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焦作日报
本报记者 郭嘉莉
在温县法院诉前调解工作室,有这样一个人,虽然已经67岁,但依旧步履坚定、热情饱满,他就是温县法院退休法官、专职调解员李绍珠。
李绍珠曾奋战在审判一线30余年,有着丰富的调解经验和深厚的法律功底。退休后,他重新“上岗”,被返聘成为温县诉前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员,在温县法院从事诉前调解工作。自任专职调解员以来,他共调解各类民事案件700余件,涉案金额6000万余元。
调解室里,一台电脑、一张桌子、几把椅子,这就是李绍珠每天工作的场地。
2023年11月,一起房屋租赁合同纠纷由李绍珠调解。双方当事人因提前解除租赁合同而产生纠纷,李绍珠收到此案后,仔细研究案情,归纳双方当事人的争议焦点,考虑到案件事实清楚,便着手组织双方通过调解来化解矛盾纠纷。他第一时间拨通出租人王某的电话,了解其真实想法。王某表示,自家房屋正常租赁期间,张某因个人原因要求提前解除合同,退租后房屋闲置的费用应该由张某承担。在了解王某的想法后,李绍珠帮他细致分析利弊,王某作出让步,表示要扣去张某两个月的房租和物业费。可张某坚持扣去一个月的房租,双方差距虽仅1200余元,可致使调解陷入僵局。李绍珠又再次梳理双方观点,寻找双方利益平衡点,当得知王某的女儿是教师后,便邀请王某的女儿来到调解现场,从情理角度与王某的女儿一起分析案件走向。经过一番释法说理,李绍珠的真诚和耐心打动了王某的女儿,她表示愿意开导自己的父亲。最终,双方达成一致意见,纠纷得到圆满解决。
在李绍珠看来,调解工作不是和稀泥,做好人民调解工作,不仅需要足够的法律知识,更需要将心比心,站在双方当事人的角度去看待问题、解决问题。
本该亲密无间的夫妻俩因家庭琐事吵得水火不容,李绍珠两边释法说理,一边说感情,一边说法律,使“火热”的调解逐渐“降温”。2023年4月,李绍珠调解王某与张某离婚纠纷。丈夫张某心眼小,脾气暴躁,妻子王某一旦与他人来往,就怀疑她对家庭不专一,甚至向王某的娘家及亲戚散布流言。王某无法忍受张某的行为,坚决要求离婚。经李绍珠调解并多次驱车到其家中耐心劝导后,当事人终被他的耐心和真情所打动,不再要求离婚。之后,李绍珠每隔两周左右就分别与他们联系,了解他们近期生活状况,及时发现隐患矛盾。现在,王某夫妻俩逢亲戚朋友就说,是调解员老李挽救了他们的家庭。
调解中,李绍珠一直秉持着“为群众办实事,减轻当事人诉累”的工作理念,积极在当事人之间架起“沟通桥”,耐心调解每起案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群众排忧解难。
退而不休、发挥余热、为民解忧,作为一名退休法官,李绍珠仍挺身在诉源治理的第一线,从人民法官到人民调解员,身份虽已转变,但司法为民的初心不变,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使命不变。李绍珠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生命的光和热可以播洒在任何年纪和阶段。
李绍珠在研究案情。
本报记者 郭嘉莉 摄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27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