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明朝宪宗的权力之路:废后与整顿吏治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0-18 20:14:00 来源:戏说三国

天顺八年,宪宗继位,开始用太监监军。

成化八年,宪宗又让司礼监控制了内阁,文官治理天下,太监治理文官这种模式就是打这开始的。

是什么原因让宪宗对文臣武将同时失去了信任?是宪宗继位迎娶第一位皇后引起的。

明朝宪宗的权力之路:废后与整顿吏治

1

明英宗去世的天顺八年三个月,守孝一过,大伙儿就开始给宪宗物色皇后。七月份,宪宗迎娶了第一位皇后,中军都督府都督同知吴俊的女儿吴氏。吴皇后被册封仅一个月就被废了,历史上罕见。

皇帝废后都是大事,何况是刚册封一个月的皇后?清修明史对此的解释是,吴皇后把宪宗喜欢的万妃就是万珍儿打了一顿,宪宗一怒之下废后。

但这明显就不成立,清朝写东西他就不用脑,宪宗又不是娶了一个女流氓,哪有刚册封的皇后进宫就打人?新媳妇儿进门还得装半年。

国榷明实录的记载,宪宗对吴皇后的描述是言动轻浮,礼度粗率,留心曲调,还有习为邪荡,就把这个皇后说的十分的不堪。但这些都是借口,也不是真的。

明朝你就是在秦淮河畔找一个青楼女子,她都不会这样,何况是中宫皇后。

吴氏被废和他本人一点关系没有。

他被废的原因是在册立皇后的过程中,宪宗身边的内臣和外臣私相勾结,企图控制后宫,被宪宗发现了。

宪宗在废后的同时,处理了一批人。

首先,宪宗身边的司礼监太监牛玉被发配南京明孝陵,牛玉是永乐朝出生,历经七朝的一个老太监,牛玉家有两个孩子在朝为官,侄子牛伦是太常寺少卿,外甥杨宗是吏部员外郎,和牛玉同时被革职。牛玉一家就涉嫌内臣和外臣勾结。

然后,吴皇后的父亲就是宪宗的老丈人吴俊,还有皇后的哥哥、宪宗的大舅哥吴雄也同时被下狱戍边登州。

国榷对此的记载是,吴俊贿赂了太监牛玉才把自己的闺女安排成了皇后。

但这有一个问题。就是吴俊,这个都督同知是临时抱佛脚刚提起来的。他之前只是一个指挥使,以他的能量,想左右司礼监立皇后,他做不到。真正勾结太监牛玉,让宪宗大动干戈的另有其人。

明朝宪宗的权力之路:废后与整顿吏治

这个人就是我在土木堡之变多次提到的怀宁侯孙镗。

孙镗是被废吴皇后的舅舅,正经亲戚,而且孙镗作为掌管京军3000营的武将,他竟然和掌管司礼监的太监牛玉是姻亲。所以,真正的原因是,怀宁侯孙镗和太监牛玉一商量,把自己家的外甥女吴氏立为了皇后。这样,孙唐、牛玉还有吴家三个家族全部都变成了外戚,好处不言而喻。

但他们的这个做法就犯了皇帝最大的忌讳,内臣和外臣私相勾结。

之前讲土木堡之变,英宗怎么出的事儿,就是文臣勾结边将,时任兵部侍郎的于谦和宣抚总兵杨洪他们俩搞的鬼。

他们两人为什么能够联手?就因为杨洪和于谦就是姻亲,杨洪的弟弟娶了于谦的妹妹,两家联姻了。

但是于谦和杨洪勾结,英宗如果不出城还不至于出事,你杨洪再厉害,你还是不能带着宣抚的兵打到京城来。

但是太监牛玉和孙镗搞到一起,这对宪宗的威胁太大了。一个是宪宗身边的太监,一个是掌管着京军的武将,你让宪宗这个觉就没法儿睡,不一定哪天梦想中军队就进城把皇宫围了。这事可怕在哪儿?孙镗原先真干过这个事情,天顺年间,曹钦之变,带兵进城逼宫,把英宗的权夺了,就是孙镗,这小子有案底。

所以,皇后被废的同时,怀宁侯孙镗被革职罢官,回家养老去了。

京城3000营的控制权改由抚宁侯朱永代管。

一个外放南京,一个罢官,这个说实话处理的是比较轻的,但宪宗也就办到这种程度,因为他刚继位,不掌权,不敢打击面太大。

皇后吴氏被废两个月之后,宪宗再次大婚,这次的皇后是金吾左卫指挥使王振的女儿。

这个王皇后依然不是宪宗自己选的,如何看出来?宪宗一共生了14个儿子,但这个王氏身为中宫皇后,一儿一女都没生出来,宪宗根本就不碰他。

相反,为宪宗生下第一个皇子的,是比宪宗大17岁、和宪宗的亲妈同龄的宫女万贞儿。

文人为了埋汰宪宗,说他口味重,就喜欢那成熟的少妇,净扯淡,宪宗也喜欢那年轻漂亮的,但是皇帝选妃,话语权在谁手里?太后,宪宗的母亲手里。但是周太后、内阁还有司礼监,甚至锦衣卫亲军,这都是前朝孙太后的人,她们是一伙的,宪宗能接触到的女人都是他们安插的卧底。

宪宗在皇宫里,唯一可以信任的,只有这个曾经抚养过他的大龄妇女。

明朝宪宗的权力之路:废后与整顿吏治

2

宪宗在没有掌握军权之前,还不敢和前朝留下来的这套班底翻脸,所以继位的头几年土木堡之变的主要参与者,兵部尚书于谦,宣抚总兵杨洪还有石亨全部被翻案,都洗白了,子女家属流放的都被接回来,还恢复了名誉和官职。被英宗贬为平民的兵部左侍郎商辂更厉害,不仅恢复职位,还直接进入了内阁。

宪宗是通过成化初年连续几年的对内用兵,慢慢培养了属于自己的亲信,比如抚宁侯朱永和靖武伯赵辅。在掌握了军队之后,宪宗就开始整顿吏治,就和内阁正面冲突上了。

宪宗做的几件事和英宗当年差不太多,第一是向南方地区征收各种商业税,补贴国库,第二个是让吏部大幅度的裁撤官员,第三是在吏部裁员的同时,宪宗不经过内阁的廷推,开始自己任命官员,就是传奉官,这相当于变相削弱内阁,那内阁肯定是很不开心的。

最后导致宪宗和内阁彻底翻脸的是天顺八年,宪宗把京城的文武百官官俸一次性降了一半。这道诏令颁布的当月,宪宗的皇太子朱佑极只有三岁,暴毙。

宪宗一怒之下,不再召见内阁大臣,有事你们去找司礼监。

宪宗和内阁开始,老死不相往来,明朝正式进入了内阁治理天下、司礼监治理内阁这种模式。

明朝宪宗的权力之路:废后与整顿吏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19 00: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明宪宗与万贞儿:不伦之恋与权力背后的阴谋
可以说,明朝的皇帝经常有奇怪的人、奇怪的事。它们都有着奇怪的名字,按照五行排列,还有各种特殊有趣的东西。他们有的淹死了,有的酷爱木工,有的甚至二十多年不上法庭,还有的疯狂扩张特工
2024-04-22 12:27:00
明朝4大宦官,为何仅汪直能善终
...魄力,也为自己的权力和名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一、明朝的宦官建军制度宦官是古代皇宫内的仆人,也是皇帝的近臣,有时也会被派出去参与军事或政治事务。明朝的宦官制度,是历代封建君主
2024-03-03 20:44:00
汪直的掌权之路:从太监到朝廷权贵的转变
...大一倍。汪直通过掌管西厂,控制了朝中许多重要资源,明朝自明宪宗父亲开始,就开始走下坡路,尤其是到明宪宗这里。汪直掌管的西厂和东厂,势力都越来越大,明朝被宦官主导。汪直六岁就进
2023-11-18 15:48:00
童年坎坷,造就明孝宗朱佑樘的辉煌成就
...非常的努力工作,可以说是一位非常优秀的皇帝。他就是明朝第九位皇帝朱佑樘,一说到明朝的皇帝很多人都会觉得有些皇帝确实挺不正经的,几乎是各行各业都有接触。朱佑樘的父亲是明宪宗朱见
2024-01-09 02:32:00
元和中兴:揭秘唐宪宗如何靠会用人,成就大唐最后的盛世
唐宪宗即位,所面临的是一支贪污成风、冗员众多、素质不良、办事效率低下的官僚队伍。依靠这样一支队伍,要改革朝政、平服藩镇、实现国家的中兴是有困难的。元和初年,宪宗曾问宰臣:“当今政
2024-02-17 16:11:00
从宦官到朝廷柱石:明朝大太监怀恩的忠诚与智慧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除东汉、唐朝外宦官乱政最为严重的朝代。一提起明朝,大家就会联想到王振、汪直、刘瑾、魏忠贤这些经常出现在影视剧中的专权乱政、迫害贤良的大太监,由此形成认知即宦官都是
2024-04-04 05:12:00
明史后宫传奇:万贵妃的权力之路与朱见深的情感世界
...年),英宗去世,朱见深继位,改年号为成化,他也成了明朝的第八位皇帝,那年他也就是个17岁的少年。明宪宗继位后便火速将万氏封为妃嫔,此时年过30岁的万氏终于迎来了人生的丰厚“回
2023-09-26 12:56:00
明朝历经两朝的司礼监掌印太监怀恩,是宦官中难得的好人
...英,几乎没什么好东西。但在出现过九千九百岁魏忠贤的明朝,却有位难得的好人,这个人就是跨越明英宗、明宪君、明孝宗三任皇帝的司礼监掌印太监怀恩。正是因为他的正直与力争,再加上泰山
2023-01-30 18:17:00
...朝代是有名的宦官专权时期,一般人认为是东汉、唐朝和明朝。东汉末年的宦官确实权力很大,大家都知道是“十常侍”就能架空皇帝,还能干死大将军何进;唐朝后期的宦官就更不得了了,掌握神
2024-05-25 14:2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彦明初定都南京,长达半个多世纪的都城建设,对今天的南京依然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在大历史的叙事中
2025-08-08 07:46:00
十余年访古积累大量一手资料 100张照片,打开南京“成长史”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从山脉到水系,从古建筑到石刻,从秦汉以前到近现代……古都南京,文学昌盛、人物俊彦,各种历史遗迹如珠玑般散落在大街小巷
2025-08-08 07:46:00
潍县集中营被关押侨民后代向潍坊捐赠集中营日军指挥官手杖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吴昊 王钟玉8月7日,潍县集中营实物捐赠仪式在潍县西方侨民集中营旧址博物馆举办。英国籍人士保罗·基尔布莱德及家人将其岳父——潍县集中营被关押侨民罗伯特・杰里米
2025-08-07 23:41:00
激荡八十年的山海回响 | “为人民而战”,汪口蹈海七烈士的如山誓言
大众网记者 宁晓洁 林啸 威海报道在胶东半岛最东端,荣成市宁津街道办事处东南,那片惊涛骇浪的汪口海域,七名八路军战士曾以身躯守护黎明
2025-08-07 10:44:00
李丹平长诗《北海道山神》出版,礼献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鲁网8月7日讯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前夕,潍坊高密诗人李丹平根据二战劳工刘连仁生前经历创作的长篇叙事诗《北海道山神》由新加坡浩宇出版社出版
2025-08-07 15:01:00
电影《长安的荔枝》看来像一场紧凑又扎心的“职场历险记”,把一个小吏李善德为杨贵妃送荔枝的荒诞任务,写得既充满烟火气,又藏着对人性和当时体制的叩问
2025-08-07 15:05:00
大众网记者 张勇 刘涛 崔智琪 定陶报道定陶,位于山东省西南部、鲁苏豫皖四省交界处,定陶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民政部首批命名的“千年古县”
2025-08-07 16:59:00
山河铭记|新四军武器匮乏 传奇女子变卖家私购3000支枪千里驰援
大皖新闻讯 新四军建立之初,一万多人的部队有枪的还不到一半人。这时,一名女子做出惊人举动,解决了新四军燃眉之急,这名女子就是叶挺将军夫人李秀文
2025-08-07 17:11:00
这张“脸”有戏|“薇约”屯堡·系列微短剧之二
六百年前,明朝数十万大军奉旨“调北征南”,从江淮流域跋涉至黔中腹地。他们以石筑城、以武戍边,将江南风物与军事智慧镌刻于贵州的喀斯特山峦之间
2025-08-07 18:22:00
龙云,原名龙治贞,1903年生,贵州省锦屏县人。1926年7月,龙云加入国民革命军第十军第三十师,1928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2025-08-07 20:59:00
2025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特殊节点,电影《731》宣布定档9月18日的消息,引起广泛关注
2025-08-07 21:57: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做个粮仓也是爱你的形状
在集安博物馆里,藏着一件超萌的文物,它的名字叫做“陶仓”,通高92厘米、底径24厘米,爱心“眼睛”千百年来凝视着时空,浑身上下都透着古早味的浪漫
2025-08-07 19:19:00
闹市寻迹西安都城隍庙 宛如历经沧桑的智者
西安都城隍庙坐落于西大街,宛如一颗遗落人间的历史明珠隐匿于闹市之中,散发着独有的神秘与古朴。作为统辖西北数省城隍的西安都城隍庙
2025-08-07 07:36:00
雄安古州城遗址考古成果展在京举办130余件(组)文物在中国考古博物馆集中亮相,唐代陶质龙首修复后首次展出本报讯(记者龚正龙)雄安古州城出土的两件唐代陶质龙首修复后首次展出
2025-08-06 09:01:00
高山仰止、史笔昭世、河山之阳……穿过一座座木牌坊拾级而上,一步一脚印登上拔地40余米高的汉太史司马迁祠,放眼望去,大河奔涌,长桥飞跨,史圣凝望!#大河奔涌万象新#来源:华商网 相
2025-08-06 11:4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