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财经

3万人离开银行:工行半年减少1万员工,宁波、平安银行减员5%,年轻人流失多

类别:财经 发布时间:2024-09-03 02:45:00 来源:搜狐财经

3万人离开银行:工行半年减少1万员工,宁波、平安银行减员5%,年轻人流失多

出品 | 搜狐财经

作者 | 冯紫彤

随着上市银行半年报披露完毕,银行人力规模变动情况得以窥见。

搜狐财经综合Wind、各银行财报数据统计发现,在31家披露详细“总行及控股子公司”员工机构情况的上市银行中,仅9家银行2024年6月末在职员工数高于去年末,其余22家银行员工数均呈不同幅度下行。

从规模看,减员人数最多的为工商银行,达到10561人;农业银行、建设银行、邮储银行减员规模也在4000人以上;六大行中仅中国银行员工数正增长,期末在职员工30.87万人,较上年末多出1772人。

从减员比例看,宁波银行以5.71%的减员幅度“遥遥领先”;平安银行、张家港行减员幅度也超过了5%;中信银行半年少员工3070人、浦发银行也少1690人。

再进一步看,多家银行“30岁及以下”员工数减少最多,年轻员工流失现象值得重视。

3万人离开银行:工行半年减少1万员工,宁波、平安银行减员5%,年轻人流失多

六大行半年合少员工2.37万人,工行连续减员十年

高速扩张整整三年,宁波银行在2024年春夏迎来了比例高达5.71%的减员。

截至2024年6月末,宁波银行在职员工27540人,较上年末减少1669人,成为减员人数最多的城商行和减员比例最高的上市银行。

“简单来说就是,卷不动了。”有上半年自宁波银行离职的员工对搜狐财经表示。

或主动离职,或被迫“毕业”,上半年,31家统计银行员工数少了足足3.4万人,还余246.3万人继续逐浪银行业。

3万人离开银行:工行半年减少1万员工,宁波、平安银行减员5%,年轻人流失多

超2/3减员来自六大国有行。截至6月末,六大行共有员工182.2万人,较上年末减少2.37万人、减员比例1.27%。

仅中国银行增员1772人,当前中行共有员工30.87万人,其中中国内地机构员工28.35万人、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及其他国家和地区机构员工2.5万人。

截至6月末,工商银行员工数较上年末减少10561人,降幅达到2.52%。以一行之力占到银行业1/3的减员规模。

“上半年到龄退休人员较多,且校园招聘应届毕业生尚未集中入职。”在往期半年报中,工商银行曾对减员现象这样解释。

3万人离开银行:工行半年减少1万员工,宁波、平安银行减员5%,年轻人流失多

从更长期历史数据看,工行减员或也有着战略层面的整体考虑。2015年-2024年6月,工商银行已持续减员十年,累计减员5.35万人,由46.63万人的规模巅峰一路缩减至如今的40.67万人。

但从降幅看,2024年上半年超万人的减员规模仍是罕见。在过往十年,工行的年减员规模在3500人-9000人之间。

农行、建行上半年同样减员4980人和4790人;邮储银行减员4224人;交通银行减员867人。

3万人离开银行:工行半年减少1万员工,宁波、平安银行减员5%,年轻人流失多

平安银行半年减员5.31%,青农商行增幅最高

股份行减员比例整体较高。截至6月末,8家统计股份行员工总数为48.22万人,较上年末减少8692人,降幅1.77%。

平安银行和中信银行的减员幅度最高。2024年7月,平安银行曾因“回迁式”裁员而受到关注。随后,平安银行董秘公开回应,“将上海员工迁至深圳初衷非裁员降薪,因沟通不足导致外界误解 ”。

市场传闻自7月起,但截至2024年6月末,平安银行员工数已较上年末减少了2289人至40830人、比例5.31%。

从构成看,“银行业务”减少员工2188人,“专业技术”和“管理支持”人员分别减少24人和77人。

中信银行上半年员工数少了3070人,至6月末员工数为63821 人。其中,合同制员工 63017人,派遣及聘用协议员工 804 人。

浦发银行和招商银行的员工数也减超千人。截至6月末,浦发银行的员工数量为59043人,去年末人数为60706人,即半年减员1663人,比例约为2.7%。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上半年,浦发银行减员967人;2023年全年减员893人。也就是说,今年上半年,其减员人数已近去年全年总数的两倍。

股份行中,上半年,仅兴业银行、浙商银行员工数有所增长,分别增加317人、429人至66886人和23324人。

城商行中,除前文提及的宁波银行,西安银行也有较大幅度的人员减少。截至6月末,西安银行员工数3266人,较上年末减少158人、比例为4.61%。

在员工增幅榜上,青农商行榜上有名。截至6月末,其员工数5710人,高与上年末210人。按此计算,青农商行以3.82%的增员比例居统计银行首位。

3万人离开银行:工行半年减少1万员工,宁波、平安银行减员5%,年轻人流失多

年轻人“用脚投票”,邮储银行30岁及以下员工半年少超5000人

而当行业面临变动,最先有感知的、最先作出反应的自然是“包袱轻、好掉头”的年轻人。部分上市银行半年报中给出的“员工年龄划分情况”正证明了这一点。

据邮储银行半年报,截至6月末,其共有员工19.29万人,其中合同制员工17.81万人,劳务派遣用工1.48万人。

与上年末相比,邮储银行共减员4224人,其中合同制员工减员3880人。

再进一步划分,截至6月末,邮储银行合同制员工“30岁及以下”人数31360人、占比17.61%;而上年末,其“30岁及以下”员工尚有36623人、占比20.13%。

也就是说,上半年,邮储银行共减少了5263名“30岁及以下”员工。除去自然年龄增长,这一数值也着实令人咋舌。

在其他年龄段中,“31-40岁”减员2090人,“41-50岁”增员1869人,“51岁及以上”增员1604人。

3万人离开银行:工行半年减少1万员工,宁波、平安银行减员5%,年轻人流失多

招商银行披露的“研发人员年龄结构”数据传递出了同样的趋势。截至6月末,招商银行研发人员中,30岁及以下共4952人,30-40岁(不含30岁,含40岁)4654人;2023年末,这两部分员工数分别为5424人和4263人。即半年分别减少472人和391人。

大环境变化下加剧的业绩压力不可忽视。点开“今天你从银行离职了吗?”超话,无数银行人、特别是银行年轻群体,在此大诉苦水。面对没有尽头的业绩冲刺、无用又躲不掉的各类加班、尸位素餐又颐指气使的领导、各类匪夷所思的客户投诉……当代银行人给出的“通解”是,递上辞职信。

春江水暖鸭先知。年轻的银行人已经“用脚投票”。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9-03 08: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30岁及以下”员工减少了5263名,令人意外。不得不说一波年轻人开始离开这所谓的“金饭碗”了。增长和留下的是一波有车贷,房贷,有老人养,有孩子要上学的人。死磕或是他们唯一的出
2024-09-28 07:49:00
探索系统化养老金融服务体系 宁波银行苏州分行从“金融助老”向“养老金融”升级
...宁波银行给我们准备了老花镜、拐杖等很多便利,这些对年轻人来说或许不算什么,但对于我们老年人来说都很有意义,很让人感动的细节。”一位75岁的爷爷在给宁波银行苏州新区支行的感谢信
2024-08-26 15:33:00
机构纵论银行股下半年投资策略:价值重估行情或刚刚开启
...年度行情收官,《大众证券报》记者注意到,至截稿时,银行(中信)指数年内微涨2.04%,在30个中信行业板块中排在第14位。值得一提的是,在“中特估”概念催化下,年内国有行板块
2023-06-21 09:33:00
乐途电器订单减少利润流失严重,发展跨境电商转型
...着美国订单的减少,不少工人返乡去了。而且,新时代的年轻人在流水线上工作的意愿明显降低了。“我们生产线上的工人40~50岁,年轻人不愿过来做。”黎明阳说,年轻人宁愿做直播电商、
2023-08-24 12:31:00
A股上市银行中报密集出炉,本周料将全部披露完毕。同花顺数据显示,截至8月28日,已有25家上市银行发布半年报,整体看业绩分化,16家归母净利润实现两位数增长,也有银行营收净利双降
2023-08-30 08:04:00
信用卡也来蹭流量
... 半岛全媒体记者姚文嵩最近,随着“酱香拿铁”走红,多家银行反应迅速,推出了积分兑换、支付立减等花式营销活动。然而,信用卡的火热营销却难掩现实冰冷。根据央行披露的二季度信用卡行
2023-09-13 00:13:00
作为城商行的“尖子生”,长期以来,宁波银行依靠零售金融在业绩、规模上均交出优异成绩,而随着市场利率下行、个人贷款市场竞争加剧,宁波银行是否还能够继续保持高速增长趋势?2024年中
2024-09-12 16:38:00
年内4名新晋副总裁均来自宁波银行,宁银消金贷款规模半年增长百亿
...资格获批。宁银消金的前身为华融消金,2022年5月,宁波银行受让原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持有的华融消金全部股权,成为后者控股股东,当年8月更名为宁银消金。截至2024年
2024-12-12 23:33:00
各类银行存款利率不一,有银行临近半年末“降息”
长久以来,年中跨季时点都是各大银行发力揽储的关键节点,然而有银行却选择在临近半年末的关口下调存款利率。记者从宁波银行上海某支行工作人员处了解到,该行6月26日起下调3年期储蓄存款
2024-06-29 19:21:00
更多关于财经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