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答某女士“质疑”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0-01 00:14: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南通日报

9月3日下午,我在市图书馆作了一场题为《用文学托起书法的翅膀》的讲座。某女士因故未能出席,事后她向一与会者要到了录音,反复听了几遍,提出几点质疑,辗转发到了我的手机上,并希望得到我的答复。

一、在讲座中,我认为“真”一定是“善”的,“善”一定是“美”的。某女士表示质疑。

答:真、善、美是三而一,一而三的,是求真、向善、致美三个词的再浓缩。真善美之真是指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去观照世界,是真理、规律、普世价值,也泛指事物的本质、真相。寻找、探求事物真相,并不就等于赞同、赞美该真相,比如对于恶的丑的真相,求真是为了更好地予以驳斥、批判与揭露,实为追求正义,是美的行为,与利他人、利社会的行为——善的目标是一致的,殊途而同归。

二、我在讲座中说到三四流专家对同样的作品会有不同的看法,着眼点各个不同。一流的专家对同一作品的意见则趋向一致,他们是从作品所反映的人格精神方面来判断作品高下的。某女士对此似有怀疑,于是问:如何才能达到你所说的那种依据精神来判定作品高下的鉴赏水平?

答:多看、常看一流作品,加以分析揣摩,时间长了,会在心里形成一个辨识好作品的标准,应用时自会产生条件反射,其理犹如人之于美味。古人云:“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艺术鉴赏者本人最好有较为丰富的创作实践积累,这样鉴赏时才会与对象产生共鸣,获得独特的结论。“纯粹”的鉴赏家则很难有富有真知灼见的品评。

三、我引用莫言的观点言体量太小的作品无法承载庞大的信息内涵,某女士以鲁迅的作品为例相质疑。

答:鲁迅是章太炎的弟子,原先埋头古籍,整日抄古碑,是钱玄同把他从故纸堆中拉了出来,从此紧盯现实世界,写小说、杂文,成了新文化运动的旗手。鲁迅先生几乎每篇短文都击中一个“顽疾”,故有“投枪、匕首”之喻,但没能同时给我们呈现一个壮阔的生活画卷,即使《阿Q正传》也是如此。把那些“短文”合起来,先生绝对是一本大书;分开来,先生则是一位高明的“医生”、深刻的思想家。我相信先生之所以多写短文,是因为他看到积弊甚深的旧中国,当时亟须的是毫不留情的“解剖”和有质量的“呐喊”,而不是什么“画卷”。

书法史上数一数二的名作,如《兰亭序》《祭侄稿》《自叙帖》,以作品尺寸及字数论,在当时都属大体量的作品。作品幅面如果过小,就无法自由、尽情地释放书家的思想情感。现当代,思想自由,信息来源广泛,作为书法主要载体的大幅宣纸的生产也变得轻而易举,这些都为大体量优秀作品的出现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和方便。

四、讲座进入互动阶段,有一位大学生说她的想法和现行教学有相悖处,问:“平时如何对待老师和同学们的质疑?”我说:“突破对老师和同学评价的习惯性关注,不要太在乎人家如何说,坚持做好自己想要做的东西。”据此,某女士问:“那么如何区别‘坚持’与‘执念’?”

答:坚持并不排斥接受他人的建议,经过权衡,作出选择和调整。就像开车,遇到障碍就要设法绕开,该转弯时及时转弯。凡高个性极强,但他采纳了观念与之完全相反的高更的某些意见,画出了像《向日葵》《阿尔的公园》这样的杰作,对他日后画风的成熟起到了良好的作用。持执念者多不识好歹,或者是对人家的意见完全接受坚决不改,俗话说是一根筋到底。多因天分,与文化素养无必然联系。

某女士表示:赞同我对第二条“鉴赏”问题、第四条“执念”问题的回答,其余两条她仍有不同想法,待想清楚后再与我讨论。

□杨谔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01 0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八个月精雕细琢,书法家韩宁宁新作《围炉夜话》鉴赏
...格,备受书法界和广大书法爱好者的赞誉。近日,韩宁宁女士的又一力作——《围炉夜话》书法作品圆满收官,再次展示了她在书法艺术上的深厚造诣。《围炉夜话》是清代文学品评家王永洲所著的
2024-12-17 17:46:00
《仰望文学的星空》:穿越时空的能量
...敬畏之心;“携手走进文学巨匠的后花园”,对具体文学作品进行赏析,是作家探秘文学经典的步履;“文学就是一种生活”,从文学的社会作用角度,具象阐释阅读文学是一种精神生活,而且应该
2025-05-20 11:51:00
...京日报闲言碎语奢侈是顶大帽子游宇明微信朋友圈里有位女士,今天晒豪华别墅,明天晒高级手链,后天晒大牌包包……最初,你会觉得新鲜,甚至有点小羡慕,时间长了只觉乏味,因为她在朋友圈
2022-12-27 04:30:00
海报时评丨超越“掐烟”之争:鲁迅精神与健康中国,该如何同行?
...绍兴鲁迅纪念馆“夹烟照”成少数游客敬烟打卡墙,被孙女士以“可能对青少年产生不良影响”为由在社交平台投诉。8月25日深夜,鲁迅故里景区回应,坚持尊重鲁迅、尊重历史、尊重艺术,不
2025-09-01 10:06:00
“高山仰止·艺臻八十”国画大家崔如琢艺术精品特展在京盛大开幕!
...现场嘉宾云集高朋满座 开幕式上,天意文化创始人崔天意女士首先致辞,向各位出席本次活动的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她说,天意文化自2009年创立至今,始终秉持着“让世界爱上中国艺术”
2024-11-12 12:24:00
大江健三郎:我的血管里流淌着中国文学的血液
...象,同时联想到中国历史上很多优秀的女性,比如谢冰心女士、鲁迅先生的夫人许广平女士,“她们都是非常优秀的女性,留下了优秀的文章”。大江健三郎判断,在未来30年之内,中国文学将会
2023-03-14 08:06:00
...绍兴鲁迅纪念馆的“鲁迅夹烟”网红打卡墙引发热议。孙女士认为墙画可能误导青少年,建议修改;而众多热心人士则通过“12345市长热线”等渠道发声,希望尊重历史,保留画面。这一争议
2025-08-29 19:38:00
朱安同意把鲁迅版权委托给许广平是不明智之举,造成她困境
...提到这件事,原文如下:当时有一位许寿裳先生,来代许女士索要鲁迅先生全集的出版权,担保许女士嗣后寄回北京寓的生活费,不使缺少,同时许女士也有信来索取版权,并表示极端的好意,我自
2024-09-06 16:42:00
...的语文核心素养。经典性、文学性、教育性都很强的优秀作品阅读,将引导学生养成细心观察生活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客观认识社会生活中各种事物发生发展以及变化过程的习惯。教师要及时引导
2023-10-26 10:1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
长镜头|千年邢襄文脉长
邢台,拥有三千五百年不间断建城史,如今正通过顺德府衙遗址的考古发掘,向世人展露其深藏的历史脉动——从战国陶文到唐代柱础
2025-11-07 08:21:00
《红颜来处是长安》出版 展现大唐女性的生存智慧与人生抉择
鲁网11月7日讯近日,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蒋爱花推出历史新作《红颜来处是长安》。这部以唐代女性为主题的力作
2025-11-07 10:29:00
自豪!福建舰入列!中国人的航母梦,始于福州!
南海之滨的军港内,海阔天高,红旗猎猎。11月5日,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舷号18)正式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战斗序列
2025-11-07 15:10:00
野史可以“野”不能“疯”专家回应“康熙血脉之谜”
近期,关于“康熙生父为洪承畴”的野史假说在网络上爆火,传闻称洪承畴“狸猫换太子”云云,并列举一系列证据,比如光绪帝Y染色体遗传标记与爱新觉罗家族没关系
2025-11-07 15:31: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立冬温酒话羽觞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李白笔下的《立冬》,描绘着古人围炉品酒的闲情雅致。当新雪初落吉林大地
2025-11-07 15:52:00
《人物志》是我国一部识鉴、品评各类奇才的专著,约成书于曹魏明帝统治时期(227 —239)。作者刘劭在编纂此书的过程中
2025-11-07 18: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