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林杉 通讯员袁愉雯 王钰涵)10月1日至3日,中南民族大学以“溯青春记忆 汇校友同心 谱写‘双一流’建设新篇章”为主题,举办首届“校友返校日”活动,诚挚邀请毕业周年逢五逢十的秩年校友重返校园,共赴一场跨越时光的青春之约。
“这条林荫道,我曾在大一时每天骑车经过,今天再次走过,心里百感交集。”活动首日,2011级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校友李静手持一份特别的“校园打卡地图”,在熟悉的景致前驻足流连,道出了许多返校学子的共同心声。这场精心策划的“校园寻迹”之旅,如同一场别开生面的“青春寻宝”,让校友们在熟悉的角落与崭新的变化中,重温求学岁月。2001级环境工程专业校友韦晓竹拿着盖满印章的打卡地图笑着说:“没想到学校还为我们准备了印章打卡,好像在做一场‘青春寻宝’。”从旧貌换新颜的现代化体育中心,到增添智慧化阅读空间的图书馆,校友们纷纷举起手机,记录下母校“变得更年轻了”的动人风采。
脚步追寻记忆,味蕾唤醒往昔。当午餐时分,学校食堂特意开设的“校友专属窗口”前飘来熟悉香气,一场“食堂寻味”便自然而然地展开。一碗地道的热干面,瞬间勾起了无数青春回忆。“还是那个味道。”韦晓竹夹起一筷子菜,笑着说,“好像又回到早上赶着上课,匆忙吃饭的日子。”食堂里,不同届的校友围坐在一起,互相打趣、交换近况。有人说“饭菜没变,但心境不同了”,有人感慨“这是一种专属于民大的味觉记忆”。
从校园的宏观变化到食堂的微观滋味,情感的纽带最终牵引着校友们回到梦想启航的地方——各自母院。三天里,一场场充满温情的院系重聚活动接连上演。“1991年我们从这里起航,三十年后又回到同一间教室。”91级财经系校友张峰的发言饱含深情,他继而表示,“我们不仅是母校发展的见证者,更愿意成为推动者。母校的成长,就是我们的骄傲。”在一次次深入的交流中,校友们分享奋斗历程,为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建言献策;学院老师们则积极回应关切,详细介绍学校在“双一流”建设征程上的成果与规划,浓浓的师生情、同窗谊在此刻升华为共同前进的力量。
正如一位校友的动情告白:“母校是我们出发的地方,无论走得多远,心始终系在这里。”这份深情,最终化为了与母校同行的坚定信念。大家纷纷表示,将以各自的方式关心、支持学校发展。【责任编辑:何鹏】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10-13 05: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