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8月29日清晨,北京积水潭医院贵州医院门诊大厅还透着微凉。一岁男童明明(化名)被父母紧紧搂在怀中,小手蜷曲,双眼懵懂。他自安顺远道而来,背负着先天性双手双足畸形的重负,犹如被无形的枷锁束缚,让他的童年之路显得格外崎岖。
“孩子才一岁,我们已经跑了好几家医院。”父亲声音沙哑,母亲眼里噙着泪。直到听说“手足情”公益项目的北京专家要来贵州,他们连夜赶到贵阳,“就像黑夜里突然亮起一束光。”
那束光,来自一支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北京积水潭医院、北京同仁医院等多家权威机构联合发起的专家团队。8月29日至30日,他们从北京、重庆、东莞、伊犁等地汇聚贵州,与北京积水潭医院贵州医院本部的医护一道,为手足疾病患者开展义诊和手术。
活动现场。
诊室内,专家们俯身低头、细致查体,看片、触诊、问病史、答疑惑……从常见畸形到复杂后遗症状,他们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医生为患儿看诊。
“‘手足情’走了五年,我们每一步都是朝着西部去、朝着基层去、朝着最难的地方去。”北京同仁医院足踝外科中心主任张明珠教授说。五年间,从新疆草原到青藏高原,从西藏雪域到云南大山,他们让无数孩子重新伸展手指、奔跑自如,也让许多成年人再次握笔、行走、劳动。
而这一次,他们来到贵州。
医生为患儿看诊。
“这不只是一次义诊,更是一次‘诊疗闭环’的落地。”张明珠说。8月30日,符合手术条件的患儿被推进手术室——明明也在其中。
手术室里安静得只听见仪器嘀嗒。明明患有罕见的“先天性束带综合征”,双手、双足甚至右小腿都有畸形。专家团队决定一次手术完成右手和右踝矫形,最大限度减少他多次麻醉和手术的痛苦。
手术现场。
与此同时,另外5台手术也在同步进行:8岁的梦梦、10岁的琪琪,拇指多指并指,专家为其施行分离与切除;10岁的清清,左手小指屈曲挛缩,做软组织松解;11岁的涛涛,左拇指多指,完成截骨矫形;3岁的薇薇,右足多趾,实施切除……
每一台手术,不仅是对技术的考验,更是一次“现场教学”。专家边操作边讲解,将关键技术、风险控制等毫无保留地传授给贵州本地的医护团队。
“对我们来说,这是‘家门口见名医’的机会;对医院而言,更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提升。”北京积水潭医院贵州医院院长李忠哲说,作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该院始终致力于让贵州百姓“大病不出省”,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农村和基层医疗服务水平,有效解决跨区域就医的需求,降低群众的医疗负担,提高就医便利性和获得感。
手术现场。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健康发展处处长刘俊峰表示,“手足情”公益项目五年来始终聚焦两件事:一是推动顶尖医疗资源下沉,回应百姓“看好病”的期盼;二是通过政策与服务优化,减轻困难群体负担,让西部患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
活动启动仪式现场。
手术很成功。明明被推出手术室时,父母小跑着迎上去,眼里是五天来第一次放松的痕迹。“本来已经打算带孩子去北京了……没想到专家就这样来到了贵州。”母亲握着医生的手,声音哽咽。
六台手术,六个孩子,六段重新开始的人生。
这场跨越山河的“手足情”,不仅治愈了身体,更托起了希望。它让优质医疗资源真正“沉”到基层、“流”进西部,在贵州落地生根。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胡家林
编辑 汪盈平
二审 龙艳
三审 杨国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9-03 23: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