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从抑郁情绪到抑郁症有多远?专家教你这样预防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2-16 09:02: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网

近年来,青少年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尤其是青少年抑郁症,需要早发现早干预。那么,如果预防青少年从抑郁情绪发展为抑郁症?在本期《1分钟养生课》上,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心教练张蔚分享相关知识。

有些家长会担心,孩子看上去好好的,但有时候也不知道他的小脑瓜里在想什么,会不会也出现抑郁?对此,张蔚表示,其实6到12岁是抑郁易发的阶段,只是孩子对自己的身心不是很了解,所以他们抑郁的表现和成年人有很大区别,这就需要家长更细心的观察,并具备一定的相关常识。

“如果一个人的抑郁情绪持续两周没有缓解,那么就有可能出现了抑郁症的症状,就需要及时去医院检查。”张蔚说。

那么,有没有办法可以预防抑郁症?张蔚说,抑郁症的成因复杂,当一个人呈现出抑郁症时,往往从躯体、到关系、到情绪、再到认知,包括生活状况,都会出现一定的问题。那么,我们的预防也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去入手。具体来说包括以下方面:

首先,从躯体角度看,要养成一定的运动习惯,只要是自己感兴趣的运动都可以,让出汗成为调节身心的便捷手段;

其次,从关系角度看,至少有一两个可以倾吐心事的亲人或朋友,遇到痛苦时,结实的关系往往是心灵安全的庇护所;

第三,从情绪角度看,注意自己的负面情绪信号,不压抑,用对自己管用的方式去调节;

第四,从认知角度看,完美主义、绝对化思维往往会导致抑郁,多察觉自己认知当中此类思维,学会换个视角看问题;

第五,从生活状况角度看,形成规律的生活,早起早睡,健康饮食,制订可行性计划,不把自己的生活搞得一团糟,都对预防抑郁症有积极作用。

关注青少年抑郁系列

这些可能是抑郁症苗头 家长如何早发现?

靠自我调节就能治好抑郁症?专家提示这些误区不要踩

点击下方图片进入【1分钟养生课】专题,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

从抑郁情绪到抑郁症有多远?专家教你这样预防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16 10:45:1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从抑郁情绪到抑郁症有多远?防抑郁送你快乐清单!
本文转自:人民网
2023-07-06 14:45:00
抑郁症到底离你多远
你到底离抑郁症还有多远?从《2022年国民抑郁症蓝皮书》所显示的调查结果来看,我国青少年抑郁症患病率已高达15%~20%,在被确诊的群体中,有一半的人为在校学生。这是针对18岁以
2023-07-07 17:05:00
福州台江心理医院:了解青少年抑郁的背后原因
...学霸妈妈给女儿停掉抗抑郁药换成维生素”,“15岁以下抑郁症患者3年涨3倍多”,“从抑郁情绪到抑郁症有多远”,“24岁杭州女孩郑灵华遭遇大规模网暴导致抑郁离去”,从这些热搜中我
2023-02-23 16:37:00
关注“藏”在阳光微笑背后的抑郁症
...日报不是矫情 也不是脆弱关注“藏”在阳光微笑背后的抑郁症■记者 王江黎 7月5日晚,歌手李玟离世的消息令广大网友震惊,心痛之余,也再次将抑郁症这一精神疾病推向公众关注的焦点。
2023-07-07 04:16:00
...其妙的兴奋。双相情感障碍,又称“躁郁症”,是一种比抑郁症更复杂的重性精神疾病,有着抑郁和躁狂两个面向。“每个人都会有情绪的起伏,而双相情感障碍的情绪起伏超出了正常范围,走向了
2024-03-26 07:20:00
22岁大学生确诊双相情感障碍 药物治疗4年仍复发
...到莫名的低落,甚至有出现自杀念头,到院就诊后确诊了抑郁症,药物治疗后有所好转,但没多久就出现躁狂症状,兴奋话多、脾气暴躁,在课堂上与老师起冲突,认为自己的观点才是正确的,再次
2023-08-25 10:06:00
抑郁、双相青少年患者,常伴有学习障碍,为何要先处理情绪问题?
...他并非典型的双相,却有两种人格异常最近,我们分享了抑郁症、双相障碍患者天宇的康复过程。天宇其实从来没有被正式诊断为双相障碍。他在英国时的诊断是抑郁症,回国后再次出现情绪崩溃,
2023-11-23 11:51:00
“患上抑郁症、焦虑症后,我最先被贫穷击倒”
...题 | 焦虑抑郁致贫的年轻人撰文|罗方丹编辑|温丽虹以抑郁症为代表,抑郁、焦虑、双相情感障碍等种种情绪病,会吸去病患的活力,使他们失去内卷社会所要求的功能。生着病难以工作,不
2023-11-06 23:20:00
情绪波动太大、一到晚上就想哭,是患上抑郁症了吗?
...己经常想哭,难以控制情绪,这是否意味着他可能患上了抑郁症呢?情绪失控的常见原因情绪失控、总是想哭可以由多种因素引发。例如,重大生活事件如亲人的离世、工作压力、关系破裂等都可能
2024-08-10 21:52: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