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食品安全消费提示|杂色玉米是生病了吗? 2023-12-06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12-06 11:08:00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消费网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李建)玉米的颜色大都是白色、黄色或黑紫色,但有时我们在市场上会碰到一些分布着杂色玉米粒的玉米。很多人担心此类玉米是不是“生病”的玉米?

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副研究馆员阮光锋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时解释说,杂色玉米其实是玉米自然杂交的产物。1个玉米棒子上有几种不同颜色的玉米粒,只能说明至少有好几种从其他颜色的玉米植株上飘来的花粉给这株玉米授粉,而不是什么玉米“生病”了。

阮光锋分析说,玉米是被子植物,属于典型的异花授粉作物。玉米雌雄同株,雄穗在植株顶部,到了玉米开花的季节,雄蕊开花(散粉)会稍微早于雌蕊开花(抽出花丝)。雄穗在开花的5天到8天时间里,能产生2000万粒以上花粉粒。玉米的花粉很小很轻,有点微风,成熟的花粉就洒落于植株周围数十平方米的空间,给长在同一株植株上或其他周边植株上的雌蕊授粉。如果有较强劲的风,花粉传播距离可以长达300米,甚至更远。

玉米雌穗一般长在植株上部往下大约6至7节处,花柱能伸到20到30厘米,甚至更长,看上去像“胡须”一样,同时,雌穗的花柱上还有许多细小的分叉,花柱的表面分泌有黏液,这些都是为了确保能够在雌穗开花的10天左右时间里捕捉到从雄蕊飘落下的花粉。雌穗的每根“胡须”都连接着一个子房,一根玉米的几百个子房全都受精发育了,就能布满一个完整的玉米棒子。

如果雄蕊开花时,风比较大,花粉就会被吹到距离比较远的玉米植株上去,给那儿的雌蕊授粉。而给自己植株雌蕊授粉的,却可能是其他植株上雄蕊吹来的花粉。

如果1棵玉米籽粒的颜色本来是黄色的,但是吹过来的另一棵玉米花粉所带的基因是紫色的、黑色的或红色的,那么,长出来的玉米棒子就色彩斑斓。这种花粉带来的颜色等性状改变的效应被称为“直感效应”,本质上是玉米的自然杂交。自然杂交并不是坏事,因为来自不同植株的花粉,二者的遗传性差异较大,受精后发育成的后代往往具有较强大的生命力和适应性。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06 16: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食品安全消费提示|安全健康“啃”玉米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李建)速冻玉米煮熟后软糯可口。不过,玉米家族成员众多,有糯玉米、甜玉米、彩色玉米和杂色玉米等。面对不同类型的速冻玉米,不少人要么不知如何区分选择,要么就是对
2023-12-06 11:08:00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李建)一到夏天,黄曲霉菌就很“嗨”很活跃。尤其在潮湿闷热的天气,常会导致食物发霉,是个让人头疼的家伙,甚至还因此被贴上了“身边超级致癌物”的标签。不过,来自
2024-06-19 16:24:00
食品安全消费提示 | 购买食用植物油谨防标签猫腻
...橄榄油仅占0.5%,如此命名易引人误解。资料图片 上海市食品安全研究会专家组成员刘少伟在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时分析说
2025-04-22 17:40:00
食品安全消费提示|很多零食都含有的棕榈油,真的不健康吗? 2024-01-31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李建)有这样一种油,大部分人家里没用过,但很少有人没吃过。这种听起来很神秘但说出来很常见的油就是棕榈油。只要稍微留意下巧克力、冰淇淋、方便面、膨化食品的配料
2024-01-31 17:13:00
...黄,质地均匀细腻,切面无水分渗出,气味芬芳。上海市食品安全研究会专家组成员刘少伟在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时介绍说,现代食品工业中,黄油的制取是从对生牛乳中的乳脂肪分离开
2024-12-11 19:48:00
食品安全消费提示|吃糖还是戒糖,你一定要知道这些 2023-08-23
... 相对而言,目前我国人均糖摄入量其实并不算多。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发布的《中国城市居民糖摄入水平及其风险评估》显示,中国3岁及以上城市居民平均每人每日摄入9.1克糖,目
2023-08-23 11:04:00
十堰发布夏季餐饮食品安全风险防控指南
...记者从十堰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该局发布《夏季餐饮食品安全风险防控指南》。时值盛夏,我市持续高温高湿天气,为各类致病微生物的滋生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食源性疾病进入一年中的高发
2025-08-01 16:00:00
食品安全消费提示|立夏之后,喝汤还有这些讲究 2024-05-15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李建)立夏之后,天气逐渐炎热,喝汤养生成了热门话题。怎样喝汤才能安全又健康?食品科学领域的专家提醒消费者,这些和煲汤喝汤有关的知识点,值得了解一下。夏天适当
2024-05-15 16:57:00
引领玉米食品消费新时尚
...食品有限公司的负责人王舒煜自豪地说。展位上,试吃的玉米面条、玉米面饺子、玉米糊被一抢而光,“爽滑筋道、口感细腻”,是大家的一致评价。产品的原材料——玉米面、玉米饺子粉、黑米饺
2023-09-19 01:05: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秋季防病有妙招!德州举办“鲁医健康说”系列健康知识发布会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马雪平8月22日,德州市卫生健康委举行【鲁医健康说】之“远离疾病 健康生活”系列健康知识发布会第二场
2025-08-22 21:33:00
烟台业达医院深入“腹地”的侦察兵:让“黑科技”照亮消化道盲区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闫丽君超高清监控影像下,一枚山楂结石在小肠深处显露狰狞,内镜医生手持的器械游走在小肠深处,精准绞碎这颗“定时炸弹”
2025-08-22 19:21:00
生死逆转!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德州医院多学科合作 成功救治危重症药疹老人
大众网记者 毛冬琛 通讯员 李梦娇 德州报道近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德州医院烧伤整形科病房里,74岁的孙女士脸上有了笑容
2025-08-22 10:11:00
杏林伐皱 · 重塑青春 除皱世界纪录8周年后,辽宁杏林4大除皱新技术强势升级
8年前,辽宁杏林整形外科医院以“10年内完成除皱手术量最高的整形医院”创下世界纪录,成为中国医美行业的技术标杆。认证现场8年后
2025-08-21 12:02:00
年度影响力护肝片:十大护肝片口碑排行榜
《实用肝脏病杂志》表明肝脏虽仅占人体体质量2%的器官,却肩挑远超其重量的生理使命,它是人体的“代谢核心”,承担着将食物转换为原动力的重任
2025-08-21 12:02:00
不碰甜食也会得糖尿病?这3个“隐形杀手”正在悄悄盯上你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贺照阳 通讯员 刘琦 实习生 乔佳芮日常生活中,大部分人会认为,只要我不碰甜食,我就会和和糖尿病划清界限
2025-08-21 12:03:00
腹部超声检查前,为什么要空腹?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贺照阳 通讯员 段慧 实习生 乔佳芮做腹部超声时,医生常要求空腹,甚至如果吃了东西会建议改期,这背后其实是为了保证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2025-08-21 12:03:00
青岛妇儿医院胃镜精准锁定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
鲁网8月21日讯近日,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消化内科精准诊断出一例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10岁的丽丽(化名)因阵发性腹痛4天
2025-08-21 12:04:00
排名第一名肝益莱核心成分、需求人群、售后保障有哪些优势?
2025年《实用肝脏病杂志》数据最新出炉!《实用肝脏病杂志》共出版有关肝脏方面的文献4547篇、总被下载464766次
2025-08-21 12:05:00
澳优基金会海普诺凯格桑花公益行,打造企业精准帮扶新样式
8月6日,澳优基金会海普诺凯格桑花公益团连续第9年走进西藏自治区。如今,公益团已圆满完成了他们此次为期10天的公益行程
2025-08-21 13:43:00
2025数字健康创新应用案例揭晓 三诺CGM赋能减重实力上榜
当数字疗法进入临床规模化落地的关键阶段,资源错配、支付断层、伦理博弈等痛点正深刻制约行业突破。8月15日-16日,以“海纳百‘数’”为主题的2025数字疗法大会在海南海口盛大举行
2025-08-21 15:01:00
“白人中药”卖爆了!但我劝你别……
作者:银枪小白龙最近这种小小瓶的 shot 饮料火了一把,卖得最好的大概就是“生姜+姜黄+柠檬”的配搭,因为饮品宣传的是其“抗炎+促消化+抗氧化”的三重功效
2025-08-21 15:40:00
这些因素可能让你悄悄患上高血压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贺照阳 通讯员 王新梅 实习生 乔佳芮临床资料表明,中国成年人中约1/3患有高血压病,且患病率正趋于年轻化
2025-08-21 16:07:00
高温天警惕血管遭遇“定时炸弹” 做好这几点可预防
鲁网8月21日讯(记者 魏萱 通讯员 李成修 王婧)高温之下,烟台毓璜顶医院心外三科连续接诊了多例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
2025-08-21 16:14:00
伏天养阳有“妙招”丨日照华洋白求恩医院小针刀治疗为您“解痛”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张颖 邹慧在日常生活中,颈肩腰腿痛、关节僵硬等“小毛病”十分常见,然而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症状,一旦发作起来
2025-08-21 16:3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