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看历史上的谋士如何辅佐帝王,又如何被抛弃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9-10 01:28:00 来源:戏说三国

历史上几乎每一次夺嫡事件的背后,除了光鲜亮丽的夺嫡者之外,都有一个深谙帝王术的谋士,亦或帝师。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这些其智近妖的屠龙士。一、戴铎

戴铎这个名字不为大众所知,但一提到邬思道大家就如雷贯耳了,在《雍正王朝》中邬思道是雍正能够在九子夺嫡中最终笑到最后的关键人物,是四爷的智囊兼心腹。

实际上邬思道其人是河南巡抚田文镜的幕僚,也是历史上最著名的绍兴师爷,他虽然与雍正同时代,与雍正有奏折往来,雍正还曾在给田文镜的批复中问“邬先生安好?”,但实际上二人从来没有见过面,雍正真正的幕后智囊其实是戴铎。戴铎就是邬思道的原型。

看历史上的谋士如何辅佐帝王,又如何被抛弃

戴铎直接参与了夺嫡,是最重要的策划人。

戴铎曾经给尚未夺嫡成功的雍正,写过一封很长的夺嫡策略,将夺嫡的整个套路详细完整的分析了出来。

首先,戴铎分析了当时雍正的处境。

一方面要跟康熙处理好关系,另一方面要跟兄弟们展开“良性”竞争,又不能成为众矢之的,不能让康熙产生忌惮。而世上最难处理的就是皇家父子之间的关系。

看历史上的谋士如何辅佐帝王,又如何被抛弃

因此,戴铎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要想夺嫡成功,首先要以“孝”对康熙,以真诚团结兄弟,遇事要容忍,这样才能“使有才者不为忌,无才者以为靠。”

其次,要“善待”康熙的身边人。

在戴铎看来,康熙的那些皇子,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直接进攻皇子,那是下下策,讨好康熙才是正事。

看历史上的谋士如何辅佐帝王,又如何被抛弃

所以戴铎建议雍正能够多接近康熙的身边人,哪怕是一些小太监,小侍卫都要给予优待,因为他们虽不起眼,但“一言之誉,未必得福之速,一言之谗,即可伏祸之根。”

第三,不要跟朝中各部人员来往过密,因为康熙最讨厌的就是党争。康熙认为明朝就是因为阉党和东林党之间的党争才亡国的,所以自然不能让自己的后代子孙再出现党争的情况。

看历史上的谋士如何辅佐帝王,又如何被抛弃

最后,戴铎提到了门人的事情。

雍正手下的门人不在少数,这些人大多起于微末,没有什么正经营生。但其中也不乏有才智之人。

他建议雍正将这些可靠的门人,提拔起来,要么在外为封疆大吏,要么在内为内阁九卿,这样一旦有事,“未尝非东南之半臂也。”

看历史上的谋士如何辅佐帝王,又如何被抛弃

雍正的夺嫡策略基本都按照戴铎的方针实施,最终在人人都不看好的情况下荣登大宝。可以说,雍正最终夺嫡成功有一大半的功劳要记在戴铎的名下。

不过,与电视剧中的邬思道一样,雍正登基以后,戴铎也受到了猜忌,最后被雍正处死。

因为他知道的太多了,与当年越王勾践处死文种的理由一样——你的屠龙术还是带到地下去吧!二、吴质

曹植和曹丕的储位之争很多人以为,曹丕是“得道多助”,曹植是“文人意气”,曹丕能够胜出是自然而然之事,其实大缪不然。

曹植一开始是处于绝对领先地位的。

看历史上的谋士如何辅佐帝王,又如何被抛弃

千百年来,在一般人的印象中,曹植好像仅仅只是一个擅长吟诗作对的文人。其实,曹植不仅文采出众,而且能文能武。史载,他从小跟随曹操在军旅中长大,少年时代,就有驰骋疆场的凌云壮志,青年时代更是多次随父出征,比如建安十一年,15岁的曹植随父东征海贼管承;建安十二年,又随父北征柳城;建安十三年南征刘表至新野,后又随父与孙权战于赤壁。当时的曹植刚刚17岁。

所以,曹操“甚爱”曹植,一度曾想立其为嗣,然而他却遇上了史上第一竞选班子——“太子四友”。

看历史上的谋士如何辅佐帝王,又如何被抛弃

“太子四友”并非小编杜撰,而是史书记载的官名合称。其最初为孙权所置,指辅弼太子的左辅都尉、右弼都尉、辅正都尉、翼正都尉四个东宫属官。后来成为倾向于曹丕的四个官员——吴质、朱铄、陈群、司马懿的专属代称。

由于司马懿在三国史上的名气,很多演义小说将他描绘成了曹丕夺嫡成功的最大幕后推手,实际上曹丕的幕后智囊,最关键的人物是吴质,既不是司马懿,更不是贾诩。

看历史上的谋士如何辅佐帝王,又如何被抛弃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吴质与曹植的首席高参杨修之间的幕后斗法。两大高手之间至少有3次非常大的“智斗”,结果,都以杨修惨败或弄巧成拙而告终。

第一次是“假作真时真也假”。史载,曹丕经常请时为朝歌长的吴质来自己府中商量对策,为免惹人怀疑“结交大臣”,每次都将他藏在原本用来装绢和丝绸的旧竹箱中。

虽然此事做得隐秘,但还是被曹植一方的耳目发现了。杨修如获至宝,迅速将此事汇报给了曹操,并趁机大做文章,说曹丕此举必怀有不可告人的目的。曹操大怒,当即下令第二天来个人赃俱获。

看历史上的谋士如何辅佐帝王,又如何被抛弃

曹丕一方的眼线也很厉害,得此“情报”后,急报曹丕。曹丕预感到大事不妙,急忙通报吴质。没想到吴质却从容镇定,一句:“不妨将计就计……”

结果第二天,竹箱照常出入,校尉却没有从中搜出吴质。

于是,查明“真相”后,曹操不仅没有怀疑曹丕在搞什么阴谋诡计,反而对杨修大为恼火,以为是他在搬弄是非,存心陷害曹丕,所以,对杨修渐渐变得不信任且提防起来。

杨修可谓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看历史上的谋士如何辅佐帝王,又如何被抛弃

第二次是建议曹丕以“仁厚”应对考验。史载,为了选出更合适的接班人,曹操经常有意考验兄弟俩,一次,曹操故意分别命令他俩出邺城门,外出执行任务,但同时又密令看守城门的将士,没有他的手令,任何人都不须出城。结果,曹丕先到城门,按照吴质的建议,遇曹操手令而回。

但当曹植来到邺城门,同样被守门将士所阻时,他却按照杨修的建议,将阻拦将士一律斩杀,然后大开城门,打马出城而去。

看历史上的谋士如何辅佐帝王,又如何被抛弃

这一次“智斗”,貌似曹植赢了,完成了任务,但却由此给曹操留下了曹丕仁厚,有人君气度,曹植处事果断,却性情残忍的印象,所以曹植实际上不仅没得分,反而大丢分,使曹操立嗣的天平进一步倾向了曹丕。

第三次是任你千般才,我只一路“哭”。

建安二十三年,曹操带兵出征。临行前,曹丕与曹植都去为父送行。这种时刻,二人自然都想争着表达对父亲的依依惜别之情,以博取曹操的欢心。

看历史上的谋士如何辅佐帝王,又如何被抛弃

第一个抢在前面“表演”的自然是才思敏捷的曹植。他先是朗诵了特地为父亲出征写的一篇别赋。文章写得哀怨凄凉,凄恻动人,朗诵时,更是一咏三叹,声情并茂,优美华丽的辞藻当即博得在场众人的啧啧称赞,曹操也为之颔首。

眼看又要重演当年铜雀台赋诗的一幕,被弟弟抢尽了风头,曹丕尽管表面上神色自若,心里却翻江倒海,不知如何是好。这时,吴质若无其事地走到身边,耳语说:“魏王就要远征,作为儿子,这种时刻什么都不要说,不要表现,只管一个劲儿地哭就行了。”

看历史上的谋士如何辅佐帝王,又如何被抛弃

经吴质这么一点拨,曹丕顿时心领神会,立即像个小品演员一样即席表演起来。只见他走到父亲身边,似有万言千语,却又一时不知从何说起,只是无语凝噎,唯有泪双流。

曹丕这一哭,真哭出了水平,在场许多将士一时情不自禁,也都热泪盈眶,曹操更是被感动得眼眶湿润,唏嘘不已,从此下定了立曹丕为嗣的决心。

从某种意义上说,如果没有吴质,也就不会有太子曹丕,更不会有后来的魏文帝。在激烈的夺嫡斗争中,曹丕能够最后胜出,吴质功不可没。三、侯君集

历史上最暴力的夺嫡,大概就是李唐初年的玄武门之变了。

看历史上的谋士如何辅佐帝王,又如何被抛弃

很多人都说,玄武门之变的罪魁祸首是李渊,谁让他优柔寡断呢?其实这很难怪责与他,因为他的两个儿子实在是太优秀了。

大儿子李建成颇具文才,且深通政务,深得人心,众多文臣都集中在太子手下。而二儿子李世民,前期虽没有展现出过多的政治才华,却展现出了史上首屈一指的军事才能,破刘武周,败薛仁杲,进军中原,扫平王世充和窦建德。

看历史上的谋士如何辅佐帝王,又如何被抛弃

所以,在统一之战的过程中,李世民是声势更高,毕竟只要有仗可打,他就是帝国的香饽饽。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统一之路渐趋尾声,李世民的用处就不大了。而李建成的优势则变得更加突出,很快,李建成便和李元吉还有罗艺、薛氏兄弟等人里应外合,更有魏征为之筹谋,控制了关中的局势。

看历史上的谋士如何辅佐帝王,又如何被抛弃

李世民自此陷入绝境,等待他的貌似只剩下被屠杀的命运。

而在这时,他的“屠龙士”——侯君集出手了。

很多人以为,李世民的首席智囊应该是房玄龄、杜如梅、长孙无忌三人,确实他们在李世民建功立业的过程中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但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最得力的助手应是侯君集无疑。

看历史上的谋士如何辅佐帝王,又如何被抛弃

因为当时李世民的团队已经被李建成拆散了,玄武门之变前一年,李渊就已经命李靖为灵州大都督,李勣为并州行军总管,率军抗击突厥。所以,玄武门之变发生时,二人都不在长安。

另据《旧唐书》记载,玄武门之变发生前,房玄龄、杜如晦二人也被李建成调出了秦王府,是侯君集和长孙无忌二人劝说李世民“起事”,否则“必被所乘”,并且让尉迟恭带着李世民的佩剑去“请”房杜二人,房玄龄和杜如晦才“被迫”来到了秦王府。

看历史上的谋士如何辅佐帝王,又如何被抛弃

“玄武门之变”后,二人与长孙无忌、尉迟敬德、侯君集五人被李世民认为“并功第一”。

玄武门之变的当天,侯君集并无明确记载执行什么任务,也无明显的功绩,但这样一个默默无闻的角色,却在玄武门之变后地位突飞猛进,甚至在贞观四年,还成为宰相,升职速度可谓火箭一般,这只能有一个解释,就是他在玄武门之变中立下了特殊功勋,史载“建成元吉之诛,君集之策居多”。可见侯君集当时在玄武门之变中的角色是居中谋划的核心谋士。

看历史上的谋士如何辅佐帝王,又如何被抛弃

虽然玄武门之变貌似没有多少洞察人心的算计,只有一竿子捅到底的铁血意味,但能在繁杂的局势中化繁为简,找到能够反败为胜的唯一出路,实在是大巧不工、重剑无锋,这也符合侯君集“武将”的身份。

侯君集才是李世民背后的那个最大推手。四、姚广孝

朱棣作为史上唯一一位靖难成功的皇帝,他的成功离不开他背后的谋主、深谙帝王术的“黑衣宰相”姚广孝。

看历史上的谋士如何辅佐帝王,又如何被抛弃

史书上说姚广孝有通晓天机之能,早在洪武十八年,姚广孝就看出了大明帝国潜在的危机,送了一顶白帽子给燕王,让朱棣引为知己。

朱元璋去世后,又是姚广孝劝朱棣早做准备,不然迟早会被侄子剃光头,于是朱棣开始暗中筹备。果不其然,建文上台之后连削五藩,没一个叔叔有好下场。朱棣受不了这样的欺负,在姚广孝的鼓动下公然造反。

在靖难的全过程中,姚广孝在每一个环节都起到了关键作用。首先是出计让朱棣装病,成功的召回了三个儿子,其次又是装疯,麻痹了建文。后来又让朱棣地下做兵工厂,上面养鸭子掩人耳目。

看历史上的谋士如何辅佐帝王,又如何被抛弃

到了真正造反那晚,又是姚广孝出言稳定了军心。当时朱棣刚动员完军队,突然狂风大作,瓦片被吹得哗哗作响。于是众将皆说造反有违天意,士兵们更是慌得不行,关键时刻姚广孝站出来说,此非凶兆,而是真龙飞天的大吉之兆。将士们被姚广孝的话定了心,才鼓起勇气跟随朱棣造反。

靖难开始后,朱棣出征,姚广孝除了辅佐世子留守老巢外,还不时出些锦囊妙计。比如,靖难最关键的一步,朱棣在济南城下被铁铉狙击的寸步难行,眼看就要前功尽弃。姚广孝劝朱棣不要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应该直取京师,擒贼先擒王。朱棣纳之,避开济南,在淝水、灵璧连败南军,最终攻入南京,代替建文称帝。

看历史上的谋士如何辅佐帝王,又如何被抛弃

靖难成功后,姚广孝被封为“太子少师”,但他知道功高盖主的下场,所以什么都不要,不要官,不要钱也不要家,他平时就住在庆寿寺中,不上朝的时候就穿一身黑色僧袍,吃斋念佛,不问世事。

正是此举,姚广孝不但打消了朱棣的疑忌,而且赢得了朱棣的“友谊”,虽然他很少参与政事,却没有人忽视他在朱棣心中的地位,既做到了超然物外,又能影响天下,所以时人称他为“黑衣宰相”。

看历史上的谋士如何辅佐帝王,又如何被抛弃

五、杜受田

很显然,在选立储君这个问题上,道光皇帝也没有交上一张合格的答卷。他亲自选定的接班人咸丰帝(爱新觉罗·奕詝)无德无能,而被他一度想立为储君最终弃之不用的皇六子奕,却历经四帝一后,虽政治上屡遭挫折,常遭压制,但每到关键时刻,却总能临危受命,扭转危机,半个世纪中,他总能顺应历史,因时制宜,如重用汉臣,兴办洋务,开办铁路、电报、机器制造业……

看历史上的谋士如何辅佐帝王,又如何被抛弃

清朝选立皇储并非“以嫡以长”,而是“立储以贤”的秘密立储制,所以名为皇四子实为皇长子的奕詝(道光的前三子早夭)并没有多少优势。

而且,无论是论文才武功,还是面相气度,奕都要明显优于奕詝。

从生理和面相上看,奕詝因为小时候打猎时曾从马上摔下来,走起路来一瘸一拐的,很不雅观,而且,因为小时得过天花,脸上还有麻子,所以,又瘸又麻的奕詝怎么说都有些缺乏人君之相。

看历史上的谋士如何辅佐帝王,又如何被抛弃

而与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奕则要帅气威严得多,颇有帝王之相。

道光也因此一度在两个儿子中间犹豫不定,所以最终决定胜负的还是二人幕后的“高参”,看谁的屠龙术更强。

而奕詝背后的屠龙士正是杜受田。

杜受田,字芝农,今山东滨城人,道光三年,会试第一,殿试二甲第一,选庶吉士,授编修,后为山西学政。道光十五年召京,直上书房,从此成为奕詝的老师兼智囊。

看历史上的谋士如何辅佐帝王,又如何被抛弃

史载,杜受田虽然教授的知识学说,以儒家思想为主,但他并不是那种只会四书五经抱残守缺的书生,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他教育奕詝要学以致用,活学活用,在中庸正统的儒家思想之外,还传授了很多的法家思想和帝王之道。

而奕詝最终能够问鼎皇位,除了杜受田传授的帝王术以外,还在于他通过了两次重要的“考试”。

一次是“南苑校猎”。

清朝尚武,皇室每年都有围猎的传统。这通常也是皇帝对众皇子马上功夫骑射才干的最好检阅,因此,每年的围猎都被看做是皇子展示自己才干的绝好舞台,而各皇子也都心知肚明,心照不宣。

看历史上的谋士如何辅佐帝王,又如何被抛弃

道光二十六年,道光皇帝行猎南苑,诏令各皇子一同前往。按照规矩,皇子奉命外出,临行前必须向师傅请假,以示尊师重道。

动身前,奕詝先到上书房,杜受田面授机宜:“如此这般……”,奕詝心领神会,点头受教。

围猎场上,旌旗猎猎,千骑驰骋,被解放出来的众皇子,更是精神抖擞,个个跃马扬鞭,在父皇面前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在这热闹却又充满竞争的场合,唯独奕詝与他的随从自始至终不发一矢一枪,不伤一禽一兽,显得颇有些格格不入,很是另类。

围猎结束后,众皇子都有收获。奕马上功夫出众,所获猎物最多,不免“顾盼自喜”。

看历史上的谋士如何辅佐帝王,又如何被抛弃

落日时分,众皇子纷纷带着自己的“战利品”去向父皇复命。奕的战利品最多,道光看后非常高兴。可是,看到只有奕詝两手空空,道光心中未免有些不快,于是沉下脸来责问奕詝何以如此。

因为有老师事先所授机宜,奕詝神色略显忧郁但却从容镇定:“父皇多次教导孩儿,要有仁爱之心。如今春光明媚,万物复苏,各种鸟兽怀春生育之际,我实在不忍心猎杀它们以干天和;而且,我也不想以弓马一日之长,与各位仁弟争个高低!”

看历史上的谋士如何辅佐帝王,又如何被抛弃

奕詝说的这番话非常厉害,不仅标榜了自己的仁爱与道义,而且,又极为巧妙地将大出风头的奕陷于不仁不义之中。如此一来,反倒显得奕喜欢争强好胜.不念手足之情。

道光听后大为感动,啧啧称赞道:“所思所为,符合人君的标准!”于是,在接班人问题上一直摇摆不定的感情天平,不由暗自倾向了奕詝一边。

另一次是“皇宫问对”。

道光晚年体弱多病,自觉不久于人世,所以迫切想把立储之事定下来。于是,有一天,他召见二位皇子,打算通过最后考察以决定皇储人选。

而两位皇子也都深知此次召见非同寻常,因而不敢大意,在觐见之前都悄悄问计于自己的老师,讨教如何应对父皇的“面试”为宜。

奕的老师卓秉恬告诉他:“如果陛下问你治国大计,你就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只管尽情展示你的才能好了。因为,你有这个本事。”卓秉恬的意图很明显,凭借才华压倒奕詝。

看历史上的谋士如何辅佐帝王,又如何被抛弃

而杜受田也深知奕詝与奕的差距,所以他别出心裁,为自己的学生量身定做了一套独特的“面试”战略,就是要扬长避短,用自己的特长来博得道光的好感。

于是,道光召见时,奕詝就按老师的话去做了,在道光帝的病榻前什么话也不说,只管一个劲儿地泪流不止,痛哭失声。

看历史上的谋士如何辅佐帝王,又如何被抛弃

果然道光帝被奕詝的“孝心”和“真情”所打动,当即就对身边的大臣说:“皇四子仁义孝顺,堪当大任。”决定将皇位传给奕詝。六、赵高

六人中唯一的反面角色,正因为他的出现才使秦帝国六百年基业土崩瓦解。

不过,仅从帝王术来说,赵高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

沙丘之变前,秦始皇去世的消息只有十八公子胡亥、丞相李斯和赵高以及五六个亲信宦官知道。

以胡亥的资质,是不会也不敢篡改诏书,违背秦始皇的意愿娇诏继位的,是赵高发现了危险中孕育的巨大机会,他先是封锁消息,然后向胡亥表示:“商汤、周武王都攻打了自己君主,卫出公出兵欲杀他的父亲,而卫国人称颂他的功德,立大功者不必拘泥小节。”成功的说服了自己的学生。

看历史上的谋士如何辅佐帝王,又如何被抛弃

胡亥答应以后,赵高又威胁丞相李斯,说扶苏会以蒙恬为相,如果要想长保权势,就应该加入我们,如此可以享有仙人王子乔、赤松子的长寿,孔子、墨子的智慧。李斯于是也被他说服了。

最后是隐瞒秦始皇的死讯,除了封口以外,赵高还将咸鱼(当时称“鲍鱼”)放到始皇的龙撵上,以遮挡尸体发出的臭味。

回到咸阳后,赵高一面拥立胡亥为帝,一面假称奉始皇遗诏赐死扶苏,夺蒙恬兵权,最终扶苏自缢,蒙恬被杀。

看历史上的谋士如何辅佐帝王,又如何被抛弃

一套流程下来,可以说及其顺利,一个庞大的帝国就此交接到最不可能继位的胡亥手中,对胡亥来说,这无疑归功于赵高的胆大妄为,以及对人心的深刻把握,他知道李斯恋权,所以以永葆权利说之,他知道扶苏宽仁,蒙恬忠义,所以用先帝遗诏赐死,其中无论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赵高恐怕都要死无葬身之地。

看历史上的谋士如何辅佐帝王,又如何被抛弃

赵高的豪赌也为他带来了丰厚的政治回报,李斯被他腰斩,胡亥也被他架空,最后还被他逼杀,赵高一人就改变了秦朝乃至整个中国历史的走向。结语

纵观以上六人的屠龙术,吴质开一代先河,后人的和平夺嫡多以此为模板,以孝动人,以愚感人,后来的戴铎和杜受田都受到了他的影响;侯君集单刀直入,化繁为简,虽然少了些谋算,但简单直接有效;姚广孝与其说是帝王术,还不如说是王霸之道,算是张良、刘伯温一类的人物;赵高则是阴谋居多。

所以,吴质堪为史上第一屠龙士。大家以为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10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曹植究竟犯了哪些错误,让曹操对他产生厌恶
...倾向于选择沉稳内敛的曹丕。最后,在用人方面,曹丕的谋士团队相较于曹植更为强大。曹丕的谋士阵容包括后来窃取曹魏江山的“人精”司马懿和三国第一谋士贾诩。在军中,曹丕还得到了魏大司
2024-05-03 20:38:00
他是三国时期的“七言诗鼻祖”  ,也是被黑得最惨的人
...凭空而来的,曹丕也不例外。曹丕有司马懿、王质等一干谋士辅佐。有一次,曹操要出征,他的儿子们都来送行,曹植出口成章,赋诗一首,曹操非常高兴。曹丕在旁边很是着急,因为他的才华毕竟
2023-01-26 17:23:00
杨修真是因为猜中曹操心思才被杀的吗?正史告诉你答案
...短的。话说回来,曹魏时期,有一个同司马懿一样厉害的谋士。这位谋士就是当初辅佐曹植的人,他就是杨修。杨修是东汉末年太尉杨彪的儿子,而且是独生子。杨修更厉害的是他饱读诗书,满腹经
2023-05-11 10:59:00
曹植才高八斗却不堪重用,也许他是被后世“吹爆了”
...安二年,公元197年,曹操征讨张绣,张绣料定打不过,在谋士贾诩的建议下投降。得意忘形的曹操,一时酒后顿起色心,睡了张绣的叔叔张济的遗孀邹氏。张绣怀恨在心,夜里放起火来,就地造
2023-02-23 17:06:00
曹丕的智慧:从曹操的继承人到曹魏的创立者
...曹操不禁大悦。如此场面,让曹丕十分尴尬。此时,他的谋士吴质在他耳边悄悄说:“王当行,流涕可也。”就在曹操喝马将行时,曹丕突然泪流而拜,作生离死别、依依不舍之态。这一举动,全场
2023-09-19 22:05:00
魏文帝曹丕整天一副别人欠他钱的样子,却为好友而留下一段趣事
...,争夺曹操继承人之位。最终,曹丕在贾诩、司马懿等大谋士的帮助下成功打败了曹植,在曹操死后继位。曹植曹丕趁机让曹植七步作诗。如果他失败了,他将被判处死刑。虽然没能夺取传家宝的结
2024-02-29 21:39:00
曹丕见两头牛打架,让曹植作诗,不能出现“牛”字,结果流传千古
...植为太子的心。就在曹操摇摆不定的时候,他询问自己的谋士贾诩意见,贾诩说的话才让曹操改变了自己的计划,那就是,袁绍病逝后,他的几个儿子因为擅立幼子,闹得兄弟反目,最终被曹操趁虚
2024-02-25 16:40:00
曹植与曹丕发生过哪些故事
...在曹操的眼里留下好印象了,原因就在于他有一个自大的谋士杨修。杨修此人很是聪明,但聪明过头了,总是能精准的猜测到曹操的心思,加之他曾经以“鸡肋”之说传曹操的命令,让大军撤离。所
2023-05-30 12:10:00
贾诩有多受重用?他的一句话让曹操坚定了传位曹丕的决心
...位给曹丕的信心。 贾诩其实是汉末三国一个非常神奇的谋士,可以说是算无遗策!他挑动李傕、郭汜反攻长安;劝说张绣投降曹操;坚定曹操官渡出奇的决心;劝说曹操不要讨伐江东,发动赤壁
2023-05-04 14:5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林州市世纪学校举行纪念孔子诞辰2576周年活动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2025年9月28日是至圣先师孔子2576周年诞辰。9月28日上午,林州市世纪学校组织全体师生
2025-10-09 10:33:00
大风影像·闹市寻迹|明、清两代陕西最高学府关中书院
漫步在西安南门里的书院门街上,笔墨的香气在空气中弥漫。行至深处,一座气势恢宏的古建筑群落静静矗立,飞檐翘角间,透着岁月的厚重
2025-10-08 17:51:00
豫味儿月饼!快来品品
中秋是跨越千年的文化共鸣文物是历史馈赠的璀璨瑰宝当中秋月饼遇上河南文物每一款都是时光与美味的交融每一口都饱含中原大地的深厚底蕴这个中秋让我们来一场月饼与文物的浪漫邂逅吧 这
2025-10-06 08:19:00
万家共盛世,灯火话团圆,今天中秋节,最圆的月亮是家国同庆,最美的团圆是国泰民安。
2025-10-06 13:10:00
开栏语白山松水,藏百年风骨;林海雪原,记千秋英魂。当科技的光影唤醒尘封的记忆,那些镌刻在吉林史册上的名字便有了鲜活模样
2025-10-06 20:48:00
巾帼卫山河 丹青诉忠魂————《八女投江》佳作赏析
在14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中华儿女用血肉之躯筑起民族脊梁,留下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篇章,“八女投江”就是其中之一。1938年10月
2025-10-06 22:54:00
《老单走福州》第二季第九集《船政英雄》:跟着老单游船政,探访近现代工业文明梦开始的地方。
2025-10-05 11:08:00
铭记历史的水墨历史肖像——《九一八》赏析
“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展览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苏联卫国战争为主线
2025-10-05 11:17:00
国庆期间,蒙城博物馆推出皖北精品拓片展
大皖新闻讯 国庆假期,蒙城县博物馆推出“碑石墨韵 拓古传今”皖北地区精品拓片展”,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参观,感受石刻艺术与传统文化的魅力
2025-10-05 18:34:00
10月4日,“河北五超”第八轮沧州对阵保定,球场内观众全体合唱《歌唱祖国》。(摄制:王宏飞、吕熠、王青峰)
2025-10-05 21:26:00
“镖不喊沧”的江湖铁律曾响彻武林:凡镖车行经沧州地界,必放下镖旗、悄然而过,以示对沧州武林的敬重。江湖远去,武侠精神传承至今
2025-10-05 07:02:00
“河北五超”第八轮辛集赛区,“辛”鹿战“秦”龙,精彩对决,即将上演!
2025-10-04 18:28:00
当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的第一缕晨曦中冉冉升起,当华夏文明在五千年长河静静流淌,当东方民族守望躬耕于乡土家园。一则古老预言
2025-10-04 23:29:00
国庆假日,杏花岭区精心打造了红色游、古建游、府城游3条线路,串联起15处具有代表性的不可移动文物,从承载革命岁月的国民师范旧址
2025-10-03 08: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