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地铁,捎上步伐缓慢的菜农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9-13 10:40:00 来源:极目新闻

9月5日,重庆观音桥地铁口的菜市场,几位石船镇的菜农在卖菜。

作为现代化城市发展的象征,地铁常常意味着高效、快速和便捷。地铁停留的时间往往按秒计算。地铁上的人大多衣着体面,步履匆匆。

因此,当一群白发苍苍的老人勾着腰、挑着扁担、背着背篓出现在地铁站,同行的乘客往往都会多看几眼。

而这样的画面,重庆渝北区石船地铁站的工作人员已经习以为常。每天清晨6点,他们就看到几十位老人陆续来到地铁站口,背篓里装着丝瓜、南瓜、空心菜、红薯等新鲜的蔬菜。他们是石船镇附近的村民,乘坐地铁是为了去市区卖菜。

石船镇位于重庆市区的东北方向。地铁站一位工作人员说,自从2022年6月重庆轨道交通4号线二期开通后,石船地铁站开始运营,菜农便渐渐多了起来。

重庆地铁4号线是一条东西向的地铁线路,全长约59公里,设33座车站。目前一期和二期已经开通运营,该线路连接了重庆北站、两江新区、两路寸滩保税港区等重要区域。

石船站是这趟地铁线末端的倒数第二站。地铁站开通前,老人们都在镇上卖菜,镇上人少,菜卖得慢,菜价也低,而市区的菜市场卖得更多,价格也更高。一位老人说,同样的空心菜,这时候在石船镇1斤卖1.5元,到了市区能卖2.5元。

卖菜要赶早。为了赶上6点31分的首班地铁,老人们早早便从家里出发,拖着几十斤重的背篓前往地铁站口,有的是孩子骑着摩托车送来的,有的是自己骑着三轮车来的,还有的是走过来的。

“舍不得买车”。68岁的徐红和老伴王宏5点从家往地铁站走,走了一个小时才到地铁站口。王宏一边走,一边拉着推车,推车上放着板凳、塑料袋、老式木杆秤、背篓,背篓里装了总共五六十斤的冬瓜和南瓜、3斤空心菜、3斤红薯叶,还有60个土鸡蛋。

地铁,捎上步伐缓慢的菜农

8月31日清晨6点32分,老人们走进石船地铁站车厢内。

其他老人的背篓里也装得满满当当。为了省力,有的老人在背篓下方装上滑轮,拉着背篓走。有的用扁担挑着两个背篓,扁担在肩膀上摇摇晃晃。也有的只是用肩背着,等待地铁的片刻,将背篓放到垃圾桶上,以缓解背上的压力。

为了便于老人们通过,工作人员没有要求老人们将背篓放到安检传送带上,只是用安检仪扫描他们携带的东西。看到行动缓慢的老人,他们时不时搭把手,帮老人扶一下背篓。一位老人觉得,地铁上的工作人员都很友善,给不识字的老人指路。

有的老人从进地铁车厢开始就做起了“生意”。有乘客看到新鲜的蔬菜,顺便就买走几斤。

哪里有菜市场,老人们就去哪里聚集。有的老人去距离石船站较近的龙兴站,有的乘坐半个小时地铁前往鱼嘴站,还有的先坐到重庆北站北广场站、保税港站,再换乘其他地铁线路去市中心的菜市场。

“地铁开通后挺方便的,想去哪儿卖就去哪儿卖”。70岁的樊建军去过3个菜市场。以他的经验,越靠近市中心的菜市场路程越远,但菜卖得越快。最近,他都是乘坐一个半小时地铁,去市区观音桥站的菜市场卖菜。通常情况下,他两个半小时就能把50多斤的空心菜卖完,回到家里还能赶上吃午饭。

徐红和王宏去了鱼嘴的一个菜市场,说是菜市场,其实只是马路边上几百米的人行道。这里到11点就没多少人了,徐红和王宏需要尽快将菜卖完,因为菜价会随着时间推移逐渐降低。2.5元一斤的空心菜一个半小时后降到两元一斤,等到最后还没售完,买菜的人便会问,“1元一斤卖不卖?”这时,菜农只能低价贱卖。

地铁,捎上步伐缓慢的菜农

9月1日清晨6点20分,老人们在石船地铁站口等候地铁。

观音桥的菜市场人流更持久些,但赶上菜农多,菜卖得也慢。为了保持菜的新鲜,樊建军卖菜时只在摊位上摆出来一小部分,其余的放在塑料袋里。还有的老人带着一瓶水,在瓶盖上戳个洞,时不时往菜上洒一洒。

摆摊的位置影响卖菜的数量和速度。在鱼嘴菜市场这条小小的人行道上,入口处的摊位最受欢迎,那里处于三条路的交汇处,人流更加密集。9月1日这一天,两位老人幸运地找到了入口处的一个摊位。王宏在靠近马路的人行道一侧铺上泡沫板、塑料袋,摆上菜和瓜,没一会儿,就卖出去几十个鸡蛋。

然而,没一会儿,城管就来了。他们不愿交5元摆摊费,只得往下挪。

“搬家了!”王宏将瓜和菜放到背篓里,用绳子捆住,推着车往下走。他们到了整个人行道的末端,卖完菜和鸡蛋之后,摊上的冬瓜和南瓜迟迟无人问津。徐红又去人行道前面找位置,发现两个摊位间有处空隙后,招呼王宏赶紧过去。

王宏默默装筐、卸筐,将摊位再次转移到这里,但卖出去的瓜仍然很少。两位老人再次将摊位挪到人行道对面一个人流密集的茶馆旁,一旦有人经过菜摊,王宏就吆喝,“要瓜吗?”

9月5日,樊建军的菜也迟迟没有卖完。为了尽早卖完菜,他换了4处摊位。樊建军说,越是靠近主街的摊位卖得越快,他在主街上卖过,半个小时就把菜卖完了。但城管不让在主街摆摊,菜农只能在主街两侧的路上卖菜。

樊建军沿着主街一侧有坡度的小路走了几十米,摆上摊位卖菜,旁边是两位早上一同从石船镇来的村民,分别在卖红薯和新米。也许是那天菜农太多的缘故,樊建军在摊位站了1个多小时,只卖出去十几斤空心菜。看着满满当当的背篓,他眉头紧锁,将地上的菜用塑料袋一兜,放进背篓,背起背篓,去小路靠近主街的位置寻找空位。

地铁,捎上步伐缓慢的菜农

8月31日清晨6点20分,老人们在石船地铁站内排队进行安检。

寻找无果,樊建军又往回走,在一个卖鸡肉的摊贩旁停下。十几分钟后,他又往小路的主街位置走去,终于找到一个空出的摊位。这次,菜明显卖得多了,一个小时过去,他筐里的空心菜就剩下几斤。

眼见临近中午,城管已经离开,樊建军又将摊位挪到主街上,以两元一斤的价格卖完剩下的空心菜。背着空荡荡的背篓,他眉目舒展,回程的步伐也变得轻快。

在徐红看来,“卖多少钱不说”,卖完空手回去才是更让人高兴的事。那样,他们就可以轻轻松松乘车回家。但9月1日这一天,他们经过一上午的努力,仍然剩下十几斤冬瓜和南瓜,只好将瓜再背回家。

徐红觉得卖菜不累,只是“起早有点辛苦”。3斤的红薯叶几分钟就卖完了,从地里掐下来却需要1个小时。他们需要3点起床去地里摘菜,清洗后,将红薯叶放到筐里。被摆到摊位上时,嫩绿的红薯叶还是湿漉漉的。

地铁,捎上步伐缓慢的菜农

8月31日6点18分,老人们在石船地铁站口等候地铁。

为了晚上有精力摘菜,樊建军前一天早早睡下。旁边卖新米的大爷,提前一天在家里用机器打稻谷,打了个把小时,才有了第二天早晨雪白的新米。

城里的人们渴望新鲜、健康的蔬菜。9月5日,一位老人专程坐了一个多小时公交车到观音桥的菜市场买新米。老人家问了一路,终于找到一个卖新米的菜农。尽管走路不方便,她还是买了十斤的新米,“新米有营养,不打防腐剂”。

同那些开着面包车、装着满车新鲜蔬菜的菜农相比,石船镇的几十位老人贡献的菜量并不多。

但卖菜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他们的生活。

多数时候,樊建军和徐红夫妇一天能卖100多元,但他们并不是每天都有菜可卖。徐红家里只有几分地,红薯叶每五天长一茬,一星期只够卖两三天。樊建军种的空心菜一星期能卖四五天,要是种更多菜,“再一请人就不划算了”。

一个月下来,他们靠卖菜能挣个千把块。徐红每月只有100多元的农村养老金,加上老伴一个月900多元的养老金,两人“将就可以生活”,卖菜的钱够用来买米面粮油肉。

樊建军一个月的养老金有2500多元。他年轻时当兵,因病退伍后,靠打工养活家里,几十年下来,攒了几十万元。两个儿子结婚,他每人给了二三十万元。去年,老伴治病,他又花了20多万元,多年的存款所剩无几。但樊建军觉得,人活着比什么都强,“钱没了还可以再挣”。

因为年纪大了工地上不收,今年1月,他开始回家卖菜。刚卖菜那会儿,樊建军都是现金结算。后来,他也学着其他菜农,在孩子的帮助下打印了微信收款码。卖菜时,他一站就是一上午,也不觉得累。等最后菜快卖完了,他才坐下来休息一会儿。孩子们都劝他,年纪这么大别干了。但樊建军想着,能赚点是点,尽量不给孩子添负担。

相比之下,刘丽的日子要更辛苦些。刘丽住在渝北区大盛镇,那里距离石船镇还有20多公里。刘丽需要每天早上5点出门,先走半个小时到镇上的公交车站,再乘坐一个小时的公交车到9公里外的统景镇,之后换乘,坐一个小时车到石船镇。到了石船镇,她还要走半个小时,才能到达石船地铁站。

等她到观音桥地铁站时,已经是上午9点半。因为年龄未满65周岁,还不能享受地铁和公交免费的福利,来回交通费用20多元。9月5日,她在樊建军的摊位旁卖海椒和南瓜,一上午卖了十几元,还不够来回的车费。中午,她把摊位搬到主街上,买了一个面包充饥,打算卖到傍晚。

刘丽说,自己原来在超市上班。她一个月也只有100多元养老金。儿子一个月挣两三千元,她不指望孩子养老,想着靠卖菜维持日常开销。

为了到城里卖菜,她每天要花9个小时车程在路上。她希望,未来地铁有一天也能开到自己的镇上,那样,就能缩短她去城里的路程。

(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徐红、王宏、刘丽为化名)

(来源:中国青年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13 12: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一线蹲点影像】通向幸福的“背篓专线”
...3日,重庆地铁保税港站,这是4号线与9号线的换乘站。在菜农换乘时,地铁工作人员帮着挑扁担。4月14日6时5分,工作人员打开闸门,菜农进入地铁站。为了让菜农能够早点进入车站等候
2024-04-20 03:20:00
重庆地铁“背篓专线”:菜农清晨坐27站去市区卖菜,地铁方人性
...是为生活”。为赶上第一趟地铁,挑着水果、背着蔬菜的菜农果农们,天还没亮就要从家里出发。他们乘坐27站地铁,才能抵达农贸市场,为的是能卖上稍高一点的价格。重庆轨道交通4号线,将
2024-03-28 13:02:00
有人建议禁止带菜筐上地铁?“背篓专线”这样回应→
...专线”究竟是如何形成的?背后又有哪些暖心的故事? 菜农乘地铁去城里卖菜车站每天提前开门,引导帮忙2022年6月开通的重庆地铁4号线2期是一条连接着石船镇到市区的地铁线,全长
2024-03-22 10:23:00
“背篓专线”+免费摊位 这里的故事很温暖
...能够多赚些。老两口听说城里的一个市场,有免费让背篓菜农售卖的地方,便商量着去看看。 石船镇位于重庆市渝北区东部,离市区路程有40多公里。2022年6月,重庆轨道交通4号线石
2024-04-07 15:10:00
这条“背篓专线”很温暖
...地铁线——轨道交通4号线。因每天都有一群背着背篓的菜农搭乘地铁前往市区卖菜,被大家亲切称为“背篓专线”。之前,有网友建议,早晚高峰时段禁止乘客携带菜筐等大型物品。对此,重庆轨
2024-03-29 11:20:00
“背篓专线”彰显民生温度(社会杂谈)
...2年6月重庆轨道交通4号线石船站开通后,乘地铁去市区的菜农多了起来,慢慢地,4号线被亲切地称为“背篓专线”。行驶的列车里,“解放鞋”与“皮鞋”共处同一空间,“菜背篓”与“公文
2024-05-06 09:59:00
本文转自:广州日报重庆背篓菜农有专属菜市了!据央视新闻报道,由于乘地铁进城卖菜的背篓菜农没有固定摊位,当地协调了一处防空洞作为免费卖菜市场,让群众和菜农实现“双向奔赴”。其实在“
2024-05-21 04:01:00
...允许乘客携带菜筐等大型物品后的又一贴心举措。为方便菜农乘车,“背篓专线”种种暖心回应的背后,反映的是快节奏发展的城市没有忘记等一等那些走得“慢”的人。当快捷的地铁上捎上步履缓
2024-04-04 10:18:00
“背篓”上的温暖 他们护航菜农出行“最后一站”
...观音桥站台上,一辆列车缓缓到站,车门一打开,10多名菜农纷纷走下来。此时,在外等候的交通执法人员立即上前接过背篓,护送菜农们到达出站口。“早点到,希望能早点卖完回家。”一名菜
2024-04-02 13:34: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甘肃榆中百姓深情送别南昌等地的救援队
本报讯 刘文琴、徐迎华、信息日报全媒体记者黄祥晟报道:8月19日,总部位于江西南昌的中国安能第二工程局圆满完成甘肃榆中抢险救援任务
2025-08-21 06:19:00
省政府办公厅近日发布《山西省用水权交易管理办法》,规范用水权交易行为,维护交易参与人合法权益。其中规定,挤占居民生活用水
2025-08-21 07:21: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甜甜 实习生高冰洁8月17日晚,“苏超”南京队主场对阵盐城队的比赛在南京奥体中心上演。“投资南京就是投资未来”横幅下的观众席上
2025-08-21 07:42:00
吉林大学2025年研究生入学啦 年龄最小的硕士19岁
8月20日起,吉林大学2025年研究生新生正式报到。今年共有10630位研究生萌新在吉林大学启程,开启精彩的未来。据悉
2025-08-21 07:48:00
没有声卡、补光灯等设备,仅靠一部手机开展直播带货,今年前7个月,竟带动企业水泵销量同比增长70.6%。“我身后就是一台永磁电机灌溉泵
2025-08-21 07:54:00
趣味互动+自然探索+社会融合 为孤独症儿童搭建成长桥梁
孤独症儿童进行户外活动。(图片由受访者提供)8月10日,爱馨融合教育中心组织孤独症儿童前往迎泽公园进行户外活动。到达公园后
2025-08-21 07:21:00
5000元现金遗落公交 南昌驾驶员及时联系失主归还
本报讯 信息日报全媒体记者谢梦丽报道:近日,在南昌126路公交车上,发生了暖心一幕:公交车驾驶员黄国良面对乘客遗落在车上的5000元现金
2025-08-21 06:19:00
“尽孝不能等” 赣州小伙要带着爸爸上大学
赣南的初秋,格外闷热。夕阳西下,赣州市潭口镇的老屋门口,不时吹来几缕轻柔的凉风。19岁的刘宏基抱着父亲刘生敏,从屋里走向树下
2025-08-21 06:19:00
服务赋能自贸港:海南农商银行以“暖心密码”解锁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消费日报网讯(记者 郑红梅 □ 李玲)作为海南本土金融主力军,海南农商银行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优化服务年”为指引
2025-08-20 16:54:00
实力出圈!四川金堂教师作品“飞”进航展
消费日报网讯(记者 罗颖)近日,2025中国航空航天科普大会暨第九届全国青少年无人机大赛总决赛在重庆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开幕
2025-08-20 16:54:00
@河南中小学生 假期余额已不足,这份收心攻略快码住!
大河网讯(记者 刘高雅)蝉鸣渐歇,秋风渐起,暑假的悠闲模式即将结束。对小朋友来说,小学是“背着书包去探险”;对初中生而言
2025-08-20 16:58:00
在上海虹口图书馆的“留言簿”上 ,许多读者写下的意见建议,都得到了图书馆的认真回应,网友将其称为“哆啦A梦留言簿”。澎湃新闻记者 邹桥 邹佳雯 编辑 何羽茜 部分素材来源 @邢早早(01:53)在上海市虹口区图书馆二楼
2025-08-20 17:01:00
大皖正能量|“气球姐姐”彭霞:1.1米的身高,托举起60多个孩子的求学梦
大皖新闻讯 8月19日,“中国好人”彭霞又一次来到安徽省希望工程办公室,为大学生捐款。8年来,身高仅1.1米的彭霞用卖气球攒下的微薄收入
2025-08-20 17:04:00
滨州:市西卫生中心卫健人的平凡坚守
鲁网8月20日讯每天,当晨光洒向市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诊室里的问诊声、接种室的安抚声、药房里的核对声、还有中医科的推拿声
2025-08-20 17:05:00
兴牛乳业新品上市 双节优惠回馈泉城消费者
鲁网8月20日讯正值双节临近与开学季到来之际,山东兴牛乳业有限公司宣布将于9月1日全面推出PET瓶高品质鲜牛奶。这款240毫升大容量新品
2025-08-20 17: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