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李治重编《姓氏录》,天下从此再无高门大阀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5-27 05:28:00 来源:戏说三国

宰相李义府二度卖官鬻爵被宰相杜正伦弹劾,对他极度失望的李治把他贬出了朝堂。一年后,彻底扳倒国舅长孙无忌的李治想杀掉李义府,为自己洗清污名,却被皇后武媚娘的枕头风给吹没了。

不久,李义府再次回到朝堂,老实了很多的他见到武媚娘就跪,拜谢她的提拔之恩。

在初唐,“卖官鬻爵、谋逆”等罪行几乎没有可赦免的空间。但是,武媚娘用一番话却打动了李治,最终决定让李义府回来帮皇后实现心愿。

在众多史书中,都没提到武媚娘的心愿是什么?

一个人从出生到成长、再到霸凌天下,若说这样的人没心愿、没目标,那是绝不可能的。因为,没有一个个清晰的、更高的人生目标,没有人有足够的动力一直走上巅峰。

李治重编《姓氏录》,天下从此再无高门大阀

武媚娘对李义府是这样吩咐的:

“两年前你向陛下进言三个方略,以'军功'立大唐之威、以'铲除顽旧贵族'立圣上之威,现在是时候施行第三方略了。你且说来,让本宫听听是如何一个章程?”

在过去的一年里,李义府尽管被贬黜剑南道,但和国公府的联系从没中断。特别是他的儿子李津,手也巧,嘴也甜,对钱财毫不吝啬,经常探视国公府,深得皇后之母杨夫人的喜爱。

杨夫人念念不忘的是自己过去多年遭受的白眼:那种出身高门大阀却嫁给寒门之后的憋屈、以及被杨、武两家人视同陌路的冷漠。

她的亡夫武士彟生前多般钻营,终于博得一个应国公的爵位,可始终得不到高门大阀的认可,始终被他们排斥在圈子之外。昔年,李世民命大臣们编造《氏族志》,武士彟花费了大量钱财,也没能把武家抬进去,这成了他一生的遗憾!

其实,不说武士彟,即便是大唐之主李世民也很恼火!

因为,那些编百家姓的大臣,一开始竟把“李姓”排到了第三位,山东大族“高氏”则是第一位。李世民习惯了霸道主张,哪能容忍其他家族凌驾其上?当即让这些大臣重修《氏族志》,并给出了“皇族第一、外戚第二、其他门阀第三”的指导性建议!

大臣们虽然不敢违背,但内心却还是看不起李氏家族,山东的几个高门大阀竟然拒绝和皇家结亲。

婚姻这种事李世民也不好强求,无奈,只好退而求其次,把女儿们嫁给其他名门,以提高“李氏”在百家姓中的实际地位。同时,他还积极扶持关陇贵族对抗山东的高门大阀,并形成了压倒性优势,直到关陇贵族被李治彻底扳倒。

由此可见,家族出身对那个时代的人来说有多重要!

李治重编《姓氏录》,天下从此再无高门大阀

李义府早就通过儿子之口得知了杨夫人的心愿,这也是武士彟、武皇后的心愿。早已有了方略的他胸有成竹,对答如流:

“回禀皇后,微臣以为先帝所制《氏族志》已时过境迁,与现实相悖。山东高氏、博陵崔氏、太原王氏......如今皆已式微,却依旧占据百家之姓的榜首位置,令天下有识之士不齿。按微臣和众同僚的查勘研调,认为应以爵位、官职和传承三者并重,重排姓氏。”

在李世民之前,中国的姓氏排名权掌握在士族名门手中。

这些士族自汉魏以来,长期在某郡某州诗书传家、出将入相,掌控了教育、政治、军事乃至赋税大权,可谓是”举全郡之力肥一家之私“。

经过隋唐两代的农民战争,这些士族名门的实力大大削弱,再也不可能出现那种“富可敌国”的家族势力。但是,长期的优越感和贵族思维一直影响着后来人,在很多人血脉中形成高低贵贱的阶层意识,对封建君王的统治极其不利。

如今,李义府决定打破“血统制”,建立以“爵位、官职和传承”为主导的姓氏体系,无疑是非常大的进步。

须知,尽管李勣、程咬金、苏定方、薛仁贵等功臣为大唐打下大片江山,但就因为他们的出身是庶族(寒门),所以才在大唐的朝堂中枢没有存在感。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魏征之所以能名闻天下,皆因他们出身的是士族名门。

李世民的《氏族志》在一定程度上中和了士族和新兴贵族势力的矛盾,但并不彻底,只是出于“拉拢士族打击士族”的目的编制的,也算是一种妥协。

如果李义府的设想成真,且能推行实施,天下子民将不再士族,不再被限制读书、求官的权利。他们将会为了光宗耀祖,为了爵位官职,倾其有、施其才,天下人才也尽入李唐彀中。

作为既得利益的武媚娘,于私,能实现父母和自己的心愿,不再会被长孙无忌那样的名门羞辱;于公,能帮李唐笼络天下之才,打造更专制的封建皇权!

从此之后,将再无任何势力可以钳制皇权,充分体现皇权的至高无上。这也是武媚娘用枕头风说服李治放过李义府的根本原因。

李治重编《姓氏录》,天下从此再无高门大阀

在李义府的鼓捣下,仅仅几个月的时间,新编的《氏族志》就完成了,且更名为《姓氏录》。

这部高宗时期的《姓氏录》共收录天下235个姓氏、主干分支合计2287家。

其中,李氏皇族依旧是遥遥领先领跑“榜首”,武皇后及其他几位娘娘、朝堂三公、宰相等姓氏为第一等,二品、三品官员的姓氏为第二等......以此类推。

至于那些士族名门,有不少家族拒绝入朝为官,就被这部《姓氏录》剔除在外,完全被边缘化。这正是李义府编这部《姓氏录》的目的之一,让天下人逐渐忘记这群旧贵族,为所有人树立起“功名”至上的榜样!

从此以后,天下所有人都要为皇帝“打工”了。

公元659年秋,李义府把《姓氏录姓氏》初稿送给李治、武媚娘后,两人阅后很惊喜,暗赞用对了人。可就在此时,突然有八百里加急文书自西域传来:友邦吐蕃进攻大唐吐谷浑部!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28 14:46: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武则天能成为女皇,这五人功不可没
...则天先后有四重身份,前朝遗孀--尼姑--皇后--女皇,高宗李治将她从尼姑拉回到后宫,而从后宫到女皇的路上,也不乏重量级的助攻手,下面这五位就比较典型。废后大战中的三位助攻手第
2024-01-09 02:36:00
李义府咏出一首诗,直接飞黄腾达成宰相
...太宗所需要的。而且唐太宗还叫李义府去教未来的唐高宗李治,随着和李治接触的增多,彼此之间的感情也日益加深。李义府不但身体力行要求李治时时分清善恶、坦诚待人。所以,我们看不到李义
2023-04-23 11:42:00
李世民为什么放心长孙无忌不怀疑他
...立魏王为太子的缺点。李世民只能听取大臣们的意见,让李治当上了太子。当时长孙无忌在朝中的势力已经很大了。其实李世民也是担心,如果不立与长孙无忌有血缘关系的人为太子,自己死后长孙
2023-05-29 10:43:00
袁天罡的预言与李义府的命运
...洎、侍书御史马周再次推荐,让他出任监察御史,并侍奉李治。唐太宗立李治为太子后,李义府担任太子舍人,极力迎合李治,得知了太子的重视。人生不可能一直顺风顺水,李义府也是如此。永徽
2023-10-30 15:05:00
唐高宗李治为何非要杀害亲舅舅长孙无忌
当李治痛哭“我怎么忍心给亲舅舅定罪”时,后人都被他出色的演技迷惑了,于是后人都把杀害长孙无忌的罪责推给了武则天和许敬宗、李义府。唐高宗李治深谙以柔克刚之道,小的时候他在父母面前装
2024-04-26 22:34:00
为何说李治立武则天为后,全靠李勣一句话
大唐永徽年间,高宗李治想立武则天为后这件事,始于王皇后、萧淑妃、武则天三人之间的后宫争斗,逐渐演变升级,变成皇帝李治向长孙无忌集团夺权的导火索。争斗从后宫全面引向外朝,能否立武则
2023-08-02 21:37:00
他拥护武则天当皇后,成为唐朝的宰相,其子却逼武则天退位
...李义府投机般的拥护武则天当上皇后,本人也得到了皇帝李治和武则天的厚报,最终成为了唐朝的宰相,但是在几十年后,李义府的儿子却让武则天把手中的皇位交出来。事情还要从贞观年间说起,
2023-04-25 10:56:00
武则天:唐朝权利最大的女人,中国历史上唯一女皇
...宗的“才人”,赐号“武媚”。利用这个机缘,她和太子李治建立了感情。太宗李世民死后,她寄身长安感业寺削发为尼。高宗在永微初年,趁太宗忌日到感业焚香,碰巧遇到武则天,彼此十分感伤
2023-11-29 14:41:00
他扶太宗高宗上位,阻止武则天被外甥赐自尽
长孙无忌01盯上皇后的位子唐高宗永徽五年(654),皇帝李治带着昭仪武氏,光临太尉又是舅舅长孙无忌的府第。长孙府大摆宴席,君臣喝得酣畅,李治非常高兴,当场封长孙无忌三个姬妾生的儿
2023-02-19 16:1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讲好十堰档案故事 弘扬红色革命精神——2025年十堰市“红领巾读档人”活动记略
十堰广电讯(通讯员 詹浩)档案是凝固的历史,少年是跳动的未来。当新时代的红领巾遇见泛黄卷帙里的岁月印记,当稚嫩童声触碰厚重历史的脉搏
2025-09-12 09:32:00
东湖评论:光耀通城,义举传千秋
夫通城者,鄂南明珠,钟灵毓秀之地,蕴德含仁之乡。山川形胜,承天地之瑞气;人文炳蔚,传千古之遗芳。见义勇为之风,于斯盛矣
2025-09-12 10:00:00
丰县史志办与图书馆联袂举办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图文展
9月6日,丰县史志办与图书馆联袂举办、为期一月的“丰县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图文展”在县图书馆拉开帷幕。此次布展,旨在通过丰富的历史资料和生动的图文展示
2025-09-12 10:55:00
大禹文化⑥丨大禹一生干了三件事
【编者按】大禹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地理与人文价值。德州是大禹治水重要区域,禹城市因与大禹治水的历史渊源而得名
2025-09-12 11:32:00
济宁举办《抗战三部曲》报告会,近100名读者与英雄后代参会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陈丹2025年9月10日晚,由山东省作家协会、济宁市政协指导,济宁市读书协会、济宁市作家协会主办的《<抗战三部曲>
2025-09-12 11:55:00
笔墨传薪 艺贯中西——书法家王世芳的艺术人生与文化使命
【引言:一位退役军人的笔墨传奇】在当代书坛,有这样一位艺术家:他以军人的坚韧锤炼笔力,以学者的深邃贯通古今,用一幅幅作品架起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
2025-09-12 12:38:00
河北迁安:基层干部历时四年著长篇抗战题材小说《长城谣》
图为魏江荣走访长城。河北新闻网讯(张泽慧、朱艳辉、李敏丽)近日,河北省迁安市五重安镇基层干部魏江荣(笔名魏江蓉)创作的长篇抗战题材小说《长城谣》
2025-09-12 14:35:00
【马上见】长江文明,中华风骨
..从雪山到东海,奔腾6300余公里的长江,流经十三个省区市,孕育了厚重磅礴而丰富多彩的长江文化,涵养了中华文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2025-09-12 16:47:00
【AI编辑部】杜甫携好友在第十四届酒博会再续《饮中八仙歌》
千年之前,杜甫于长安酒肆以一首《饮中八仙歌》定格盛唐酒魂,通过描绘八位嗜酒名士的醉态群像,既展现了盛唐文人士大夫乐观放达的精神风貌
2025-09-12 19:36:00
文化中国行丨开放包容:不尽长江滚滚流
文明产生于河流。根据古代文献和传说,长江流域曾经生活着炎帝、祝融、共工、伏羲、女娲、蚩尤、盘瓠等早期先民,其中炎帝因为创制耒耜农具
2025-09-12 19:55: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赴山海》的“莫寄托”酒杯竟藏在吉林
刚开播的电视剧《赴山海》中,由成毅饰演的萧秋水调制了一款“莫寄托”惊艳庄主,你可知道,萧秋水用来调酒的同款酒杯就藏在吉林省博物院
2025-09-12 22:29:00
暑假期间,我去五台山“乘凉”,途经五台县豆村镇佛光村,参观了动画电影《浪浪山小妖怪》中出现过的佛光寺。影片中好多背景都取材于山西的古建筑
2025-09-12 22:31:00
高足玻璃杯:丝绸之路上的太原
北齐玻璃杯(太原市博物馆藏)这件玻璃杯,如玉般温润。浑身透出绿色荧芒,轻薄而透亮。大而圆的腹,小而深绿的类似青铜豆的足
2025-09-12 22:31:00
戴用章:投笔从戎铸忠魂
从赣东乡村走出的热血青年,在国难当头之际以生命捍卫家国领空。他叫戴用章,一位在抗日战争中英勇献身的空军英雄。其短暂而壮烈的一生
2025-09-12 07:10:00
跟着诗仙李白去体味安徽山水奇踪
大皖新闻讯 记者从安徽省美术馆获悉,“山水多奇踪——李白在安徽诗作书法展”9月10日在安徽省美术馆正式开展,将持续至10月15日
2025-09-11 17:4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