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衡水日报
故城奕德家庭农场郎树全:
不断探索的“老农人”
郎树全农场的花卉。
郎树全近照。
本报见习记者范婷婷
这天一大早,故城县饶阳店镇奕德家庭农场创始人郎树全就迫不及待地骑上电动车赶往村东的麦田。这片田,种植的是他去年引进的新品种,从选种到种植再到管理,郎树全耗费了无数心血。站在没过膝盖的麦浪中,看着已经鼓胀起的麦穗,郎树全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知道,今年的收成差不了。
扎根农业近40年,一路走来,从普通农民到中级农艺师,再到如今经营占地百余亩的农场、成为乡亲们信赖的“土专家”。60岁的郎树全在他所热爱的农业领域持续深耕、不断开拓,并用自己的这份热爱影响、带动了更多的人。
发挥专业特长
念好助农“致富经”
1985年,郎树全从石家庄农校毕业。彼时的故城县还没有专门从事苗木种植的农户,看准这一“蓝海”,他果断出手,发展起了绿化苗木种植。肯下功夫加上管护得当,让他很快获得了不菲收入。
“郎师傅种苗木,收入相当不错!”消息在村子里流传开来,很多乡亲都开始整理土地,有的甚至上门打听种植品种,打算大干一场。“苗木种植是个技术活儿,不是种下浇浇水那么简单。”对于上门者,郎树全都会耐心告诉大家,要慎重考虑、选好品种再进行下一步。
然而,一两年后,问题还是出现了。好几名乡亲种植的苗木,都先后出现了枯萎、黄叶等情况。有乡亲急匆匆叫他去看,仔细查看后他发现,大多数苗木的问题,都出现在树根细菌感染上,由于病程发展缓慢,没有专业知识的乡亲们往往觉察不到,也很难提前救治。也正因为这件事,让他意识到,只有让大家都学到科学的苗木管护知识,才能获得实实在在的收益。而这,也成为郎树全义务传授苗木管护知识的契机。
如何剪枝、怎么给景观树修型、什么时候打药防止病虫害……30多年来,郎树全走遍了故城和周边县市,一次次把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传授给种植户们,累计义务培训超万人次。“我从一开始种苗木就是郎师傅给指导的,那时候自己什么也不懂,郎师傅手把手教,现在我的苗木基地已经发展到20亩了,每年的收入都很不错!”村民李振生说起郎树全,语气里都是感激与敬佩。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乡亲们的肯定,成为郎树全一直坚持下去的动力。
俗话说,要给别人一杯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虽然已是经验丰富的“老把式”,但郎树全也丝毫没有放松学习,常去河南、山东等地学习新技术、调查新的市场发展趋势。
越是更新自身的知识储备,郎树全越是意识到规模化、产业化的重要性。2011年,在镇政府的帮助下,他开始以“家庭农场”的模式发展苗木种植,同时引进新品种果树,进行规模化嫁接、试种,等到技术成熟,再无偿推广给乡亲们种植。如今,他的家庭农场规模已扩大到100多亩,种植各类苗木、果树、花卉50余种,总数量超10万株。他带动30余户村民从事相关工作,大家也都从中获得了良好收益。
助力家乡绿化
美丽乡村建设“结硕果”
2020年,饶阳店镇的美丽乡村建设如火如荼。相关工作人员找到郎树全,希望他能帮助解决南马村、朱辛庄等地的绿化问题。作为一名党员,能为家乡建设出力,郎树全干劲儿满满。他连续一个星期,白天顶着日头穿梭在各个村落,在笔记本上记下哪段乡道两侧需要绿化,哪块废弃的宅基地需要平整,晚上整理笔记,根据各村实际情况,列出合适的种目。
朱辛庄村的高杆卫矛球、盛树林村的月季花和北美海棠……“每个村庄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村庄适合的植物也是不一样的,我要尽我所能,把它们打造得独特又漂亮。”绿化过程中,郎树全注入了满满的心意与巧思。
其中,最让他引以为傲的,是南马村的玫瑰花树项目。南马村有多处闲置的小地块儿,虽然高低不平,但土质极佳,适合玫瑰花树的种植。在郎树全的建议下,南马村将这些地块全部平整好,种上了玫瑰花树,玫瑰花树易管理,花期长且花型漂亮,香味浓郁,受到了乡亲们的大力称赞和欢迎。很多乡亲专门找到他,咨询在家种植玫瑰花树的技术,于是,走街串户给每户传授玫瑰管理种植技术成了郎树全的又一项新工作。
“一望二三里,烟村四五家。门前六七树,八九十枝花。”这是南马村的乡亲们编的顺口溜,因为玫瑰和其它绿植的点缀,南马村变得越来越美,想到这可喜变化的背后,也有自己的一份功劳,郎树全说,自己感觉很满足。
发力全新领域
探索大田增收“新路径”
北马前村的潘文水种植5亩,平均亩产600公斤;三朗镇白佛寺村的潘再升种植230亩,平均亩产575公斤……2023年秋收过后,郎树全接连收到了种植户们的好消息:经由他推荐种植高油酸花生的农户们,都获得了大丰收。
好消息让郎树全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同时也更坚定了他推广农作物新品种的决心。由于常年奔波在田间地头,他发现很多老乡播种时,种下的都是老品种种子,品质、抗病性都很低,产生的经济效益也少,辛苦一季往往赚不了几个钱。一些新品种种子价格又高,大家都持观望态度。
“尝试种植高产新品种”的想法,在郎树全的脑子里越来越清晰。2021年4月,他从农业报刊上看到了河南省郑州市推广种植高油酸花生的消息,于是决定赴当地考察。“在此期间,我有幸认识了郑州农科院的常治河教授,常教授是新品种花生研究领域的专家,他带领我实地参观了亩产一千多公斤的高油酸花生试验田,并为我讲解了高油酸花生的种植要点和管护方法。”谈到自己遇到的“良师”,郎树全打开了话匣子。在常教授的指导和帮助下,他在自家农田中规划出3亩用于试种。播种、覆膜、除草、施肥……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按照老师指导进行。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当年,他种植的高油酸花生亩产达到了650公斤!
试种成功后,郎树全先后找到县乡农业部门,表明了“帮助村民们引进品种、指导村民种植高油酸花生”的想法。这一想法得到了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很快,在县农业部门大力号召与推广下,高油酸花生的种植在全县推广开来。相比普通品种,亩产量提高30%~40%。成为乡亲们增收致富的新途径。
新品种的推广过程是辛苦的,但推广成功后的喜悦更是长久的。伴着这份成功的加持,去年,通过与农业专家沟通,郎树全精选了两个高产小麦品种,并开始了他的新一轮试种。他期待着这是一次成功的试验,也期待着把新的小麦品种推荐给更多乡亲。
与农业打交道近40年,郎树全说,自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老农人”。坚持学习、对农业的未来满怀期待,他又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新学生”。“现在,国家的惠农、助农政策越来越好。”郎树全说,自己将一直保持对农业的热爱与初心,不断深耕,不断在农村这片希望的田野,写下动人的故事!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09 11: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