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短距离高铁热,也是一场虚火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9-24 15:34:00 来源:国际时事讲解

如果按高时速标准建设、运行,却没有充足的客流,这就有可能导致高铁运力供大于求,出现高铁空转的状况——一天跑完两趟高铁,即再无市场需求。

撰文丨青柳

日前,中国科学院院士陆大道针对荆州-荆门之间正在修建时速达350公里的高铁,明确表示了反对意见。

据当地媒体近日报道,荆荆高铁连接荆门、荆州,新建正线长77.5公里,全线设荆门西、沙洋西、荆州3座车站,设计时速350公里,计划12月通车。

▲荆荆高铁上行驶的高速综合检测列车(图/视频截图)

陆大道院士估算,这条高铁基建与设备购置总投资将超过200亿元。他同时列出了几条反对理由,比如现在建设荆荆高铁在两个城市之间还要停靠一站,列车启动达到标准速度几分钟就得制动减速,且两座中等城市之间之间没有大量的通勤客流,商业客流也不多等,以此说明此条高铁将没有所需要的客流量,是不经济的。

此外,陆院士还认为,在城市群内部、中心城市周边及部分中等城市之间,正在兴起规划建设短距离(大部分在200公里以内)的“高铁热”。

如,广东的深圳-南沙(广州)-江门高铁;湖北省启动在建高铁数量达到8条,除荆荆高铁外,还有武(汉)宜(昌)高铁、襄荆高铁、西十高铁等;成都、重庆也在规划以自己为中心的连接中等城市的短距离高铁。

在陆大道看来,这些短距离高铁,大概率将与我国已经建成的70%左右的高铁线路一样:客运量严重不足,运营亏损。

短距离高铁热,是否该降温了?

01

短距离高铁热,据陆院士的解读,主要是高铁建设降温后,一种退而求其次的选择。

2021年国务院办公厅公开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铁路规划建设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其中就指出了高铁规划与建设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如“重高速轻普速、重投入轻产出,导致铁路企业出现经营压力较大、债务负担较重等问题”。

当时这就被媒体解读为“高铁大跃进要降温”。事实上也确实如此。据媒体报道,2021国铁集团投产高铁线路1600公里,已不及过去5年平均水平的一半;而2020年投运的2520公里高铁,与2018—2019年相比,也已收窄了40%左右。

在2021年,陕西省发改委在回应网友咨询时透露:综合考虑全省铁路建设、资金筹措情况,并从防风险角度出发,暂停了城际铁路项目建设。当时就有媒体解读为,当地2017年12月集中开工的4条关中城际铁路进入暂停建设阶段。

但是“降温”并未持续多久,最近规划建设又再次提速。今年1—8月,中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达到4102亿元,同比增速10.5%,为近10年来最高。

图/图虫创意

陆院士称,由于“各地对中长距离的高铁建设热情被制止了”,短距离高铁则被纷纷选中。

如今不少省份都喊出了“市市通高铁”的口号,短距离高铁开始大范围铺开。由此人们也看到了上面提到的盛况,一系列连接城际之间、距离甚至不到100公里的高铁开始快速铺开。

按照2021年发布的《意见》,高铁建设的门槛其实已经相当高。如果规划建设时速350公里的高铁主通道,需满足三个条件——贯通省会及特大城市、近期双向客流密度2500万人次/年以上、中长途客流比重在70%以上。

北京交通大学教授赵坚曾对媒体表示,关于2500万人次/年的客流密度,除了京沪、京广等线路,其他绝大部分线路都无法达到这个标准。当时他还预测,“如果严格按此要求,未来将几乎不会再新建350公里/小时的高铁”。

但这个预测恐怕并不准确,比如上文提到的荆荆高铁,设计时速就达350公里,并且荆州的常住人口只有510多万,荆门255万,和“特大城市”相距甚远。

不过公开信息显示,荆荆高铁在2017年即立项,2020年9月开始施工,这尚在《通知》发布之前,这当中存在着一个时间差。

但从各地高调官宣的表态看,建设短距离高铁,对于很多地方依然有着非常强大的吸引力。

02

短距离高铁,当然有着直观的好处。

按照现在高铁250公里的平均时速,100公里左右的城市之间半小时左右即可抵达,这种效率无与伦比。

尤其是当前各地还在推动城市群建设,高铁的存在更可以成为一种象征:高铁所带来的通达性,可以作为城市紧密联系最有说服力的证据。

此外,人才流动、资源共享和产业链完善等等主流的城市发展叙事,都可以在便捷的高铁上得到支撑。

尤其是中西部一些交通不便的区域,高铁带来的民间信心提振更是肉眼可见的。在一些地方,高铁落成在民间也成了如同节日一般的庆典,当地民众对高铁的期盼是真实的。

但除了眼球效应,更大的问题却是——划不划算。

这个问题其实早就有人提起。且不说最高设计时速350公里的高铁,即便是时速250公里的高铁,颠覆很多人想象的是,国内很多大城市也不达标。

据媒体梳理,以连接西安和成都两个特大城市的西成高铁为例,其设计时速为250公里,2019年的旅客发送量为1314.5万人次,客流密度相应地更低。

兰新高铁(兰州至乌鲁木齐)设计时速同样是250公里,客流更加稀少。根据《甘肃日报》报道,兰新高铁开通前4年累计发送2017.53万人次旅客,年均约500万人次,客流密度必然更低。

而根据《意见》,时速250公里的高铁,建设标准是客流密度需达到1500万人次/年。这些大城市、特大城市纷纷不达标,自然也意味着一定程度的资源浪费。

这个问题在短距离高铁上还会被放大。

如果按高时速标准建设、运行,却没有充足的客流,这就有可能导致高铁运力供大于求,出现高铁空转的状况——一天跑完两趟高铁,即再无市场需求。

图/图虫创意

这并不是危言耸听。

今年5月就有媒体报道,全国甚至有20多座高铁站“闲置”,其中有的是建成后从未使用过,还有的是建成后使用了一段时间,然后又关了。而闲置的原因大多也是客流不足、亏损严重。

那么还有一种可能,即高铁降速建设、运行,比如改成时速250公里或200公里以下的线路,这样确实可以节约相当多的成本,也可以保证高铁站本身的运转。

但这又会出现一个问题,即相比于其他出行方式,高铁就没那么划算了。本来短距离运输的替代品就很多,大巴、自驾都是可选项。如果高铁的效率优势体现得不够明显,那么市场需求就会被进一步压缩。

值得注意的是,国内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在迅猛增长。数据显示,今年4—8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38.4%;更有券商预计,2024全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超过1000万辆。

而新能源汽车恰恰就是短距离高铁的竞品——短距离运输才是新能源汽车的擅场,便捷、成本低、续航能力足以支撑。此一时彼一时,在新能源汽车大规模铺开的当下,很多短距离高铁的市场前景,颇值得打一个问号。

03

整体来看,围绕高铁的成本、债务等,社会上已经掀起了好几拨讨论。

据统计,截至2023年12月31日,国铁集团负债总额为6.13万亿元。而且盈利状况也并不平衡,媒体报道,全国仅有京沪、沪宁、宁杭、广深港、沪杭和京津等6条高铁实现盈利。

今年5月,铁路12306官网发布公告,武广高铁、沪杭客专、沪昆客专、杭甬客专4条高铁,车票迎来涨价。而这次高铁票价上涨也引发了巨大的社会讨论,高铁的巨大营收压力,终于传导到了每个人身上。

在这个大背景下,这些短距离高铁的必要性几何,运营能力怎样,能否收回成本,是否增加债务等,当然免不了备受审视。

而且从短距离的角度来说,解决方案理论上应该更为多元。

比如陆大道院士就介绍,以地铁、轻轨与地面公交组成的无缝衔接的客运系统,是完全可以逐步建成1.5小时的交通圈,“这才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地铁转公交,或是坐大巴,听起来当然没有“高铁半小时”那么振奋、亮眼。但从一地民生计,从地方债务、出行成本计,这种更加亲民、草根的交通运输网,是否更适合城际通行,在今天应该得到更高程度的重视。

确实也有些地方在尝试这种替代性方案。就以地铁为例,西安咸阳间有三条跨市地铁线,连接上海和苏州的沪苏地铁、连接长沙和湘潭的长沙地铁3号南延线已经开通运营,四川首条跨市轨道交通成资线也开通在即。

图/图虫创意

不可否认的是,在过去高歌猛进的高铁建设中,很多人已经习得了“高铁崇拜”。这是一种“火车一响,黄金万两”的现代版,不少地方甚至为了高铁“大打出手”,从官方到民间都不遗余力地争抢高铁过境,展现出非同一般的热情。

这种热情有一定道理。在高铁尚未普及的年代,这种高速运输的突然出现,其边际效益确实十分巨大,对盘活经济格局有重要的意义。

但在‌‌高铁里程已达4.6万公里的今天,社会对高铁已经习惯、祛魅,高铁的边际效益也不如早年间那么令人炫目。那么各地在推进短距离高铁的建设时,当然也要拿出更加无可置疑的可行性报告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9-24 17:45:1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广州规划高速磁浮引关注,何时能像高铁一样普及?
...速磁浮列车简单,造价也更低,适用于城市内部、市郊等短距离轨道交通。△北京中低速磁浮列车S1线我国目前已有了三条商业化运营的中低速磁浮线路:2016年开通的湖南长沙磁浮快线、2
2024-06-11 09:43:00
...,安全风险高,施工难度大。其中,隧道与沪昆高铁的最短距离仅15米,结构距离之近国内罕见。自2022年3月28日开工建设以来,国铁昆明局滇中铁路建设指挥部通过优化开挖支护措施和
2024-06-08 07:23:00
上海市域机场线开通首日,乘客体验如何?
...虹桥机场站出发的金先生则表示,“市域机场线不太适合短距离通勤人员。”他告诉记者,自己家住华泾镇,上班在中春路附近,地铁开通第一天,想来看看公交和机场线哪个更方便。亲测后金先生
2024-12-28 12:59:00
同一天完成两个重要节点!西十高铁建设进入“快车道”
...桥区红旗街道与长安区鸣犊街道。该特大桥桥梁距路面最短距离仅6米,施工难度非常大。自开工以来,施工单位加大现场组织协调力度,确保质量安全和施工进度。
2023-09-06 11:31:00
...最便捷的交通大动脉,更是“山”与“海”相互奔赴的最短距离。从“连峰际天兮、飞鸟不通”,到全面迈进高铁时代,贵州经历了铁路交通网络从无到有、从有到全的追赶。 1958年,黔桂
2023-08-31 05:03:00
七大火车站设置快速进站通道
...可经G7高速,通过匝1驶入位于清河站南侧的落客平台,最短距离仅需步行20米,即可抵达二层南侧2号进站口;北京朝阳站在车站北进站口西侧设置了“京铁爱心”服务室,可以为重点旅客提
2023-09-30 00:10:00
“走得了”→“走得好” 40天90亿人次 如何安全保障史上最“火”春运?
...站通道,我们精准提醒旅客到达换乘通道的距离,实现最短距离不出站换乘。民航方面,太原武宿国际机场预计执行运输起降架次1.3万架次,旅客吞吐量167万人次,为提升运行保障效率,机
2024-01-26 11:54:00
这样快乐的火车,我们真是久违了
...不是汽车能替代的,但绝大多数摩托车,主要也就是城市短距离通勤。这不更说明电动摩托车,或者说电驴的发展空间吗?空间很大,难度不小。但一旦形成风潮,就是一个大市场。5. 我们中
2023-11-20 08:29:00
...长。预计2024年国庆假期,公众出游热度持续升温,省内短距离与跨省中长距离出行并重,跨区域出行意愿明显增加。省内出游多集中在成都、凉山、乐山、阿坝、德阳、甘孜等市(州)。省外
2024-09-25 00:57: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生态文明建设进行时|东高河村重生记
昔日漫天煤灰 今日漫山花海东高河村重生记——绿水青山这样变成金山银山(二)9月20日,游客在邯郸市复兴区东高河村游览。 河北日报记者 田明摄今年5月
2025-10-06 07:52:00
河北国际陆港创新拓展“班列+”业态临西轴承通过中欧班列发往海外市场河北日报讯(记者贡宪云)9月29日,在临西“国际轴之城”产业园
2025-10-06 07:52:00
创新消费场景 发挥区位优势 推出特色商品“河北游”持续带火“河北购”“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这句旅游宣传语的含金量不断上升
2025-10-06 07:54:00
省政务服务中心创新推出“四主动”服务法企业换证“线下零跑动、办事一次成”河北日报讯(记者解楚楚)今年,河北省政务服务中心聚焦企业办事痛点
2025-10-06 07:54:00
从好标准、好设计等“六好”方面推出若干措施我省加快推动“好房子”建设河北日报讯(记者宋平)从遮风挡雨到追求品质,“好房子”的内涵不断升级
2025-10-06 07:55:00
记者走基层·秋游乡村 尽赏“丰”景|雄安新区郊野公园、高宇农业园:农业嘉年华 尽情享快乐
雄安新区郊野公园、高宇农业园农业嘉年华 尽情享快乐9月30日,2025年(第三届)雄安新区农业嘉年华在雄安郊野公园开幕
2025-10-06 07:55:00
记者走基层·秋游乡村 尽赏“丰”景|秦皇岛市抚宁区英山河村:智能管板栗 亩产翻两番
秦皇岛市抚宁区英山河村智能管板栗 亩产翻两番10月2日,秦皇岛市抚宁区英山河村栗农黄全书手捧丰收的板栗笑脸盈盈。 河北日报记者 孙也达摄“你看这地上落的栗子
2025-10-06 07:56:00
聚焦新能源装备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精准招引项目邢台以链招商力促两大产业聚链成群河北日报讯(记者王永晨、闫德见)9月28日
2025-10-06 07:57:00
记者走基层·秋游乡村 尽赏“丰”景|兴隆县小关门村:灾后深山村 又闻果飘香
兴隆县小关门村灾后深山村 又闻果飘香10月1日,游客在兴隆县小关门村果园采购蜜梨。 河北日报记者 陈宝云摄10月1日清晨
2025-10-06 08:00:00
国庆中秋假期 厦门继续跻身外国游客最喜爱的十大“中国游”目的地
鼓浪屿以多元文化、开放包容的魅力受到境内外游客青睐。图为鼓浪屿钢琴艺术周演奏现场。(鼓浪屿管委会 供图)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 王元晖)厦门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如春风拂过
2025-10-05 08:35:00
河北日报讯(记者刘光昱)9月30日,由雄安新区农业农村局和容城县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年(第三届)雄安新区农业嘉年华在雄安郊野公园开幕
2025-10-05 08:35:00
国庆中秋假期前三天 厦门文旅市场交出亮眼答卷
连日来,厦门中山路游人如织,洋溢着欢乐祥和的气氛。(厦门日报记者 陈偲瑶 摄)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 王元晖 通讯员 彭军)国庆中秋假期前三天
2025-10-05 08:35:00
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小摊点管理条例进入二审严守安全底线 保持市场活力河北日报讯(记者霍相博)9月28日,河北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听取了关于《河北省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小摊点管理条例(修订草案)》修改情况的报告
2025-10-05 08:38:00
中新经纬10月3日电 据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网站消息,为严厉打击盗采盗挖矿产资源等非法违法行为,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025-10-05 09:2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