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科技部发布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2022年度报告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1-17 16:48: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1月17日电(赵秋玥)1月17日,由科技部国家遥感中心组织编制的《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2022年度报告》正式发布。本年度报告共包含“北极地区冰雪与植被变化”和“全球大宗粮油作物生产形势及复种与灌溉的贡献”两个专题。

从科技部当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获悉,报告编制过程中,国家遥感中心联合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过广泛征集选题、专家提供专业化建议以及公开招标,最终遴选出由中山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牵头,联合武汉大学、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南京大学等国内优势科技力量共同编制报告。报告注重吸收国家科技计划和相关部门的研究成果,综合利用多源遥感数据,采用长时序、高精度的监测方法,使用数据挖掘和并行计算技术,按照卫星数据收集-数据产品生产-产品精度检验-报告编制完善的流程,保证报告的严谨完整。

科技部国家遥感中心主任、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年度报告编委会主任赵静介绍说,“北极地区冰雪与植被变化”是年度报告“冰冻圈”专题序列的拓展和延伸。近20年来,由于全球增温及北极“放大效应”的影响,北极冰雪与植被正在发生快速变化,是全球气候变化的风向标。综合利用风云三号等多源遥感数据,监测了北极海冰、格陵兰冰盖和北极陆地植被,分析了其时空格局及变化特征,评估了大气、海洋和人类活动等要素的影响,可为开展北极环境变化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北极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全球大宗粮油作物生产形势及复种与灌溉的贡献”专题在连续8年开展全球大宗粮油作物生产形势分析的基础上,应用遥感手段对2021—2022年全球农业气象条件、全球粮食主产区粮油作物种植与胁迫状况进行了独立监测,预测了2022年全球大宗粮油作物产量、供应形势和进出口形势,分析了极端天气和区域性突发事件对粮食生产和供应形势的影响;进一步结合复种和灌溉耕地分布数据,评估了全球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复种和灌溉对粮食产量的贡献及其对粮食稳产增产的作用,可为增强全球粮食信息透明度、应对全球粮食安全挑战、实现联合国零饥饿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科学的信息支撑。

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年度报告工作顾问组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周成虎表示,遥感技术相当于在卫星上安装了“天眼”,可以宏观、动态、客观地对地表实施动态监测,通过多元遥感数据和地表数据结合,为人类应对全球环境变化做出贡献。

赵静表示,“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年度报告”是中国深入参与全球科技创新网络和生态环境治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将长期、持续地开展下去。今后,年度报告工作将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强化遥感科技高水平供给,并通过国际合作机制平台,积极拓展地球观测科学研究与合作交流的广度与深度,以全球视野进一步推进年度报告工作,助力形成世界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公共产品和解决方案。

2022年度报告和相关数据集产品均面向社会公开发布,并提供在线免费共享服务,可登陆国家遥感中心门户网站、国家综合地球观测数据共享平台查阅。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7 18:45:1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2022年度报告》发布为全球生态治理提供科学参考核心阅读17日,科技部发布《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2022年度报告》。近年来,我国不断深入参
2023-01-18 05:36:00
报告:2022极端天气叠加区域突发事件致全球大宗粮油作物减产1.3%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2022年度报告》“全球大宗粮油作物生产形势及复种与灌溉的贡献”专题封面。科技部国家遥感中心 供图中新网北京1月17日电 (记者 孙自法
2023-01-17 20:37:00
无人机巡航、卫星遥感、大数据共享 智慧监测“神器”助力环境监测网络建设
本文转自:央视网央视网消息:《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2023年度报告》5日发布。自2012年起,科技部国家遥感中心持续开展全球及洲际尺度的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分析和评估。记者近日从生
2024-01-07 19:41:00
最新报告:地球三极冰盖冰川物质过去20年损失量超7.68万亿吨
中新网北京1月5日电 (记者 孙自法)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2023年度报告1月5日在北京发布,其“南北极与青藏高原冰雪变化及影响”专题报告显示,南北极冰盖与被称为“地球第三极”的
2024-01-06 10:24:00
...获取的卫星图像更精细、分辨率更高。1月29日,工信部、科技部等七部门发布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卫星互联网、空天领域在列。在业界,空天信息产业被认为已进入发展的“黄金
2024-02-04 04:22:00
“龙计划”:搭建中欧遥感科技深度合作桥梁
...日至15日,“龙计划”五期2023年度国际学术研讨会举行。科技部与欧洲空间局于2004年启动的“龙计划”是地球观测领域大型科技合作研究计划。19年来,“龙计划”取得了一系列具
2023-09-21 02:11:00
...9%以上,江河湖泊和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是世界上生态环境最好的地区之一。作为拉萨南北山绿化工程的一部分,拉萨南山公园是拉萨首个河谷地区规模化生态建设和修复的代表性工
2023-10-13 03:51:00
远在深山有人识
...省地矿局工作会议刚刚落下帷幕,河北省水勘院(河北省遥感中心)生态遥感所4名技术人员带着有温度有力度的嘱托,来到位于石家庄市鹿泉区的某处责任主体灭失矿山,开展《河北省矿山地质环
2023-07-06 18:22:00
...程师王小攀介绍到,“当前,遥感影像在规划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农业农村、应急保障等领域中广泛应用,行业部门对影像数据需求越来越旺盛、需求频次和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据悉,目前重庆
2024-08-30 16:03: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滨州市人民医院孙新国:生命禁区的守护者,与时间赛跑的铅衣卫士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陈甜田 通讯员 郭庆花近日,滨州市委宣传部、市委网信办、市卫生健康委联合公布了2025年“滨州好医生
2025-10-12 07:56:00
特需儿童背后的“影子老师”,让每一颗星星都闪闪发光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主余凤在临沂市沂河新区一所公办幼儿园的园区内,孩子们追逐嬉戏,笑声清脆。人群中,5岁的小远正小心翼翼地拉着玩具小车
2025-10-12 07:56:00
在中山陵景区游玩时晕倒得到及时救助离宁后,河南游客发来千余字感谢信□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李子俊“我是一名来自河南的游客
2025-10-12 08:38:00
第十五届全运会江苏省体育代表团成立南京“省队市办”优秀运动队56人代表江苏出征南报网讯(记者程锦欣)10月11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江苏省体育代表团成立
2025-10-12 08:39:00
南报网讯(记者祝东秀)10月11日,由南京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南京市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南京市革命老区经济开发促进会联合编纂的《南京地区新四军活动亲历者说》出版座谈会在南京召开
2025-10-12 08:40:00
桐华里邻里中心·邻阅轩社区书苑开展“书香浸润童年,阅读点亮成长”主题阅读活动
鲁网10月11日讯秋意渐浓,书香正暖。10月7日,在临沂沂河新区相公街道桐华里邻里中心·邻阅轩社区书苑,一场以“阅读点亮成长”为主题的青少年阅读推广活动圆满落幕
2025-10-12 08:44:00
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 王元晖)为进一步增强外贸发展内生动力,加快培育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
2025-10-12 09:04: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连宁燕今年9月,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全省最低工资标准,威海市最低工资标准调整为每人每月2400元。根据失业保险金标准与最低工资挂钩联动机制规定
2025-10-12 10:47:00
重庆市渝北职业教育中心就“学生下跪事件”发布情况说明
大皖新闻讯 10月11日,大皖新闻报道了重庆市渝北职业教育中发生学生下跪事件。12日上午,校方就该事件发布情况说明。全文如下
2025-10-12 10:51:00
福耀科技大学学生获赠电脑是国产品牌 匿名爱心人士来自教师家庭
大皖新闻讯 记者10月12日从福耀科技大学获悉,国庆中秋假期后,有爱心人士匿名向福耀科技大学50名本科新生每人捐赠一台崭新的笔记本电脑
2025-10-12 10:52:00
中南民大首办校友返校日 校友学子共溯青春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林杉 通讯员袁愉雯 王钰涵)10月1日至3日,中南民族大学以“溯青春记忆 汇校友同心 谱写‘双一流’建设新篇章”为主题
2025-10-12 10:58:00
东城逸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孙付军传承工作室获赠锦旗
近日,一位患者在家属的陪同下,将一面锦旗送至济南市民族医院东城逸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郭文璐手中,借此表达诚挚谢意,对东城逸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孙付军传承工作室负责人
2025-10-12 11:21:00
遵义市委党校:“一封家书”打开党性教育新方式
多彩贵州网讯 10月11日,遵义市委党校2025年秋季基本培训班原创的《国之本在家 一封家书》情景教学在遵义融媒集团演播厅上演
2025-10-12 11:24:00
31岁小伙康复后,向烟台毓璜顶医院东区ICU赠锦旗表谢意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孙淑玉 通讯员 李成修近日,烟台毓璜顶医院东区重症医学科(ICU)上演了温馨感人的一幕:31岁的张先生在经过ICU内28个昼夜的生死搏斗
2025-10-12 11:53:00
山东海阳,凭啥能频频给全国网友“刷”火箭?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钟建军 王琳 吕奇火箭尾焰划破海天,轰鸣声响彻云霄,10月11日上午10点20分03秒,由海阳总装出厂的引力一号(遥二)运载火箭在山东海阳附近海域发射成功
2025-10-12 11: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