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宋徽宗为什么对蔡京宠信有加?最后还是被活活饿死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2-22 15:59:00 来源:戏说三国

在宋徽宗统治的20多年中,最宠信的是蔡京、王黼、童贯、梁师成、李彦、朱勔等人,这些人都势焰熏天,被时人称为“六贼”,而蔡京便是“六贼”之首。他们互相勾结,排斥异己,广树党羽,贿赂公行,甚至公开标价卖官。当时曾有“三千索,直秘阁;五百贯,擢通判”的歌谣,揭露蔡京等人公开卖官的行径,许多想靠行贿得官职的人都在蔡京门前等候。

宋徽宗为什么对蔡京宠信有加?最后还是被活活饿死

蔡京,字元长,北宋权相之一、书法家。北宋兴化军仙游县慈孝里赤岭(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枫亭镇东宅村)人,熙宁三年进士及第,先为地方官,后任中书舍人,改龙图阁待制、知开封府。崇宁元年(1102),为右仆射兼门下侍郎(右相),后又官至太师。蔡京先后四次任相,共达十七年之久,四起四落,堪称古今第一人。

宋徽宗为什么对蔡京宠信有加?最后还是被活活饿死

只要提起蔡京,就得说昏君宋徽宗赵佶,他俩像一根线拴的两只蚱蜢,难拆难分,谁也离不了谁。“元更化”时,蔡京力挺保守派司马光废免役法,获重用。绍圣初,又力挺变法派章变行免役法,继续获重用。蔡京首鼠两端,投机倒把,是个被人不齿的机会主义分子。徽宗赵佶即位,因其名声太臭,被劾削位,居杭州。

宋徽宗为什么对蔡京宠信有加?最后还是被活活饿死

适宦官童贯搜寻书画珍奇南下,蔡京变着法儿笼络这位内廷供奉,得以重新入相。从此,无论蔡京如何打击异己,排斥忠良,窃弄权柄,恣为奸利,宋徽宗总是宠信有加,从不猜疑。

宋徽宗为什么对蔡京宠信有加?最后还是被活活饿死

所以,朝廷中每一次的反蔡风潮掀起,宋徽宗虽然迫于情势,不得不降黜一下,外放一下,以抚平民意,但总是很快将其官复原职。从他登基的崇宁元年(1102年),任蔡京为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起,到靖康元年(1126年)罢其官爵止,二十多年里,赵佶四次罢免了他,又四次起用了他。最后,蔡京年已八十,耳背目昏,步履蹒跚,赵佶还倚重这个老年痴呆症患者,直到自己退位。

宋徽宗为什么对蔡京宠信有加?最后还是被活活饿死

金兵来犯,赵佶眼看大事不好,匆忙逊位,撂挑子当了太上皇,让儿子赵桓登基继位,也就是钦宗。此时弹劾蔡京的奏章如雪片飞来,其中以孙觌的上疏最为深刻全面:“自古书传所记,巨奸老恶,未有如京之甚者。太上皇屡因人言,灼见奸欺,凡四罢免,而近小人,相为唇齿,惟恐失去凭依,故营护壅蔽,既去复用,京益蹇然。自谓羽翼已成,根深蒂固,是以凶焰益张,复出为恶。倡导边隙,挑拨兵端,连起大狱,报及睚眦。怨气充塞,上干阴阳,水旱连年,赤地千里,盗贼遍野,白骨如山,人心携贰,天下解体,敌人乘虚鼓行,如入无人之境。”(据徐自明《宋宰辅编年录》)

宋徽宗为什么对蔡京宠信有加?最后还是被活活饿死

这份参奏的对象,与其说是蔡京,毋宁说是赵佶。赵佶作为文人,诗词一流,绘画一流,连他的书法,所创造出来的“瘦金体”也是一流。作为皇帝,却是末流。因为中国老百姓,不需要一个会画画、会写诗、会弹琴的皇帝,而是需要一个不给老百姓制造灾难的统治者。

宋徽宗用自己的行动,与奸佞之臣一起,为大宋皇室筑下一座牢笼,也为华夏民族留下千年之耻——“靖康之耻”,除康王赵构一人“泥马过江”而逃外,全家成为金人俘虏,皇室女眷更是遭受百般凌辱,酿成千年难消的人间悲剧。

宋徽宗为什么对蔡京宠信有加?最后还是被活活饿死

靖康元年,宋钦宗颁布圣旨,除了已经在宣和七年被处死的李彦,其余五贼谁也甭想跑。就这样,王黼被贬到永州,途中被秘密处死;梁师成被贬为彰化军节度副使,途中也被秘密赐死;朱勔被贬到循州,不久也被斩首处死。

宋徽宗为什么对蔡京宠信有加?最后还是被活活饿死

大宋王朝一直都有不杀士大夫的传统,高级官员只有贬谪,还无赐死的先例,但是为了这几个大臣,大宋王朝可以说是开了先例,成员都被贬谪、流放,赐死了,那么,身为六贼之首的蔡京,自然要受到更高等级的对待。官方没有明确给蔡京赐死,只是流放,但是百姓是很聪明的,那就是在其充军发配的一路之上,不卖给蔡京一粒粮、一滴油、一根菜,更甭说一块烙饼、一个馒头、一个包子了。没有发通知,没有贴布告,更没有下命令,发文件,街乡市井,城镇村社,驿站旅店,庄户人家,所有的百姓表现出从来没有过得齐心,让他活生生地饿死。

宋徽宗为什么对蔡京宠信有加?最后还是被活活饿死

饥肠饿肚的蔡京,回想当年,那山珍海味,那珍肴奇馐,现在连一口家常便饭,也吃不着了。那时候,他爱吃一种腌制食品“黄雀酢”,堆满三大间厅堂,他转世投胎一千次也吃不完,现在想闻闻那扑鼻香味也不可能了。那时候,他想吃一个包子,得若干人为之忙前忙后,现在,即使那个缕葱丝的妇女碰上他,也绝不肯将缕下的废物——一堆烂葱皮,给这个两眼翻白的饿鬼。

中国人对于贪官污吏的憎恨,是绝对一致的,再也没有比这种饿死蔡京的死法,更让大众百姓开心的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22 17:45:2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他是北宋最优雅的文官,也是朝堂最跋扈的佞臣
...望不足,始终未能位列宰执,跻身权力巅峰。直到1099年宋徽宗赵佶继位,蔡京终于迎来了人生的春天,与此同时,北宋的官场也即将迎来最寒冷的凛冬。位列中枢面对祖宗基业和锦绣河山,没
2023-06-19 10:42:00
宋徽宗赵佶写诗填词书法绘画样样精通,就是不能当皇帝
...)对南唐后主李煜的评价。用在另一位艺术皇帝亡国之君宋徽宗赵佶身上也甚为合适。且据说在赵佶降生之前,其父宋神宗曾到秘书省观看收藏的南唐后主李煜的画像,“见其人物俨雅,再三叹讶”
2023-01-03 16:25:00
靖康之变后赵佶第十九女是何结局
...悲剧收场。赵缨络,初封顺福公主,后改封顺德帝姬,是宋徽宗赵佶的第十九女。靖康元年(1126年),赵缨络嫁给了向子扆,这一年她十六岁。靖康二年(1127年),金军看准时机骤然挥
2023-05-31 10:37:00
靖康二年三月底(公元1127年),金国人将宋徽宗赵佶、宋钦宗赵桓,连同3000多位北宋宗室成员,一同被金人掳去。至此,北宋正式灭亡,这场事件就是历史中著名的“靖康之变”,也叫“靖
2024-05-20 06:40:00
宋徽宗赵佶被俘后依贪念女色,在金国共生了80个儿女
宋徽宗赵佶《眼儿媚·玉京曾忆昔繁华》玉京曾忆昔繁华。万里帝王家。琼林玉殿,朝喧弦管,暮列笙琶。花城人去今萧索,春梦绕胡沙。家山何处,忍听羌笛,吹彻梅花。北宋/赵佶上面这首著名的《
2023-01-19 17:05:00
他15岁当太子,为何最后被父亲打晕强行抬上龙
...中,其实有很多并不具备为君之才却继承了皇位的皇帝。宋徽宗赵佶就是这其中非常典型的一位,他自小就才华横溢,如果生在一个普通的富贵人家,本可以成为一位流传千古的艺术大家。可是偏偏
2024-04-26 23:09:00
北宋军队为什么不出兵营救被掳的皇帝
...示,令全城百姓结保,不得藏匿宋室宗亲。随后,太上皇宋徽宗、皇帝宋钦宗及皇后、皇太子、公主等3000多人被押上囚车北去,宫廷内外之冠服、宝物、古器、地图、书籍、府库蓄积等被也被
2023-11-03 20:07:00
揭秘高俅:从文秘到殿帅的跃升之路
...的一块跳板,高俅很快就凭此攀上了当时的端王、后来的宋徽宗赵佶。而他们的结识,也是颇有一番传奇。在殿庐待班,邂逅。王云:“今日偶忘记带篦刀子来。欲假以掠鬓,可乎?”晋卿从腰间取
2024-02-27 17:56:00
宋钦宗赵桓在靖康之变时经历了什么
赵桓,即宋钦宗,宋徽宗赵佶长子,宋高宗赵构异母兄,生母是显恭王皇后,北宋第九位皇帝,也是北宋最后一位皇帝,元符三年(1100年),赵桓生于坤宁殿。初名赵亶,封韩国公,次年六月晋爵
2024-05-27 17:2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大河网讯(记者 王怡潇)1934年11月16日,红二十五军从河南省罗山县何家冲出发长征,这支两千多人的“娃娃军”,怎样鏖战独树镇冲出险境
2025-11-20 12:57:00
河北日报讯(记者肖煜)近日,纪念邹韬奋诞辰130周年系列活动之“韬奋好书”暨“好书评”揭晓大会在北京举行。河北省两种出版物获评2025年“韬奋好书”
2025-11-19 08:36:00
10位无名烈士生前容貌被复原,26位烈士遗骸完成DNA鉴定,怀揣照片的烈士颅骨破坏严重,“可能战斗时就已经不存在了”(见习记者:边义婷 剪辑:刘响)
2025-11-18 17:18:00
《天地有正气——颜杲卿颜真卿双忠记》出版发行
日前,由历史文化学者孙万勇创作的《天地有正气——颜杲卿颜真卿双忠记》一书,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并向全国发行。该书忠于史实
2025-11-18 17:23:00
傅山园里遇良师
中华傅山园牌坊重阳时节,我所在的三立书画院一行30余人,赴中华傅山园参加纪念傅山诞辰418周年的临摹画活动。见群中张喜淯老师等现场拍摄的精彩视频与照片
2025-11-18 18:27:00
趣玩山野!连江这个“宝藏营地”——元野营地焕新升级!
2025-11-18 13:01:00
一炉香火连两岸,一脉相承系宗亲——台湾彰化梁氏宗亲返乡谒祖
11月16日,南安翔云迎来台湾彰化县秀水乡的梁朝钦等41位宗亲返乡谒祖。“300多年前,弘丙公怀揣着对生计的期盼,从泉州蚶江港出发
2025-11-17 16:59:00
细品林黛玉魁夺菊花诗
《红楼梦》第三十八回插图曹雪芹先生虽是以小说家的身份而广为人知,但他还有一个重要身份:诗人。诗人曹雪芹来写小说《红楼梦》
2025-11-17 18:21:00
“陈陈相因”,出自《史记》,言太仓陈粮叠积竟溢仓外。身为普通读者,我深深偏爱青年作家陈陈相因的作品。她的创作,是冬日老墙缝里冒的新芽——根还缠着往昔的黄土
2025-11-17 18:22:00
文化不灭 国家永存——《国家记忆:故宫文物南迁史》出版发行
今年10月,故宫博物院第五任院长、“故宫学”首倡人郑欣淼历时四年撰写的新著《国家记忆:故宫文物南迁史》,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和吉林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发行
2025-11-17 21:50:00
聚焦厦门本土文学与红色历史 何况两部新作出版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陈冬)厦门作家何况近日接连推出两部新作,分别为书评集《我看与看我:厦门当代作家作品过眼录》与长篇纪实文学《流动的领土
2025-11-15 08:20:00
一生赤诚报国,百岁丹心长存——追忆百岁新四军老战士段飞
大皖新闻讯 11月14日晚上六点半,103岁的抗战老兵段飞在安徽亳州市涡阳县家中安详离世。11月15日,段飞老人的儿子段超告诉大皖新闻记者
2025-11-15 12:56:00
太行风|一眼千年
一眼千年——遥望古代壁画中的燕赵往事1998年拍摄的安平汉墓出行图白盖轺车。冯 玲摄近日,“彩墨生辉 古壁乾坤——河北古代壁画艺术精品展”正在河北美术馆举办
2025-11-14 08:41:00
“永恒回响”——汉唐艺苑2025秋季拍卖会即将启幕
时序入冬,艺术盛事再启新篇。汉唐艺苑2025年秋季拍卖会——“永恒回响”书画、瓷器、玉器精品专场,将于11月20日至11月21日在成都启雅尚国际酒店5楼桑耶裕康厅举行预展
2025-11-14 16:31:00
在黄河奔腾入海的壮阔画卷中,在泰山巍峨耸立的云海之间,齐鲁大地以其五千年未曾断流的文明血脉,孕育出“孔孟之乡,礼仪之邦”的深厚底蕴
2025-11-14 17: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