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他是北宋最优雅的文官,也是朝堂最跋扈的佞臣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6-19 10:42:00 来源:戏说三国

靖康元年(1126年)8月,风雨飘摇中的北宋,即将在两个月后迎来其176历史中的至暗时刻。

而此时的中国南方,距汴梁城千里之外的潭州(长沙),年逾八旬、身形佝偻的枯瘦老者,在贬谪岭南的路上,死于城郊的一座破庙之中。

默默无闻地死去,就如同在这个昏暗无光的帝国中,无数悄悄而来又匆匆而去的生命一样。

但这个死后仅有竹席裹身,又被草草安葬的老人,却有一个天怒人怨、神憎鬼厌的名字——北宋“六贼”之首,曾烜赫一时的权相蔡京。

他是北宋最优雅的文官,也是朝堂最跋扈的佞臣

天资卓绝

北宋庆历七年(1047),蔡京出生于兴化军仙游县(今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一户普通的官宦家庭。

之所以说普通,是因为其父蔡准虽然是景祐元年(1034年)的进士,也在仁宗朝历任秘书丞、郎中、侍郎等官职,但其为官清廉,并没有为子孙积攒多少官场人脉和政治资源。

在这里,有必要用一组数据先介绍一下蔡京出生的福建省,在两宋科举历史上所取得的光辉战绩和难以超越的地位:

两宋319年的历史上,共开科118次,取士28933名,而其中仅福建籍的进士就占了近1/4,达到了惊人的7144人。

福建已然是人才辈出之地,而仙游蔡家,更是一个极其罕见而优异的高智商、科举型家族。

蔡准之后,蔡京与胞弟蔡卞于熙宁三年(1070)成为同榜进士,成为一时之美谈,蔡京当时只有23岁,可谓青年才俊,而其弟蔡卞更是只有13岁,简直是少年天才。不仅如此,蔡京、蔡卞的后代之中,又有多人考取进士。

他是北宋最优雅的文官,也是朝堂最跋扈的佞臣

优良的家族基因赋予了蔡京超乎常人的天赋,这种天赋不仅体现在其年幼时的博闻强记、机敏聪颖之上,也映射在其宦海浮沉多年的政治手段和官场智慧上。

而且,北宋以文治国,和范仲淹、王安石、司马光、欧阳修这些优秀的政治家一样,蔡京在纵横官场的同时,也具备相当高的文化修养和艺术水平。

但令人遗憾的是,一个才智卓绝、文采风流的蔡京,一个既有治国手段又有官场经验的宰相,最后不仅没有成为范仲淹、王安石、司马光、欧阳修这样光耀后世的人物,反而成为了人神共愤的奸贼。

究其原因,无非是“有才无德”这四个字在作祟——一个利己主义者,一旦身居高位,对国家和民族的伤害,往往比那些碌碌无为者来得更加可怕。

左右逢源

年轻的蔡京以进士入仕,当时正值“熙宁变法”的高潮,朝堂之上,支持变法的新党和反对变法的旧党,也将北宋长久以来的“朋党之争”逐渐推向了白热化。

当时宰相王安石主持变法,又得到宋神宗的大力支持,变法派在朝堂之上占据着绝对优势。

他是北宋最优雅的文官,也是朝堂最跋扈的佞臣

凭借敏锐的政治嗅觉,捕捉到有利时机的蔡京,立刻成为了新党中的积极分子,并因为在变法中的表现,受到宋神宗和王安石的重用。

此后,其职务开始扶摇直上,由钱塘尉、舒州推官升任中书舍人,元丰初年,又改龙图阁待制,知开封府。

由主管县一级政法工作的地方小吏,摇身一变,成为首都开封的最高行政长官,蔡京也一步步靠近了帝国中心的政治舞台。

元丰八年(1085年),宋神宗去世。宋哲宗冲龄即位,高太后垂帘听政,起用反对变法的司马光出任宰相,此时王安石早已被边缘化,新法也几乎全被废掉。

司马光上台后,毫无立场可言的蔡京又摇身一变,成为执行司马光意志的得力人物。

司马光要恢复“雇役法”为“差役法”,限期五天。结果整个宋朝境内,只有蔡京治下的开封辖区全部按时完成。如此高效的执行力,让司马光都不禁称赞:“若人人奉法如君,有什么行不通!

元祐八年(1093),高太后病逝,哲宗亲政,改元“绍圣”,表示要绍述父亲宋神宗的变法遗愿,王安石之后,新党的又一大佬章惇拜相执政。

蔡京又凭借此前和王安石千丝万缕的联系,投其所好,积极支持章惇复尽新法。

不得不说,在围绕王安石变法的漫长斗争大戏中,新旧两党虽然水火不容,但对于蔡京却都青眼有加;

新党党魁王安石认为他有宰相之才,旧党元老吕公著也曾称赞他能力超群。就连老成持重的司马光也对其另眼相看。

而蔡京也确实有一番手段和能力,在王安石、司马光、章惇主导的接连三次变法、改法的政治角力中,他始终能在新旧两党斗争的缝隙之中游刃有余。

他是北宋最优雅的文官,也是朝堂最跋扈的佞臣

但神宗、哲宗时期,由于蔡京资历尚浅,威望不足,始终未能位列宰执,跻身权力巅峰。直到1099年宋徽宗赵佶继位,蔡京终于迎来了人生的春天,与此同时,北宋的官场也即将迎来最寒冷的凛冬。

位列中枢

面对祖宗基业和锦绣河山,没有哪个皇帝会生来就选择做一个祸国殃民的昏君,继位之初的宋徽宗,也曾想发愤图强,并且在政治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他是北宋最优雅的文官,也是朝堂最跋扈的佞臣

但正如哲宗驾崩后,在选择帝位继承人时,宰相章惇所言“端王轻佻,不可为君”。

赵佶本非性格沉稳坚毅之辈,其执政期又处在外敌入侵、政局动荡的北宋末年,富国强兵困难重重,极易使人产生挫败放弃之心。

而一个既有政治能力、朝堂之上可以为其分忧,又懂逢迎媚上、生活之中可以为其提供享受的蔡京,适时地出现在了徽宗的身边。

宋徽宗和蔡京最早的交集,始于公元1102年前后,当时蔡京被贬出京,闲居杭州,正值徽宗安排亲信宦官童贯于当地求购书画及奇巧之物,善于逢迎投机的蔡京,紧紧抓住了这根重回朝堂的救命稻草,随侍左右,对童贯百般殷勤,并无偿的将自己的书画交由童贯转呈宫中。

蔡京虽是奸佞之人,但其在书画方面具有极高的天赋,尤其是书法造诣堪称当世一绝,其人与苏轼、黄庭坚、米芾并称“苏、黄、米、蔡”,宋四家也代表了宋朝书法的最高水平。

他是北宋最优雅的文官,也是朝堂最跋扈的佞臣

而宋徽宗又恰好是一个极具书画鉴赏能力的艺术家型皇帝,一来二去,蔡京的投其所好很快便起到了作用,蔡京的名字也渐渐进入了宋徽宗的视线。

但书画只是敲门砖,蔡京真正受到重用,客观来说还是其政治才能和朝野之中良好的名声。

徽宗初期,同为宰相、又分属新旧两党的韩忠彦与曾布,在激烈而残酷的相互斗争中先后离开中枢。

徽宗急需填补因韩、曾二人离开后所留下的权力真空,蔡京之名,赵佶早有耳闻,而蔡京也再次敏锐地察觉到新旧两党相互倾轧、角力的矛盾,抓住时机脱颖而出。

1102年初的汴梁,天时地利人和,在几方面的共同作用之下,蔡京重回京城,并于当年七月拜相,开始了他倾四海九州之力逢迎媚上,并借此达到权力巅峰的道路。

党同伐异

徽宗即位之初,为了调和变法派与保守派的激烈矛盾,便改元为“靖中建国”,采取“大公至正”,两派并用的施政方针。

但新旧两党积怨已久,以中庸的手段根本无法调和两者的矛盾,再加上徽宗尚未亲政,朝政大权仍由保守地向太后把持,故而朝堂之上旧党一派声势更胜一筹。

他是北宋最优雅的文官,也是朝堂最跋扈的佞臣

半年后,向太后还政,徽宗大权独揽,恰在此时,又有新党官员向其进言道:宰相韩忠彦是韩琦之子,他可以秉承其父遗志,反对变法,而陛下贵为天子,却不能继承先帝的变法主张。

这番“子承父业”的论调,并未讨论新旧两党之优劣。而是以亲情纽带为切入点,却极大地刺激了徽宗的神经,并成功点燃了其对旧党的怒火与仇恨。

至此,北宋朝堂的政治风向发生根本性的转变,赵佶的施政纲领由起初的不偏不倚转为对旧党不遗余力地打击。

而初登相位的蔡京,正急于培植党羽、铲除异己,以巩固和维持手中来之不易的权力。

而对保守派痛下杀手,既能迎合圣意,又成为其光明正大党同伐异的好手段,可谓一举两得。

随后,一块由蔡京负责提供名单,宋徽宗御笔亲书,镌刻着司马光、文彦博等保守派核心人物名字的“元祐党籍碑”炮制出炉,并昭示天下。

他是北宋最优雅的文官,也是朝堂最跋扈的佞臣

从此,这场君臣联手对于旧党的大清算,逐渐成为蔡京党同伐异的工具,而元祐党人的范围,也从最初的保守派,逐渐扩大到所有敢于违背其个人意志的官员。

蔡京稍有不满便会将政敌或者潜在威胁划为旧党并加以政治迫害,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在朝堂之上大权独揽。绵延数十年的朋党之争虽然结束,但北宋官场却变得更为混乱、腐朽。

在排除异己的同时,蔡京为了更好地获得宋徽宗的宠信,便开始“以狷薄巧佞之资,济其骄奢淫逸之志”,千方百计地讨好皇帝,来巩固自己的地位。

逢迎媚上

宋徽宗治国虽然不行,但却是个极具艺术气质的皇帝,普通的酒池肉林、声色犬马,根本无法满足这个昏君在物质层面的追求。

要长期稳定地拍到赵佶的马屁,自身不具备过硬的文化素养和鉴赏水平,是很难办到的,偏偏蔡京就具备这样的综合素质。

他是北宋最优雅的文官,也是朝堂最跋扈的佞臣

听琴图:居中抚琴者为宋徽宗,左右分别是童贯、蔡京

琴棋书画、金石古玩,凡徽宗有所求,蔡京必有所应,还千方百计地搜罗新奇古怪之物,满足皇帝的猎奇心理,而其本身又在书法领域具备一技之长,更能与赵佶产生共鸣。

能够迎合皇帝的爱好,善于创造条件满足皇帝的需求,这一点,有点像乾隆皇帝与和珅君臣的关系。

但蔡京似乎又比和珅更加高明,因为他在让皇帝为所欲为的同时,还能通过自己渊博的学识,为皇帝的放纵找到理论依据。

宋徽宗有时也担心自己的穷奢极欲,会招致流言蜚语,但蔡京却劝慰道:天子富有四海,就应该享受天下的荣华富贵。”

甚至还引用《易经》,发展出一套丰、亨、豫、大的理论,其核心内容就是:太平时节,君王要有天子气派,要敢于花钱,敢于纵情享乐,不必拘泥于世俗之礼,否则便会失去上天的眷顾。

蔡京的引经据典,给了宋徽宗极大的心理安慰,使其更加心安理得的奢靡放纵。而蔡京又大肆搜刮民脂民膏,为赵佶的穷奢极欲提供财力保障。

皇帝的欲望得到满足之后,对蔡京更是恩宠有加,终徽宗一朝,蔡京虽然四起四落,但始终权势熏天,其门生党羽,更是飞扬跋扈。

双面权相

惑乱人主以得宠,结党营私而专权,蔡京绝对是个标准的奸佞之辈,但如果将其等同为一般溜须拍马的跳梁小丑,似乎过于简单而有失偏颇。

客观来说,一个能够被新旧两党所推崇的蔡京,除了党同伐异和善于逢迎邀宠之外,是具备治国和理政的真才实学的。

他是北宋最优雅的文官,也是朝堂最跋扈的佞臣

蔡京主政期间,设立“居养院、安济坊、漏泽园”等机构,健全和完善了一整套社会赈济、救助制度,这既是惠泽大众的善政,也是其政治能力的体现。

蔡京还在崇宁年间主持“崇宁兴学”,在全国普建学校,建立县学、州学、太学三级相联的学制系统,发展太学,恢复设立医学,创立算学、书学、画学等专科学校;罢科举,改由学校取士。对宋朝的教育事业发展起了重大作用。

经济方面,其对茶法、盐法、货币等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使北宋府库充盈。

但随着地位的巩固和权力的膨胀,曾经风流儒雅、勤政爱民的蔡京,又显露出他性格中阴狠、贪婪的一面。

陷害和驱逐朝臣,把持朝政为所欲为,又建宣和库式贡司,搜刮各地的金银库藏,以满足皇帝的私人享受。

首倡丰、亨、豫、大之说,鼓动徽宗大肆挥霍的同时,造成北宋朝堂奢靡之风,前代积累之财富也被迅速消耗。

设“苏杭应奉局”,巧取豪夺民间奇珍异宝,兴花石纲之役,沿途毁桥拆路,耗财费力,加剧社会动荡。

他是北宋最优雅的文官,也是朝堂最跋扈的佞臣

靖康之难时,徽宗恐惧退位,其子钦宗嗣位,已昏聩老朽的蔡京被列为“六贼”之首,贬至儋州,死于南去之途。

这位在北宋晚期皇权更迭、朋党争斗的复杂政治环境中,始终屹立不倒的权相,这位曾经在朝堂之上呼风唤雨、权倾一时的佞臣,在人生的最后时刻,虽有金银傍身,却因沿途百姓无人愿意为其提供食物而被活活饿死,死后无棺椁载尸,只能埋进了专门收葬无名死者的漏泽园中。

但与即将迎来灭顶之灾的北宋王朝,还有被他诱导、耽误,即将成为亡国之君的宋徽宗相比,与那些战死沙场的将士和千千万万沉沦的平民相比,哪怕是草席裹身,客死异乡,也算是落得个寿终正寝的好下场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19 14: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宋代新党话事人之争,蔡京为何成最大赢家
...为以下几个阶段“宋神宗时期”、“宋哲宗时期”以及“宋徽宗时期”宋神宗执政时期斗争北宋熙宁七年,其实是新党的一个分水岭,一直以来都团结在话事人王安石周边的新党突然出现了裂缝。连
2024-06-19 20:12:00
他既是奸臣之首又是大书法家,画好诗好字好就是人品不好
...好。中国历史上,要说有文化的皇帝,恐怕没有人比得上宋徽宗了。而同样作为文人,能够像蔡京这样,把皇帝玩得团团转的,也算凤毛麟角。滋生害虫,必然需要合适的土壤、阳光和雨露。而滋生
2023-07-13 07:46:00
文人误国?苏辙一篇文章掐断大宋复兴希望
...对态度,变法已然不可能,最终哲宗只能将其贬黜。直到宋徽宗继位后,苏辙的官职才得以恢复。作为文人,苏辙确实造诣很深,但作为从政的文官,苏辙又未免过于顽固。他只看到了新政施行的艰
2024-05-07 20:38:00
司马光名望为何不如王安石
...去世哲宗亲政,可惜7年后病逝年仅24岁,宋哲宗之后就是宋徽宗了。从宋神宗到宋徽宗,大宋在废除和启用新法之间反反复复摇摆不定,其中有一个人是毫无节操可言,谁当政他就支持谁,谁下
2023-01-07 21:22:00
靖康之耻的发生,熙宁变法真的是始作俑者吗?
...大灾难。根据《靖康稗史笺证》记载,在这次灾难之中,宋徽宗、宋钦宗以及诸多皇室成员、大臣、嫔妃等三千余人全被掳走,而北宋都城东京的所有积蓄也全被洗劫一空。即便至今,人们在看待这
2023-05-30 16:36:00
为什么相对于唐朝和明朝,北宋宦官最没存在感
...前朝小,但宦官势力仍是不可小瞧的一股的力量,甚至在宋徽宗时期成为了北宋王朝的掘墓人。北宋改革,宦官势力减弱北宋对于的宦官势力的改革,雨田君还是认为起到了应有的效果,起码在北宋
2024-06-20 15:48:00
最具争议的王安石继承人是谁,陷害过苏轼
...世后的立储问题上,章惇还是很有远见的对端王(后来的宋徽宗)进行评价,一针见血的指出宋徽宗的德行,不足以成为一国之君。因而受到了曾布和太后等”立端王“党人的排挤,最后被贬到了岭
2024-06-20 17:01:00
范纯仁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明。他虽身处逆境,但依然以乐观态度面对命运的不公。宋徽宗即位后,得知范纯仁在“先朝言事忠直”,但“不知目疾如何”,打算重用他继续回朝出任宰相。范纯仁因眼疾“捧诏而泣”,请求辞
2023-05-26 14:07:00
...代没有人脸识别技术,也没有铺天盖地的照片宣传,就连宋徽宗这样的皇帝出门会约见李师师,会馆里也没几个人认识他,更何况是老迈的蔡京?而且蔡京被贬时仍是身居官位,绝非后人想象中那般
2024-06-07 06:3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走进位于思明区大同路7号的厦门侨批馆,一艘悬挂在空中的福船映入眼帘,船旁飘扬着一封封穿越时空的侨批信笺
2025-11-01 08:30:00
探寻教育先驱的“巾帼之思” 《陈嘉庚与女子教育》出版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陈嘉庚的名字如同一座丰碑。他是倾资兴学的爱国华侨,更是率先呼吁男女教育平权的先驱
2025-11-01 08:31:00
1日,市文旅局发布跟着《黑神话:悟空》游太原主题旅游线路,邀请游客循着“悟空”足迹,漫步晋阳山水,品味市井烟火,触摸非遗匠心
2025-11-01 18:23:00
何以中国|邂逅千年荆风楚韵 ,古城中开启文化奇幻之旅
大皖新闻讯 禹划九州,始有荆州。这座承载着5000年建城史、500年建都史的古城,宛如一部厚重的史书,每一页都写满了岁月的故事
2025-10-31 09:29:00
首都博物馆上新 第二十二届北京书法篆刻精品展开幕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张敏)“隶书源流”第二十二届北京书法篆刻精品展10月30日在首都博物馆开幕。本次展览主要采取面向社会广泛征集和面向会员定向邀请两种方式征稿
2025-10-31 16:41:00
“我最喜欢的济宁楹联”|鱼台孝贤广场楹联
(高山景行 上联:阁壮水云乡,克襄孝道明忠道 下联:德昭桑梓地,且看今贤继古贤)(紫气东来 上联:鱼龙呈变化,万顷烟波堪醉我 下联
2025-10-31 17:24:00
《吴长庆家族》出版暨读书分享会在肥举行
大皖新闻讯 10月31日下午,文化学者夏冬波新著《吴长庆家族》出版暨读书分享会在合肥育才书店徽州书局举行。《吴长庆家族》是研究合肥市(原庐州府)名门望族吴长庆家族(庐江鳌山吴氏家族)的一部家族史著作
2025-10-31 21:52:00
聚焦如何“提笔绘丹青” 山翁画册《墨痕》出版
继《山翁书画集》和40万字的《山翁评论文集》出版之后,著名书法家、评论家、收藏家山翁先生介绍如何“提笔绘丹青”的专著《墨痕》
2025-10-30 08:40:00
“跟着楹联游济宁 ”第十五站活动走进金乡奎星湖公园
鲁网10月30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金乡,在金乡,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文峰塔前走一走,官学财运全都有。”光善寺塔又称文峰塔
2025-10-30 17:13:00
老有福丨他的百年“青春之歌”:百岁陈世明的信仰与传奇
福州新闻网10月29日讯(记者 朱榕 文/摄)重阳节前,福州江南水都小学的学生们来到台江万颐养老院,探望101岁的陈世明
2025-10-29 15:14:00
每年农历九月九,是中国传统的重阳节。此时,金秋送爽、丹桂飘香、枫叶正红,形成了登高、赏秋、晒秋、赏菊、插茱萸等重阳节习俗
2025-10-29 16:57:00
寒葱岭,八十载枪声犹在耳——追寻陈翰章将军的东北抗战印记
翰章红军小学的操场上,一尊戴着红领巾的烈士雕塑静静矗立,目光如炬。这位被称为“书生战将”的烈士,就是东北抗日联军杰出将领陈翰章
2025-10-29 18:05:00
彩叶映长城 共绘秋景画
10月27日拍摄的秦皇岛市海港区驻操营镇长城秋景。近日秦皇岛市海港区驻操营镇长城进入最佳观赏期山间层林被秋意染透红橙黄绿的彩叶错落交织与蜿蜒伸展的古长城相互映衬色彩交织间尽显秋意
2025-10-29 08:10:00
《愤怒的天府》:中国历史版的“战争与和平”
在当代中国文坛,很少有一部作品能像宋小武的《愤怒的天府》那样,以如此磅礴的气势与思想深度,重构民族记忆的史诗线索。130万字的三卷本
2025-10-28 14:51:00
“我最喜欢的济宁楹联”|嘉祥岳飞纪念馆楹联
(上联:赤胆忠心照汗青 下联:精忠报国千秋颂)(上联:教子育孙尽栋梁 下联:通义明道真贤母) (上联:上继祖德居县伴朝一代名吏 下联
2025-10-28 19: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