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大同日报
古诗词里觅童趣
樊树林
又一个“六一”国际儿童节翩然而至,阅读经典古诗词里关于童真童趣的语句,在字里行间感受他们生活的丰富多彩,也别有一番趣味。
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他们憨态可掬的模样总会触碰我们心底最柔软的地方。“见人初解语呕哑,不肯归眠恋小车。一夜娇啼缘底事,为嫌衣少缕金华。”唐代韦庄的这首《与小女》,只是简单描写了牙牙学语的小女孩的日常,却充满童趣:小女儿刚能听懂大人讲话,就咿咿呀呀学着说话了,因为贪恋着玩小车子,迟迟不肯上床睡觉。她娇滴滴地啼哭了一晚上,到底为了什么呢?原来只是因为衣服上少绣了一朵金线花……寥寥数笔不仅将女儿的娇憨可爱勾勒了出来,更让自己的爱女之情诉诸笔端。
“幼女才六岁,未知巧与拙。向夜在堂前,学人拜新月。”与韦庄的《与小女》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唐代诗人施肩吾的《幼女词》。诗歌中描写七夕这天,小女孩郑重其事地在堂前学着大人“拜新月”,短短四句,勾画出一个既逗人而有趣,又纯真而可爱的“小大人”形象。
孩子们对外部世界的感知很敏锐,爱玩更是他们的天性,因此无论是一片叶子、一只蝴蝶都能让他们愉悦不已。“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这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的诗句。诗歌节奏明快,意思浅显易懂。孩童于稀疏的篱笆旁急追黄蝶之天真与稚气,跃然眼前。自号随园老人的清代诗文大家袁枚的诗歌《所见》写道:“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看啊,树上的一只蝉,便给了牧童满满的快乐……孩子们的心灵澄澈透明,这样简单纯粹的快乐就足以让他们满足。
中国是一个农耕文明发达的国家,千百年来许多诗词也反映了儿童们参与劳动的情形。“朝牧牛,牧牛下江曲。夜牧牛,牧牛度村谷。荷蓑出林春雨细,芦管卧吹莎草绿。乱插蓬蒿箭满腰,不怕猛虎欺黄犊。”这是唐代诗人李涉的《牧童词》。李涉用细腻的笔触,塑造了一个早出晚归、朝气蓬勃、天真快乐、勇敢机智的牧童形象。“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宋代诗人范成大的这首《夏日田园杂兴》历来之所以被无数人推崇,是因为诗歌中展现了田园风光,描写了夏日里农人的辛劳,具有浓浓的乡愁味道,更因诗歌中的儿童意象令人念念不忘……
童年是一首萦绕在耳边的老歌,更是一个人脑海里永远的记忆。在“六一”国际儿童节之际,品读千百年来诗词作品中的童真童趣,感受儿童们生活中的喜怒哀乐之外,更希望我们的内心也能保持几分纯净和纯粹,灵魂永远澄澈与美好!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02 05: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