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健康半月谈丨归国人员需警惕!这种病潜伏期长,部分感染者无症状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5-04-26 20:10:00 来源:大河网

大河网讯 2025年4月26日是第18个“全国疟疾日”,今年宣传主题为“严防输入再传播,巩固消除疟疾成果”。2021年我国已获得世界卫生组织消除疟疾认证,为什么如今仍需重视疟疾防控?当前输入性疟疾对我国的主要威胁是什么?河南省近年来输入性疟疾病例的情况如何?

4月26日,河南疾控《健康半月谈》邀请到河南省疾控中心寄生虫病防治所实验室主任周瑞敏,为大家科普疟疾的传播风险、预防措施,以及国际旅行中的健康防护要点。同时,也将探讨如何巩固我国疟疾防控成果,为全球消除疟疾贡献“中国经验”。

出国务工旅行 如何预防疟疾?

疟疾是通过按蚊叮咬引起的人体寄生虫病,曾在我国广泛流传。它是由疟原虫在人的红细胞中寄生增殖引起的疾病。常感染人的疟原虫有4种:恶性疟原虫、间日疟原虫、卵形疟原虫和三日疟原虫。

疟疾的典型症状是周期性的冷、热、汗。“热”一般是高热,体温能达到39~40℃。“汗”就是汗出热退,全身大汗淋漓,通过出汗带走身体大量的热量,身体发“冷”,冷到发抖,这也是疟疾俗称“打摆子”的原因。

“通常间日疟和卵形疟是48小时,隔天发作1次;恶性疟是36~48小时发作1次;三日疟是72小时,隔2天发作1次。”周瑞敏说道,症状典型的周期性一般在发病初期比较明显,随着病程的增加,周期性可能不再那么明显。而通过疟疾周期性的高热和高寒,可区分疟疾与感冒和新冠。因为与疟疾相比,感冒和新冠一般为持续性发热,呼吸道症状会更明显些,如流鼻涕、咽喉痛、咳嗽等。

据了解,我国曾是间日疟的流行区,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河南省自2012年起已无本地疟疾,全国是从2017年起没有本地疟疾,2021年6月30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中国通过消除疟疾认证。目前我国疟疾病例均为输入性的,每年有3000例左右。非洲和东南亚是疟疾的主要流行区,其他地区有南美洲、西太平洋地区,还有云南边境地区,部分人会通过跨境的带虫蚊子叮咬而感染。

那么对于前往疟疾流行国家务工或旅行的人,出国前需要做哪些预防措施?“目前,疟疾没有有效的疫苗,主要做好个人防护,其中防止蚊子叮咬是核心。出国前准备一些防护物资,如驱蚊剂、蚊帐等;备预防药物,有磷酸伯奎、氯喹、乙胺嘧啶等;还可以备一些青蒿素类的急救药物,万一感染,可在第一时间治疗。”

从疟疾流行区回国 无症状也应“敲警钟”

在疟疾流行地区务工,户外活动时如何避免蚊虫叮咬?驱蚊剂、蚊帐等防护用品应如何正确使用?周瑞敏做出了详细的介绍。“居住要选择有纱窗、空调的房间;睡眠时使用蚊帐;室内使用蚊香或者驱蚊设备。住所外环境要清除积水、杂草和垃圾,减少蚊子的滋生和栖息。”

在户外活动时,可以通过每4~6小时涂一次驱蚊剂,穿浅色、宽松的长袖衣裤,在衣物上喷洒驱蚊剂,远离沼泽、稻田、静水等蚊虫滋生的环境,避免蚊虫叮咬。周瑞敏提示,黄昏和黎明是按蚊最活跃的时段,叮咬频率最高,是风险最高的时段,要格外注意。

“从非洲、东南亚等疟疾流行区回国的跨境务工人员,每日应监测体温是否正常,同时也要注意疟疾的非典型症状,如头疼、乏力、肌肉酸疼、腹泻等;若出现疟疾的典型或非典型症状,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主动告知医生旅居史和患疟史,同时进行疟疾的检测。”周瑞敏说,疟疾尤其是恶性疟,是一种可快速危及生命的疾病,延误治疗可发展为重症疟疾,导致不可逆的器官损伤甚至死亡,对其要加强了解和防范。

记者了解到,从疟疾流行区回国后,即使没有症状也应主动告知医生旅行史。周瑞敏解释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由于疟疾潜伏期长,症状可能延迟出现,特别是间日疟、卵形疟潜伏期可达数月甚至数年;其次,部分感染者是无症状带虫者,是潜在的传染源;同时,早期诊断和治疗可避免重症或死亡的发生,特别是恶性疟进展迅速,千万不可大意!

提高筛查意识 共筑疟疾“防护网”

针对这种“隐形”的疾病,在接诊发热患者时,医疗机构应通过优化预检分诊流程,强化旅行史问询;加强医务人员培训,纠正我国消除疟疾等于没有疟疾病人的观念;通过优化筛查流程和诊断能力,采用疟原虫快速诊断试剂,建立“疟疾防控联络员”机制等方式,确保疟疾高风险人群得到及时检测。

除此之外,海关、医疗机构和疾控等部门在疟疾的防控工作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海关是疟疾防控的第一道防线。首先,在出境健康体检时,对去疟疾流行区的人员可以做针对性的疟疾防控宣传,特别强调疟疾致死的危害性,引起出境人员的注意。入境时,要求来自疟疾流行区的人员填写健康卡,申报发热、疟疾感染史等信息,或通过红外测温等设备筛查发热旅客,对异常者进行初步的快速检测筛查。”周瑞敏说。

医疗机构是早发现早治疗的关键环节,主要任务是快速诊断、规范治疗和防止漏诊。疾控部门主要负责监测与响应,对疟疾疫情进行分析,发布风险提示;对疟疾病例进行调查和管理等。

“通过多部门参与,形成‘筛查—报告—处置’的闭环管理,巩固我国的消除疟疾成果。”周瑞敏表示。

维持防控体系 巩固消除疟疾成果

据了解,河南目前还未出现过输入性疟疾导致的本地传播案例,但引起输入疟疾本地再传播的风险是存在的。“传染性疾病的传播流行必须具备3个条件: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3个条件我省目前都具备。”周瑞敏说。

针对这3个必备条件,传染病防控的3个基本原则是: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管理传染源就是对输入性疟疾病例要及时诊断和治疗;要对疟疾病人居住环境周围的蚊子进行监测和消杀,这是切断传播途径;对病人居住周围和接触的人群进行疟疾筛查,保护易感人群。

而我国已经消除疟疾,为什么还要继续投入防控资源?周瑞敏介绍,首先,输入性疟疾风险长期存在,若不加强监测和防控,可能导致本地传播链重新建立;其次,要维持防控体系,如中国经典的“1—3—7”防控模式,同时维持疟疾的检测诊断能力,做好药物储备,一旦有疟疾病例的输入,能确保早发现、早治疗、早处置。另外,应通过“一带一路”倡议等平台,向非洲、东南亚国家提供抗疟的技术和物资支持,参与全球消除疟疾计划等。

“从疟疾高发地回来的人如果出现发热,要及时到医院或当地疾控中心进行疟疾筛查,主动告知医生什么时间从哪个国家回来,在国外是否感染过疟疾,要求医生开具疟疾检测,筛查是否感染疟疾。确诊为疟疾后,如果症状严重,有昏迷迹象,第一时间联系当地疾控中心,协调药物,联系疟疾定点救治医院,尽快开展救治工作。”周瑞敏说。

疟疾可防可治,切勿因麻痹大意而丢掉性命。“公众前往疟疾流行区前,一定要先了解疟疾防控知识。同时,希望各部门通力协作,从关口、医院、疾控到社区,把牢疟疾防控的各个关卡,避免死亡病例的发生,防止输入疟疾的本土再传播。”周瑞敏建议。(王苑/文 牧堃/摄像 李思豫/摄影 杨鑫阳、刘晓明/导播剪辑)

编辑:陈梦伊审核 :赵汉青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4-27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健康半月谈丨冬季呼吸道传染病多发,科学预防是关键
...构等人员密集场所如何预防?12月16日,河南疾控《健康半月谈》邀请到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所二室主任张肖肖,为广大网友朋友答疑解惑。病毒丨呼吸道疾病进入高发季冬季是呼
2024-12-17 11:26:00
...,蚊虫活动频繁,登革热进入高发季节,河南疾控《健康半月谈》拍摄系列科普视频,提醒公众需提高警惕,做好防蚊措施。蚊子虽小,危害却极大。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陈琼
2025-07-09 12:32:00
...,进一步加强防止疟疾输入再传播工作,河南疾控《健康半月谈》特推出访谈及短视频科普节目。大河网讯 “这是发生在郑州新郑机场的一件案例,如果老王没有被及时发现送医,后果将不堪设想
2024-04-26 18:27:00
数百万人中招,不见面也能传染!
...埃及伊蚊叮咬传播。通常不会“人传人”。只有蚊子吸了感染者的血后,体内复制病毒,下次咬人时,才能把病毒传染出去。也就是:病人→伊蚊→其他人大家看明白了吧蚊子不生产登革热病毒它只
2024-08-05 17:56:00
一月内6地10人确诊猴痘,为何增多?近千万易感者如何预防?
...告10例猴痘病例,结合台湾地区与香港特区的病理情况, 感染者大多指向男同群体。 世卫组织发布的全球猴 痘趋势报告也证实,2022年以来持续爆发的猴痘疫情,主要与一个或多个伴侣
2023-07-11 13:52:00
世界肝炎日丨守护你的“小心肝” 这份“肝”货请收好
...阳性怎么办?生活中怎样预防感染肝炎?7月28日,《健康半月谈》栏目邀请河南省疾控中心免疫预防与规划所实验室主任郭永豪,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李广明做客大河网直播间
2023-07-28 20:42:00
健康半月谈丨元旦将至 当心呼吸道疾病趁火打“节”
...密集场所应该怎样做好防范?12月28日,河南疾控《健康半月谈》栏目走进郑东新区康平小学,邀请河南省疾控中心免疫预防与规划所实验室副主任技师赵升、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
2023-12-29 11:55:00
大河网讯 连日来持续高温天气导致中暑患者明显增多,郑州市中心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张庆介绍,近期因中暑就诊的患者数量较去年同期增长约20%,其中以建筑工人、环卫工人、厨师等户外、高
2025-07-14 20:11:00
不等转阴就返岗复工,有什么风险?
...人仍可能具有传染性。医疗机构要关注这些传播风险。让感染者返岗,可能会破坏人员配置的预期收益。撰文 |燕小六近日,多地就新冠感染后返岗复工的标准纷纷提出建议。北京称,解除居家隔
2022-12-22 15:22: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从古至今,一杯酒里,沉淀的不仅是粮食,更是时代的变迁。第十四届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正在贵阳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开展。跨越时空
2025-09-11 05:30:00
近日,一位53岁男性患者遭遇凶险的心梗,给我们上了深刻一堂课:心梗不止一种症状。该男子就诊前夜,心前区闷胀疼痛,还伴有明显压榨感
2025-09-11 05:30:00
9月9日,省工信厅公布2025年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名单。我市持续推动市场主体扩量提质,梯度培育优质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此次共有70家企业成为山西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2025-09-11 06:49:00
日前,海关总署发布的2024年度全国综合保税区发展绩效评估结果显示,太原武宿综合保税区全国排名第137位、同比提升10位
2025-09-11 06:49:00
“轮椅女孩”圆梦南医大开启临床药学专业求学之路南报网讯(记者何洁)9月10日,南京医科大学迎来新生报到日。在迎新现场,一位坐着轮椅的女孩格外引人注目——她是来自江苏南通的阚张颖
2025-09-11 07:44:00
身穿“表白”T恤、致信母校恩师、制作AI贺卡——教师节,南京学子花样表白致敬恩师□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钱红艳从整齐划一的“表白”T恤
2025-09-11 07:44:00
南京:以城之名,向海外人才敞开怀抱政策精准服务暖心,助力海外英才回流□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余梦娇9月8日22时,九龙湖国际企业总部园内一间办公室的灯还亮着
2025-09-11 07:44:00
来自五湖四海的高校新生喜迎南京“见面礼”金秋开学季 景区表心意南报网讯(记者朱彦)9月,南京高校陆续开启迎新模式。免票
2025-09-11 07:44:00
记者从西北妇女儿童医院获悉,近日,该院援马拉维团队在姆祖祖中心医院,成功为一名患有罕见泄殖腔外翻综合征(OEIS)的早产婴儿实施修复手术
2025-09-11 07:59:00
最高人民法院9月10日发布5件反垄断典型案例,涉及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固定商品价格及分割销售市场的横向垄断行为以及行业协会组织本行业的经营者从事垄断行为等重要法律问题
2025-09-11 08:00:00
海口警方:女子因剐蹭与他人产生肢体冲突 男子为女子出头打人被拘十日
华商网讯 海南省海口市公安局官方微博9月10日晚发布警情通报:责任编辑:苏晨来源:华商网 相关热词搜索:
2025-09-11 06:56:00
聚焦酒博会|西班牙驻北京商会副会长高度评价贵阳的城市建设与人文环境
9月10日,第十四届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2025世界酒业发展峰会在贵阳举行。逾200位来自国内外的酒类行业领军企业代表
2025-09-11 06:01:00
聚焦酒博会|2025世界酒业发展峰会暨采购商洽谈会在贵阳举行
9月10日,第十四届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2025世界酒业发展峰会暨世界酒业采购商洽谈会”在贵阳举行。200多位国内外酒类行业领军企业代表
2025-09-11 06:32:00
贵州商品出口竞争力持续增强 省社科院发布2025年上半年贵州重点出口产品相关报告
9月10日,贵州省社会科学院正式发布《贵州重点出口产品商情监测(2025年上半年)与预测报告》,系统梳理了2025年1-6月全省外贸进出口情况
2025-09-10 23:15:00
参与网络答题 共筑枣庄辟谣防线
大众网记者 武甜莹 枣庄报道2025山东网络举报辟谣宣传周枣庄市活动已开启,只需识别海报上的二维码,就能参与答题。快来参与吧,一起成为网络辟谣小能手,为营造健康、清朗的网络环境贡
2025-09-10 23: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