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这个读书人心狠手辣,投降连满清都不敢用他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7-01 00:17:00 来源:戏说三国

明朝是汉人统治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但是明朝也是一个多灾多难的王朝,明朝的党派之争为历朝之最,甚至有很多人说,明朝之亡,就是亡于东林党和阉党之争,其实阉党的幕后就是皇帝,也就是说,明朝一直处于东林党和皇权的斗争中。

这个读书人心狠手辣,投降连满清都不敢用他

明朝更悲惨的是,明朝末年,处于历史上的一个极其特殊的时期,小冰川时期,而此时的东北女真族又强势崛起,可以说,明朝末期一直处于天灾人祸,外有强敌,内部斗争不断的极其特殊时期。

乱世,总有不甘心默默无闻一生的人,如李自成、高迎祥、张献忠等人,纷纷揭竿而起,耗尽了大明朝最后的元气,崇祯有心强国,但无力回天。

这个读书人心狠手辣,投降连满清都不敢用他

在无数农民起义中,最后强大的只有李自成和张献忠,李自成后来组建了大顺政权,张献忠组建了大西政权,宛若一个小型独立的王国,能够最终发展壮大,首先自身魅力和能力要突出,其次要有一帮能打的下属,最后要有能够出谋划策制定战略方针的谋臣。

这里要说的就是李自成的大顺政权,关于李自成,历史的评价一直都是矛盾的,正派学者认为李自成是农民起义军,是代表广大穷苦劳动人民反抗压迫的,是正义的;但是广大人民在更了解历史,有了主见之后,则认为李自成虽然是打着农民起义军的旗号,但是其行径实在让人愤恨,宛若蝗虫一般,只要是能吃的能拿的,绝对不剩下等等,实在太多了。

这个读书人心狠手辣,投降连满清都不敢用他

当时李自成手下的头号谋士叫李岩,原为明王朝天启丁卯年举人,后投奔李自成,辅佐其成就霸业,建立大顺。

他是一个被称为“有文武才”、“好施尚义”的知识分子。崇祯13年,李自成从巴西鱼腹山突围出来,轻骑由郧县、均县走河南,李岩参加起义军。《明季北略》卷二十三中惟妙惟肖地记述了李自成与李岩初见面时“相得甚欢”的情景:李岩对李自成说,“恨谒见之晚”,李自成对李岩说,“承不远千里而至,益增孤陋兢惕之衷”。李岩又说,“将军恩德在人,愿效前驱”,李自成说,“足下龙虎鸿韬,英雄伟略,必能与孤共图义举,创业开基者也”。由此清楚可见,两人谈得很投机,真是相见恨晚。

这个读书人心狠手辣,投降连满清都不敢用他

但是后来李自成强大之后,开始骄得意满,不听良言;李自成以饥民造反起家,所过残破,实为流寇。李自成用李岩之策而收拾民心,得以建号大顺,挺进京师;李自成进京后,军纪大坏,不用李岩建言以安抚前明官绅,招致根基难固。一片石大战,大顺军闻得“辫子兵来了”竟然立时大溃。在清兵与吴三桂夹击下,李自成退出京师,途中李自成听信了牛金星之谗,杀害了李岩,部众离心,失去河南根据地,李自成复为流寇,最后抢粮时竟被乡民程九伯所毙。呜呼哀哉!

这里要说的,就是这位牛金星了,牛金星何许人也?在公元1627年的时候,牛金星还中了个举人,在当时众多读书人中已经算不错了,不过牛金星这人最大的能力就是精于计谋,在1640年的时候,经过李岩引荐入李自成幕下,建议“少刑杀,赈饥民,收人心”。

这个读书人心狠手辣,投降连满清都不敢用他

在公元1644年的时候,成为李自成大顺政权时的天祐殿大学士,是闯军中少有的文人,牛又荐举军师宋献策。牛金星心胸狭窄,李自成进入北京后,以宰相弄权,牛金星热衷于登极礼仪,教习登极仪式,不断地劝进李自成,为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制造了借口。

1644年4月26日,李自成率残军退回北京,下令杀吴襄全家三十余口。29日,在牛金星等的策划下,李自成在明宫武英殿即皇帝位。次日,即逃离了北京。途中牛金星谗杀李岩,致使起义军军心涣散,宋献策因此出走。

这个读书人心狠手辣,投降连满清都不敢用他

公元1645年的时候,正值清顺治二年,牛金星与其子牛佺投靠清廷为官,牛佺官任黄州知府。牛金星在明朝官绅中名声极坏,清廷不便安排其职务,公元1652年,老死于牛佺官署中。临死前嘱牛佺曰:“赖弥缝之巧,得不膏荆棘,可幸。要,不可恃也,吾死,必葬香山之阳,闭门教子勿再出”。

那这位牛金星究竟做过哪些天怒人怨之举?连满清异族都不敢接受他呢?

在李自成正值扩张之际,需要手下文武出大力的时候,其左膀(大将军刘宗敏)右臂(丞相牛金星)却不断的在拖后腿。刘宗敏入京后,“搜括赃款,严刑杀人”,将吴三桂父亲吴襄下狱,强纳吴三桂爱姬陈圆圆,以此激怒小人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而牛金星则“招揽门生”,笑纳“红包”,有恃无恐忙于纸醉金迷的酒宴中。

这个读书人心狠手辣,投降连满清都不敢用他

牛金星为了坐稳相位,竟阴告李岩造反,让李自成将对其忠心耿耿的李岩杀死。李岩文武全才,对形势认识清醒,并向李自成屡次进言,批评刘宗敏与牛金星的奢侈之举,一时因胜利冲昏头脑的李自成刚愎多疑,杀李岩而导致军心涣散,最后兵败湖北。

牛金星自恃有才,他不被豪绅诬害,不可能加入造反队伍。他起义后因谋略为李自成器重,但当上丞相后却热衷于官场应酬,而对他有举荐之恩的李岩,反生嫉妒之念,暗中做手脚,将李岩害死,实为不耻之举,此等小人,连满清都知道他的“英雄事迹”而不敢用他,也是一个奇葩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01 09: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李严作为李自成的谋士为何会被杀
...多得的文武全才不同于牛金星和宋献策,李岩虽然也是个读书人,但是他的家世却不一般。李岩原名李信,河南开封府杞县人,天启丁卯年(1627年)举人。李岩的父亲李精白,在明朝位高权重
2023-06-05 22:51:00
李自成身边的谋士牛金星与宋献策的传奇故事
...。崇祯十年,牛金星遇到了麻烦事儿,牛金星家世代都是读书人,到了他这一代也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不过估计他做事比较耿直,得罪了同乡的巨绅。巨绅神通广大,买通了官府,诬告牛金星偷税漏
2023-10-12 22:07:00
李自成为什么要处死谋士李岩?事情背后原因,远比你想的要复杂多
...哪个说法是对的,都能看出他出身于地主家庭,确实是个读书人。李岩这个人性格挺独特的,虽然是地主家的孩子,但他对穷苦百姓心里有种怜悯。可是呢,他又不愿意支持那些揭竿而起、拿起武器
2024-12-15 17:17:00
李岩与牛金星:李自成身边的重要谋士
...由自己取而代之的意思。李自成转战河南期间招纳了一些读书人留营效力,其中出名的有李岩、牛金星、宋献策、顾君恩等。人品高贵、足智多谋却真假成谜的李岩明末清初的各类私家笔记(野史)
2023-11-13 14:39:00
牛金星:从明朝官吏到李自成军师,再到清朝知府
...天下。李自成听到这句话之后,也是大为欣赏,真不愧是读书人,脑袋就是好用。于是,李自成就按照牛金星的方略,开始约束部下,开仓放粮,更是喊出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的口
2023-12-08 15:05:00
为何说牛金星处死李岩,李自成无法东山再起
...在营中设宴款待李岩,将其处死,导致军心涣散,加快了李自成败亡的进程。1630年,李自成在陕西起兵,广纳人才,李岩前来投奔,为他出谋划策。李岩善于治理识别人才,处理政务,被誉为
2024-07-13 19:16:00
李自成兵败到底有多悲惨!让我们看看他手下文臣武将的结局就知道
公元1645年5月,李自成率领大顺军残部来到了湖北的九宫山附近。此时,他已经是身心俱疲,充满了绝望。李自成到现在也想不明白,他为何会落得如此境地。要知道,在一年前,一切都是那么顺
2024-11-11 11:00:00
李岩:被谣言陷害的明朝忠臣
...谣言,能断送心腹之才,葬送大业基业。明末农民起义,李自成横空出世,一时间人心涣散,乱云飞渡。他左臂右膀,李岩助他笔耕不辍,一手开疆拓土,一手稳人心智。然谣言之火一旦燎原,又哪
2024-01-07 15:52:00
李自成的一手好牌打烂,如果不杀此人历史便将改写
...葛亮和刘伯温。足以说明他的重要性。李岩是正儿八经的读书人博览群书,熟读兵法,文武全才。而且生性慷慨,喜爱结交豪杰。后来他看中了李自成的才能,便投靠李自成。两个人把酒言欢,互诉
2023-06-16 09:3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
是什么,让一群六百年前自江南迁徙而来的人们,他们的乡音、服饰与信仰,能如此完整地封存至今?答案,或许就藏在一项名为“抬汪公”的盛大仪式里
2025-11-13 00:03:00
在贵州安顺的屯堡村落里,你可能会偶遇一场与众不同的戏。没有华丽的戏台,锣鼓就在田间地头敲响;演员是身边的乡亲,脸上覆着色彩浓烈
2025-11-13 00:03:00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