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浅析古诗词中的夏日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7-12 10:36:00 来源:戏说三国

国风里的夏日,暑热蕴清凉,荷田满幽香,午憩有青簟,夜晚闻蛙鸣,宜携琴访友,宜调香品茗,动则清风弄月影,静处潭畔听松风。国风里的夏日,是遥远的;诗歌中的夏日,惬意悠长。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很喜欢写荷花。

杨万里的荷花,既有“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清淡灵动,也有,“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盛大明烈。

一幅是清澈小池之中,尚处幼嫩的荷尖,蜻蜓一点,那是水墨画中大量的写意留白;一幅是莲叶接天,触目深绿,点缀着朵朵红莲,花与叶均在全盛之时。

但论起“清凉”的袪暑意蕴,单凭“小池”二字,就已是凉意满满,思之忘暑了。

浅析古诗词中的夏日

《忆王孙·夏词》

宋李重元

风蒲猎猎小池塘,过雨荷花满院香。

沈李浮瓜冰雪凉。

竹方床,针线慵拈午梦长。

李重元不算特别不出名。但是,他以女子口吻描写春夏秋冬的四首“忆王孙”,却均是意境极好的佳作。

雨后难得清凉,让雨水一激,满院荷香。倚在凉爽的竹榻上,这是多么惬意的一个夏日午后啊,连针线这种轻松活计都懒得做了。

用凉水冰镇好的水果,是最适宜这个慵懒的午后了。“沈李浮瓜”太有生活情趣了。吃完水果,一个长长的午觉,瓜香、花香都能如梦,这样的夏日,再长都不觉得苦吧。

浅析古诗词中的夏日

《鹧鸪天》

宋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

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夏凉总与雨相联。

秋雨愁绪一怀,冬雨寒瑟凄冷,春雨美则美矣,却往往让人心生不胜依依之感,还是夏雨淋漓痛快啊。

三更一场大雨,洗出来满目洁净,带来一日清凉。这种时候是万不能辜负的,傍晚日头徐徐落去,却仍是兴致勃勃的在村舍外,古城旁漫无目的随意闲逛,美啊。

浅析古诗词中的夏日

《夏日登车盖亭》

宋蔡确

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

睡起莞然成独笑,数声渔笛在沧浪。

“浮生若梦”是什么样的感觉呢?

纸屏、石枕、竹床,助人好眠,手中的书都没看两眼就酣然入梦了。

真是一个长梦啊,不经意间的与灵机的一次邂逅,梦醒之后,几番思忖,莞尔一笑之下,豁然开朗。生命之书,翻到了新的一页。

这也许就是所谓的“时机”。眼前的失意与踌躇都不算什么,泛舟一叶于江湖,渔舟唱晚,不亦快哉。

浅析古诗词中的夏日

《夏意》

宋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簟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幽深的小院中我躺在竹席上,浑身清凉;透过薄纱帘,红艳艳石榴花入眼满是蓬勃之意。浓密的树阴隔断了暑气,午睡醒来,耳边传来一阵阵黄莺的啼叫声。

短短四行,有声有色,虽是夏景,却字字清爽。

写庭院,落墨在有深深别院的景深;写榴花,有薄薄夏帘的前景;写绿树,有明暗光色的转换;写黄莺,从鸣声听得,句句从空际着笔。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12 11: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三伏天,古诗词中“觅”清凉
...种。”其实,在暑热难耐的日子里,抽空品读一些可爱的古诗词,沉心静气,说不定能从头舒服到脚呢!《纳凉》。北宋·秦观:“携杖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
2023-08-07 01:34:00
...脉、水塘、大雪、渔翁……学生在绘画的过程中加深了对古诗词的理解。教师也可以运用简笔画,画出诗意。《小池》是宋朝诗人杨万里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教师可以一边讲解一边用简笔画画出:
2023-07-30 07:38:00
...朗诗声润童心,浓郁书香伴成长——天等县城关小学开展古诗词和课外阅读考级活动侧记□ 许艳玲10月11日,天等县城关小学开展2023年秋季学期“书香校园”大阅读系列之古诗词和课外
2023-10-18 08:49:00
...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南宋·杨万里炎炎夏日,这是属于西湖独有的名篇。如同白居易的“谁不忆江南”,杨万里也凭借这首咏西湖荷花诗,被一代代中国人传颂。杨万里与陆游、尤
2024-06-28 17:34:00
本文转自:大同日报古诗词里觅童趣樊树林又一个“六一”国际儿童节翩然而至,阅读经典古诗词里关于童真童趣的语句,在字里行间感受他们生活的丰富多彩,也别有一番趣味。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
2024-06-02 00:55:00
...启蒙,3月31日,南京市江宁区江宁街道河西社区开展了“古诗词DIY”亲子活动。教师巧妙地运用音乐引导宝宝们平复情绪,通过节奏感十足的动作向宝宝们传达即将开始上课的信息。家长和
2024-04-02 21:23:00
...知其意。再往前走,是孩子们用工整的字体抄写的一首首古诗词,以及传统手工染色技术——扎染晕染的一片片画布。还有用小手修剪的一张张剪纸,更有用树叶粘贴的一幅幅秋韵美景。看着孩子们
2023-12-04 03:06:00
...提到古人诉至笔端的诗词,婉转动人,让人回味无穷。是古诗词里草长莺飞,如诗如画的春天,亦如贺知章笔下“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的春;是古诗词里荷风送爽,鸟语蝉鸣的夏天,
2024-02-14 12:36:00
房县图书馆开展“拼剪冬日之诗 品味诗韵流长”古诗词贴画活动
...梅 通讯员 王丽君)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古诗词更是中华文化的绚丽瑰宝。为培养青少年儿童对诗词的阅读兴趣,同时锻炼动手能力、创造能力。12月2日上午,房县图书馆开展
2023-12-04 10:4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长白时评评论员 殷建光人类社会本应向着文明不断迈进,然而二战却将人类拖回野蛮的深渊。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的所作所为,便是这段黑暗历史中最典型的例证
2025-09-15 11:21:00
座落在湖北襄阳的“长渠”(又名“白起渠”“百里长渠”),始于战国,兴于唐宋,沿用至今2300余年。2018年,入选第五批世界灌溉遗产
2025-09-15 17:44:00
今天上午,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正式官宣:第二届楚文化节将于9月20日在荆州开幕。千年古城,立刻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2025-09-15 22:57:00
“鬻子救国”写大义:一个广东籍南洋小贩捐输抗战的家族记忆
几十年过去了,九旬老人郑社心还记得父亲说过的话:国家国家,没有国,哪有家?他的父亲郑潮炯,原本是到东南亚打拼的普通广东人
2025-09-15 20:11:00
弘扬三大精神 奋力建成支点丨云岭之战:红四方面军浴血奋战杀出重围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陈熠林 喻波)鄂陕交界的云岭山脉,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1932年11月11日,实行战略转移的红四方面军到达上津镇云岭一带
2025-09-15 21:05:00
晋祠水系丰富,饮马泉虽算不上其中的佼佼者,却也是一眼常年不涸的井。这样的井在晋祠并不少见。此井得名“饮马泉”,源于相传有三位帝王曾在此饮马
2025-09-15 18:34: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孙敬清青山埋忠骨,山河祭英魂。连日来,位于六合区的桂子山烈士陵园迎来一批批参观瞻仰的市民游客
2025-09-14 09:56:00
三面“杨靖宇支队”战旗已经抵达新民大街,途径新民大街126号,这里是伪满洲国国务院旧址,新中国成立后,原建筑被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接收
2025-09-14 10:10:00
“今天能来到现场我倍感荣幸。”通化市杨靖宇烈士陵园讲解员于洋说,“作为杨靖宇烈士陵园的一名讲解员,在知道这面战旗将送往陵园时
2025-09-14 15:56:00
净手、击鼓明志、正衣冠、朱砂启智……9月12日,山西太原百年唱经楼内,一场传统“开笔礼”正在进行。中新社给予关注报道。报道介绍
2025-09-14 19:20:00
杨靖宇后人马继志:看着“杨靖宇支队”战旗,仿佛看到爷爷带领抗联战士驰骋疆场的场景
迎接“杨靖宇支队”战旗荣归吉林的仪式上,杨靖宇将军之孙马继志望着鲜红的旗帜,心潮澎湃,仿佛看到爷爷在白山黑水、林海雪原带领抗联战士驰骋疆场的场景
2025-09-14 23:49:00
七件扇作见证国画家张大千半世纪丹青情谊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杭州9月14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剑平)9月13日至14日,七件见证张大千与友人半世纪丹青情谊的扇作
2025-09-14 23:00:00
一代名相张英墓修缮工程通过用地预审
大皖新闻讯 9月9日,安徽省自然资源厅正式批复了张英墓修缮工程通过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张英(1638年~1708年),字敦复
2025-09-13 12:52:00
省内唯一! “艰苦卓绝十四年——东北人民抗战史实陈列”入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陈列展览推介名单”
近日,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国家文物局发布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陈列展览推介名单。由长春伪满皇宫博物院东北沦陷史陈列馆主办的“艰苦卓绝十四年——东北人民抗战史实陈列”成功入选
2025-09-13 16:19:00
“草鞋兵”出征,无数家庭破碎:“我们没打算活到冬天”的悲壮谁懂?
“在1937年到1945年这段时间里,我们贵州出兵的总人数接近64万,大家都知道川军出川是浩浩荡荡极为悲壮的,但是其实如果把我们黔军出黔的这64万左右的人数除以当时贵州的总人口
2025-09-13 16: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