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国际在线
央视网消息:今天(7月1日)的《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我们走近天河超级计算应用研发首席科学家——孟祥飞。近年来,他和团队将“天河”系列超级计算机打造成我国航天、新能源、基因科技等各领域广泛应用的国之重器,助力中国科技自立自强。
眼下,孟祥飞和团队正投身我国新一代百亿亿次超级计算机的应用研发,推动构建产学研协同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平台。然而就在十几年前,使用国产超级计算机进行重大应用研发创新还是遥不可及的事儿。
2007年,孟祥飞公派留学,学有所成后,身为党员的孟祥飞谢绝导师的极力挽留,放弃优越的科研条件毅然回国。
天河超级计算应用研发首席科学家 孟祥飞:科学没有国界,但是作为科学家是有祖国的,特别是作为科技战线的一名党员,更要有科技兴国这样的一个使命。
坚守超算报国的初心,孟祥飞参与了我国首台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天河一号”的研制和首个国家级超算中心的建设。改造机房,安装电缆、机柜……近40摄氏度的高温下,孟祥飞和同事躺在地上一干就是几个小时,累了困了就在纸盒箱上临时休整一下。经过大家的不懈努力,2010年,“天河一号”在第36届世界超级计算机大会上一举摘下“世界最快”的桂冠,一战成名。然而当这一消息传出后,国外一些专家和媒体的质疑声也接踵而来。
天河超级计算应用研发首席科学家 孟祥飞:(就说)中国的超级计算机是“大游戏机”,中看不中用。所以当时我就找到中心的领导,立了一个军令状,干不好“天河”的应用,我卷铺盖卷走人。
让“天河”的超级算力得以实际应用,光懂计算机知识远远不够,还必须对具体应用的各个领域都有专业了解,孟祥飞就组织支部全体党员一起学习攻关,不断强化团队的交叉创新能力,仅他自己汇总、整理的专业资料就超过150万字。
国家超算天津中心高性能计算部部长 康波:孟博士身上有着这种共产党员这样一个鲜明的模范带头作用,他能够去发挥“天河”这种求实创新的实干精神,去强调我们要把创新从一个点一个点做起,把创新做成一个体系化。
凭着这种执着和坚持,孟祥飞和团队实现了“天河”大到可以计算宇宙的形成演化,小到可以模拟一个个原子组合成新材料的过程,让“天河”的超算能力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基因科技、新能源、新材料等数十个领域,累计支持我国各领域重大创新和突破成果超2500项。
天河超级计算应用研发首席科学家 孟祥飞:中国的超级计算机的发展实现了从跟跑并跑到逐步领跑,接下来,我们中国人也更应该有充分的志气、骨气和底气来推动我们高质量的科技自立自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13 18:24:1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