此人可方比干,第朕非纣耳。”

不过,海瑞的骂人功夫实在了得,嘉靖帝事后想起这道奏疏,依旧气得不行,于是派锦衣卫将他押入天牢。“会帝有疾,烦懑不乐,召阁臣徐阶议内禅,因曰:‘海瑞言俱是。朕今病久,安能视事。’又曰:‘朕不自谨惜,致此疾困。使朕能出御便殿,岂受此人诟詈耶?’遂逮瑞下诏狱,究主使者。寻移刑部,论死。狱上,仍留中。户部司务何以尚者,揣帝无杀瑞意,疏请释之。帝怒,命锦衣卫杖之百,锢诏狱,昼夜搒讯。”幸亏内阁首辅徐阶和刑部尚书黄光升执言力保,嘉靖帝不久后便驾崩,海瑞才最终逃过一劫。

幸运抑或不幸

海瑞一生刚直不阿,清正廉洁,是明朝第一清官。他开罪同僚、获罪上司、不惧严党、痛骂皇帝,他这样做并不是为了自己,而是出于公心,为国为民。接待途经官员,花的是公款,即使不花这笔费用,也落不到海瑞的私囊中。明知痛骂皇帝会遭到迁怒,甚至性命不保,假如不上这道奏疏,他还可以安安稳稳当他的户部主事。

海瑞正直敢言为何始终未任要职

胡宗宪

为了国家的安定,为了百姓的福祉,明知山有虎却偏向虎山行,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和无比的忠心。这颗赤子之心打动了浙江总督胡宗宪,当他的儿子在淳安被海瑞抓捕起来,胡宗宪没有怪罪他。也是这颗赤子之心打动了内阁首辅徐阶,当海瑞获罪入狱时极力营救,使他保全了性命。更是这颗赤子之心打动了嘉靖帝,虽在览奏后龙颜大怒,却并未想将海瑞置于死地。

嘉靖帝驾崩后,海瑞很快被释放出狱并官复原职。此后历任尚宝丞、左右通政、佥都御史、应天巡抚等职,最事卒于正二品南京右都御史任上。无论是徐阶、还是高拱,乃至张居正当朝,对海瑞都是敬而远之。

大明官场需要海瑞这般清正廉洁的榜样,却不需要在臣僚部属中格格不入的“海阎王”。历经正德、嘉靖、隆庆、万历四朝的海瑞从未出任过朝廷的要职,不知这算是幸运抑或不幸?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4-20 00: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海瑞:大明利剑,清正廉明却惹人讨厌?
...是一代名臣,不过在这段时间,最让笔者印象深刻的还是海瑞这位清官。海瑞并没有什么传奇的出身,也没有什么深厚的背景,更不能过目成诵、出口成章,他只是明朝千千万万举人中最为普通的一
2024-03-27 05:45:00
本文转自:闽北日报海瑞(1514-1587),字汝贤,号刚峰,广东琼山县人。海瑞于嘉靖二十八年(1549)参加广东省举人考试,一篇《平黎策》,考中举人。此时,他三十六岁,可谓中年
2024-05-14 02:18:00
聊聊海瑞奇葩的升迁之路
海瑞,一个在明朝近三百年历史中都能够排进前十的人物,向来以两袖清风、刚正不阿而著称。在他活着的时候,敢于说出“嘉靖嘉靖,家家干净”这样的言论,死后更是被视为官员的楷模,当的上是“
2023-10-29 19:43:00
聊聊海瑞奇怪的升迁之路
海瑞奇怪的升迁之路:同僚恨他,又不敢弄死他,干脆花钱帮他升官古怪的“笔架先生”相比于历史上的大多数名臣来说,海瑞踏入官场的过程就一副不太聪明的样子。别的名臣一般都是“自幼聪慧过人
2023-02-23 13:54:00
天下刚峰话海瑞
本文转自:闽北日报因“见上司不跪”,海瑞从此被称为“海笔架”。延平书院是闽北最早的官办书院之一,史载由南宋理宗皇帝敕封。山城的清晨。铛,铛,铛,钟楼的钟声响了,城门开,城内外的居
2024-05-28 02:14:00
海瑞的高贵
本文转自:海口日报在海瑞文化公园内,市民带孩子观看《整治积弊》雕像。本报记者 孙士杰 摄□叶海声人是凡胎肉身,有七情六欲,有贪心和虚荣心,不容易拒绝一时间能给我们带来“好处”的东
2024-01-12 08:43:00
海瑞:明朝的清官与道德楷模
...清官在仕途生涯中也经常遭到同僚的嫉恨与打压。明朝的海瑞是一个例外,他的同僚对他十分畏惧,以至于不仅不敢打压排挤他,还联合起来出钱出力,帮助他步步高升。海瑞到底有什么魔力,让他
2023-12-02 22:08:00
明朝的海瑞连肉都吃不起,为何能娶一妻两妾
海瑞是明朝时期非常著名的清官之一,生于1514年,卒于1587年。他的一生一共经历了四位皇帝的时代,一是明武宗朱厚照,二是明世宗朱厚熜,三是明穆宗朱载坖,四是明神宗朱翊钧。在嘉靖
2024-04-26 17:54:00
到处当刺头的人,肯定是不吃香的,为何海瑞偏偏是个例外
到处当刺头的人,肯定是不吃香的,但海瑞偏偏是个例外,问题到底是出在哪里呢?海瑞在当教谕的时候就敢跟知府、御史对着干,别人都跪,他就是不跪,因为“为师者不跪”。当教谕的他就敢得罪知
2023-01-09 14:4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