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羁縻制度的起源与早期探索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2-04 20:35:00 来源:戏说三国

大家好,我是热带榕树,前两篇文章我们大致梳理了三星堆文明的兴衰史。

简单来说,三星堆就是古蜀国,起源于四川本土,于战国中前期为秦惠文王所灭。

羁縻制度的起源与早期探索

其历史脉络,《史记》、《华阳国志》等文献多有记载,并没有想象中的神秘。

那么当秦国占领蜀地后,遗留下来的三星堆人,又经历了什么呢?

一、局面

想要弄明白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得从秦国取胜后,所面临的现实情况讲起。

上篇文章地缘封闭导致文明落后,三星堆人与周朝什么关系,又是如何灭亡的的结尾曾提过,秦军攻四川,完全是一次降维打击。

当时秦国已设立郡县,古蜀国还处于早期分封制时代,秦国已是铁犁牛耕,古蜀国的生产工具仍以铜器为主。

所以战争的结果是完全没有悬念的。

根据《华阳国志》记载,惠王九年秋战斗打响,冬十月,平蜀,蜀王、太子以及相国等重臣,全部死于白鹿山。

整场军事行动,效率堪比近现代闪电战。

速战速决当然是好事,即减少了军费开支,又最大限度保护了占领区物质财富。

不过所谓“有得必有失”,秦国获胜后所面临的麻烦,也来源于此。

作战时间如此短暂,可以预见,蜀地原有的社会组织结构,肯定会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下来。

羁縻制度的起源与早期探索

更糟糕的就是,上篇文章曾讲过,古蜀国是一个分封制国家。

而分封制的典型特征,就是组织架构自下而上搭建,土地、人口、财源在亲友故旧中层层分配。

这种情况下,国君不享有绝对权力,干掉他一个人,起不到决定性的作用。

中枢瘫痪了,地方仍保有完整的军事行政架构,组织动员完全不会有任何障碍。

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秦军一举攻灭古蜀国的辉煌胜利,有点类似于击败周天子的犬戎。

如果没有后续措施,马上就会有地方实力派诸侯,跑出来“尊王攘夷”。

就算秦军很能打,击溃所有诸侯,接下来还可能会碰到一堆有钱、有兵、有地盘的卿大夫。

到时候别说是将四川建立成稳固的大后方了,能不能从战争泥潭抽身,都得两说。

所以,正面战场的胜利,对秦国来说并不是结束,而是一个新的开始。

羁縻制度的起源与早期探索

这点《华阳国志》有明确记载,即战争结束后,蜀地仍然:

“戎伯尚强。”

此时如何对古蜀国遗民进行安抚善后,已经成为了秦帝国不得不面对的重大考验。

二、并存

在之前的系列文章中,我曾经剖析过一种历史现象。

分封制时代,华夏诸邦的扩张,似乎从来没遇到过游击战的问题。

基本上正面战场打赢了那就是赢了,封邦建国后,这块地盘就算是周礼世界的一部分了。

然而到了郡县制时代,各类文献中有关治安战的记载,一下子就多了起来。

不管是秦始皇征岭南,还是汉武帝平西南夷,都会迅速取胜后,面对本地部落长期的低烈度袭击。

其中缘由,之前的视频已经讲得很详细了,本文不多叙述,大家有兴趣的可以点击查看华夏由分封改为郡县,西方由封建制转向自由平等,是历史的进步吗。

总而言之,如果当时秦国仍是一个分封制国家,那么在攻占蜀地后,后续治理是完全不成问题的。

羁縻制度的起源与早期探索

按照传统流程,秦人会在四川地区,按实际需求分封公室子弟。

这些公室子弟会以多种方式,一般是联姻,通过迎娶古蜀国诸侯、卿大夫们的女儿,来稳固自身的地位。

接下来,他们生下的继承人同时拥有双方血脉,几代人之后,大家就是一家人了。

这个过程中,周礼文化、先进技术也会慢慢扩散开来。

最终,封君们在蜀地建立的新邦国,会以契约的方式维持对秦国本土的效忠。

旧的模式十分成熟,可惜的是,此时秦国已完成了商鞅变法,然后原来的那一套就彻底行不通了。

因为郡县制讲究的是编户齐民,君主派官僚直接管理地方。

而想要做到这一点,前提条件就是要把那些拥有封邑、军队的旧贵族们统统打垮。

类似于古蜀国遗留的诸侯、卿大夫们,以前可能还会成为合作、安抚的对象。

商鞅变法后,他们就只能成为帝国统治道路上,必须扫除的障碍了。

当然,是否扫除是一个问题,有没有能力扫除,又是另一个问题了。

羁縻制度的起源与早期探索

从现存的史料记载中可以看出,秦惠文王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局面时,还是非常小心谨慎的。

按照《华阳国志》的说法,由于“戎伯尚强”,秦人首先选择了移民,即:

“乃移秦民万家实之。”

当时秦国虽然实行小家庭制度,但推算下来,万家,至少也得有四五万人。

这还只是第一批开拓者,《汉书》又记载,后来咸阳规定:

“有罪,迁徙之于蜀汉。

被流放者中比较著名的,有吕不韦及其家人,还有《史记》中提到地方豪强,如:

“蜀卓氏之先,赵人也,秦破赵,迁卓氏。程郑,山东迁虏也。”

由此可见,对四川的移民是秦国贯彻始终的国策,直到统一天下前还在不断执行。

有了移民,当然就能在部分区域内,先执行郡县制了。

羁縻制度的起源与早期探索

这就是《华阳国志》中提到的:

“以张若为蜀国守。”

那么古蜀国残余的地方势力怎么办呢?办法就是先维持现状。

从这里可以看出来,秦惠文王一时间确实是不知道该怎么做好,毕竟这种状况没有先例可循。于是《史记》记载:

“贬蜀王更号为侯,而使陈壮为相。”

相当于仍然保留古蜀国原有组织架构,蜀王改称蜀侯,相国由秦人官僚担任。

史料中虽然没有明确记载,蜀侯和相国的职权范围,但从政治逻辑上讲,相国扮演的,应当是类似监军的角色。

看上去是不是有些熟悉?像不像汉高祖刘邦创立的郡国并行制?

那么按照道理,秦国是不是就能迅速稳定蜀地形势了?或者说至少能享受两三代人的和平了?

三、羁縻政策

事实恰好相反,秦惠文王十四年,古蜀国灭亡仅仅六年,帝国同时发生了好几件大事,首先是秦军击楚,攻取召陵。

羁縻制度的起源与早期探索

然后是秦王去世,再之后就是蜀地爆发的大规模叛乱。

即便先秦史料惜字如金,我们也完全可以体会当时帝国形势之严峻。《史记》曰:

“丹犁臣,蜀相壮杀蜀侯来降,诛蜀相壮。”

《华阳国志》又记载:

“陈壮反,杀蜀侯通国,秦谴庶长甘茂、张仪、司马错复伐蜀,诛陈壮。”

啥意思呢?首先,可以明确的是,秦国分封的蜀侯,以及派过去当监军的相国,都反了。

这里的重点,在于《史记》里的那句“杀蜀侯来降”。

毕竟相国陈壮要是没造反,那就不存在投降的问题,干掉蜀侯那叫平叛。

其次蜀侯肯定也参与了反秦阴谋,不然他就算被砍了也不能成为陈壮投降的筹码。

综上所述当时的情况应该是这样的,秦国大军远征楚国,国内空虚,恰逢国君去世,咸阳一时间十分混乱。

长期以来蠢蠢欲动的古蜀国遗老遗少,不知用什么办法收买了秦国监军,趁机突然起事!

羁縻制度的起源与早期探索

紧接着,蜀侯与相国陈壮,又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最终蜀侯被杀。

这也从侧面证明了,秦国虽然保留了古蜀国原有的组织架构,但相国显然握有更大的权力。

否则作为外来官僚的陈壮,肯定是斗不过蜀侯的。

那么事情到了这一步,《华阳国志》中的“复伐蜀,诛陈壮”又是怎么回事呢?

虽然史料中缺乏详细记载,但从政治逻辑角度看,相国陈壮很可能是想割据一方。

战国时期,分封制仍十分流行,投降不一定非得交出兵马地盘。

接受国君册封,做一个地方上有封邑的实权派诸侯,也是很常见且合理的,然后才有的秦军第二次攻克蜀地的战争。

最后再提一下丹犁,根据《史记地名族名词典》,丹犁为西南的一个部族名。

由此可见,这场蜀地叛乱,规模与范围都是很惊人的。

叛军从成都核心区,一直蔓延到西南地区,以至于秦国必须从关中本土调兵,才能取胜。

羁縻制度的起源与早期探索

战争结束后,秦国出于种种考虑,仍维持原有制度,立蜀侯惲。然后《史记》记载,秦昭襄王六年:

“蜀侯惲反,司马错定蜀。”

秦国再立蜀侯绾,过了几年:

“疑蜀侯绾反,王复诛之,但置蜀守。”

看到这里,大家是否感到奇怪?为什么刘邦的郡国并行可以成功,秦国的不行?

这里阐述一下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虽然史料缺乏记载,但我认为,秦国所立的三个蜀侯,应该不是秦国公室子弟,而是古蜀国王室成员。

因为商鞅变法的核心之一,就是打击公族势力。

虽说秦国统一天下前,史料中仍有零星的,公族子弟受封的记载。

但他们在秦帝国的舞台上,从来都是比较靠边的。

羁縻制度的起源与早期探索

你很难想象,高度迷恋郡县制的秦人会把一个公子分封在幅员辽阔,有帝王之资,还人心未附的蜀地。

而不分封自己宗族里的亲戚,就只能扶持古蜀国原有的王室成员。

他们当然不会对秦国有什么忠诚度,有机会肯定是要作乱的。

这个问题其实还有一些旁证,例如《战国策》和《史记》里,有“蜀主更号”、“蜀王更号”的记载。

似乎是在暗示,秦蜀侯非公室子弟,当然由于史料匮乏,现在也不能百分百确定。

不过无论如何,到此为止,秦国对蜀地的统治,由分封、郡县并存,彻底改为了郡县制。

那么回到本文最初的论点,那些古蜀国的遗老遗少怎么办?

办法就是不管他们,有条件的地方,比如繁荣富裕的成都平原,先把郡县搞起来。

远方地势险峻,偏远难治的地区,只要不闹事,愿意承认秦国,就由他们去。

这就是羁縻制度的起源,郡县取代分封使得军事扩张举步维艰,为了解决矛盾,秦帝国又在实践中发明了羁縻。

所以大家可以发现,蜀地虽然在历朝历代,都被认为是天府之国,帝王之资。

但是无论汉唐,乃至宋明,甚至到了近代都有大量地方土司,其源头就在于此。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04 22:45:3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古代君主都在为制度发愁,秦国没解决,魏晋能解决吗
中国历史上一直存在一个问题就是:采用哪种政治制度才能更有效地巩固统治?而这个问题的核心就是分封制和郡县制的优劣。关于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实施,在秦朝就已经展开讨论了,而且持续了近千年
2024-06-22 14:33:00
历史上的秦始皇是如何评价的?
...书事件的根本是分封制与郡县制这两种政治制度的争议,起源是秦始皇与朝臣及七十多个博士的酒宴,宴会上有个叫周青臣的人恭维秦始皇的功业,然后有个叫淳于越的博士认为周青臣不是忠臣,以
2023-08-25 06:47:00
...令’,用于保障老人的生活。这幅养老画像,是汉代养老制度的生动反映,体现出汉代制度设计上对老人群体的特殊关照。”在成都大运会闭幕式上,多尊出土于四川地区的说唱俑惊艳亮相,向全世
2023-12-15 06:25:00
巴蜀从什么时候开始,与中原彻底成为了一家人
...墓”被发现,证实了四川各地当时的“移民潮”。并且,秦国统一六国后,为了瓦解六国当地的残余势力,会将其中的富商大贾们迁往此地。这样,既断了他们“生事”的机会,又补充了蜀地的人口
2023-05-10 21:40:00
西汉初期郎官制度的起源与发展是什么?
...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刺史将与大家一同分享这一制度的起源与发展。一、郎官制度的起源早在战国以前的封建奴隶制社会中,还没有形成一个高度集中的政权组织,在采邑制下,各个地方的封君就
2023-01-06 22:00:00
秦惠文王灭蜀对秦国东出的意义
...前,秦国领土并不算大,仅仅排在中等层次,哪怕是秦国制度优先,可是没有人口的支撑,想要一统,太过艰难。战国时期,人口和粮草,缺一不可。粮草决定了国家能否持续作战,而人口则决定了
2023-12-22 05:09:00
为何说秦灭巴蜀之战是秦国统一之路上的重要一步
...,是因为商鞅变法。商鞅变法之所以厉害,是因为有军功制度。周王室的权威还在的时候,贵族就是贵族,平民就是平民。然而,商鞅的军功制度却彻底摒弃了这种做法。能得一品爵位者,赏一品爵
2024-02-08 16:03:00
诸葛亮和赵云关系是什么
...与张飞等俱溯江西上,平定郡县。”这次事件是刘备攻打蜀地受挫,于是让诸葛亮从荆州带兵入蜀增援。诸葛亮率领着赵云和张飞顺江直入蜀地,平定了蜀地很多郡县。这是《三国志》里描写的赵云
2023-06-24 21:50:00
探讨郡县制的起源及其在历史上的发展过程
...、经济和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将探讨郡县制的起源及其在历史上的发展过程。春秋战国时期的萌芽:郡县制的雏形郡县制作为一项制度,其萌芽可追溯至春秋时期。在这一时期,随着诸侯
2024-10-14 20:5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全球习练者近4亿人 太极拳在此发源
大河网讯 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提到太极拳,不得不去其发源地——焦作温县陈家沟转一转。9月20日,“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来到陈家沟景区
2025-09-21 07:37:00
大河网讯 9月20日上午,“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走进焦作武陟嘉应观,探访这座有“黄河故宫”之称的清代治黄文化建筑群
2025-09-21 07:37:00
电影《731》热映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在南京,日军当年也有一支“731部队”南报网讯(记者杜莹)电影《731》正在热映,主要讲述了抗战胜利前夕
2025-09-20 09:53:00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城市知识竞猜服务类节目《欢乐大猜想》约您畅游河北邯郸
千年古都,孕育出无数的成语典故,现代新城,绽放出摄人的夺目光彩,“活楼”、“吊庙”,诉说着华夏起源,贴崖石窟,讲述着文化底蕴
2025-09-20 11:08:00
书法爱好者郭书雷:巧构“合体字”,让传统文化“活”在当下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从伟在多数人眼中,汉字是方方正正的符号。而在书法爱好者郭书雷的手中,汉字却成了可以巧妙拼插的“艺术积木”
2025-09-20 16:21: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李策:烟盒纸上写下赤诚宣言
“我们现在只是暂时的分离。”在中共贵州省工委旧址纪念馆上百件展品中,有一张香烟盒纸引人驻足。香烟盒纸平整铺开,面积仅10余平方厘米
2025-09-20 23:34: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伊水畔的龙门石窟 藏着不朽文化印记
大河网讯 站在伊水之滨远眺,东山与西山隔河对峙,天然造就“伊阙”胜景,而嵌入两岸崖壁的石窟群,正是这座跨越千年的佛教艺术宝库
2025-09-21 00:27:00
央媒看太原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
2025-09-20 07:24:00
9月18日,“致敬英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在清徐县烈士陵园举行。清徐县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少先队员、抗战英烈子女代表等各界人士百余人
2025-09-20 07:24:00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
杜兴成新作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 周进朗诵
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作者:杜兴成朗诵:周进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中轴线上,儿孙相伴家人行。大栅栏,一条古色古香的街巷
2025-09-19 20:59:00
名不虚传、个个千年!河南这些小镇入列→
大河网讯 (记者 刘瑞朝)武则天沐浴过的温泉镇,齐桓公光临过的召陵镇,以造纸业出名的纸店镇,唐代高僧玄奘故里缑氏镇……每一个地名
2025-09-19 21: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