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龙计划”:搭建中欧遥感科技深度合作桥梁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3-09-21 02:11: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科技日报

“龙计划”:搭建中欧遥感科技深度合作桥梁

图为青年科学家在“龙计划”五期2023年度国际学术研讨会青年科学家海报展览现场。

“龙计划”:搭建中欧遥感科技深度合作桥梁

9月12日上午,“龙计划”五期2023年度国际研讨会开幕式举行。图为开幕式现场。本报记者 周维海摄

编者按 9月11日至15日,“龙计划”五期2023年度国际学术研讨会举行。科技部与欧洲空间局于2004年启动的“龙计划”是地球观测领域大型科技合作研究计划。19年来,“龙计划”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研究成果,为遥感领域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为此,本版推出特别策划,分享多年来“龙计划”取得的代表性成就。

◎本报记者 孙 瑜

9月11日至15日,“龙计划”五期2023年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举行。这是一场中欧遥感科技深度合作的盛会。300余名中欧科学家就遥感技术及其应用展开了深入交流。

“龙计划”是科技部与欧洲空间局(以下简称欧空局)于2004年启动的一项地球观测领域大型科技合作研究计划。“龙计划”四年为一期,今年是“龙计划”五期的第三年。

“‘龙计划’历经19年,已发展成为我国在遥感应用领域最大的国际合作项目,参与五期合作的中欧双方科学家超过700人。科技部与欧空局积极为双方科研人员搭建平台,合作机制不断完善,合作范围也在不断扩展。”国家遥感中心主任赵静表示,通过“龙计划”,中欧双方建立起一支地球观测联合研究队伍,取得了一大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极大地促进了双方地球观测技术水平的提高。

遥感技术合作互利共赢

赵静表示,“龙计划”探索出了“政府搭建平台,科学家自主参与,共享地球观测数据”的国际科技合作新机制,这也正是“龙计划”实现19年来长期友好合作互利共赢的秘诀。

1997年至2002年,科技部与欧空局围绕欧洲资源卫星开展遥感应用合作,组织科学家围绕中国南方水稻监测、北京土地利用制图、洪水灾害监测、中国森林制图等开展联合研究。2002年6月,时任科技部部长徐冠华访问欧空局,中欧双方表达了在遥感领域深入合作的愿望。

“前期合作为‘龙计划’诞生奠定了良好基础,政府高层会谈推动了‘龙计划’落地。” “龙计划”中方首席科学家、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研究员李增元介绍,2004年“龙计划”正式启动实施,合作的主要目标是建立对地观测数据应用研究的中欧联合队伍,促进双方卫星遥感应用技术水平的提升。

政府搭建起平台,科学家广泛参与科学研究,推动了项目的实施。中欧双方为“龙计划”确定的参与原则是“自主参与、自找合作主题”,建立首席科学家机制,由科学家牵头推动项目实施,开展多层次全流程管理,从机制流程上保障科学研究合作。

纯粹、宽松而友好的科研氛围使得“龙计划”顺利开展。自计划执行以来,我国参与“龙计划”合作项目的科学家达1167人次;参与合作的欧洲国家共17个,欧方科学家达804人次;合作研究项目从一期的16个拓展到五期的55个,范围涉及10个地球观测应用合作研究领域。

共享数据也越来越多。据介绍,中方提供了17种在轨卫星数据,欧方提供了18种在轨卫星数据,几乎涵盖了欧洲“哥白尼计划”和科学探索类的所有在轨卫星。此外,欧空局还提供了16种第三方卫星数据和3种卫星存档数据。

欧空局国际关系部总干事卡尔·伯奎斯特(Karl Bergquist)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龙计划”为中欧开展遥感技术研究合作搭建了良好的平台,中欧科学家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10多年来,“龙计划”欧方原首席科学家伊夫·路易斯·德斯诺斯(Yves-Louis Desnos)坚持每年来华工作,指导合作研究,参与技术培训,协调数据共享。据介绍,他还利用其在对地观测领域的国际影响推动国外第三方遥感数据与中方共享,取得了显著的成效。2014年10月,他被授予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

“19年来,‘龙计划’就像一个大家庭一样,凝聚起中欧双方遥感领域科技人员,大家谈学术、谈理想,气氛融洽。”李增元说。中欧科学家之间的友情愈发深厚,欧方科学家的贡献也得到了我国政府的高度认可。其中,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教授、“龙计划”合作“地形测量”项目欧方负责人法比奥·罗卡(Fabio Rocca)获得2013年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中欧合作科研成果斐然

“‘龙计划’以技术合作为核心,开辟了中欧遥感数据共享的特殊渠道,实现了我国多项遥感技术从无到有的突破,取得了一大批国际先进的合作研究成果。”赵静告诉记者。

借助共享的遥感数据资源,中欧双方开展了多项研究,联合发表了不少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论文,科技成果斐然。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刘毅有两项关于大气遥感研究的重要成果得益于“龙计划”中欧双方鼎力合作。他向记者介绍,其中一项研究通过对我国西南地区植被进行遥感监测,发现中国碳汇能力被低估;另一项研究发现热带地区是甲烷重要排放源地。

“中国碳汇能力被低估这项研究的相关成果发表在《自然》杂志上。”刘毅说,这项研究的想法萌生于参与“龙计划”年度会议后返程中的一次讨论。而研究能成功要归功于中欧“龙计划”项目长达10年的支持,以及中欧双方研究人员的长期合作。

“大气遥感监测是非常复杂、难度挑战很大的遥感研究领域。”刘毅坦言,通过“龙计划”,中欧双方科研人员利用上千轨大气成分卫星遥感数据,以及先进技术与研究方法,推动了大气遥感科研和应用发展。

通过“龙计划”,我国还突破了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的相位信号分析等关键技术,实现了地震地表形变、城市地面沉降等高精度监测,监测精度达毫米级……

从“龙计划”三期合作开始,我国开始提供环境减灾、风云、海洋等卫星遥感数据,丰富了合作研究数据资源,扩大了我国地球观测卫星数据的国际影响力。

“龙计划”五期合作至今,中欧项目团队发表论文、专利、获奖数量已达486项,其中论文461篇、专著6部、专利10项、获奖9项。我国著名遥感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德仁认为,“龙计划”无论是合作规模、研究水平,还是所取得的成效,都堪称空前,已引起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关注。

青年科技人才脱颖而出

“‘龙计划’合作始终将人才培养作为重点,为中欧青年学者的快速成长创造了有利条件。”国家遥感中心副主任刘志春表示,中方参与“龙计划”的专家近80%都是45岁以下中青年学者。通过多种活动,“龙计划”为青年人才交流搭建了平台,大批学者成长为国际各遥感应用领域技术带头人。

在刚刚过去的“龙计划”五期2023年度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广州商学院信息技术与工程学院讲师李长龙带着他的最新研究来到了青年科学家海报会议现场。

“这是我第四次参加‘龙计划’青年海报展览活动。”李长龙告诉记者,“青年海报展览是‘龙计划’年度国际学术研讨会的固定环节之一,展览上都是年轻人的研究,现场会有相关专家来点评指导。”

“我从研究生时期开始接触‘龙计划’,通过系列学术交流活动受益匪浅。”李长龙特别提到,“2017年‘龙计划’青年海报展览活动上,我的研究获得了‘优秀海报’荣誉,这对我是很大的鼓励。”

在李长龙看来,“龙计划”为青年人才成长营造了良好的环境氛围,通过免费的培训班、学术交流活动,让青年人有机会接受国际知名遥感专家的指导,和同行碰撞出火花。

法比奥·罗卡于2005年和2008年作为高级授课专家策划并参加了“龙计划”在北京和武汉举办的陆地遥感培训班。作为欧空局资深科学家,法比奥·罗卡亲自制定授课方案、选编教材和组织实习平台等,带动了一大批欧洲的科学家积极参与到与中方的合作项目中来。

据统计,中欧合作举办了16次陆地、海洋、大气遥感高级培训班。“龙计划”为我国培养了1200多名青年遥感科技后备人才,促进了我国遥感领域人才队伍建设。

“‘龙计划’使青年人有机会与中欧顶尖的科学家学习和交流,开拓视野,从根本上提高了青年科技人员的科学研究能力,增强了中欧遥感科技研究后劲。”刘志春说。

目前,“龙计划”六期合作正在酝酿中。中欧双方有望借此拓展合作领域和渠道,进一步促进双方科研人员交流,不断完善科研合作机制和平台建设,为携手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挑战提供科技支撑,为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注入新的内涵。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21 09: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月13日 第 10 版)新华社三亚电 (记者赵颖全、严钰景)中欧科技合作“龙计划”2024年海洋遥感高级培训班日前在海南三亚开班。本期培训班汇聚了中欧海洋遥感领域的知名学者
2024-11-13 05:19:00
...研究问题、方法、结果和结论的简明摘要。共有112位来自中欧的青年科学家对海报做了讲解。与会科学家还与参展者进行了互动交流与课题讨论。草地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人
2023-09-21 02:11:00
...笠名9月11日下午,2023年“龙计划”温室气体遥感专题暨中欧温室气体卫星监测合作专家会议在内蒙古师范大学召开。在“龙计划”五期2023年度国际研讨会期间,参加中欧温室气体卫
2023-09-21 02:11:00
21深度|中欧经贸合作关键期:在欧金融中企探索更多合作空间
...健经营,为出海企业提供支持服务仍是未来大方向;随着中欧关系变化,中资金融机构也需要抱团取暖,共同应对挑战,方能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促进中欧经贸关系发展。新成立的金融工作组说
2024-02-27 11:44:00
...天局对地观测部共同负责计划具体实施。会议开幕当天,中欧双方正式签署了“龙计划”六期合作协议书,内容涵盖陆地、大气、气候变化和大数据等10个重点领域,双方将通过合作研究、学术交
2024-06-26 06:47:00
...了欧洲商业和创新联盟、欧盟项目创新中心等,加快推进中欧产业创新区建设。中国驻比利时大使曹忠明表示,全力支持共建中欧产业创新区,助力无锡建设国际交往中心城市、创建中欧合作一流示
2023-02-02 06:59:00
2023服贸会|搭建合作平台 中欧生物医药共话创新合作机遇
...淀区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举办“2023年中欧生物医药创新合作对接会”。本场对接会以“创新合作、成就未来”为主题,围绕生物医药领域的前沿技术与发展趋势进行专题演讲
2023-09-04 21:41:00
上游观察|搭起通向世界的桥梁!驻华使节们与重庆的“开放之约”
...纽展示中心,驻华使节们通过观看5D飞行影片深度了解了中欧班列和陆海新通道如何高效运输。作为中欧班列与西部陆海新通道的源发地和起始站,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已经成为重庆“四向通道
2024-05-20 12:51:00
9月1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中欧班列国际合作论坛致贺信。习近平指出,中国将继续同各方一道,秉承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中欧班列
2023-09-16 07:23: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双11重磅福利:88VIP点外卖5折,淘宝闪购1000万份免单等你抢!
淘宝闪购推出双11重磅福利:88VIP点外卖天天享五折,免单红包数量超1000万份!10月15日至11月14日,88VIP用户进入闪购频道
2025-10-12 05:27:00
这家宁企让足球邂逅时尚
本报记者 周京震 陆春花8月17日晚,“苏超”第9轮,南京迎战盐城。聚光灯下,南京队员战衣上那簇崭新的标识格外醒目——华瑞时尚
2025-10-12 05:27:00
这支“中国笔”,国内首款!
在常州经开区潞城街道江苏德尔福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的洁净工厂内工作人员正在忙碌地装配新型“电子笔”今年该企业三个型号的预充式电子笔式注射器获得国内首张医疗器械注册证标志着该类产品正式
2025-10-12 05:27:00
山东移动5G-A护航济南地铁4号线,打通地下通信“快车道”
近日,济南轨道交通4号线彭家庄站、程家庄站、唐冶站、唐冶南站(以上站名均为工程名)已完成移动5G-A通信覆盖,标志着这条串联城市东西的“黄金线路”在通信保障上迈出关键一步
2025-10-12 08:45:00
人保财险青岛分公司:科技赋能推动农险“双精准”再升级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尚青龙近日,青岛平度的肉牛也有了自己的“数字身份证”。人保财险青岛分公司借鉴内蒙古先进经验,引入内蒙古沃付国际物联网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畜牧业数字化管理平台
2025-10-12 11:53:00
一线保障人员“时刻在岗”,烟台联通守护高铁5G网络畅通运行
国庆中秋假期期间,面对持续攀升的客运高峰,烟台联通网络保障团队坚守岗位,全力投入高铁沿线5G网络实时保障工作,通过精细化运维与快速响应
2025-10-12 11:53:00
第十九届中国(临朐)家居门窗博览会12日开幕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佳潼10月11日,第十九届中国(临朐)家居门窗博览会媒体见面会在临朐召开。记者在会上获悉,第十九届中国(临朐)家居门窗博览会定于2025年10月12日至15日在临朐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2025-10-12 11:55:00
济南热力以低空智巡护航聊热入济
近日,“聊热入济”长距离供热项目施工现场传来新进展——济南能源集团所属热力集团部署的无人机智慧巡检系统,正沿这条 “供热长龙” 精准巡航
2025-10-12 15:50:00
山东移动聊城分公司圆满完成高唐一中百年校庆通信保障任务
百年薪火传,同心向未来。10月2日,聊城市高唐县第一中学建校100周年庆祝大会在高唐县隆重举行。海内外校友、各界嘉宾及在校师生欢聚一堂
2025-10-12 16:23:00
冲刺四季度 打好收官战丨湖北佳恒:以“智”提“质” 产值已超去年全年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何旭 通讯员 胡新)科技创新锻造核心竞争力,湖北佳恒科技以智能化改造与自主研发双轮并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2025-10-12 19:27:00
西电连续三次入选教育部“人工智能+高等教育”应用场景典型案例
近日,教育部公布第三批30个“人工智能+高等教育”应用场景典型案例遴选结果。学校《“西电智评”——数智赋能学生评价的探索与实践》案例成功入选
2025-10-12 13:56:00
见证首次无动力帆船环越南极,飞利浦鹅卵石Pro剃须刀以科技实力硬核护航,净护随行
2025年10月10日,人类首次帆船环航南极之旅于上海白莲泾旅游码头启航。由国家海洋公益形象大使、中国航海科普大使、中国环球航海第一人
2025-10-12 13:35:00
“电力工程号A星”今日出征
2025年10月12日,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在吉林省航天信息产业园举行“电力工程号A星”的出征仪式。公司及合作单位的领导和职工代表参加活动
2025-10-12 11:56:00
刷新多项世界纪录!我国新型单光子探测器量产落地
大皖新闻讯 日前,安徽省量子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发布消息称,我国实现了全球首款四通道超低噪声半导体单光子探测器的量产落地(以下简称“深度制冷单光子探测器”)
2025-10-12 10:52:00
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丨浪潮智能终端“超高清+AI”解锁场景新玩法
漫步浩瀚太空,秒回侏罗纪时代,与科幻机甲同框……济南方特东方神画“九州神韵”的XR拍摄专区,小学生李安安兴奋地“穿越”在异时空中
2025-10-11 10: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