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农民押一人进京城,朱元璋见了大喜:谁敢加害你,我诛他九族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10-20 10:46:00 来源:戏说三国

天下间最痛恨贪官污吏的是什么人?那肯定是身在最底层的贫民百姓了。他们被压榨、被剥削,被逼得走投无路的,甚至要靠卖妻儿来换取口粮。

农民押一人进京城,朱元璋见了大喜:谁敢加害你,我诛他九族

所以,若是让这一部分人掌握了大权,那简直就是贪官污吏们的灾难,而明朝的统治者恰好就曾是贫苦百姓中的一员。

朱元璋小时候给地主家放牛,好在当时父母、兄长都还健在。可是,一场瘟疫过后,父亲、母亲、兄长都相继离他而去了。朱元璋想要好好安葬亲人,但他绝望地发现,自己连一块儿安葬亲人的土地都没有。他去求祖祖辈辈侍奉的地主,但地主无情,将他拒之门外。朱元璋无力呐喊,天道不公。最后,另一个地主看不过眼,给他了一块地,朱元璋这才将亲人下葬。

朱元璋登基后,应该没有人不开眼地向他提起这件事了,但朱元璋却不会忘记当时的绝望和恨。所以,他恨透了贪官。朱元璋规定:官员只要贪污八十贯以上的钱财,就要被处以绞刑。朱元璋在贪官身上施行的刑罚有多严酷,就说明儿时贫苦的回忆,对他的影响有多深。

农民押一人进京城,朱元璋见了大喜:谁敢加害你,我诛他九族

朱元璋诛杀了一批又一批的贪官,百姓纷纷拍手叫好,但这可苦了朝堂上的那些大臣。能站在朝堂上,执掌一方的人,能有几个真的分文不取的,所以他们整天提心吊胆。

然而,朱元璋做到这个程度,还觉得不够。他又下了一道圣旨:大明的百姓,不管出身如何,只要发现贪官,都可以将贪官绑起来,送到京城处置,沿途关卡还必须放行。不过,平民百姓都很怕官员打击报复,同时又觉得皇帝不会真的给他们做主,所以没有人敢这么做。

农民押一人进京城,朱元璋见了大喜:谁敢加害你,我诛他九族

朱元璋等了又等,也没有等来被百姓押送的贪官。他派出人手去查,很快就查出了原因,这让朱元璋很无奈,也有点发愁。正当朱元璋一筹莫展的时候,一个叫陈寿六的百姓压着贪官进城了,这正解了朱元璋的燃眉之急。朱元璋二话不说,赶紧开庭审理了。

其实,陈寿六也是抱着试一下的态度,这个贪官把他和当地的百姓逼得没有了活了。他想着反正大不了就是一死,干脆干吧!

朱元璋手下的人很快就理清了案件,朱元璋依法严惩了这名贪官,并赏给陈寿六二十个元宝。除此,朱元璋还下令:“谁敢捏造事实来害陈寿六,就诛他九族!当然,若陈寿六仗着有皇帝撑腰,为非作歹,也严惩不贷。”

农民押一人进京城,朱元璋见了大喜:谁敢加害你,我诛他九族

朱元璋这道旨意一下,百姓们总算理解了朱元璋的苦心。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揪出贪官的行列,明朝的官场也变得干净起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20 14: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此人农民出身,凭一人之力建立国家,让汉人扬眉吐气
...元末的大英雄有很多,最终的大赢家只有一个人,那便是朱元璋。很多人因为朱元璋卑微的出身而看不起他,然而客观的评价:一位历史人物又怎么能以出身为依据呢?其实朱元璋这个人吃过的苦还
2023-05-01 18:48:00
这位丞相了不得,一人造反九族尽灭,3万人为其垫背
...历史上最后一任丞相胡惟庸。此人是明朝开国功臣,曾随朱元璋南征北战,立下汗马功劳。然而他的结局却是十分悲惨的,不仅自己被朱元璋处死,还牵连被灭九族,甚至还让3万多人为他垫背,这
2023-06-16 05:44:00
...偿失了后患无穷了。所以他必须杀了蓝玉永绝后患。于是朱元璋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谋反罪处理了蓝玉,诛灭九族,财产尽收。可是也因为如此在朱棣谋反之时,朱允炆身边竟无可用的武将,所以
2024-06-23 19:55:00
株连九族包括哪九族?这种残酷的刑罚为何经久不衰
...死刑;然而,明清时期,没有继续放宽,反而更加扩大,朱元璋授意制定的《大明律》规定,有重大犯罪者,不仅本人凌迟处死,九族处死,连同居之人也要一律处斩,所幸没有波及女性,女性亲属
2022-12-24 18:51:00
他是下场最惨的明朝忠臣,祖坟被掘,家乡也成废墟
...造明初盛世;另一方面却是好大喜功、多疑残暴,明太祖朱元璋死后,继位的明惠宗削藩,引发燕王朱棣不满发动靖难之变,篡位自封为帝。一些不归顺的旧臣遭到处死,而景清这个人却假意归降,
2022-12-30 22:09:00
中国历史上被诛十族的人
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时,太子朱标不幸死了。作为皇帝的朱元璋并没想把帝位传给他的儿子,而是把朱标的儿子朱允文立为了皇太孙。那么问题就来了,朱元璋一死,身在北京的燕王朱棣就打着“清君侧”
2024-02-05 19:24:00
方孝孺:明朝的忠臣与学者,十族被灭的悲剧人物
...臣,同样也是著名的学者,书法家。方孝孺在洪武年间被朱元璋重用,初露头角还是因为一件有趣的事情。有一次朱元璋设宴款待众臣,方孝孺的老师宋濂出席,太祖酒后兴致大发,让宋濂明晨写一
2023-11-05 22:08:00
从夷三族到诛九族,古代中国的刑罚演变与争议
...围更广。这个被夷十族的人就是明朝时期的文官方孝孺,朱元璋在建立明朝后,将自己的儿子们分封到了全国各地为诸侯王。朱元璋最喜欢的儿子是大儿子朱标,但是朱标过早地离世让朱元璋的谋划
2023-09-11 01:38:00
蓝玉的人皮是怎么保存了200年的
明朝开国大将蓝玉,最终的下场也是够惨的了,他被朱元璋下令剥皮,当时的洪武四大案中就有蓝玉案在其中。但是到了明朝末年,蓝玉被剥下来的人皮竟然又被发现了,为什么蓝玉的人皮可以保存两百
2023-08-01 21:3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全球习练者近4亿人 太极拳在此发源
大河网讯 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提到太极拳,不得不去其发源地——焦作温县陈家沟转一转。9月20日,“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来到陈家沟景区
2025-09-21 07:37:00
大河网讯 9月20日上午,“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走进焦作武陟嘉应观,探访这座有“黄河故宫”之称的清代治黄文化建筑群
2025-09-21 07:37:00
电影《731》热映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在南京,日军当年也有一支“731部队”南报网讯(记者杜莹)电影《731》正在热映,主要讲述了抗战胜利前夕
2025-09-20 09:53:00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城市知识竞猜服务类节目《欢乐大猜想》约您畅游河北邯郸
千年古都,孕育出无数的成语典故,现代新城,绽放出摄人的夺目光彩,“活楼”、“吊庙”,诉说着华夏起源,贴崖石窟,讲述着文化底蕴
2025-09-20 11:08:00
书法爱好者郭书雷:巧构“合体字”,让传统文化“活”在当下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从伟在多数人眼中,汉字是方方正正的符号。而在书法爱好者郭书雷的手中,汉字却成了可以巧妙拼插的“艺术积木”
2025-09-20 16:21: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李策:烟盒纸上写下赤诚宣言
“我们现在只是暂时的分离。”在中共贵州省工委旧址纪念馆上百件展品中,有一张香烟盒纸引人驻足。香烟盒纸平整铺开,面积仅10余平方厘米
2025-09-20 23:34: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伊水畔的龙门石窟 藏着不朽文化印记
大河网讯 站在伊水之滨远眺,东山与西山隔河对峙,天然造就“伊阙”胜景,而嵌入两岸崖壁的石窟群,正是这座跨越千年的佛教艺术宝库
2025-09-21 00:27:00
央媒看太原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
2025-09-20 07:24:00
9月18日,“致敬英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在清徐县烈士陵园举行。清徐县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少先队员、抗战英烈子女代表等各界人士百余人
2025-09-20 07:24:00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
杜兴成新作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 周进朗诵
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作者:杜兴成朗诵:周进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中轴线上,儿孙相伴家人行。大栅栏,一条古色古香的街巷
2025-09-19 20:59:00
名不虚传、个个千年!河南这些小镇入列→
大河网讯 (记者 刘瑞朝)武则天沐浴过的温泉镇,齐桓公光临过的召陵镇,以造纸业出名的纸店镇,唐代高僧玄奘故里缑氏镇……每一个地名
2025-09-19 21: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