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汪直的掌权之路:从太监到朝廷权贵的转变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1-18 15:48:00 来源:戏说三国

万贵妃是明宪宗最受宠的妃子,汪直是万贵妃身边的太监,汪直为人聪明,帮助明宪宗办成过几件大事,明宪宗也很喜欢他,西厂由汪直掌管,西厂比东厂规模大一倍。

汪直通过掌管西厂,控制了朝中许多重要资源,明朝自明宪宗父亲开始,就开始走下坡路,尤其是到明宪宗这里。汪直掌管的西厂和东厂,势力都越来越大,明朝被宦官主导。汪直六岁就进宫当太监,不过他的运气很好,在最受宠的万贵妃身边服侍,改变他的命运,成为明宪宗时代权力最大的宦官,所有人都要看他几分面子。

汪直的掌权之路:从太监到朝廷权贵的转变

一、万贵妃是何人

万贵妃自小被送入宫中为仆,深受当时的孙皇后喜爱,在她19岁时,被安排照顾两岁的朱见深,是当时明英宗的儿子,朱见深也就是后来的明宪宗,万贞儿一直陪在朱见深身边照顾他,后来朱见深被立为太子。

明英宗被抓起来后,明代宗上位,一年多以后,明英宗回来,又被明代宗囚禁。朱见深是明英宗之子,明代宗废太子,立自己孩子为太子,这是朱见深很小的时候所经历的,父亲被囚禁,自己的太子之位被废,所以朱见深能够依靠的只有照顾他的宫女——万贞儿。

汪直的掌权之路:从太监到朝廷权贵的转变

朱见深和万贞儿相差十七岁,可是朱见深经历了这么多,也许就变得和常人不一样了,他极度没有安全感,只喜欢这个一直陪伴自己的人。在他恢复太子之位继承皇位之后,立即立万贞儿为妃。

太后帮助明宪宗物色了几个合适的大家闺秀当妃子,明宪宗只喜欢万贞儿一人,万贞儿出身低下,不被允许当皇后,明宪宗只能立另一个妃子为皇后,皇后很嫉妒万贞儿,用仗刑处罚万贵妃。明宪宗知道后非常生气,废了皇后,万贞儿去世后,明宪宗也接受不了,没有多久也去世了。

汪直的掌权之路:从太监到朝廷权贵的转变

二、设立西厂的契机

宫中有宦官和道士私自联系,半夜到宫中打探,欲图谋不轨。被发现后,明宪宗觉得实在是危险,很是害怕。这几乎是明宪宗的阴影,他的皇位本来就来之不易,又有人觊觎,明宪宗心里一直害怕别人加害于他。汪直发现明宪宗郁郁寡欢,建议皇帝多出去散散心,汪直讨得皇上欢心。

汪直的掌权之路:从太监到朝廷权贵的转变

明宪宗想到朝中想害自己的人实在太多,于是计划设置一个机构帮助自己监察,处置那些背叛自己的官员。因为明成祖时期设立过东厂,明宪宗为了区别机构,选择设立西厂。任命汪直掌管,这个西厂由顶级的锦衣卫组成,及时发现宫中危险。而且既有东厂又有西厂,两厂之间可以有适当的竞争,工作效果更好。

汪直的掌权之路:从太监到朝廷权贵的转变

汪直是万贵妃身边的太监,汪直也是家里贫困,六岁就被送进宫当了太监,因为万贵妃非常受宠,所以汪直能和明宪宗接触的机会也很多。

从明英宗开始,由于两皇帝皇位之争,宫中就出现了宦官当道的现象,这是一个分水岭的时期,明朝从这时候就开始慢慢走下坡路了。明宪宗是一个有恋母情结的人,所以才会这么依恋万贞儿,他对朝中的政务之事非常不上心。

汪直的掌权之路:从太监到朝廷权贵的转变

从明成祖开始为了监督朝中对抗势力和锦衣卫的工作,设置了东厂,明成祖十分信任身边的宦官,所以东厂就由身边的宦官负责,也方便与自己联系,东厂作为一个特务机关有着很大的权力,到后来朝廷越来越被这些宦官掌控。

明宪宗为了稳固自己的政权,加强中央集权,设置了西厂,由汪直来主导,这个西厂的规模比东厂还要大一倍,东厂西厂和锦衣卫联合称为“厂卫”,是负责皇帝的安全、审问罪臣的特务机关,汪直掌握着最重要的西厂,西厂是最能直接和皇帝联系,接受命令的机构。

汪直的掌权之路:从太监到朝廷权贵的转变

三、汪直掌管西厂

掌管西厂后,汪直就不是简单的太监了,他是朝中最能和皇上说得上话的红人。汪直每次出去,别的官员都要对他毕恭毕敬,如果稍有不留意,惹得汪直不开心了。汪直就会威胁道:是不是不想要头顶的乌纱帽了?

汪直的掌权之路:从太监到朝廷权贵的转变

汪直的势力越来越强大,有人在皇上面前暗示如今朝廷上的大臣见了汪直比见到皇帝还害怕,明宪宗只是笑笑,不说什么,由此可见明宪宗实在是软弱无能,他只求政治稳定,自己能够坐稳皇帝的位子。是他的纵容导致宦官权力越来越大,百姓民不聊生。

汪直的掌权之路:从太监到朝廷权贵的转变

明朝自此之后就被宦官当道,东厂西厂越到最后,发展得更像是汪直这些人的机构,这就像一把刀被他拿到了手里,所有的官员都要看他的脸色。

一次汪直被皇帝派去召回镇守大同的官兵,并且分配给汪直的任务是镇守大同,朝中官员趁汪直不在的时机,赶紧向皇帝诉苦,汪直因为掌管西厂,经常对他们威逼利诱,他们对此苦不堪言。

汪直的掌权之路:从太监到朝廷权贵的转变

西厂这个时候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大臣建议皇帝撤离西厂,皇帝同意了。不过汪直已经依靠西厂,积累了许多财富和人际关系,宦官的势力越来越大。

而且只过去一年,西厂又重新设立,还是汪直掌管。在大同镇守边疆时,汪直与官兵领导相处十分不和谐,他们针尖对麦芒,造成了一次战役失利,大同差点失守,明宪宗大怒贬汪直职位。

汪直的掌权之路:从太监到朝廷权贵的转变

总结

汪直侍奉的是万贵妃,万贵妃最受皇帝宠爱,汪直得以和皇上频繁交往,由此可以看来一个人的成功和周围环境有关。如果汪直侍奉的不是万贵妃,是别的妃子,那么就不一定会有后面掌管西厂的故事了,也许汪直也会变成一个普通的下人,不会在历史中出现。

汪直的掌权之路:从太监到朝廷权贵的转变

虽然汪直最后的结局也不好,不过皇宫中的太监能够做到汪直这样风光无限的也没有几人,可以说是死而无憾了。

侍奉的万贵妃最受皇帝宠爱,自己也备受皇帝信任,除了明宪宗和万贵妃,汪直谁也不怕。如果想要成功,外部条件也是很重要的,和厉害的人待在一起会更有成功的希望,这也是这么多人宁做凤尾不做鸡头的原因。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18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明朝忠臣于谦的生死传奇
...久,明英宗便后悔了,但事情已经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明宪宗和明孝宗时期,于谦终于沉冤得学,并恢复名誉。于谦的忠感染了数代人,即便是清朝的乾隆皇帝也觉得于谦的死非常可惜,他南巡时
2023-09-07 21:44:00
聊聊成化难兴下杨继宗的独特命运
...化难兴下杨继宗的独特命运:曾得罪汪直,却受其推荐于明宪宗在明朝,有许多清官受到朝廷和民众的赞誉,最终名垂青史,其中有四位清官在民间名气最大。在四位清官中排名第一的杨继宗,更是
2024-04-28 11:20:00
明朝历史上在位最短的皇后,册封一月即遭废除
...帝登基和太子废立的大事,向来是朝廷内外关注的重点。明宪宗朱见深的第一个皇后吴氏堪称是明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后,她被册立后只待了一个月就被朱见深下诏废除,引起的朝野的震惊。从史
2023-05-20 05:39:00
聊聊明朝七大太监权利排行
...一、君主个人实力一般,对权力把控力度不强的明英宗和明宪宗时代。二、贪玩或有其它业余爱好的明武宗和明熹宗时代;三、好逸恶劳,极为懒政的明神宗万历时代。那明朝这几个时期的几大权监
2023-07-11 10:57:00
聊一聊明朝名气最大的五位太监
...(1477年)正月,东厂外另置西厂,由汪直任提督。作为明宪宗宠用的心腹,汪直提督西厂后罗织大狱,逮捕大臣,制造冤案,致使朝野大哗。后被大臣们联名罢官,汪直还职御马监。成化十七
2023-07-22 14:01:00
中国历史上宦官干政最严重的三个朝代
...成祖朱棣时期,设置东厂特务机构,由宦官直接统领,到明宪宗时期又设置了西厂,东厂与西厂的职责是监督缉私,这是直接赋予宦官监察权、司法权与执法权,宦官可以随意逮捕大臣与百姓,并进
2023-08-23 15:14:00
陈文:从神童到首辅的传奇之路
...礼部右侍郎,成为一名正儿八经的六部高官。没过多久,明宪宗任命陈文入阁参预机务,显然,李贤对于陈文的提携之情是显而易见的。但是,陈文在入阁后,却与之前判若两人。他不但宣称自己不
2023-09-26 14:27:00
明朝4大宦官,为何仅汪直能善终
...为万贵妃的小内侍。他聪明多谋,能探知内外的消息,为明宪宗的耳目。成化十三年(1477年),明宪宗建立了西厂,命汪直统领西厂,专门负责刺探朝野内外的情报,逮捕大臣,制造冤案,权
2024-03-03 20:44:00
从宦官到朝廷柱石:明朝大太监怀恩的忠诚与智慧
...宗五任皇帝。成化之前,怀恩身份不显,也无太多事迹。明宪宗成化年间,怀恩始掌司礼监。明朝在内宫设立宦官二十四衙门,他们主要负责管理皇帝及妃嫔、皇子、公主的衣、食、住、行及朝廷文
2024-04-04 05:1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