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聊聊明朝大太监刘瑾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2-08 12:07: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刘瑾当权之初,大力排斥异己,但他的头脑和团队能力配不上他的野心,只会给大臣们扣上“奸党”的帽子。至于“奸党”到底如何“奸”,犯了什么错误,刘瑾罗织不出来,焦芳也整不明白。

如此莫须有地给大家罗织罪名不是办法,不但低效而且阻力非常大。

张彩在吏部工作多年,对朝堂的派系纷争和大臣们的私人问题是一清二楚。他以来,迅速用两个手段解决了这个难题。

一、利用大臣们的内部派系,拉一派打一派,一手胡萝卜一手大棒,把大臣们整治得服服贴贴。

二、对于无党无派的大臣,张彩就在他们私德上做文章,小到家仆大到小妾,都能成为绊倒大臣的石头。

有了这几招,刘瑾整起人来变得有理有据,效率倍增,关键还堵住了大臣的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依附刘瑾。在刘瑾授意下,吏部尚书许进知趣地当起了甩手掌柜,吏部基本就是张彩说了算。一年之内,许进退休,张彩越级超升为吏部尚书。

应该说,张彩确实是很有能力的,能就能在他既能为刘瑾服务,又能打着正义的名义干事。

比如,张彩亲自制定了一套严格的考核制度。名义上,新制度是为了更好地考核官员们的工作,背地里,张彩利用这套制度为刘瑾服务。大家的小辫子都抓在张彩手里,官员听话就没有问题。谁要是想当刺头,直接就可以翻出他们的错误进行敲打。

这一手绝在名义上是为国奉公,谁都不能有什么话说。后来这套制度被张居正学习吸收,很多条款直接选入了他的《考成法》。

有了张彩这样的人才执掌吏部,刘瑾也开始学习当初的王振,通过“卖官鬻爵”来增加收入,以供自己所需。谁知一段时间后,张彩找到了刘瑾对他说:您这样做不对。

刘瑾不解:前辈行得,我为何行不得?

张彩解释:我不是说不能卖官,而是您卖得太亏了,应当如此这般。

在张彩设计下,刘瑾版本的卖官方案出现了,以往的卖官比较实在,几品官,多少钱,明码标价,童叟无欺。刘瑾版本作了些微调整,主要是在上任时间上。

比如说你想买个知府,可以,先给原价的钱。给了钱什么时候能上任?不知道,暂时没空缺,稍安勿躁。

问题是你这笔买官钱是七拼八凑借来的,急于变现,这得等到猴年马月?

办法不是没有,加钱!很快就能上任。

这招今天的4S店常用,叫做加价提车,你要急,加钱!不急,你就慢慢等!

通过这种方式,张彩变相地抬高了卖官的价码,为刘瑾增加了大笔收入。

刘瑾对张彩心悦诚服,将他倚为头号军师,他左手收着卖官的钱财,右手还收着地方官员们的常例。

常例也是当年王振发明的一项创收手段,地方官员进京汇报工作,必须对刘瑾有所表示。刘瑾虽然没有规定过常例该送多少,但显然地方官们只敢往多里送,不敢短斤缺两。据说省部级官员,送给刘瑾的常例要达到万两白银以上。

坦白讲,送钱的官员,刘瑾未必记得住你;谁要胆敢不送,他一个也不会漏掉。曾经有个山东的地方官进京办点小事,没打听好规矩忘了奉上常例。刘瑾也没拿他怎么样,只是在他回去的路上放出风声,你已经上了黑名单,自己看着办吧。这个小官没钱送礼,更不敢得罪刘瑾,思来想去,竟然在路上自杀了。

就在刘瑾每天日进斗金,半夜都会笑醒的时候,张彩告诉他:刘公公,您不能再收常例了。

刘瑾又想不通了:王振能收,前朝一些太监也能收,自己怎么又不能收了?

张彩说:您知道官员孝敬您的常例都是哪来的吗?他们进京之前,都在地方上打着孝敬刘公公的旗号大肆搜刮,得来的钱财大头全放进自己口袋,只会拿出一小部分孝敬您。但是横征暴敛的锅却得由您来背,您再收下去,想要以何面目面对天下呢?

刘瑾勃然大怒:我要钱但我更要脸!

张彩早有对策,他不慌不忙地拿出了应对方法:反贪。

历来掌权的官员,想要进行一番改革是相当困难的,如裁撤冗官、清丈田亩、变更征收制度、改革税种税率这些政策。即使明明有利于国家,也极难推行成功,就算一时得以推行,也很难坚持下去。更多的例子是改革牵涉到形形色色各种利益群体,可以说谁碰谁死。

但有一种改革是天然有效的手段,那就是反贪。

无论在哪个朝代,贪腐都是公认的犯罪和道德硬伤。即使大半官员都知道同事们是贪腐分子,谁也不会拿到嘴上说。

朱元璋当时给官员定的俸禄就是历史最低,高薪能不能养廉我不敢肯定,显然低薪肯定是无法养廉的。大明到了正德年间,贪腐已成官场普遍现象——不能说官员都是贪官,但让他们排成一排,一个隔一个抓出来作为贪腐分子枪毙,大概率不会冤枉他们。

身在吏部,张彩深知其中要义,用贪腐来打击异己,远比无能、失职、渎职更具备杀伤力。

然而反贪武器远不止打击敌人这么简单,这其中隐含了一个很多人忽视的地方:反贪也是出政绩最为快速和简单的方法。

见效快大家很容易理解,抓住贪官并公布其罪行,成绩就一目了然。

说它简单,是相对于其他革新政策,清除积弊的办法。

通过反贪,刘瑾可以快速获得政绩,也能让自己声誉得到恢复,进而在朱厚照那里获得更多的信任。

反贪除了能带给刘瑾名声上的好处,还能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贪官被查获,轻则退赃罚款,重则抄家,有法可循,有理可依。

但是到底退了多少赃,罚了多少款,抄家又抄到多少财产?这些财物多少上缴朝廷,多少留在地方,多少作为赔偿款?

抄一家得十万两,上交一两万给朱厚照,他已经很开心了。剩下来的,还不是刘公公自己说了算嘛!

民众支持,官员配合,皇帝满意,钱包塞满——反贪已经不是一石三鸟了,简直是一举四得,还不会伤到自己。

办法有了,具体操作细则张彩都替刘瑾想好了,这个细则将成为张彩一生最大的功绩。

这不是开玩笑,而是实实在在的功劳,它的名字叫“查盘”。

“查盘”,意即清查各级府衙的账目。这一手并不新鲜,以往短则一年,长则三五年,朝廷都会进行清查。在朱元璋时代,出现亏空的解决办法很简单,追究时任官员的责任,要么是你贪污了,要么是你工作不力,总之你必须给我解决,不然就要问罪。

洪武之后,清查力度减弱,官员们就有了操作的空间。他们的普遍方法是把亏空推给前任,或是前任的前任,朝廷要追查,就去查那些人,反正跟自己无关。

这样一任任下来,亏空就成了一笔糊涂账,官员们可以在这里面大做文章,把自己的贪墨款项列为亏空,让朝廷无从查起。

张彩太了解官员的套路了,他告诉刘瑾,您不要跟他们纠结是哪一任拉下的亏空,在他账上查到的亏空就是他的。您只需要给他们追查亏空的权力,要找前任让他们自己去找。

如果找不到,就自己掏钱补窟窿,没钱就服劳役还债。自己这辈子还不清也别担心,朝廷安排你的子子孙孙接着服劳役,直到还清为止。

这样简单的一招,很猛也很毒。在张彩的“查盘”下,一年不到就为朝廷追回之前七八年的亏空。

不可否认,有部分无辜的官员倒在了张彩的“查盘”下,但也有大量贪官不得不退赃补上窟窿,就连已退休的贪官,也不得不退回赃款,以免去当苦力。

张彩版“查盘”效果惊人,靠着这个智囊,刘瑾既干出了政绩,又打击了异己。科道结舌,文臣拱手,刘瑾已经毫不费力实现了这个目标,甚至还有过之而无不及。

刘瑾俨然已经超越王振,成为大明第一大太监。因此人送绰号“站皇帝”,何解?京城俩皇帝,一个朱皇帝,一个刘皇帝;坐着的是正德皇帝,站着的是立地皇帝。

那么问题来了,朱厚照就真这么草包,刘瑾都成站皇帝了,他就一点不知道,一点不管?

一个为人熟知的解释是,刘瑾总是在朱厚照玩性正浓时递上奏章,被打断的朱厚照极不耐烦,便经常挥手让刘瑾自行处理。

这种手法并非刘瑾首创,唐朝大太监仇士良就是此中好手。

这个说法不能说错,可要完全以为朱厚照会任由刘瑾摆布,那就是太小看他了。

这个少年中二却并非草包,他从来没有真正放弃过权力。朱厚照能能容忍刘瑾如此作威作福,不是因为他会给自己弄钱,也不是他会陪玩,主要有两个其他原因。

首先刘瑾混蛋归混蛋,这个混蛋也有自己的追求。或者说,至少表面看起来,刘瑾是个有理想的太监。

说到这点,我们在许多著名太监身上都能或多或少看到这样的影子。比如王振虽然专权,却也知道支持王骥出征麓川;瓦剌入侵时,坚决主张反击(效果另说)。

我们可以把这些不干好事的太监,统称为有追求的混蛋。因为有追求,又能跟皇帝搞好关系,才能得到皇帝的信任,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刘瑾的理想是什么呢?说来吓人,刘公公的理想比王振还要远大许多,他要干的事无数文官都只能做梦想想:变法。

仗着权势,刘瑾提出了多达八十多处改革建议(吏部二十四事,户部三十余事,兵部十八事,工部十三事)。兵科给事中屈拴为了拍刘瑾马屁,还曾上疏请求将刘瑾的变法编为《见行事例》,编集出版,颁布中外,以昭法守。

由于后来刘瑾的下场很惨,他的这些短命变法大部分失去记载,有多少得到推行也不得而知。不过还是有一些被记载了下来,主要有下面几条:

1、改革京察制度,改六年一度的固定京察为不定期,给大臣们很大压力。

2、命令孀居的寡妇改嫁,已经举丧没下葬的死者一律火化。

3、清查盐政,派出御史前往两浙追查历次盐运积弊,罚款和没收所得送入京师承运库(皇帝的私人金库)。

4、平衡科举,裁减江西乡试50个名额,又增加陕西乡试100个名额,河南乡试95个名额,以拉拢他自己和焦芳的同乡土人。

为了保证制度的落实,刘瑾还请立了内行厂,可以看作是西厂的升级版。这个新设的执法部门除了监督天下百姓和文武百官,还负责监督两大特务机关北镇抚司和东厂,稍不顺心,就把这群特务往狠了治。

内行厂一出,效果很理想。锦衣卫和东厂完全被压制,官员们更是噤若寒蝉。

可以看出,虽然其中不乏出于私心的改革(科举),但刘瑾的改革并不怎么危害到朱厚照的统治,甚至在他眼里还有一些积极的味道。

例如第一条有助于对官员进行考核;第二条移风易俗运动,颇合朱厚照胃口;第三条既能清理积弊,还能带来收入,朱厚照更是没意见。

有这样一个既能整文官又讲原则,还能帮自己把娱乐活动安排得井井有条的太监,简直是太贴心了。至于一些权力过大的负作用,属于可以忍受的范围,不影响朱厚照对刘瑾的信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09 06: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明朝宦官刘瑾生前做了哪两件好事
...那些古板的大臣,宦官自然是更加能够得到皇帝的喜爱。明朝也不例外,第一个专权的宦官便是王振,因为他把明朝的精锐士兵全部都埋在了土木堡。而第二个专权的宦官便是刘瑾。刘瑾这个人没什
2022-12-28 15:07:00
中国历史上最荒唐的时期,居然用抽签的方式选拔官员
明朝中后期荒唐事多,特别是在选拔官吏方面。万历年间,孙丕扬作为吏部尚书,设计了一个抽签当官的制度,被称为掣签法。这个制度在明朝得以实施,并且在清朝时期继续沿用。具体过程是吏部将地
2023-07-28 13:52:00
明朝50万大军,为何被蒙古骑兵一击而败
明朝正统十四年(1449年)七月,瓦剌部首领也先率部南侵,在怀来以西的土木堡与明英宗所率领的明朝军队相遇,明军大败,英宗被俘,使明朝陷入了严重的统治危机,史称土木堡之变。此次变乱
2023-07-28 21:43:00
王振如何从小太监崛起为明朝权臣的?
纵观中国封建王朝,要数粉丝最多的还的是明朝。这个由草根皇帝朱元璋一手缔造的帝国,开启了不和亲不纳贡,不称臣,不割地,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优秀局面。不过明朝之所以能够做到这几点
2024-02-19 05:59:00
明朝宪宗的权力之路:废后与整顿吏治
...个皇后说的十分的不堪。但这些都是借口,也不是真的。明朝你就是在秦淮河畔找一个青楼女子,她都不会这样,何况是中宫皇后。吴氏被废和他本人一点关系没有。他被废的原因是在册立皇后的过
2023-10-18 20:14:00
...来学书习字,传授知识是好事,但这却无意打开了葬送大明朝的潘多拉魔盒—这些太监们时间充裕又无青春期烦扰,明古今、通文墨,如虎添翼,更能在关键时刻运用筹算智诈,欺君作奸。至英宗朱
2023-04-18 16:07:00
看这个太监是如何把皇帝玩于股掌之中的
明朝皇帝明英宗---朱祁镇,是中国历史上少数几个从皇帝沦为外族阶下囚的皇帝,除他之外,还有北宋的宋徽宗和宋钦宗。朱祁镇因为滥用宦官王振,对王振的话言听计从,导致自己被俘虏,几乎丢
2023-07-11 17:55:00
王振为何要陷害于谦入狱
谈到明英宗朱祁镇时期的明朝,王振和于谦都是绕不开的话题。而这两位重臣在当时的朝廷中又是争锋相对的地位,他们之间的故事,成为很多历史学者研究的重点。王振是朱祁镇执政初期的心腹,也是
2023-05-14 11:51:00
明朝最无耻的官员,此人必定榜上有名
明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传十七朝十六帝,国祚276年。在这276年间,可谓是精彩纷呈、能人辈出,名垂千史者很多,臭名昭著的无耻之徒也不在少数,而要说
2023-04-25 10:2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