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此人农民出身,凭一人之力建立国家,让汉人扬眉吐气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5-01 18:48:00 来源:戏说三国

熟悉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在中国数千年历史中,朝代更替不断,这其中更是有不少的王朝。而其中多数都是汉人王朝居多,中国历史上比较"实在"的一次"亡国"是什么时候?自然是金人统治的元朝灭了汉人政权宋朝了,宋朝的亡国意味着古典意义上中国的"灭亡"。

蒙古人在入主中原后发布了一些不公正的制度,这其中有很明显的民族歧视,"天下为公"的汉人竟然成为了下等人,这让不少人感到愤怒。乱世总是要出豪杰的,英雄能为常人所不能为,民族英雄那便是拯救同胞于水火。

此人农民出身,凭一人之力建立国家,让汉人扬眉吐气

元末的大英雄有很多,最终的大赢家只有一个人,那便是朱元璋。很多人因为朱元璋卑微的出身而看不起他,然而客观的评价:一位历史人物又怎么能以出身为依据呢?其实朱元璋这个人吃过的苦还真不是一般人能抗的下来的。

朱元璋出身农家,从他父亲这一代往上无一例外都是贫农,八月初八生人于是取名:"朱重八",朴实如此。古代的农民和现在可不同,他们并没有自己的土地,说白了就是给地主打工。地主不是无私奉献的善人,在他们眼里,下层百姓生活的如何和自己一点儿关系也没有。朱元璋的父母每天起早贪黑地给人做活,没想到最后还是落得了个饿死的悲惨结局,双亲亡后不久,朱元璋的兄弟也接连去世,这对他是个不小的打击。没得办法,为了生计只能出家当和尚。和尚吃饭要化缘,因此朱元璋受到诸多嘲讽辱骂。倘若我是朱元璋,那一定是受不了这种委屈,"能常人所不能",这便是强者和世人的差距。

此人农民出身,凭一人之力建立国家,让汉人扬眉吐气

一日,正在寺庙里思索日后该如何度过的朱元璋,突然接到了儿时好友汤和的来信,濠州的郭子兴反了,汤和就他在手底下混,他想要给朱元璋一个出路。面对这封信件,一开始的朱是不想前往的,可是这件事偏偏被人知晓了,造反是诛九族的大罪,可此时朱元璋已一无所有,索性开始了那艰苦的军旅生涯。

从离开气量短小的郭子兴到自己单干,再到决战陈友谅,灭亡张士诚,最后直视元廷,这明军一点点壮大起来蒙古人是看在眼里的。打仗起家的蒙古人看到苗头不对,正式交锋后明军又吃了不少"硬仗"。相比较于蒙古人的苏醒,朱元璋表示这都是些小风小浪,最后杀进大都,"日月重开大宋天",政权又回到了汉人的手里。

此人农民出身,凭一人之力建立国家,让汉人扬眉吐气

朱明国土辽阔,百姓自信,这是很多朝代所不能及的。因而诞生了不少奇人、硬汉,国家大大小小打了几百年的仗还没对人服软过,到了明末,中国人口大概为"二万万人"。繁盛如大明,这都朱元璋的功劳。可以说,他是民族英雄,没有朱元璋,不知道汉人何时才能翻身。当然这也仅是小编一人观点,有人说朱元璋是英雄,有人说他是屠夫,你认为谁说的对?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01 21: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元朝与明朝中,还存在一个什么朝代
...治,打倒压迫他们的奴隶主,不想再任人宰割。这时后的朱元璋也看到了反抗是有希望的,于是他加入军队,四处征战打仗。 如果想要打败一个王朝的庞大军队,只有人和是不足以与之对抗的,
2024-10-17 12:55:00
元朝:横扫欧亚的帝国,为何迅速灭亡?
...到了中国来,整个商业体系全都崩溃了,就连苦大仇深的朱元璋的父母都是死在这个病上面的。仅仅三年之后1351年,白莲教起义就爆发了。 基层不严,造反温床这个白莲教自从南宋以来历
2023-12-09 14:37:00
元朝灭亡后,明朝境内还有10几万蒙古女人,朱元璋如何处置她们?
...一路金戈铁马,最终推翻元朝统治,这就是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朱元璋元朝灭亡后,明朝境内还留有10几万蒙古女人,这位双面帝王是如何对待这些蒙古女人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揭秘明太祖
2023-08-30 17:43:00
朱元璋灭掉元朝后,为何下令蒙古女子和汉族男人通婚
...治者的横征暴敛,元朝末年爆发了轰轰烈烈的起义。最后朱元璋领导的起义军灭掉了元朝,建立了明朝。咱们大家也都知道,朱元璋其实就是一个大老粗,他出生于一个非常贫苦的家庭,他小的时候
2024-06-19 21:48:00
...下阵来了,生存空间也被挤得小得不能再小了。 明太祖朱元璋固然以天才般的个人能力,在元末农民起义军中脱颖而出、把蒙元势力逼退到了漠北,但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于是
2024-06-26 15:10:00
明朝灭亡:崇祯皇帝的决策失误与汉人封建王朝的终结
...都不放心,只要谁办了错事马上撤职或者砍头,崇祯不是朱元璋,更不是开国时期的盘子,他所面对的是天启留下来的烂摊子,很多事情并不是杀一个两个人可以解决的,需要慢慢的调整治理,所以
2023-12-23 05:53:00
朱元璋的智慧与仁慈:巧妙处理蒙古女子问题,实现民族融合
前言朱元璋,明朝的开国皇帝,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在推翻元朝的统治后,他面临着一个棘手的问题:如何处置数十万蒙古女子。这个问题不仅关系到民族关系,也关系到国家的稳定。朱元璋以他
2024-05-02 12:28:00
元朝被朱元璋推倒后给蒙古下了一道诏令,使蒙汉和谐多年
...,成为皇帝的人却屈手可数。而说到这里很多人都会想到朱元璋,据悉他在灭掉元朝之后,就不断在思索“如何改善蒙古人与汉人”关系的问题。毕竟蒙古人是出了名的骁勇善战,要是与这样的人做
2023-01-07 21:47:00
元末,坚决维护元王朝是当时绝大多数知识分子们共同的想法
...权,说实在的就是因为他们都被忽必烈给宠坏了。明太祖朱元璋曾经就表示说“元以宽失天下,朕救之以猛,小人但喜宽”。这个“宽”被很多人给理解成了宽松,可实际上这个宽是那种不管底层人
2024-10-28 10:3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国医大师王新陆血浊研究工作室揭牌暨收徒仪式9月8日在济举行
9月8日,国医大师王新陆血浊研究工作室揭牌暨收徒仪式将于山东新中鲁中医医院趵突泉院区举行。届时,国医大师王新陆教授学术讲座将于收徒仪式后召开。
2025-09-04 18:01:00
社会性质作为特定历史阶段的生产力水平、社会矛盾与阶级关系的总和,既是历史发展的客观结果,也是党推进理论创新的现实依据。第一个历史决议以近代中国社会性质为切入点
2025-09-04 18:57:00
沉肩挑山,砥砺攀登——记山东中烟滕州卷烟厂卷包车间“挑山工”於永军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泰山,五岳之首,万千游客无不惊叹于泰山的雄奇俊秀,令人仰望。然而我,却折服于一群小人物
2025-09-04 10:15: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安琪“团长说今晚要走70里路,途中还要消灭800个敌人,我们就跑啊跑。在部队里,赶路不是用走的
2025-09-04 07:40:00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当我们回望那段烽火岁月,不应只将目光锁定在硝烟弥漫的前线,更当看见如贵州这般沉默而坚韧的“战略大后方”
2025-09-03 23:32:00
烽火金叶:山东烟草的抗战传奇
鲁网9月3日讯八十载岁月流转,硝烟散尽,山河重光。当我们回望那段血火交织的抗战岁月,山东大地上一片片碧绿的烟田,竟在无声中化为民族救亡的“金色血脉”
2025-09-03 17:11:00
在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乌江西岸的石坡山上,矗立着一座庄严的墓碑。碑身正面镌刻着“苏联空军金角罗夫烈士之墓”——这个名字被当地百姓铭记
2025-09-03 18:21:00
菏泽郓城九旬老兵观阅兵 见证从烽火岁月到盛世华章
大众网记者 李效谨 通讯员 崔如坤 郓城报道9月3日清晨,郓城的天空被轻柔的阴云笼罩,空气中弥漫着初秋的清爽。张文兰老人家门口那块“光荣之家”的牌匾
2025-09-03 18:49:00
编者按:抗日战争中,河南作为贯通南北的战略腹地与中原屏障首当敌锋,在烽火熔铸中承载深重苦难,于枪林弹雨中镌刻不屈抗争。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09-03 20:20:00
【黔言】抗战记忆永不磨灭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全国各地纷纷以不同形式开展纪念活动,缅怀英烈、重温历史。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
2025-09-03 21:27:00
贵州八万多军民硬生生凿出来的“抗战生命线”:24道拐每一寸土地,都回荡着全民抗战、共赴国难的呐喊
80多年前,当警报的悲鸣第一次撕裂贵州高原湛蓝的天空,山河为之变色;晴隆二十四道拐上,不分昼夜轰鸣的引擎,是维系国脉的喘息
2025-09-03 21:59:00
《如寄》之力与美
张吉祥此题自觉有些怪——《如寄》那来的力?哪来的美?其力有二:一曰感染力。《如寄》一面世,即有学界耆宿如宋遂良、吕家乡等老一辈学者著文解读阐说
2025-09-03 22:14:00
一床如寄月斜风细:耿介耳的寄心与寻迹
李酉宏“一床如寄 月斜风细”,这八个字,是上世纪初被称作“江南三名士”之一高燮《点绛唇》中的两句,大意是指局促在狭小的床上
2025-09-03 22:15:00
这盛世如您所愿!老兵目光坚毅,向新型装备敬礼。
2025-09-03 14:32:00
李建礼:对此融心神,知君重毫素
鲁网9月3日讯(记者 刘斌)对此融心神,知君重毫素。这句诗,出自杜甫诗作《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好的书画作品,能够让观者心神为之一醉
2025-09-03 14: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