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南阳:推动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持续提升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10-31 17:31: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网

南阳:推动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持续提升

南阳市委副书记、市长路红卫。人民网记者 时岩摄

人民网郑州10月31日电(记者时岩)南阳是农业大市,也是粮食大市,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南阳做了哪些行之有效的工作,成效如何?

在10月31日上午举办的“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系列主题南阳专场新闻发布会上,南阳市委副书记、市长路红卫介绍,今年,全市夏粮单产达到每亩388.1公斤,同比增长了6.8%;总产84.78亿斤,增长了6.6%。秋粮虽受严重洪涝灾害影响,但经过受灾地区干部群众灾后抢种、补种、换种,总体上实现了大灾之年粮食产量基本稳定。南阳市将时刻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千方百计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努力让“中国碗”盛更多“南阳粮”,积极为服务全省全国大局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路红卫说,南阳是河南粮食生产核心区的主产区,是全国21个粮食产量超百亿斤的地市之一,在服务保障全省乃至全国粮食安全上地位举足轻重、作用至关重要。一方面,南阳市稳定粮食产量的使命重大。南阳常年粮食种植面积在1900万亩以上,产量在140亿斤以上,约占全省的11%、全国的1%,其中小麦产量占全国的1/30,形象地讲,南阳1年生产的粮食可供全国14亿人吃10天,全国每30个馒头中就有1个来自南阳,是名副其实的“中州粮仓”。另一方面,南阳防灾害保丰收的责任重大。南阳既是小麦条锈病由南向北进入河南的“南大门”,也是由长江流域麦区向黄淮海麦区发展的“头道关”,承担着防控小麦条锈病扩散的艰巨任务。

近年来,南阳市认真贯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自觉扛稳政治责任,奋力推动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持续提升。今年,全市夏粮单产达到每亩388.1公斤,同比增长了6.8%;总产84.78亿斤,增长了6.6%。秋粮虽受严重洪涝灾害影响,但经过受灾地区干部群众灾后抢种、补种、换种,总体上实现了大灾之年粮食产量基本稳定。

能取得这样的成效,南阳市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狠抓。首先是严守“一条红线”稳面积。南阳市深知“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在各类用地需求非常紧张的情况下,科学统筹“三区三线”划定,优先划定农田保护区8971平方公里,全省第一;其中,划定永久基本农田1309万亩、占全省的13.3%,全省最多,做到了“应划尽划、应保尽保”。与此同时,持续深入开展“非农化”“非粮化”专项整治,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确保了耕地红线不破防、农田只种吃饭粮。

此外,南阳市还狠抓“四大支撑”提产能。一是狠抓良田建设。为提升耕地产出率,南阳市不断完善“投融建运管”一体化工作模式,全面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905万亩。特别是,为吸取今年洪涝灾害的教训,9月份全面启动了农村沟渠联通集中整治行动,目前已疏通沟渠4683公里、打通堵点断点6895个,分别占总任务的39%、47%,预计明年汛期前可全面完成任务。二是狠抓良种推广。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种地不选种,一年少两成”。为加快优良品种选育推广步伐,我们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依托邓州全国杂交小麦育种创新基地、许为钢院士工作站等高能级科研平台,积极开展优良品种选育推广,先后选育了“宛麦362”“宛玉17”等一批本土品种,推广了“郑麦1860”“京科938”等一批外地品种,目前全市主要农作物的良种覆盖率达到100%。三是狠抓良机运用。我们通过组建区域农机服务中心、打造南阳农机云平台,大力推动先进农业机械普及应用,全市大型农机存量达到70万台,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89%。同时,大力推广机收减损技术,今年麦收机收损失率仅为0.7%,比农业农村部规定标准低了0.5个百分点,直接减少小麦损失420万斤,相当于增加种植面积5.5万亩。四是狠抓两大行动。我们深入实施粮油大面积单产提升和农技人员包村联户两大行动,不断完善条锈病等病虫灾害和旱涝等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及防范应对体系,全面推广“吨粮田”“吨半田”集成技术模式,全力保稳产、促增产。如近年来,南阳年均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十余轮次,每年为农民减少灌溉等成本2亿多元。又如,面对今年7月份的严重洪涝灾害,有针对性地制定推广“排、渗、补、防、控、改”六字措施,最大程度减轻了灾害影响,全市累计改种补种玉米等作物142.47万亩,秋粮生产基本实现了“非灾区多增产、轻灾区保稳产、重灾区少减产”。

此外,南阳市还推行“三化改革”增效益。在推行标准化生产方面,通过依托新型经营主体,持续抓好小麦、玉米、水稻生产标准体系的推广落实,并建立健全质量安全监管追溯体系。目前,全市粮食作物标准化种植率达到95%以上;在大力推进规模化经营方面,南阳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启动实施“小田并大田”改革试点,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稳步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目前,全市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总量达到5.6万家,土地流转面积达到451万亩,托管服务超3000万亩次,合计占耕地总面积的70%左右;在大力推行产业化发展方面,南阳市牢固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紧紧围绕“粮头食尾”做文章,奋力拉长粮食产业链条,累计培育以牧原集团、想念面业为代表的国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08家。去年牧原生猪出栏量为6381万头,可以说,全国每出栏10头猪,就有一头是牧原养殖的。去年全市绿色食品产业集群规模突破1400亿元,今年有望达到1700亿元。

同时,南阳市还积极落实党政同责,夯实责任保障;用好惠农政策,夯实动力保障;加大投入力度,夯实资金保障。建立财政投入稳定增长和“政银担保投”联动机制,全方位加大粮食安全投入,实现了力度和额度的“两个只增不减”,有力助推了南阳盆地粮食安全产业带建设。“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时刻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千方百计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努力让中国碗盛更多南阳粮,积极为服务全省全国大局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路红卫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31 20: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南阳市“三个一批”项目成绩单出炉
...期“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活动举行。此次活动主会场设在南阳市。据了解,在河南省第七期“三个一批”活动中,南阳市共228个项目入选
2023-02-01 14:28:00
南阳:抢抓农时统防统治 确保夏粮丰产丰收
...讯(大象新闻记者 焦广超 通讯员 钱鑫 李俊伯)眼下,南阳小麦正值抽穗扬花期,也是小麦赤霉病、条锈病病虫害防控关键时期。为全力保障粮食安全,实现保丰收提产量的总体目标,4月1
2024-04-17 11:59:00
河南南阳:电助春灌保丰收
...水,水肥充足了小麦长势自然就好。”4月1日,在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侯集镇袁营村瑞鑫农场,农户苏方玉在侯集中心供电所“翔鲤”电力志愿服务队队员的帮助下,接通电源,连上“水炮”,清
2024-04-01 17:52:00
全市两万农机“龙口夺粮”
本文转自:南阳日报全力以赴战“三夏”全市两万农机“龙口夺粮”本报记者 陈 琼“你的车辆检验完毕,在这儿签个字。这个是你的农机跨区作业证,出去作业当中,一定要注意安全。”5月18日
2024-05-20 01:19:00
夏收在即,上百台收割机不让下高速?河南安阳回应,安徽一地做法获赞
每经编辑:毕陆名河南省南阳市作为小麦主产区,近期面临小麦收割的农忙时节,迎来了大量外地收割机的跨区作业。然而,有媒体发布一则“上百台收割机因超宽超高无法下高速”的消息冲上了每经热
2023-05-29 14:02:00
我市秋粮产量增速创新高
本文转自:南阳日报总产59.3亿斤,增长5.2%我市秋粮产量增速创新高本报讯 (通讯员孟显根)12月25日,笔者从相关部门获悉,2023年,我市秋粮产量增速居全省第一,创历史新高
2023-12-26 02:43:00
本文转自:南阳日报□ 郝春城“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春分过后,大地回春,农事忙碌的季节又到了!粮食安全是国家发展的“定海神针”。南阳是全国重要的小麦产区。在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版
2024-03-22 04:25:00
让“丰收在望”成“丰收在手”
本文转自:南阳日报□ 郝春城“杏子黄,麦上场。”眼下麦浪翻金,夏粮收获全面展开。截至目前,我市已收获小麦751.8万亩,超过全市种植面积一半。悠悠万事,吃饭为大。粮食问题事关国计
2024-05-28 04:14:00
济宁市微山县南阳镇开展2024年防汛抢险应急救援综合演练
...大汛、抢大险、救大灾”的准备,6月5日,济宁市微山县南阳镇举办2024年防汛抢险应急救援综合演练。演练前,南阳镇负责同志对应急救援演练工作进行安排部署,细致落实各项任务分工,
2024-06-08 16:56: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