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一个月暴瘦20斤,原因竟是……长话短说,“三多一少”你真的了解吗?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8-30 14:49:00 来源:江南时报

江南时报讯 “躺着都能瘦”,可能是每个减肥达人都梦寐以求的,但无缘无故就瘦了20多斤,却令家住渭塘的高大爷感到后怕……

高大爷今年82岁,身高160cm,体重70kg,体型超重,但从7月初以来,他惊奇地发现,自己不节食、不运动、不打针、不吃药,1个多月的时间,他居然从140斤瘦到了120斤。而更奇怪的是,他虽然瘦了但饮食量却增加了不少,同时伴随着口渴、出汗多、尿频的症状,怀疑自己是不是到了夏天就“虚”了。

一个月暴瘦20斤,原因竟是……长话短说,“三多一少”你真的了解吗?

高大爷百思不得其解,遂来到相城区太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中医科,想找中医调理下。接诊的副主任中医师唐春花经过检查发现,患者随机血糖31.22mmol/L,糖化血红蛋白15.5%,确诊高爷爷为糖尿病并将其收住入院进行调糖治疗。“我身体一向很好,当我发现自己瘦了20斤的时候,我还以为是家里的称坏了,后来想到自己的症状,又以为是老话讲的‘苦夏’导致的,没想到是得了糖尿病,多亏了及时发现,否则出现糖尿病并发症就危险了。”高大爷一边进行住院检查,一边和糖尿病专科护士讲着。

“虽然现在网上科普很多,但是老年群体的科普还是有待加强。”糖尿病科副主任护师张洁表示,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有所改变,通常吃得多,运动少,肥胖人群大增,加上人口老龄化,糖尿病患病率增加迅速,但是老年糖尿病患者仍有一半以上并不知道自己患有糖尿病,更谈不上及时有效的治疗。

那么,出现什么样的症状要警惕患上了糖尿病呢?“如果出现口干舌燥、刚吃完就觉得饿、小便增多、体重减轻、视力变差、皮肤瘙痒、伤口迟迟不肯愈合等问题,就要警惕,必要时去医院进行检查。”张洁解释说。

“一天中任意时间的静脉血浆葡萄糖≥11.1mmol/L;空腹静脉血浆葡萄糖≥7.0mmol/L;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h静脉血浆葡萄糖≥11.1mmol/L;糖化血红蛋白≥6.5%,这其中任何一个条件加典型‘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消瘦的临床表现,都可以诊断为糖尿病。”张洁介绍到。

另外,张洁提醒广大市民朋友,“糖尿病高危人群需要特别加强健康管理。简单来说,核心就是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通过积极的生活方式干预,超重或肥胖者科学减重至少5%,可以有效地降低糖尿病的发生。”

虽然目前糖尿病尚无彻底治愈办法,但也不必恐慌。通过规范的诊疗和健康管理,是可以维持正常的血糖水平,减少并发症的风险,并享有高质量的幸福生活。

李妍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8-30 17: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没有三多一少症状:“多食、多饮、多尿、消瘦”,就不是糖尿病
...繁的饥饿、口渴、多尿或急剧减肥——那些被广泛认为是糖尿病不可分割的标志——他怎么会被诊断出这个病。这种困惑并非他一人独有;它反映了一个更广泛的公众误解:没有“三多一少”(多食
2024-06-27 06:21:00
血糖高不一定就是糖尿病,很多原因均可导致血糖升高
血糖高不一定就是糖尿病,很多原因均可导致血糖升高:正常情况下,血糖会经常变化,特别是在饭后,血糖会有所升高;胰腺会分泌胰岛素,促进葡萄糖吸收,作为热量被消耗,饭后1小时左右,血糖
2023-10-16 19:03:00
...员 魏珺)3年前,刚上幼儿园的阳阳(化名)意外查出1型糖尿病,一辈子都得接受胰岛素治疗。3年来,家长带着阳阳积极干预治疗。8月27日,阳阳到市妇幼保健院复查,检查显示相关指标
2023-09-05 08:44:00
糖尿病早期,身体会出现哪些现象,一起学习下
糖尿病是一种特别多见的代谢性疾病,中老年人群为糖尿病的高发人群。糖尿病是因为体内的胰岛素分泌不足,以及胰岛素利用出现障碍,从而引起的一种高血糖代谢疾病。当血糖值持续过高时,会使人
2023-06-22 11:25:00
老年人患糖尿病,具有5个特点世一堂
老年糖尿病指的是年龄在60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一般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患者在60以前就确诊了糖尿病,现在的年龄超过了60岁。第二种是患者在60岁以后才确诊糖尿病,本身就处于老年
2023-04-24 12:17:00
儿童糖尿病的症状不只是三多一少,还有这些容易被忽视
提到儿童糖尿病,很多人的认知都是三多一少的症状,也就是吃得多、喝得多、排得多、身体消瘦。但是通过我这么多年临床病例的观察,其实有一些患者在出现糖尿病之前也有其他的症状,只是很多人
2023-08-19 23:15:00
小叶医探 | 儿童也会得糖尿病!出现“三多一少”症状要警惕
大皖新闻讯 11月14日是第18个联合国糖尿病日,今年联合国糖尿病日的主题是“糖尿病与幸福感”。值得关注的是,随着生活方式持续转变以及肥胖率不断攀升,糖尿病这一曾经在中老年人中较
2024-11-14 21:18:00
打一针就能停止服药?医生道出实情
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现在发病率是极高的,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而且对一些糖尿病患者来说,如果血糖控制不合理的话,也会带来多种并发症,给人们的身体造成极大的威胁,所以生活中
2023-10-08 14:57:00
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一样吗,都有哪些区别?科普小知识
...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现在很多朋友都患上了糖尿病。患了糖尿病后如果不积极治疗,随着时间的推移,容易患上尿毒症、心脏病、脑梗、失明,有的甚至需要截肢。所以,糖尿病需要积
2023-07-10 23:06: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立秋养生:解锁千年“收润”智慧,让中医“治未病”融入每一天!
凉风初至,白露始凝。当北斗斗柄指向西南,立秋便裹挟着“一场秋雨一场寒”的古老智慧翩然而至。然而,朋友圈热传的“贴秋膘”
2025-08-08 12:22:00
立秋的第一杯“黔”味特调,你pick哪一杯?
多彩贵州网·众望新闻讯(本网记者 郭邱磊)8月7日,立秋节气如约而至。还记得“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吗?在贵州,除了秋天的第一杯奶茶
2025-08-08 10:19:00
立秋丨热浪未退,代谢拉满!抓住三伏最后燃脂期
8月7日是立秋,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标志着夏季的尾声与秋季的起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载:“秋,揫也,物于此而揫敛也
2025-08-07 14:31:00
伏天养阳有“妙招”丨日照华洋白求恩医院三伏贴“借暑发力”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张颖 邹杰“入伏后总觉得没胃口,贴了两次三伏贴,最近吃饭香多了。”8月初,在日照华洋白求恩医院中医科诊室
2025-08-07 23:06:00
云岩区水东路街道百合园社区关工委组织青少年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近日,贵阳市云岩区水东路街道百合园社区关工委联合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壹刻宝文化驿站、“甜小伴”儿童之家,共同组织辖区青少年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安全‘绘’同行
2025-08-07 23:35:00
玉屏自治县关工委:“四位一体”护航青少年成长
近年来,铜仁市玉屏自治县关工委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创新构建“法治筑基、红色铸魂、文化浸润、关爱护航”四位一体育人体系
2025-08-07 23:35:00
玉屏自治县田坪镇:返乡志愿者用行动“点亮”乡村少年缤纷假日
“小朋友们,现在天气很热,我们能随意下河洗澡吗?”“不可以,我们必须要在大人允许并在家长的陪同下才可以。”近日,铜仁市玉屏自治县田坪镇庆寨村活动室内气氛热烈
2025-08-07 23:35:00
万山区谢桥街道:服务“一老一小” 绘就幸福图景
今年来,铜仁市万山区谢桥街道坚持党建引领,深度聚焦老年群体与少年儿童的生活服务需求及急难愁盼问题,通过建强服务阵地、汇聚多元力量
2025-08-07 23:35:00
夜问丨知名歌手陈奕迅自曝患病!这些症状竟然很多人有?
近日,知名歌手陈奕迅在纪录片首映式上称,自己在杭州演唱会之后因压力太大陷入焦虑症,一停药就紧张,一直不敢停药。巡演过程中有时不小心停过药
2025-08-08 03:14:00
西瓜、桃子、奶茶……“咬秋”吃什么? 与立春“咬春”相对应,立秋也有“咬秋”“啃秋”的习俗,既有迎接秋天到来之意,又有养生防秋燥的功效。
与立春“咬春”相对应,立秋也有“咬秋”“啃秋”的习俗,既有迎接秋天到来之意,又有养生防秋燥的功效。在我国北方民间,立秋“咬秋”对应的食物是西瓜
2025-08-07 08:33:00
晨起肩膀、骨盆像被\
王云卿 杭州临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连续5个月来,61岁的李阿姨被全身关节疼痛折磨得苦不堪言——双肩、双髋
2025-08-07 08:34:00
一碗肉丁面,一座烟火城
天还未亮,街头巷尾已升起了缕缕炊烟。大竹人的一天,从一碗热腾腾的肉丁面开始。在外求学这些年,我始终带着一个执念:一回家
2025-08-07 09:12:00
东城中医院特聘专家王大伟:中医角度看息肉
王大伟:医学博士,博士后。先后曾任世界中医药学会青年中医培养委员会理事,北京中医学会仲景学术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六经气化委员会常务委员
2025-08-07 10:43:00
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刘昌艺:多动分心别发愁,中医调理有盼头
刘昌艺,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儿科主任医师,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从医近20年,系“京城儿科王”刘弼臣之子。先后在国内外医学杂志
2025-08-07 11:13:00
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裴胜:中医如何治疗肺炎
裴胜,北京中研集团东城中医医院副主任医师,出身中医世家,其师爷为四大名医孔伯华,其父为著名儿科专家裴学义,先后在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5-08-07 11: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