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食品安全消费提示|吃糖还是戒糖,你一定要知道这些 2023-08-23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8-23 11:04:00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消费网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李建)糖果、蛋糕、甜饮料……有些人贪恋甜甜的感觉对它们欲罢不能,也有不少人坚信“吃糖不健康”而与它们刻意保持距离。那么,糖吃多了到底有啥不好?要安全和健康是否必须戒糖?日常饮食中又该如何与糖打交道?看看食品科学领域的专家如何说。

糖吃多了会怎样?

一次喝下一瓶500毫升的“肥宅快乐水”,有些人感觉根本“不过瘾”,但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最新的糖摄入指南来看,这样的喝法已经达到“糖超标”的警戒线。

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副研究馆员阮光锋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时解释说,一杯甜饮料的含糖量一般在8%—15%之间,一次喝500毫升,可以摄入50克左右的糖。世界卫生组织(WHO)最新的糖摄入指南推荐每天吃糖的量不超过50克,如果可以,最好控制在25克以内。我国2022年4月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也遵循了这一标准。

能给很多人带来愉悦感的糖,到底有啥不好呢?

阮光锋解释说,从目前研究来看,过量摄入糖会增加龋齿和肥胖的发病风险。首先,如果吃完甜食、喝完甜饮料没有注意刷牙,残留在口腔内和牙齿上的糖分会吸引大量细菌生长繁殖,从而产生大量腐蚀牙齿的酸性物质,从而导致龋齿、蛀牙。其次,如果糖摄入量较多而运动相对较少,那么多余的能量就会以脂肪的形式储存在体内,而且还专挑人们不喜欢的地方储存,比如肚子、臀部等。而肥胖又可能会增加患其他疾病心脏病、糖尿病甚至癌症的风险。

同时,糖提供的是一种“空能量”,即不含其他必需营养素如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的能量。这种能量多了,就会影响膳食中其他食物和营养素的摄入,从而带来营养不良的风险。

糖本身虽然“无罪”,但是如果不加节制的摄入,的确有可能成为“健康杀手”。因此,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提倡广泛开展以“三减三健”(减盐、减油、减糖,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为重点的专项行动。健康中国行动同样提倡城市高糖摄入人群减少食用含蔗糖饮料和甜食。

有必要戒糖吗?

多吃糖虽然对健康不利,但并不是说不能吃糖甚至戒糖。

阮光锋解释说,世界卫生组织(WHO)和我国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的糖摄入量,主要还是指添加糖,即额外添加到食物中的糖,包括蜂蜜和果汁中的糖。而天然食物中存在的糖,比如新鲜水果中的糖、奶类中的乳糖、粮食和薯类中的淀粉等,则不在此列。

虽然吃多了糖有健康隐患,但糖同时也是人类获取能量的主要来源之一。作为碳水化合物的一种,糖具备多种维持身体机能的必要功能,对维持正常生命活动和人体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糖在生命活动中起着多种重要作用,而提供能量则是糖最主要的生理功能。权威研究发现,碳水化合物提供的能量占比小于40%和大于70%的饮食模式,都会增加死亡风险。换句话说就是,糖吃得太多或太少都可能会减少寿命。

阮光锋分析说,从物质代谢角度来看,糖、脂肪和蛋白质都属于能源物质,可以为人体提供能量。一般情况下,人体优先利用能源物质的次序是糖、脂肪和蛋白质(主要是肌肉蛋白),所以供能以糖及脂为主,并尽量节约蛋白质的消耗。

但是,人在饥饿或者摄入高脂低糖膳食时,身体缺少糖分,就会分解脂肪来提供能量。这种行为虽然减脂,但却会产生一定的副作用。比如因为糖的不足,糖代谢的中间产物草酰乙酸也会相对不足,脂酸分解生成的过量酮体就不能被分解掉,从而造成血酮体升高,产生高酮血症。而如果以蛋白质为主要能源物质,蛋白质的脱氨分解代谢方式同样会产生有毒物质氨的大量生成。因此,以糖代谢为主要提供能量的方式是最有利于机体生命活动的。

所以,虽然糖吃多了不好,但绝对不吃糖甚至戒糖,就陷入了另一个误区。

如何避免摄入“隐形糖”?

相对而言,目前我国人均糖摄入量其实并不算多。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发布的《中国城市居民糖摄入水平及其风险评估》显示,中国3岁及以上城市居民平均每人每日摄入9.1克糖,目前糖的供能比,低于世界上很多其他国家。

因此,阮光锋认为,虽然日常生活中大家的确应该注意含糖饮料的摄入,但无需对糖恐慌,更不要把糖妖魔化。同时,也不是所有人都需要严格控糖。

阮光锋提醒消费者,以下一些美食或者烹饪方式,可能更易混入“隐形糖”,对于需要控糖的人来说,应格外留意:

一是焙烤食品和面点。市场上卖的面包、甜饼干,含糖量通常都在15%—20%左右;很多中式点心如小馒头、小包子、奶黄包之类,也都添加了糖。

二是甜饮料,包括各种碳酸饮料、果汁、乳酸菌饮料等。市售很多果汁饮料,包括纯果汁饮料,含糖量也很高。即便是红枣浆、蜂蜜柚子茶等所谓健康饮料,同样也都有糖的参与。

第三个方面则是家庭烹调中的糖。如红烧肉要加糖,糖醋排骨要加糖,熬八宝粥要放糖,红豆沙、绿豆沙要加糖,喝菊花茶要加冰糖等。

因此,阮光锋建议消费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减少“隐形糖”的摄入:一是日常尽量少喝甜饮料。包括各种碳酸饮料、茶饮料、乳酸菌饮料、果汁饮料、红糖水、蜂蜜水等;二是尽量直接吃水果,少喝纯果汁。榨果蔬汁时尽量多放蔬菜,少放水果;三是尽量控制焙烤食品的食用量。尽量少吃面包、甜点、饼干、曲奇等甜食,自己做面包点心尽量少放糖。

此外,平时自己饮食或者烹调食物,都要养成尽量不加糖的习惯。购买包装食品时,注意看营养标签,特比是那些号称“零脂肪”“低糖”或“无糖“的食品,要注意看它的成分和营养素含量。一些看起来和糖关系不大或者“很天然”的成分,如玉米糖浆、麦芽糊精等,其实也都是糖。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23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前,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已部署“2023年中秋国庆期间食品安全工作”,责令各地市场监管部门要高度重视节日期间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坚持问题导向,强化风险意识,压紧压实企业主体和属
2023-09-27 07:44:00
...费者协会(以下简称“中消协”)发布“剩菜盲盒”消费提示。中消协表示,随着盲盒经济的兴起,最近出现了一种叫“剩菜盲盒”的食品销售方式,它是指经营者采用盲盒的销售形式,将临近过期
2023-08-01 10:36:00
食品安全消费提示|“0糖”“0蔗糖”“代糖”,有啥区别? 2023-08-23
...说明它仍然是有糖的。而“0糖”食品或饮料,根据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规定,“0糖”是指每100克或100毫升固体或液体食品中的含糖量不高于0.5克。大
2023-08-23 11:04:00
贵州省市场监管局发布元旦、春节期间食品安全消费提示
...安全。近日,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元旦、春节期间食品安全消费提示。科学选购,理性消费选购食品应首选正规商超、超市等销售场所。选购预包装食品时,要注意查看外包装上的产品配料表
2022-12-29 11:38:00
食品安全消费提示|香肠肠衣能吃吗? 2024-02-06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李建)红肠、蒜肠、血肠、腊肠……春节餐桌上,各地都少不了本地独具特色的香肠。香肠里面可甜可咸、丰俭由人,唯一不变的是外面包裹的那层薄薄肠衣。肠衣是啥?肠衣能
2024-02-06 15:31:00
食品安全消费提示|泡木耳,用热水还是用冷水 2023-08-02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李建)一盘让人开胃又开心的凉拌菜,很多时候少不了黑木耳的参与。凉拌的木耳,无论“唱主角”还是当配菜,都一样的美味爽口。然而,木耳要泡多长时间、用热水还是冷水
2023-08-02 11:44:00
...其种类、范围和用量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标准,GB 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中消会专家提醒,消费者应该选择正规渠道、大品牌食品生产企业或进口商,认
2024-03-13 14:49:00
...要避免猛火热油等高温烹饪方式可能带来的危害。上海市食品安全研究会专家组成员刘少伟教授在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时说,高温烹调时产生的有害物质主要包括多环芳烃、杂环胺和丙烯
2023-07-05 11:26:00
食品安全消费提示 | 小雪吃腊肉 安全享美味 2023-11-22
...佳肴,不同地域的腊肉,风味口感略有不同。GB2730-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腌腊肉制品》规定,腌腊肉制品是指以鲜(冻)畜、禽肉或其可食副产品为原料,添加或不添加辅料,经
2023-11-22 16:36:00
四川省市场监管局发布2023年春节食品安全系列消费提示(液体乳篇)
...网讯 2023年1月10日,四川省市场监管局网站发布2023年春节食品安全系列消费提示(液体乳篇)。2023年春节食品安全系列消费提示(液体乳篇)液体乳,既是我们早餐中重要的
2023-01-10 14:27: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