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入秋后,气候从暑热转向凉燥,人体的生理机能也需要一个适应和转换的过程。整个漫长的夏季,人们为了解暑,可能过多食用了生冷、寒凉的食物和饮料(如冰西瓜、冷饮、凉菜),这些行为会损伤脾胃的阳气(运化功能)。
在这个调整期,如果饮食和生活习惯没有随之改变,依旧延续夏天的模式,就更容易导致脾胃失调,湿邪内生。
中医认为,导致人体疾病的主要因素有内因和外因,外因包括风、寒、暑、湿、燥、火,六因之邪,其中的湿邪是影响人体健康,最难缠的因素之一,它给我们的人体,尤其是脾,带来很大困扰。
湿与脾究竟是什么关系?湿气有哪些危害?中医如何治疗湿气?八大处中西医结合医院内科特聘专家,原京城名医岳美中先生再传弟子,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仲景医学研究分会委员,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脑病学分会委员靖占元主任曾受邀参加BRTV纪实科教频道《健康北京》栏目,谈警惕湿邪成“杀手”。咱一起来瞧瞧都聊了些什么内容。
湿与脾关系如胶似漆
湿与脾关系非常密切,中医通常认为,脾虚,运化功能失调,可以产生湿,而湿气盛又可以导致脾气虚,二者相互影响互为因果。
人体的湿气一般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外湿,再一个就是内湿,外湿是由于气候潮湿、久居湿地、冒雨涉水、感受雾露、水中作业等,造成外界的湿邪,侵袭人体所致。
内湿是由于脾虚,脾的运化功能不好。脾的运化功能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运化水谷,二是运化水湿,也叫运化水液。
运化水谷就是将饮食物转化为气血津液营养物质,然后输送到全身。
输送到肺,肺就能正常地呼吸,输送到心脏,心脏就能正常地泵血,输送到大脑,才会有正常的思维。输送到肾和肠道,身体才能正常产生尿,产生大便,把废物排出体外。输送到四肢关节、肌肉、皮肤,关节才会有动力,肌肉才会丰满有力量,皮肤才会红润光泽有弹性。
一旦脾的运化功能失常,营养物质输不到全身,就会出现精神不振,神疲乏力,少气懒言,严重时可能出现内脏下垂,如胃下垂、子宫下垂、脱肛。这可能都与脾气不足相关。
运化水湿就是把食物中多余的水分,转输到肺肾,通过肺肾的气化作用,化为汗化为尿,排出体外。
一旦脾的运化功能不好,水液代谢不下去,可造成水湿内停。这就是所谓的湿气。湿气是一种病理状态,有可能影响全身。
湿气危害 不容小觑
湿气聚集在不同部位,会有不同表现。
如果湿气聚集在头部,头部像裹着一块毛巾一样,可出现紧缩、沉重、难受、昏蒙、眩晕、不适。
如果湿气聚集在颜面,会出现颜面水肿,眼袋增大。
如果湿气聚集在四肢经络,会出现四肢沉重、神疲乏力、严重时还可出现手足肿胀。
如果湿气聚集在中焦,会出现胸膈满闷、食欲不振、恶心呕吐。
如果湿气积聚在皮肤,会出现湿疹、脚气、疱疹、水泡,瘙痒、阴囊潮湿等症。
如果湿气聚集在肠道,会出现肠鸣、腹痛、腹泻、便溏。
另外,像身体肥胖、痰多、口水多、水肿、口中黏腻不爽,或者女性白带增多,都是湿气重的表现。
中医如何治疗湿气?
中医治疗湿气的方法很多,包括中药祛湿、针灸祛湿、艾灸祛湿、拔罐祛湿、手法祛湿。
根据中医理论遣方用药,是祛除体内湿气非常有效的方法之一。它包括芳香化湿法,祛风除湿法,淡渗利湿法,健脾法。
在所有祛除湿气的方法中,健脾法尤为重要。无论是用哪种方法祛湿,都要始终配合健脾法。这是因为脾主气,主运化,脾虚则气虚,脾旺则气盛。
中医认为气代表着人体的抵抗能力,如果气足,抵御外邪侵袭的能力就强。外邪包括湿气,就不容易侵袭人体,一旦气虚,外邪很可能趁虚而入。
四君子汤是健脾益气祛湿的最典型的方子及基础方,有很多具有健脾作用的方子,都是在它的基础上加减化裁而来。四君子汤由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组成。
人参的主要功能是补肺益脾、大补元气、安神益智、生津液。在参类中,人参、党参,都偏温,吃得过多或人体属于易上火体质,可能会上火。西洋参相对来说偏凉,滋阴效果较好,可益气生津液,不易上火。
茯苓味甘淡,性平,是菌类,土里边生长,脾属土,土能健脾。茯苓主要作用是淡渗利湿祛湿,还可健脾安神。
白术味甘苦,性温。温性比人参强烈一些,是苦温,可燥湿,主要作用是益气健脾、燥湿化痰、利水。
生甘草味甘性平,可益气健脾、调和诸药、止咳化痰、解毒。炙甘草用蜜炙过后微温。
人参、白术、茯苓、甘草这四味药组合到一起,共同起到益气健脾祛湿的作用。
夏秋之季多选用淡渗利湿法,冬春季节多选用健脾法祛湿,具体用哪种方法还主要看症状,比如以颜面肢体轻度浮肿,口中黏腻不爽为主症的,多选用淡渗利湿,以大便不成形,精力欠充足的用健脾法,症状比较严重的,还需要用中药辨证论治。
责任编辑:王怡萱(EN097)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9-09 05: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