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浅析古诗词中的夏日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7-12 10:36:00 来源:戏说三国

国风里的夏日,暑热蕴清凉,荷田满幽香,午憩有青簟,夜晚闻蛙鸣,宜携琴访友,宜调香品茗,动则清风弄月影,静处潭畔听松风。国风里的夏日,是遥远的;诗歌中的夏日,惬意悠长。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很喜欢写荷花。

杨万里的荷花,既有“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清淡灵动,也有,“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盛大明烈。

一幅是清澈小池之中,尚处幼嫩的荷尖,蜻蜓一点,那是水墨画中大量的写意留白;一幅是莲叶接天,触目深绿,点缀着朵朵红莲,花与叶均在全盛之时。

但论起“清凉”的袪暑意蕴,单凭“小池”二字,就已是凉意满满,思之忘暑了。

浅析古诗词中的夏日

《忆王孙·夏词》

宋李重元

风蒲猎猎小池塘,过雨荷花满院香。

沈李浮瓜冰雪凉。

竹方床,针线慵拈午梦长。

李重元不算特别不出名。但是,他以女子口吻描写春夏秋冬的四首“忆王孙”,却均是意境极好的佳作。

雨后难得清凉,让雨水一激,满院荷香。倚在凉爽的竹榻上,这是多么惬意的一个夏日午后啊,连针线这种轻松活计都懒得做了。

用凉水冰镇好的水果,是最适宜这个慵懒的午后了。“沈李浮瓜”太有生活情趣了。吃完水果,一个长长的午觉,瓜香、花香都能如梦,这样的夏日,再长都不觉得苦吧。

浅析古诗词中的夏日

《鹧鸪天》

宋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

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夏凉总与雨相联。

秋雨愁绪一怀,冬雨寒瑟凄冷,春雨美则美矣,却往往让人心生不胜依依之感,还是夏雨淋漓痛快啊。

三更一场大雨,洗出来满目洁净,带来一日清凉。这种时候是万不能辜负的,傍晚日头徐徐落去,却仍是兴致勃勃的在村舍外,古城旁漫无目的随意闲逛,美啊。

浅析古诗词中的夏日

《夏日登车盖亭》

宋蔡确

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

睡起莞然成独笑,数声渔笛在沧浪。

“浮生若梦”是什么样的感觉呢?

纸屏、石枕、竹床,助人好眠,手中的书都没看两眼就酣然入梦了。

真是一个长梦啊,不经意间的与灵机的一次邂逅,梦醒之后,几番思忖,莞尔一笑之下,豁然开朗。生命之书,翻到了新的一页。

这也许就是所谓的“时机”。眼前的失意与踌躇都不算什么,泛舟一叶于江湖,渔舟唱晚,不亦快哉。

浅析古诗词中的夏日

《夏意》

宋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簟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幽深的小院中我躺在竹席上,浑身清凉;透过薄纱帘,红艳艳石榴花入眼满是蓬勃之意。浓密的树阴隔断了暑气,午睡醒来,耳边传来一阵阵黄莺的啼叫声。

短短四行,有声有色,虽是夏景,却字字清爽。

写庭院,落墨在有深深别院的景深;写榴花,有薄薄夏帘的前景;写绿树,有明暗光色的转换;写黄莺,从鸣声听得,句句从空际着笔。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12 11: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三伏天,古诗词中“觅”清凉
...种。”其实,在暑热难耐的日子里,抽空品读一些可爱的古诗词,沉心静气,说不定能从头舒服到脚呢!《纳凉》。北宋·秦观:“携杖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
2023-08-07 01:34:00
...脉、水塘、大雪、渔翁……学生在绘画的过程中加深了对古诗词的理解。教师也可以运用简笔画,画出诗意。《小池》是宋朝诗人杨万里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教师可以一边讲解一边用简笔画画出:
2023-07-30 07:38:00
...朗诗声润童心,浓郁书香伴成长——天等县城关小学开展古诗词和课外阅读考级活动侧记□ 许艳玲10月11日,天等县城关小学开展2023年秋季学期“书香校园”大阅读系列之古诗词和课外
2023-10-18 08:49:00
...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南宋·杨万里炎炎夏日,这是属于西湖独有的名篇。如同白居易的“谁不忆江南”,杨万里也凭借这首咏西湖荷花诗,被一代代中国人传颂。杨万里与陆游、尤
2024-06-28 17:34:00
本文转自:大同日报古诗词里觅童趣樊树林又一个“六一”国际儿童节翩然而至,阅读经典古诗词里关于童真童趣的语句,在字里行间感受他们生活的丰富多彩,也别有一番趣味。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
2024-06-02 00:55:00
...启蒙,3月31日,南京市江宁区江宁街道河西社区开展了“古诗词DIY”亲子活动。教师巧妙地运用音乐引导宝宝们平复情绪,通过节奏感十足的动作向宝宝们传达即将开始上课的信息。家长和
2024-04-02 21:23:00
...知其意。再往前走,是孩子们用工整的字体抄写的一首首古诗词,以及传统手工染色技术——扎染晕染的一片片画布。还有用小手修剪的一张张剪纸,更有用树叶粘贴的一幅幅秋韵美景。看着孩子们
2023-12-04 03:06:00
...提到古人诉至笔端的诗词,婉转动人,让人回味无穷。是古诗词里草长莺飞,如诗如画的春天,亦如贺知章笔下“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的春;是古诗词里荷风送爽,鸟语蝉鸣的夏天,
2024-02-14 12:36:00
房县图书馆开展“拼剪冬日之诗 品味诗韵流长”古诗词贴画活动
...梅 通讯员 王丽君)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古诗词更是中华文化的绚丽瑰宝。为培养青少年儿童对诗词的阅读兴趣,同时锻炼动手能力、创造能力。12月2日上午,房县图书馆开展
2023-12-04 10:4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沉肩挑山,砥砺攀登——记山东中烟滕州卷烟厂卷包车间“挑山工”於永军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泰山,五岳之首,万千游客无不惊叹于泰山的雄奇俊秀,令人仰望。然而我,却折服于一群小人物
2025-09-04 10:15: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安琪“团长说今晚要走70里路,途中还要消灭800个敌人,我们就跑啊跑。在部队里,赶路不是用走的
2025-09-04 07:40:00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当我们回望那段烽火岁月,不应只将目光锁定在硝烟弥漫的前线,更当看见如贵州这般沉默而坚韧的“战略大后方”
2025-09-03 23:32:00
烽火金叶:山东烟草的抗战传奇
鲁网9月3日讯八十载岁月流转,硝烟散尽,山河重光。当我们回望那段血火交织的抗战岁月,山东大地上一片片碧绿的烟田,竟在无声中化为民族救亡的“金色血脉”
2025-09-03 17:11:00
在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乌江西岸的石坡山上,矗立着一座庄严的墓碑。碑身正面镌刻着“苏联空军金角罗夫烈士之墓”——这个名字被当地百姓铭记
2025-09-03 18:21:00
菏泽郓城九旬老兵观阅兵 见证从烽火岁月到盛世华章
大众网记者 李效谨 通讯员 崔如坤 郓城报道9月3日清晨,郓城的天空被轻柔的阴云笼罩,空气中弥漫着初秋的清爽。张文兰老人家门口那块“光荣之家”的牌匾
2025-09-03 18:49:00
编者按:抗日战争中,河南作为贯通南北的战略腹地与中原屏障首当敌锋,在烽火熔铸中承载深重苦难,于枪林弹雨中镌刻不屈抗争。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09-03 20:20:00
【黔言】抗战记忆永不磨灭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全国各地纷纷以不同形式开展纪念活动,缅怀英烈、重温历史。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
2025-09-03 21:27:00
贵州八万多军民硬生生凿出来的“抗战生命线”:24道拐每一寸土地,都回荡着全民抗战、共赴国难的呐喊
80多年前,当警报的悲鸣第一次撕裂贵州高原湛蓝的天空,山河为之变色;晴隆二十四道拐上,不分昼夜轰鸣的引擎,是维系国脉的喘息
2025-09-03 21:59:00
《如寄》之力与美
张吉祥此题自觉有些怪——《如寄》那来的力?哪来的美?其力有二:一曰感染力。《如寄》一面世,即有学界耆宿如宋遂良、吕家乡等老一辈学者著文解读阐说
2025-09-03 22:14:00
一床如寄月斜风细:耿介耳的寄心与寻迹
李酉宏“一床如寄 月斜风细”,这八个字,是上世纪初被称作“江南三名士”之一高燮《点绛唇》中的两句,大意是指局促在狭小的床上
2025-09-03 22:15:00
这盛世如您所愿!老兵目光坚毅,向新型装备敬礼。
2025-09-03 14:32:00
李建礼:对此融心神,知君重毫素
鲁网9月3日讯(记者 刘斌)对此融心神,知君重毫素。这句诗,出自杜甫诗作《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好的书画作品,能够让观者心神为之一醉
2025-09-03 14:47:00
“我们只有反抗,只有斗争!”这是胶东特委书记理琪撰写的油印信件———《给各级党同志的一封信》中的名句。他以瘦弱之躯扛起胶东抗战大旗
2025-09-03 15:51:00
巾帼不让须眉的白衣战士张华英
张华英老人(左二)大众网记者 邢晨 通讯员 肖水莲 烟台报道烽火岁月里,山东胶东大地遍布抗争印记。在烟台黄渤海新区潮水镇潮水一村
2025-09-03 16: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