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初夏食三鲜 人间解愠风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5-06 07:37: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甘肃日报

初夏食三鲜 人间解愠风

樱桃

初夏食三鲜 人间解愠风

蚕豆

初夏食三鲜 人间解愠风

黄瓜(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

初夏食三鲜 人间解愠风

枇杷

孙绿绮

每逢立夏时节,人们的餐桌必备“三鲜”,地里长的,树上生的,水中游的,通通都并入餐盘,果腹肚中,才算实实在在入夏。

“春播、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民有余食也”。民间在立夏日,有祭神享先,尝新馈节等习俗。尝新即品尝时鲜,如夏日的瓜果、蔬菜、河鲜等。先请神明、祖先享用,然后亲友、邻里之间互相馈赠。此习俗流衍至民间,便有立夏尝新之举,后来慢慢发展成“立夏尝三鲜”的习俗。三鲜一般又分为树三鲜、水三鲜和地三鲜。

南风蝉鸣,尝夏果

南风起,夏蝉鸣,瓜果俏丽繁生,彼时樱桃已娇红可爱,缀满枝头,杏子已黄熟半满,果香萦绕,枇杷甘津,待解作盘……

果味清香馥,把尽春风夏作熟,古人对初夏的果子最为喜爱。

樱桃晶莹清甜,最爱樱桃者,莫不如唐朝诗人白居易,“亦知官舍非吾宅,且斸山樱满院栽”。明知道自己不会在此长居久住,但为了在夏日能吃上一口樱桃,而移栽了满园樱桃树。

枇杷鲜甜莹润,清朝诗人田雯曾作诗曰:“杨梅未熟何堪摘,杏子初青未可尝。最是枇杷解人意,樱桃红后十分黄。”坦言初夏食枇杷最佳。

杏子黄亮诱人,元朝诗人马祖常直言:“杏子黄金色,筠笼出蓟丘。味甘醒午寝,可是督诗邮。”午睡过后能食得一颗黄杏子,便是实实在在的夏日快乐。

立夏时节,摘篮夏果尝鲜,甘津爽口,汁水盈盈,夏意浮生,不失为一桩田园趣事。

麦新稻长,梦鱼鲜

波暖银塘,涨新萍,绿鱼跃,鱼鲜的魅力穿越千年。古人云:“畜肉不如禽肉,禽肉不如鱼肉。”“无鱼不成宴”。每逢宴请宾朋、逢年过节,祭祀拜寿时,餐桌上必备有鱼鲜,直到现在也是如此。

立夏时节,稻长鱼肥,其中以鲥鱼、鲳鱼、黄鱼最为繁多,并称“水三鲜”。鱼肉的鲜美,诗词常颂之。宋代诗人陆游曾在《仲夏风雨不已》言:“鲥鱼出后莺花闹,梅子熟时风雨频。”提及夏日正是鲥鱼繁多的时节;诗人王洋曾在吏报中说:“黄鱼白酒江头市,绿竹青蒲隐士居。”描述自己归隐之后的生活伴有黄鱼白酒,至味至趣。

清学者潘朗在《鲳鱼》一诗中赞道:“梅子酸时麦穗新,梅鱼来后梦鳊陈”……

鱼有千百味,味味皆珍贵,桃花水暖正鱼肥,应令尝河鲜,品鱼肴,最合心意,最是滋味!

应时夏生,咀菜鲜

初夏时节,菜蔬上市,其中以蚕豆、苋菜和黄瓜最为人所爱,并称“地三鲜”。

袁枚在《随园食单》中曾载:“新蚕豆之嫩者,以腌芥菜炒之,甚妙。随时随采方佳。”表示刚摘的蚕豆与腌芥菜同炒甚是好吃。

“初穗时,摘而剥之,小如薏苡,煮而食之,可忘肉味。”——范烟桥《茶烟歇》

爱苋菜谁都比不过作家张爱玲,在上海与母亲同住时,常去对街的舅舅家吃饭,每次母亲回来都会带一份清炒的鲜苋菜给她,以解口欲。虽然不近庖厨之地,不懂烹调之法,但张爱玲却凭纸笔之力,将苋菜鲜味传遍千里。

“苋菜上市的季节,我总是捧一碗乌油油紫红夹墨绿丝的苋菜,里面一颗颗肥白的蒜瓣染成浅粉红。在天光下过街,像捧着一盆常见的不知名的西洋盆栽,小粉红花,斑斑点点暗红苔绿相同的锯齿边大尖叶子,朱翠离披,不过这花不香,没有热乎乎的苋菜香。”——张爱玲

黄瓜脆嫩多汁,一道炝黄瓜是餐宴众多荤味中必不可少的爽口菜,清而淡也,食之鲜亮。即可当菜烹,亦可吃生果,夏初热燥时,拍上一碟鲜黄瓜,来上一口黄瓜蘸酱,也是绝佳的风味。

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忽而立夏,顺应时节,尝味三鲜,瓜果姣好,菜蔬清丽,鱼鲜丰盈,启灶台,开炉火,摆满盘,一味三鲜好,人间解愠风。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06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立夏将至,记得遵循传统“尝三鲜”,采摘短,正当吃
...个时节,我们的祖先们形成了一个有趣的习俗:“立夏尝三鲜”。那么,“三鲜”究竟是何物?为何要在立夏这一天品尝呢?而且,更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在这个美好的季节,通过品尝这些美味,来
2024-05-15 11:10:00
初夏的舌尖狂欢
...一直喝到三伏前一天。中国地域广大物产丰富,立夏吃的三鲜可分为地三鲜、树三鲜、水三鲜。在北京,我找到的地三鲜是黄瓜、苋菜和蚕豆,用蒜蓉清炒了一盘苋菜,又用二八酱拌了一盘拍黄瓜,
2024-05-12 14:24:00
春夏交替之际,怎样吃出健康?
...、巧克力派等高糖高盐高脂肪类零食。中年人 应季尝“三鲜”,健康一整年出场医生:市二院临床营养科营养师景茜春夏交替的时节,饮食上除了要以清淡为主,避免辛辣、油腻之物外,还可以通
2024-05-21 08:58:00
...“立夏尝三新”或“立夏见三新”。“三新”也可以说“三鲜”,有的地方品尝苋菜、蚕豆、黄瓜等“地三鲜”;有的地方品尝海蛳、鲥鱼、河豚等“水三鲜”;有的地方品尝樱桃、杏子、枇杷等“
2024-05-04 00:38:00
夏天多吃“地三鲜”有什么好处
...过食疗来缓解。今天要跟大家聊聊: 立夏之后多吃“地三鲜”,排毒去火、缓解便秘、帮你健康一夏天。这三种食物,被人称为“地三鲜”,当然并不是东北菜里说的地三鲜,那是土豆、茄子和豆
2023-07-03 15:52:00
立夏尝“三鲜”,迎夏仪式感满满
...成长。江南一带在立夏时节有不少“食”上的习俗,尝“三鲜”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迎夏仪式。此次西子湖畔餐厅分别使用地三鲜、树三鲜、水三鲜中各一“鲜”,在这初夏时节,共赏时令鲜味。枇杷
2023-05-05 05:44:00
“立夏尝三鲜,健康一整年”!“三鲜”指啥?采摘期短,正当吃!
...丰收的期望。在这一天,有一句老话广为流传:“立夏尝三鲜,健康一整年”。这句话不仅反映了人们对季节食材的重视,也体现了食疗养生的传统智慧。立夏一到,自然界就悄悄上演了一场味蕾的
2024-06-06 06:47:00
...开,听说小暑吃完脚骨笋,一年脚骨都身心健康。7、尝三鲜无锡市民俗历年来有小暑尝三鲜的风俗习惯。三鲜分成地三鲜、树三鲜和水三鲜。地三鲜就是指丝瓜、荠荠菜、豇豆;树三鲜指大樱桃、
2023-04-20 21:39:00
立夏:芳菲随春去 碧绿入夏来
...,还会吃立夏蛋、喝立夏茶,以祈求平安健康。“立夏尝三鲜”的习俗,也深受人们喜欢,意在庆祝初夏的丰收。其中,有的地方品尝苋菜、蚕豆、黄瓜等“地三鲜”;有的地方品尝海蛳、鲥鱼、河
2024-05-06 00:18: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江西南丰:中药材种植忙
本文转自:人民网-江西频道药农抢抓晴好天气,种植中药材土木香。谢东摄人民网南丰4月1日电 4月1日,江西省抚州市南丰县桑田镇桑田村中药材种植基地
2025-04-02 11:40:00
北京东城开展清明节令食品安全监督检查
清明节临近,4月1日,北京市东城区市场监管局对销售青团等节令食品的经营主体开展执法检查,重点检查进货查验、索证索票、标签标识、保存期限以及明码标价等内容。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董芳忠摄
2025-04-02 11:49:00
宣城市宣州区:创新“揭榜挂帅”制度 激活粮食单产提升新动能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为深入贯彻落实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的工作部署,宣城市宣州区以科技创新破题
2025-04-02 11:50:00
长期高血糖,伤血管!3个动作,自测血管健康!
糖尿病被称为“甜蜜的杀手”,但真正致命的往往是其引发的并发症——从心脑血管疾病到糖尿病足,70%的糖尿病并发症与血管损伤直接相关
2025-04-02 12:00:00
厦大附属中山医院“失眠麻醉治疗门诊”开诊
戒停安眠药 一针重启睡眠“开关”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失眠麻醉治疗门诊”开诊东南网4月2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林少蓉 通讯员 张舒姗)你是否因入睡困难而痛苦
2025-04-02 12:04:00
升温季生殖感染高发,山东东方男科医院专家支招科学防护
随着春意渐浓,气温回升,多地迎来潮湿闷热的天气。近期因生殖系统感染就诊的患者明显增多,较冬季增长约30%,其中包皮炎、尿道炎
2025-04-02 12:19:00
静脉采血后出现血肿、淤青?如何正确护理→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静脉采血是常见的医疗检查手段,用于诊断疾病或评估健康状况。虽然采血过程简单,但采血后的护理同样重要
2025-04-02 13:00:00
北京正中堂中医医院任加峰主任:破解过敏性关节痛的“筋结密码”,四步调出健康筋骨
春夏交替,花粉纷飞;秋冬寒湿,关节隐痛。如何从根源上缓解疼痛,重建关节健康屏障?国家级非遗壮医经筋疗法给出了独特答案。北京正中堂中医医院任加峰主任
2025-04-02 13:41:00
【中科御方】薏米祛湿,搭配什么更有效?
在日常生活中,湿气重是很多人面临的困扰,而薏米作为一种常见的祛湿食材,深受大家喜爱。那么,薏米搭配什么祛湿会更有效呢?中科御方中医医学研究院为大家揭晓答案
2025-04-02 13:50:00
【中科御方】不同茶叶功效不同,你喝对了吗?
在日常生活中,茶叶是很多人喜爱的饮品。但你知道吗,不同的茶叶有着不同的功效,选对适合自己的茶,才能喝得健康又舒心。中科御方中医医学研究院的研究就揭示了茶叶背后的奥秘
2025-04-02 13:51:00
【中科御方】绿豆汤,夏日清热解毒的佳品!
夏日骄阳似火,酷热难耐,人们总是在寻找各种消暑的方法。而绿豆汤,无疑是夏日里清热解毒的绝佳饮品,从古至今一直备受青睐。绿豆富含蛋白质
2025-04-02 13:52:00
【中科御方】中药熬得越久越好?其实不然!
大家都知道,中药在治病养生方面有着独特的功效。很多人熬中药时,觉得熬得越久药效越好,事实真是这样吗?从专业角度来讲,不同的中药有不同的特性
2025-04-02 13:54:00
月经推迟的原因有哪些?可能与这6个因素有关!
月经推迟的原因有哪些?可能与这6个因素有关!月经推迟的原因有哪些?正常女性月经周期一般为21-35天,提前或延后7天左右属于正常范围
2025-04-02 14:00:00
子宫内膜薄对怀孕影响大吗?低于这个标准你的生育力就堪忧了!
其实子宫内膜的厚度在整个月经周期内是不断变化的,月经期只有1-4mm,卵泡期则可达到4-8mm,而在分泌期可达到7-14mm
2025-04-02 14:03:00
北京正中堂中医医院张志勇主任:“心病”还须“心药”医
缺血性心肌病是现代医学定义的心脏疾病,主要表现为心肌供血不足导致的心功能减退,常伴随心绞痛、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症状。中医虽无此病名
2025-04-02 14: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