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已连续10年!今年“三伏”又是40天→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7-13 18:28:00 来源:当代先锋网

“是时三伏天,天气热如汤。”7月15日正式入伏,今年的“三伏”又是40天。从2015年至2024年,已连续10年的“三伏”都是40天。

已连续10年!今年“三伏”又是40天→

所谓“三伏”,指的是初伏、中伏、末伏的统称,大约在每年公历7月中旬到8月中下旬,正好处于小暑与处暑节气之间,天气最为炎热。待到暑退出伏,早晚才渐有凉意。

中国天文学会会员、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杨婧介绍,“三伏”的日期是按照我国古代历法的“干支纪日法”确定的。干支是天干、地支的合称,天干由“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组成,一共10个;地支由“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组成,一共12个。

天干和地支按顺序搭配,天干在前,地支在后,从甲子开始到癸亥结束,可以不重复地记录60个,俗称“六十甲子”。当一轮结束后,再从头开始,进行新一轮的记录,如此循环不绝。由于天干是10个,所以每隔10天就出现一个带有“庚”字的日子,称为“庚日”。

已连续10年!今年“三伏”又是40天→

我国传统历法规定,从夏至日开始数起,数到第三个“庚日”就进入初伏。初伏和末伏固定都是10天,中伏则不固定,有时是10天,有时是20天。

为何中伏会有长有短?杨婧解释说,当夏至与立秋之间出现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出现5个庚日时,中伏为20天。

以今年为例,6月21日夏至,从夏至日算起,第一个庚日是6月25日(庚申日),第二个庚日是7月5日(庚午日),第三个庚日是7月15日(庚辰日),第四个庚日是7月25日(庚寅日),第五个庚日是8月4日(庚子日),8月7日立秋,所以今年在夏至与立秋之间有5个庚日,中伏就为20天。而在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8月14日(庚戌日)才进入末伏。

已连续10年!今年“三伏”又是40天→

本世纪至今以来,仅有2004、2006、2008、2010、2012和2014这6个年份的“三伏”是30天,其他18个年份的“三伏”都是40天,其中,2015年至2024年,更是连续10年的“三伏”都是40天。

“入伏后一般以‘桑拿天’为代表,对公众来说,一定要做好针对性应对,注意防暑降温,尽量安然度夏。”杨婧说。

【延伸阅读】

趁“热”收下这份消暑指南

【健康讲堂】

近日,中国气象局连续发布高温预警,多地气温刷新历史纪录,不少地方开启了“烧烤模式”“桑拿模式”。

气温高、雨水多、湿气大……高温高湿环境容易引发中暑。户外工作者如何防暑避暑?大汗淋漓后如何补水?夏季食源性疾病如何预防?究竟该怎样健康消暑、合理膳食?慢病患者又该注意什么?请你趁“热”收下这份消暑指南。

1、户外工作如何预防中暑?

国家卫生健康委职业安全卫生研究中心主任樊晶光:夏季开展室外露天作业及活动,需要关注以下几点:一是及时关注气象部门发布的天气预报,对于可以调整作业时间的劳动者,应该适当调整,尽量避免在高温时段进行作业。对于难以调整作业时间的劳动者,在外出时要做好个人防护,比如穿戴一些防晒服、遮阳帽,避免阳光直射皮肤,还可以随身携带一些防暑药物,以备不时之需。二是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可以喝一些淡盐水、含有电解质的清凉饮料。三是注意饮食起居,平时以易消化的清淡饮食为主,多吃水分含量比较高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同时,保证规律充足的睡眠,避免长时间熬夜。持续工作一段时间后,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适当调节,缓解疲劳。四是关注自身健康状况,特别是患有心、肺、脑血管性疾病,肺结核,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还有一些不适合高温作业的劳动者,最好不要在高温天进行室外露天作业,避免引发意外。

2、中暑后采取哪些急救措施?

樊晶光:中暑通常有一个由轻到重的渐进过程。如出现头晕、头痛、乏力、口渴、面色潮红等症状,这可能就是中暑先兆。如出现短暂、间歇发作的肌肉痉挛(俗称抽筋),这可能是因为钠盐丢失引起的热痉挛。热痉挛一般发生在初次进入高温环境工作或运动量过大,大量出汗且仅补充了水分的人群中。如出现多汗、皮肤湿冷、面色苍白、心率明显加快等症状,这可能是因体液和钠盐丢失过多而引起的热衰竭。热衰竭如得不到及时诊治,则很可能发展为热射病。热射病是中暑里最严重的,其典型症状是急骤高热、皮肤干热和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严重时还会引起多器官的功能障碍。

在高温天气下进行户外工作或活动时,如果出现中暑的先兆症状,要尽快到阴凉的地方休息并补充水分。如果出现肌肉痉挛,要适当补充含有钠、钾、镁等元素的饮料。如果不适症状持续存在且不断加重,要及时就医。如果出现皮肤灼热、意识模糊、言语不清甚至昏迷等症状时,要即刻就医。

3、一运动就大汗淋漓,怎样正确补水?

国家卫生健康委食品安全评估中心副主任刘兆平:运动后人会大量出汗,体内水分丢失增加,这种情况下要及时进行补充。首先,要注意补水时间和补水量。不能等口渴了再去喝水,在运动前、中、后都要适当补充。运动前适量地补水,能让机体在活动时处于比较良好的水合状态;运动过程中要少量多次地补水;运动之后要及时足量地补水,一般可按照运动过程中体重下降量1到1.5倍进行补充。其次,要选择合适的补水产品和补水方式。通常可选择白开水、淡茶水,也可选择酸梅汤、绿豆汤等传统解暑饮品,还可进行饮食性补水,即通过喝汤或吃水分较多的水果达到补水目的。此外,如果运动时间较长,能量消耗较大,可补充一些含糖的电解质饮料,一般以3%到8%的糖含量为宜。需要注意的是,运动后或大量出汗后,喝含酒精或含咖啡因比较高的饮料并不可取。前者会引起胃部不适,增加排尿,可能引发运动后脱水的风险;后者可能会进一步增加运动之后的心血管系统应激反应,进而引起一些其他不适反应。

4、夏季食源性疾病怎么防?

刘兆平:夏季,细菌霉菌易滋生,食品若储藏、加工、食用不当,就可能引发食源性疾病。预防食源性疾病,应遵循食品安全的5个基本原则,即保持清洁、生熟分开、烧熟煮透、保证食品安全的温度、使用安全的水和原材料。

具体要做到这两点:第一,选用新鲜的食材,清洗之后及时加工,尽量做到即买即做、即做即食。加工时,要做到烧熟煮透。第二,妥善储存和处理食品。没有用完的食材或剩饭菜,要及时放到冰箱冷藏和冷冻,食品要按类别分层冷藏。需要注意的是,冰箱并不是食品的保险箱,低温冷藏虽然可以抑制一些细菌生长,但有些细菌不怕冷、不怕冻,因此不建议一次性买很多食品放到冰箱里。

尤其提醒,不采、不买、不食野生菌类,是预防野生菌类中毒最安全有效的做法。万一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甚至是出现幻觉等症状,要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品,可以先紧急催吐,并及时到医院进行专业救治。

5、夏季肠道传染病高发,能预防吗?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常昭瑞:夏季气温高、湿度大,细菌生长繁殖活跃,容易造成食物变质以及饮用水污染,肠道传染病的风险会有所增高。

个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防控:第一,保持良好的手卫生。养成饭前便后、加工食品时洗手的习惯,使用肥皂水、洗手液并用流动水冲洗。第二,注意食品卫生。不要食用过期或腐败变质的食品,尽量少吃凉拌菜,生食蔬菜水果时要清洗干净,避免在人群密集、卫生条件差的地方就餐。第三,确保饮用水的安全。要喝开水或者瓶装水,使用干净的水漱口刷牙,清洗餐具、食材及玩具。第四,保持居室或者环境的卫生。要定时清理垃圾,定期清洁餐厅厨房,以减少蚊虫的孳生。第五,如果身边有腹泻、呕吐患者,要注意做好防护。对患者的呕吐物、粪便应进行消毒处理,避免交叉感染。

6、吃冰镇食品、吹空调,中医怎么看?

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夏季暑热难耐,对于健康人群来说,少量适度的冷饮和科学正确地使用空调,对于快速消除暑热、防止消耗人的正气非常有用。但如果过度食用冷饮及冰镇食品,很容易损伤脾胃,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异常,出现积滞、腹痛、腹泻甚至发烧的情况。此外,夏季易出汗,突然进入过冷的空调房间或者对着空调直吹,会使毛窍闭塞,导致阳气郁闭,出现头痛、乏力等症状。长此以往,不仅会耗伤阳气,也可能导致一些慢性病急性发作。

《黄帝内经》中就有“春夏养阳”的概念,即到夏季要保护好阳气。在生活起居上,夜卧早起,遵从自然规律,日落而眠、日出而起。由于夏天日落比较晚,可以稍晚一点睡觉,但不宜晚于晚上12点,中午也要适当休息。在饮食上,除了食用西瓜、绿豆来养阴清暑外,还可在做菜时适量使用生姜、胡椒、花椒等调味以补阳气,食用山楂、陈皮等理气化湿,帮助调整脏腑功能,降低暑热对身体的影响。

7、“冬病夏治”,如何科学选择?

刘清泉:“冬病夏治”是指在夏天通过一些措施和办法,治疗和预防冬天容易发作或加重的疾病的一种方法。这种治疗方法起源于中医“天人相应”和“春夏养阳”的理论。治疗时间上,往往是在“三伏天”。此时是全年中最热的时间,人体的阳气最为充盛,毛窍非常疏松,经络气血运行比较通畅。这时借助“温”“热”的力量,有利于药物吸收、渗透,驱除体内伏寒。但这种方法不是所有人都可以用的,它适用于冬天容易发作的支气管哮喘、慢性气管炎、过敏性鼻炎,以及反复的感冒,也适合于其他一些中医判断属于阳虚的人群,这类人群平时往往手凉脚凉、怕冷怕风。

“冬病夏治”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种,包括“三伏贴”“长蛇灸”以及经络拍打、穴位按摩、温针灸和泡脚等。此外,在饮食上还可以适当进食一些温养的食品。“冬病夏治”是多种方法并举,要科学规范选择。

8、热天,高血压患者要注意什么?

北京医院主任医师郭立新:高血压是以血压升高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疾病,若控制不好,可导致多器官受损。夏季,人有可能出现出汗过多、体液丧失过多的情况,高血压患者应及时补充水分;如果用了降压药包括利尿剂或血管扩张剂,患者更应注意血压波动。对老年患者来说,血压波动可能带来跌倒的风险,从而增加骨折发生的概率。需要强调的是,高血压患者夏季要密切监测血压,一旦出现血压难以控制的情况,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在应用药物控制血压的同时,还要进行生活方式的干预。钠盐摄入过多与高血压有明确的关系,应低钠饮食。伴有体重增加的高血压患者,减重有利于血压控制。在血压不太高的情况下,适当运动可让血压趋于平稳,在夏天要选择合适的运动时机,比如在较为凉爽的早晚进行运动,避免在阳光暴晒下运动,运动时要保持心态平和。此外,戒烟限酒也有利于血压控制。

9、糖尿病患者怎样舒适度夏?

郭立新:夏季,对糖尿病患者而言,生活方式、血糖监测和并发症的筛查都非常重要。Ⅰ型糖尿病患者应注意饮水,避免出现脱水或出汗过多、水补充不及时的情况;Ⅱ型糖尿病患者除了注意肠道卫生、摄入食物的热卡外,还要进行血糖监测。

糖尿病患者该怎么吃水果?一是在两餐之间吃水果。由于餐食过程中已有一定量的热卡摄入,在餐前或餐后立即摄入水果,容易使血糖持续升高。二是选择升糖指数较低的水果。适当食用苹果、猕猴桃和樱桃等,西瓜虽然总体糖量不高但升糖迅速,要谨慎摄入。三是注意进食水果的量。事实上,只要适度,糖尿病患者同样可以享受水果的美味,可以在生活中摸索经验,根据个人特点确定水果食用量。建议吃水果的同时吃一些纤维素含量高的食物,以避免水果中的糖迅速吸收。此外,摄入水果后,可进行一定量的运动。

综合 新华社 光明日报

编辑 骆航念

二审 杨韬

三审 刘丹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13 20: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后天入伏,“三伏”为啥有时30天有时40天?
...伏天,天气热如汤。”7月15日正式入伏,今年的“三伏”又是40天。从2015年至2024年,已连续10年的“三伏”都是40天。所谓“三伏”,指的是初伏、中伏、末伏的统称,大约
2024-07-13 16:32:00
三伏将至,冬病夏治,但不是所有人都适合“三伏贴”
...阳气最旺,人体的阳气在夏天也达到最高。而三伏天往往又是夏季最热的时候,此时阳气最为活跃,人体皮肤松弛,毛孔扩张,这样药物更易渗透皮肤,刺激穴位,使药物直达患处,从而充分发挥强
2023-07-07 20:51:00
冬病夏治!“三伏贴”怎么贴?海南中医解答来了
...长有短?↓“三伏”是按农历计算,每年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干支纪日法中带“庚”的日子称为“庚日”)为“入伏”,立秋后的第二个庚日为“出伏”。“头伏”和“末伏”的长度是固定的,均
2024-07-15 22:41:00
三伏天养生——     【念好“四字经”,喝好祛湿茶】
...我国古代的“干支纪日法”确定的,每年夏至以后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合起来称为“三伏”。三伏天一般为30-40天。俗话说“热在三伏”,是一
2023-07-28 02:35:00
...起的热痉挛。热痉挛一般发生在初次进入高温环境工作或运动量过大,大量出汗且仅补充了水分的人群中。如出现多汗、皮肤湿冷、面色苍白、心率明显加快等症状,这可能是因体液和钠盐丢失过多
2024-07-13 09:47:00
趣识月饼“真面目”
...一回事,无糖月饼也非真的无糖,而添入保健食材的月饼又是怎么回事?水果味的“主力”是冬瓜月饼的口味和成分各不同,都必须遵循相应的制作标准。即使是月饼,也有严格的“国家标准”。月
2023-09-25 06:09:00
医生提醒:控糖患者,一定要少吃这四类食物
...医生解释说,油条是炸制而成,含有大量的油脂。而油脂又是一种高能量的营养物质,消化后会释放出脂肪酸。这些脂肪酸会干扰胰岛素的作用,导致身体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能力下降,从而导致血
2023-10-09 10:13:00
高血压可以吃苹果吗?但这几点要重视
...基的堆积被认为是导致血管硬化的一大因素,而血管硬化又是高血压进展的关键因素之一。2、膳食纤维膳食纤维的摄入与心脏病风险的降低密切相关。苹果中丰富的可溶性纤维可以帮助降低体内的
2024-05-15 11:16:00
痛风患者的动吃方案
...样可以喝的嘛!”“怎么办啊,医生,得了痛风,我还能运动吗?”……对痛风患者来说,没有什么是比饮食、运动方案来得更令人抓狂的了,不仅那些复杂多样的食物嘌呤含量表永远都记不住,而
2023-10-14 11:14: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第九届中华诗词吟诵大会在南京成功举办
11月15日,由中国外文局文化传播中心、文化传播创新合作基地·上海中心、上海市艺术教育委员会、南京图书馆和上海大学联合主办的第九届中华诗词吟诵大会在“文学之都”南京顺利举办
2025-11-15 20:43:00
2025年黄山书会|千万粉丝大V陈磊边画边讲安徽文化
大皖新闻讯 黑白线条勾勒出马头墙,几笔之间,墙下头戴长翅帽、身着圆领官袍、额上弯月牙的包拯形象跃然纸上。这幅仅用两分钟画出的漫画
2025-11-15 21:07:00
《年度散文50篇》品读会举办 作者编者读者共同感受文字芬芳
大皖新闻讯 文墨生香,缘聚合肥。11月15日,众多《年度散文50篇》的作者、编者、读者相聚在2025黄山书会,一同感受过去三年汉语散文的思想星光与文字芬芳
2025-11-15 20:33:00
北京平谷:用翰墨丹青绘就乡村新画卷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11月15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张敏)第十三届“大美平谷·水墨周庄”书画展今日在北京市平谷区大兴庄镇开幕
2025-11-15 20:00:00
“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黄山书会与新安小记者面对面 解锁创作与阅读密码
大皖新闻讯 11月15日,2025中国黄山书会在合肥滨湖国际会展中心温情启幕。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的亮相,瞬间点燃现场氛围——书架上珍藏的无数读者来信
2025-11-15 19:58:00
“百所高校校博联展计划”走进甘肃农业大学认知馆——甘肃农业大学:黄河岸边的“稼穑”长歌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钱君强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梅从政)一条长1.75米的恐龙腿骨、一页发黄的《大公报》……诉说着甘肃农业大学近80年的办学史和农业文明5000年的演进史
2025-11-15 18:00:00
百万票选燃动吉林 理论宣讲潮起振兴
当理论宣讲遇上创意表达,当红色热土邂逅全民参与,一场理论传播的“吉林热潮”强势来袭!2025年“筑梦讲理”吉林省理论宣讲创意创业大赛“梦想宣讲家”单元的关注热度
2025-11-15 19:32:00
深圳发布加快游戏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深圳新闻网2025年11月15日讯(深圳特区报记者 詹裕敏)近日,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联合印发《深圳市加快游戏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
2025-11-15 19:13:00
济南市莱芜区凤城街道新甫社区:楼顶漏水居民急 网格入户解难题
鲁网11月15日讯近日,济南市莱芜区新甫社区网格员在入户走访时,接到西煤机上区14号楼一位大爷的求助,反映因天气变化,楼顶出现漏水问题
2025-11-15 17:23:00
98岁老人意外摔倒出血 福州“的哥”紧急送医后悄然离开
福州新闻网11月15日讯(记者 杨玉娟 李琪)11月11日下午,福州街头发生暖心一幕:一名98岁高龄的老奶奶在养老中心意外摔倒急需打车前往医院
2025-11-15 12:41:00
舞剧《天工开物》即将第三次登陆羊城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林洁)12月5至6日,舞剧《天工开物》即将在广州白云会议中心・世纪大会堂连演两场
2025-11-15 12:29:00
近日,由中信出版集团、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联合主办,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承办的《秦腔》新书发布会在西安举行。这部历时五个月精心打磨的著作
2025-11-15 07:31:00
因为对开发商退面积差价的方式不满,一部分业主拖欠物业费;供暖在即,这些业主去交暖气费时,物业要求必须结清物业费欠费才能收暖气费……11月15日供暖日到来前
2025-11-15 07:31:00
佛山一中学通报“学生表演误伤事件”:受伤学生情况平稳
华商网讯 佛山市三水区三水中学11月15日凌晨发布情况通报:来源:华商网 相关热词搜索:
2025-11-15 07:32:00
呼和浩特警方通报“村民哄抢向日葵”:已累计行拘8人
华商网讯 内蒙古呼和浩特新城区公安分局11月14日发布警情通报:据@潇湘晨报 此前报道,11月13日,呼和浩特市的李先生反映
2025-11-15 07: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