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李岩:被谣言陷害的明朝忠臣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1-07 15:52:00 来源:戏说三国

前言

一颗小小的火星,能引燃熊熊大火,毁掉一座林海;一句不经意的谣言,能断送心腹之才,葬送大业基业。

明末农民起义,李自成横空出世,一时间人心涣散,乱云飞渡。他左臂右膀,李岩助他笔耕不辍,一手开疆拓土,一手稳人心智。然谣言之火一旦燎原,又哪里分得清楚真假?李自成终究是自断右臂,亲手葬送大业。

李岩:被谣言陷害的明朝忠臣

这个世道,似乎从来就没有什么公道可言。李岩只不过是想着大业,想着苍生,一心一意为李自成出谋划策,却被无中生有的谣言害死。他生前善良聪慧,却被无知愚昧所害,他死后身败名裂,只留在世人口中一句“功高震主”。

不禁让人想问,人心叵测,谣言无中生有,岂是建功立业的正道?功成名就的背后,又有多少冤屈血泪?成王败寇,英雄归来,又有谁去懂,去体谅?

这世间,谣言之害,远大于真相之利。

李岩:被谣言陷害的明朝忠臣

李岩,字信之,河南杞州人。他生在一个书香门第,父亲李精白曾任山东巡抚兼兵部尚书,官居一品。然而好景不长,李精白因牵涉魏忠贤案,几经波折,官位不保,黯然归乡。

幸而李精白在任时廉洁为官,积攒家财不少。回到家乡后,他靠着积蓄,在本地仍是一方豪绅。李岩从小家境优渥,又聪明好学,渐渐长成本地一等一的才子。

李岩酷爱读书,对古今人事了如指掌。他博览群书,举业高中,不久便中了举人,前途一片光明。

李岩:被谣言陷害的明朝忠臣

然而好景不长,就在这时,明朝腐败无能暴露无遗,农民起义此起彼伏。李自成在陕西举义,声势浩大。李岩眼见乱世将至,心中暗叹。

起义军屡战屡胜,兵锋直指河南。李岩眼见李自成大军来袭,心中五味杂陈。一方面,他不忍心眼睁睁看着家乡被烧杀;另一方面,他也看清这个朝廷的腐朽,暗中钦佩李自成的义举。

起义军占领河南不久,李岩便主动加入李自成麾下。他心思缜密,见李自成虽然勇猛,却不擅文墨,遂决定助他一臂之力。

李岩:被谣言陷害的明朝忠臣

李自成素来直爽豪迈,却不善言词。起义之初,他只知寻仇雪恨,杀杀得心旷神怡,却忽略了稳定人心的大计。李岩加入后,见识到他的短处,遂决心帮他惠民安民,以统一人心。

李岩劝导李自成,要尊贤礼士,安抚百姓,禁止军队杀掠,以仁义之心待人,方能得民心。李自成听后大悟,对李岩刮目相看,从此听从他的策划。

李岩又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深得农民欢心。李自成按照他的策划施政,农民纷纷来投,起义军壮大了几倍。李岩还吩咐士兵化装商人,到各个城市宣扬起义军不杀人不抢掠,得到了城里居民的好感。

李岩:被谣言陷害的明朝忠臣

此时起义军声势已大,李岩觉得还需要一些接地气的口号来号召民心。他想了又想,终于写出两句朗朗上口的口号:“朝求生,暮求合,近来贫汉难求活......吃他娘,穿他娘,开了大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

这两句话一出,立刻在民间传遍。原本迷茫的百姓,听到这两句口号,立刻看到了希望,纷纷来投奔李自成。李自成大喜,立刻命人到处张贴这两句话。没过多久,起义军的人数便暴涨到了十几万人。

李岩:被谣言陷害的明朝忠臣

在李岩的谋划下,起义军如虎添翼。1643年,李自成顺利攻占陕西。次年正月,李自成在西安称帝,建国号“大顺”。自此之后,大顺军势如破竹,所向披靡。

然而,好景不长。4月,大顺军攻下宁武关后,李自成看到狼藉一片,心中一阵罪恶感。他大怒,对城中居民进行了血洗。李岩劝他不可杀害百姓,李自成这才停手,心中却已有了变化。

李岩:被谣言陷害的明朝忠臣

大顺军很快攻占北京,明朝自此灭亡。李自成入主京城,心性大变,开始骄纵自大。李岩见状,上疏劝谏,要求严整军纪,恢复生产,以安民心。然而李自成已然目中无人,对李岩的忠言视若无睹。

牛金星等人见李自成不听劝告,心中便生出异心。有个叫宋献策的算命先生曾预言“十八子,主神器”,意思是一个姓李的人会称帝。牛金星趁机对李自成说,这个预言指的可能不是你,而是李岩,你必须提防他谋反。

李自成听信了牛金星的谗言。他想起自己已经称帝,若李岩也称帝,岂不是要夺其帝位?于是心生警惕,决定除去李岩这个心腹大患。

李岩:被谣言陷害的明朝忠臣

李自成命牛金星在军中散布谣言,说李岩谋反要夺其帝位。谣言甚嚣尘上,无数人传遍,李岩竟成了朝中大逆不道的奸臣。

李岩对这些谣言一无所知。他仍然每日忧心忡忡为大业出谋划策,竭尽心力地辅佐李自成。

终于,有一日,李自成命人请李岩前来赴宴。李岩毫不设防,来到营帐,只见李自成脸色阴沉,神色间似乎有些杀气。

李岩:被谣言陷害的明朝忠臣

酒过三巡,李自成手一挥,牛金星带人冲进营帐,将李岩擒住。李岩大惊失色,问其缘由。李自成冷笑道:“尔心生谋反,想夺我大顺皇位,罪该万死!”

李岩听后,无比震惊。他哀辩道:“主上,臣向来心向大业,何时生出异心?此必有人在散布谣言,臣被冤枉也!”

李自成冷笑不语,示意牛金星将李岩带走斩杀。李岩临走时还在声嘶力竭地喊冤,然而李自成置若罔闻,最终这位大功臣就这样枉死于非命。

李岩:被谣言陷害的明朝忠臣

李岩死后,谣言仍在民间蔓延。有人说李岩死不瞑目,冤魂不散,半夜三更现身营寨,骂骂咧咧说要报复李自成。李自成听说后心中发憷,命人将李岩遗体烧毁。

李岩生前那两句口号,也成了遗臭万年的罪证。李自成下令将其销毁,禁止百姓传颂。

然而这都太迟了。李岩的死,成为了大顺政权的转折点。李自成失去了谋主,开始猜疑起所有心腹。他的统治也日趋暴虐,丧失民心。

终于,明将吴三桂入京报仇。大顺军不战而败,李自成仓皇出逃。一年多后,李自成在湖北被清军俘获,生祭北京城,悲惨至极。

李岩:被谣言陷害的明朝忠臣

李岩死后,村民们感叹不已。李老爷那么忠心,却被那李自成害死,冤枉啊!有人说听官府的人说,李自成终究是自断右臂,错杀良才,这下算是报应了。

然而,时过境迁,谣言不知从何而起,又从何止息?李岩的冤情,又有谁记得?人心难测,谣言无中生有,英雄之路,又岂是坦途高飞?

李自成与李岩,终究都是这乱世运数的牺牲品。成王败寇,对错归错,又有谁说得清?当年口号,今人还念唱;当年真相,今人已难究明。

李岩:被谣言陷害的明朝忠臣

结语

这世间,哪里有什么不懂的真理?口号可以传颂,也可以毁灭;传言可以沸腾,也可以湮灭。作为旁观者,我们又能做什么?

人言可畏,谣言猛于虎,莫听信,莫轻诺。正视人心,明辨是非,才是我们唯一能做的。

前事不可追,后事之师存。天道酬勤,日新其德,方是大丈夫。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08 00:45:2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李自成兵败到底有多悲惨!让我们看看他手下文臣武将的结局就知道
公元1645年5月,李自成率领大顺军残部来到了湖北的九宫山附近。此时,他已经是身心俱疲,充满了绝望。李自成到现在也想不明白,他为何会落得如此境地。要知道,在一年前,一切都是那么顺
2024-11-11 11:00:00
为何说牛金星处死李岩,李自成无法东山再起
...在营中设宴款待李岩,将其处死,导致军心涣散,加快了李自成败亡的进程。1630年,李自成在陕西起兵,广纳人才,李岩前来投奔,为他出谋划策。李岩善于治理识别人才,处理政务,被誉为
2024-07-13 19:16:00
李自成杀掉谋士李岩,是自己多疑与兄弟怂恿的结果
...造英雄,可是在很多时候,时势也会吞噬英雄,比如明朝李自成起义军中的李岩,就是这样的一个悲剧人物,因为时势而出山并且成为李自成身边最为重要的谋士,他的存在恰似诸葛亮一样,乃是辅
2023-06-29 05:48:00
这个读书人心狠手辣,投降连满清都不敢用他
...极其特殊时期。乱世,总有不甘心默默无闻一生的人,如李自成、高迎祥、张献忠等人,纷纷揭竿而起,耗尽了大明朝最后的元气,崇祯有心强国,但无力回天。在无数农民起义中,最后强大的只有
2023-07-01 00:17:00
李严作为李自成的谋士为何会被杀
不是李自成要杀死李岩,而是牛金星容不下李岩。大顺政权有三大谋士,分别是牛金星、宋献策和李岩,三人都是饱读诗书的文人,都因为各自原因加入大顺政权。作为大顺政权内部为数不多的知识分子
2023-06-05 22:51:00
李自成为什么要处死谋士李岩?事情背后原因,远比你想的要复杂多
...真是一位颇有争议的历史人物。他可不只是个谋士,还是李自成的“智囊”,在许多关键时刻为李自成出谋划策,贡献可谓不小。李自成在碰上李岩之前,实在是遭遇了不少困境,正是李岩的加入,
2024-12-15 17:17:00
李自成广纳人才,李岩,牛金星和宋献策相继投奔李自成
李自成到了河南之后,一路攻城略地,兵力大增。因为他一面要部署军事战略,一面又要整肃军纪,十分繁忙,真希望能再多一些得力的帮手。一天,李自成闻报说是河南杞县李公子求见,不由大喜,起
2024-06-12 16:33:00
李自成为何听信谗言杀军师李岩
...天的皇帝。喜欢明史的读者朋友们想必知道,他便是闯王李自成。那么闯王李自成又为何不能成为翻版“朱元璋”,都已经推翻了明朝统治,建立自己的政权,为何不能守住?究其原因有很多,比如
2024-03-24 17:24:00
李岩、牛金星与刘宗敏:明末乱世中的忠诚与背叛
...外交困、生死存亡的极度特殊境地。在乱世之中,涌现了李自成、高迎祥、张献忠等众多怀抱不甘命运的人物。他们纷纷兴起,消耗着大明朝最后的力量。然而,最终能够真正崛起的,只有李自成和
2023-12-13 15:1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
长镜头|千年邢襄文脉长
邢台,拥有三千五百年不间断建城史,如今正通过顺德府衙遗址的考古发掘,向世人展露其深藏的历史脉动——从战国陶文到唐代柱础
2025-11-07 08:21:00
《红颜来处是长安》出版 展现大唐女性的生存智慧与人生抉择
鲁网11月7日讯近日,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蒋爱花推出历史新作《红颜来处是长安》。这部以唐代女性为主题的力作
2025-11-07 10:29:00
自豪!福建舰入列!中国人的航母梦,始于福州!
南海之滨的军港内,海阔天高,红旗猎猎。11月5日,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舷号18)正式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战斗序列
2025-11-07 15:10:00
野史可以“野”不能“疯”专家回应“康熙血脉之谜”
近期,关于“康熙生父为洪承畴”的野史假说在网络上爆火,传闻称洪承畴“狸猫换太子”云云,并列举一系列证据,比如光绪帝Y染色体遗传标记与爱新觉罗家族没关系
2025-11-07 15:31: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立冬温酒话羽觞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李白笔下的《立冬》,描绘着古人围炉品酒的闲情雅致。当新雪初落吉林大地
2025-11-07 15:52:00
《人物志》是我国一部识鉴、品评各类奇才的专著,约成书于曹魏明帝统治时期(227 —239)。作者刘劭在编纂此书的过程中
2025-11-07 18:01:00
康熙生父是洪承畴?乾隆、光绪身世也成谜?清史专家:均是谣言
大皖新闻讯 连日来,一则“康熙生父可能是洪承畴”的消息在网上广泛流传,并引发热议。对此,11月7日,大皖新闻记者专访了安徽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2025-11-07 19:54: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日前,在南京入选“世界文学之都”六周年之际,茅盾文学奖与鲁迅文学奖双奖得主、著名作家徐则臣携新作《域外故事集》做客南京世界文学客厅
2025-11-07 07:50:00
吴石烈士户籍卡首次公开
南京市档案馆物证还原英烈隐秘岁月吴石烈士户籍卡首次公开吴石烈士户籍卡。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杜文双 摄南报网讯(记者祝东秀苍淑珺通讯员王伟朱亚东)热播剧《沉默的荣耀》凭借对吴石将军潜伏历程的真实还原
2025-11-07 07:50: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嘉祥县孟姑集镇岳楼村的岳氏家祠。这座祠堂始建于康熙二十五年,康熙皇帝为表彰岳峰秀的清正廉洁
2025-11-06 09:55:00
最近,网上掀起关于对康熙亲生父亲是谁的讨论。更有网友推测,康熙父亲并非顺治而是洪承畴。对此,中央民族大学严实教授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指出
2025-11-07 00:46:00
【大风影像】终南正脉——至相寺
深秋的秦岭山脉,终南山在晨雾中若隐若现。怀揣着对千年古刹的向往,驱车向南,沿着子午大道一路疾驰,目标直指天子峪深处的华严宗祖庭——至相寺
2025-11-05 17:31:00
《羋月传》作者蒋胜男:不要想象一个“自己的古代”
大皖新闻讯 著名网络小说作家、浙江省网络作协副主席、《羋月传》作者蒋胜男现身安徽霍山迎驾笔会。作为人气作家,蒋胜男结合《羋月传》的创作直言
2025-11-05 23: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