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记者直击】急诊风暴中的坚守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1-03 05:41: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工人日报

面对急诊量的持续上涨,医院急诊室也成为最忙碌的区域——

【记者直击】急诊风暴中的坚守

【记者直击】急诊风暴中的坚守

北大人民医院急诊护士正在核对病人输液信息。本报记者 姬薇 摄

阅读提示

一天接50辆救护车、所有的呼吸机都在用、40升的氧气筒一天要换3到4桶氧气、床位有限有的患者只能在过道轮椅上吸氧输液……面对强大的工作压力,医护人员迎难而上,医院尽最大努力收治病人,同时向社会呼吁,把更好的医疗资源留给危急重症患者。

冬季是北方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高发期,又遇新冠病毒感染冲击,医院急诊科压力倍增。2022年12月28日,《工人日报》记者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门口看到,救护车不断驶进驶出,急诊室大厅、诊室、复苏室、电梯间过道、收费窗口前等几乎都成了急救区。

急诊量每天都在涨

急诊科副主任医师迟骋向记者介绍,“现在病人数量多、病情重,我们最多一天接近50辆救护车,救护车送来的都是急危重症患者。”

“所有的呼吸机,甚至零采的呼吸机都在用,所有的氧气筒都在用,40升的氧气筒,护士一天要换3到4桶氧气才能满足。”迟骋说。

在急救区,患者和家属围绕氧气带、氧气瓶吸氧输液,人挨着人,医生和护士穿行其间处理问题。迟骋一边用目光巡视着急诊大厅,一边对记者说:“所有的病房不分内科外科都在收重症病人,可是一天涌入急诊的有几百个病人,杯水车薪。”

“急诊量每天在涨,70%是65岁以上的老年人,很多为重症患者,发热、胸闷、咳嗽,而且基本是低氧状态。”急诊科护士长孙红经历过非典(SARS),不禁对记者感叹道:“我们那边使劲地收,这边不断地来。”

输上液吸上氧心就踏实了

人民医院急诊科是栋独立大楼,一楼是抢救区,比较重的病人会被安排在一层,三层是内科、外科诊室。

李艳红姐妹俩的母亲今年56岁,家住河北唐山,平时患有类风湿、系统性红斑狼疮、血压高,新冠感染后全身浮肿、高烧低氧。由于床位有限,李艳红的母亲到达医院后,只能在过道轮椅上吸氧输液。

“我妈在这里看了10多年风湿病,所以我们开车送她来这里,今天光检查就排了4个多小时。”姐妹俩指着一片仅容一人站立的狭小空间说,“旁边输液大叔下午办住院,他走后这里可以放张行军床,母亲就不用坐在轮椅上过夜了。”

90岁的邱老先生是前一天从养老院送到急诊室的,原以为只是摔了一跤,到医院检查后发现新冠病毒已经感染到肺部,此时由于低氧,老人已无力咳嗽。护士通知家属可以办理住院时,周围投来的羡慕眼神,家属激动地赶紧跑去办手续。

在抢救区,很多患者和家属已经在急诊室待了一两天,但他们都表示,来到这里能输上液吸上氧,心里已踏实很多。

发烧倒下的又尽快站起来

2022年12月以来,随着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医疗战线面对新冠病毒最后的战役打响了,急诊和发热门诊成为与大规模感染正面交手的第一“战场”。

迟骋对记者说,接诊量上升已经持续两周了,目前还没有下降的趋势。“我们在尽最大努力给急危重症患者提供有效治疗,但是看到涌入这么多病人,工作压力也是特别大,大夫护士没有一个人能停下来。”

伴随大量新冠感染病人涌入急诊科,这里的200多位医护人员也有很多进入发病期。说起当时情景,护士长孙红眼圈泛红,“大批医护人员发烧倒下,倒下的人只要身体好了,就主动要求排班,因为每个人都知道上班的人一直在超负荷工作,都想和大家一起分担,所以能上班的都来了,其他科室的医生护士也主动支援急诊科。”

迟骋是两周前感染的,休息了3天,退烧后就开始上班,同事发现他3周瘦了近20斤。在急诊室如此小的区域内,他每天差不多走10公里。

把更好的医疗资源留给危急重症患者

记者采访了解到,面对这些困难,医院、急诊科齐心协力克服,把最重要最紧缺的资源给最需要的人。

在空间上,尽最大可能拓宽和利用急诊空间,多收患者,尽全力满足急危重症患者的医疗需求。氧气需求大,就把诊室固定的氧气插口留给上呼吸机的、抢救的急危重症患者,护士每天去氧气站推氧气瓶过来补充用氧需求,及时准备好小氧气瓶应对突发状况。

急诊科对重症患者进行评估分层,全力救治。针对单纯发热感染患者,对症强化治疗;针对有基础病的老年患者,发挥多学科团队优势,进行综合诊治;针对危重症患者,发挥重症医护专家团优势,加强器官保护和生命救治,把握治疗关键环节,重点监测临床预警指标,通过关口前移争取抢救时间。

“半个月来,每一名急诊人都拼尽全力,每个人都是冲锋陷阵的战士!”急诊科主任朱继红感慨道。

采访中记者也看到,一些二三十岁年轻人感觉咳嗽胸闷,来到急诊要求拍CT胸片,当分诊台护士希望把他们分流出去时,他们就跟护士吵嚷。

迟骋对记者说:“所以我们想通过媒体向社会呼吁,症状轻微的患者,可以到社区医院或二级医院门诊去看病,不要占用急诊资源,把更好的医疗资源留给危急重症患者。”

在采访即将结束时,《工人日报》记者遇到人民医院院长王俊、副院长王建六到急诊科了解患者收治、工作运转、物资保障以及重症患者救治情况。

王俊表示,医院急危重症救治压力大、任务重,但广大医务工作者始终不退缩、不懈怠,坚守在急危重症救治第一线,维护群众生命安全、身体健康,体现了“人民人”的社会责任和使命担当。他嘱咐大家照顾好自己的身体,以科学的精神开展救治工作。

(文中患者为化名)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03 08: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生死竞速!东营市第五人民医院急诊科成功抢救心室电风暴患者
...浸在节日的喜悦与温馨的氛围中时,东营市第五人民医院急诊科却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竞速。2月3日下午,一名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电交感风暴的患者被紧急送往医院,经过急诊科医护团队
2025-02-07 18:21:00
47岁女子长期加班,来沪游玩心脏骤停昏迷一天两夜恢复意识
...从上海浦东新区人民医院获悉,事发当日为8月14日,该院急诊科医护人员在接到120危重预报后,立即启动了应急响应机制,当晚7时许,张女士通过医院的绿色通道直达抢救室,值班医生护
2023-08-21 22:10:00
滨医附院急诊科:守护生命的“疑难杂症破解站”
...是无数“医学谜题”被破解的神秘之地。近日,滨医附院急诊科连续接诊了四位病因迥异的高热患者,他们在经历了一场场与病魔的“博弈”后,最终都在这里找到了答案。让我们走进这四个扣人心
2025-07-09 00:15:00
张会芳:当好急诊“特种兵”
...转自:保定日报如果说医院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那么急诊科无疑就是战场上最前沿的阵地,这里有最危急的病症、最紧张的气氛和最忙碌的身影——张会芳:当好急诊“特种兵”张会芳,保定市
2023-01-10 09:20:00
...医院秦皇岛医院(秦皇岛市中医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兼急诊科主任陶红说。12月10日22时30分许,45岁的王先生被急救车送到了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秦皇岛医院(秦皇岛市中医医院
2024-12-17 18:23:00
重磅预告!驻守医院30天纪实,记录“过峰”生死时刻
...位年已八旬的母亲在千里之外的家乡此刻也正被病痛折磨急诊科的CT室里患者突然心脏骤停他或许不知道医生正在拿着设备紧急赶来就地胸外按压、气管插管转移到抢救室、接上呼吸机急诊科的时
2023-01-18 10:51:00
【疫情防控“新十条”发布之后8】“疫”不容辞!刻不容缓!120急救车的24小时
...氧气瓶等医疗设备的负压救护车快速驶出河南省职工医院急诊科,执行当天的第15次出车任务。此时,郑州120每日的出车晚高峰还未来临。“最近这段时间,急救车的出车任务成倍增长,白天
2022-12-30 12:11:00
窒息感+四肢僵直!她突遭情绪风暴,三甲专家10分钟解救!
...上气!手脚都僵了!”近日,滨州医学院附属医北海医院急诊科,30岁的年轻妈妈王女士(化名)被紧急送来。她呼吸急促得像刚跑完马拉松,四肢却僵硬麻木,动弹不得,乍看像极了癫痫发作。
2025-07-07 21:58:00
急诊科:争分夺秒,为生命护航
本文转自:拂晓报市立医院急诊科主任程仁力带领医护团队查房。金秋十月,佳讯传来。市立医院急诊科获批2023年度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与时间赛跑,为生命护航。走进市立医院北区急诊
2023-10-19 09:53: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吉林动画学院师生原创动画电影《疯狂电脑城》定档10月6日 献礼建校25周年
由吉林动画学院师生原创制作的科幻冒险动画电影《疯狂电脑城》官宣定档10月6日,正式跻身国庆黄金档,为吉林动画学院建校25周年献上一份重磅贺礼
2025-09-19 21:28:00
合肥市庐阳区:力争到2035年 建成“全产业链”的智能传感器千亿产业集群
大皖新闻讯 9月19日,2025年合肥市智能传感器产业发展大会在庐阳区召开。200余家智能传感器领域企业齐聚一堂,围绕“传世界 感未来 聚庐阳”主题
2025-09-19 19:28:00
东南网龙岩9月19日讯(通讯员陈俣杉)近日,兴业银行龙岩分行成功落地龙岩市首笔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挂钩贷款,为光伏发电企业某新能源有限公司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建设提供万元绿色普惠贷款
2025-09-19 18:42:00
近日,中国银行迁安支行通过快速响应与高效协作,成功拦截一起跨境电信诈骗案件,为客户挽回32万元港币的经济损失。9月5日
2025-09-19 16:59:00
盼十一假期的打工人,都在熬夜钻研这份厕评红黑榜
作者:小树苗盼望着,盼望着,九月终于来了,打工人九月的主线任务之一就是——等十一假期!于是在网上疯狂搜集出行攻略成了日常摸鱼的to do list之一
2025-09-19 08:42:00
东湖评论:长江水润书香浓,楚地文兴聚知音
秋意渐浓的武汉,风里已裹着桂花的清甜,而比花香更沁人心脾的,是一场即将启幕的书香之约。9月19日,2025年“书香长江”阅读周·武汉书展暨华中图书交易会盛大启幕
2025-09-19 16:28:00
翱翔长空|长光卫星:“吉林一号”助力 领跑中国商业航天
中国网长春9月19日讯(记者 李平书)18日,记者跟随 “红星照耀中国·翱翔长空”网络主题活动来到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2025-09-19 16:09:00
294所校外培训机构被教育局列入“黑名单”,家长注意避雷
近日,记者在济南市教育局官方网站获悉,济南市教育局发布了济南市校外培训机构“黑白名单”公示(2025年8月份),对历下区
2025-09-19 16:08:00
中德帆船少年开启必胜客之旅,“扬帆必胜”餐厅成文化交流新窗口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梦瑶万众瞩目的2025第十七届青岛国际帆船周•青岛国际海洋节暨第二届中国(青岛)国际海洋体育大会赛事正酣
2025-09-19 16:07:00
中新经纬9月19日电 据中国民航局网站19日消息,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发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的重要决策部署
2025-09-19 12:21:00
中新经纬9月19日电 据国家税务总局网站19日消息,9月19日,河北、湖南、辽宁等地税务部门曝光依法查处的2起MCN机构涉税违法和1起网络主播偷逃税案件
2025-09-19 12:24:00
小叶医探 | 全球首个!安徽专家团队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治疗带来新曙光
大皖新闻讯 北京时间2025年9月18日,国际权威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在线发表一项重要医学突破—
2025-09-19 12:30:00
无为101岁老太独自探亲失联 民警多方联动平安寻回
大皖新闻讯 9月17日,无为市一位101岁的老太在独自出门探亲后,与亲属失联。当地警方接到报警求助后,立即投入工作。经一番细致查找
2025-09-19 12:31:00
横峰农商银行联合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开展金融知识宣讲活动
为进一步深化联建共建工作,促进金融服务与关爱退役军人的深度融合,切实提升退役军人金融素养和风险防范能力,9月15日,横峰农商银行联合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开展了一场金融知识宣讲活动
2025-09-19 13:05:00
直击环翠送兵现场:三代人穿军装,妈妈喂的饺子藏着最暖的牵挂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田佳玉 通讯员 林慧芹秋风带着清爽的凉意拂过,环翠区民兵训练基地里,胸戴大红花的应征入伍新兵们身着戎装
2025-09-19 13: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