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一线蹲点影像】通向幸福的“背篓专线”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4-20 03:20: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工人日报

本报记者 蔚可任 摄影报道

《工人日报》(2024年04月20日 04版)

【一线蹲点影像】通向幸福的“背篓专线”

4月13日6时,重庆市渝北区石船镇石龙村,王贵英用小推车拉着背篓走向石船站。

【一线蹲点影像】通向幸福的“背篓专线”

4月13日,重庆地铁保税港站,这是4号线与9号线的换乘站。在菜农换乘时,地铁工作人员帮着挑扁担。

【一线蹲点影像】通向幸福的“背篓专线”

4月14日6时5分,工作人员打开闸门,菜农进入地铁站。为了让菜农能够早点进入车站等候安检,重庆地铁四号线公司将石船站原定于6时18分的开门时间提前了13分钟。

【一线蹲点影像】通向幸福的“背篓专线”

4月14日6时32分,菜农在石船站站台等候第一班地铁。

【一线蹲点影像】通向幸福的“背篓专线”

4月14日,重庆地铁4号线“背篓专厢”内,菜农乘坐地铁进城卖菜。

【一线蹲点影像】通向幸福的“背篓专线”

4月14日,重庆市江北区新民乐安心菜场为菜农设置的指示牌。

【一线蹲点影像】通向幸福的“背篓专线”

4月14日,重庆市江北区新民乐安心菜场,乘坐“背篓专线”前来的菜农在售卖当天的蔬菜。

【一线蹲点影像】通向幸福的“背篓专线”

4月15日凌晨4时,工人在石船站搬运安检设备。为让菜农更加安全高效地进入车站,重庆地铁四号线公司专门为该站调配了一台大型落地安检机。

【一线蹲点影像】通向幸福的“背篓专线”

4月16日,重庆市渝北区石船镇黄岭村,村民周庆兰(图左)与老伴罗光华在雨中摘菜。

【一线蹲点影像】通向幸福的“背篓专线”

4月17日凌晨,重庆市渝北区石船镇黄岭村,周庆兰在整理背篓里的蔬菜,准备出门。

【一线蹲点影像】通向幸福的“背篓专线”

4月17日,重庆地铁4号线石船站,工作人员帮助菜农收拾散落在安检机上的橙子。

【一线蹲点影像】通向幸福的“背篓专线”

晨曦微露,重庆的山野仍沉浸在一片宁静之中。然而,重庆地铁4号线石船站,却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喧嚣。每天清晨6时许,这里都会迎来一批“特殊的乘客”,他们有的背着背篓,有的挑着扁担,有的拉着小车……乘坐最早的一趟地铁将刚采摘的蔬菜、水果运到城里售卖。这条连接城市与乡村的地铁线也被称为“背篓专线”。

4月17日凌晨4时,重庆市渝北区石船镇黄岭村,73岁的周庆兰已经像往常一样早早醒来,前往菜地采摘蔬菜。她的老伴罗光华身患气管炎和肺气肿,大多数情况都是周庆兰一人去采摘,背到城里售卖,补贴家用。新鲜的蔬菜被她整齐地码入背篓,之间用塑料袋隔开。她的每一个动作都很轻微,生怕一不小心影响了蔬菜的卖相。

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山路上,周庆兰无需打灯便能辨别方向和路径,爬坡,转弯,过桥……逐渐变小的狗叫声意味着离家越来越远。

“以前只能在村里卖,有了地铁之后,我们都能去城里卖了,价格能多卖一两倍。我们都有公交卡,超过65岁就能免费坐地铁。”周庆兰说,她的声音里带着自豪和满足。经过50多分钟的跋涉,周庆兰终于将30多斤的蔬菜背到了石船站。此时,地铁站入口处的菜农已经排起了长队。

“每逢尾数是1、4、7的日子都有大集,这些菜农都在这里乘坐4号线,在保税港换乘9号线到观音桥去赶大集。每到这些日子,石船站早上的人流量就很大,所以,我们将石船站的开门时间,从之前的6时18分,提前到了6时5分,还在车上设置了‘背篓专厢’。”重庆地铁四号线公司车服部负责人柳絮介绍。

地铁站的工作人员是这条线上最忙碌的人群。他们用重庆人特有的热情和耐心,为每一位菜农提供帮助。“我们的工作人员都是自发地帮助这些菜农,他们好多人超过了65岁,真的很辛苦,也很淳朴。我们都愿意扶一下,帮一把。”石船站值班站长苏奎说。

正如苏奎说的那样,菜农李长贵在这里感受到了浓浓的暖意。他觉得,地铁的工作人员更像朝夕相处的邻居,他每天清晨都会跟这里的安保人员聊两句。“今天回来早!橙子都卖了!卖了137元!”李长贵和车厢里的保安大声分享着。

对于“背篓专线”,起初也有人反对,建议在地铁高峰时段禁止携带菜筐,但当地轨道交通暖心回应:只要行为和物品合规,就不会干涉。用人性化安排呵护老百姓的烟火日常。“一条地铁,就是既装得下公文包,也容得下背篓扁担,我觉得这才是城市包容性的体现,菜农们也是城市的一分子,他们的生活方式应该得到尊重。”一位乘客说。一路上,车厢内的乘客,他们或匆忙或悠闲,但对这些背着背篓的老人,总是报以微笑和尊重。

临近中午,卖完菜的菜农们纷纷踏上归途。地铁缓缓启动,坐定的菜农们有的聊天交流,有的闭目养神。这趟通向幸福的“背篓专线”,像是山城的晨钟,唤醒了城市,也唤醒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蹲点手记】

山城温度

蹲点采访“背篓专线”,我遭遇了一个未曾预料的难题:不是凌晨冒雨拍摄,也不是村头冷不丁冒出的犬吠,而是我听不懂菜农们口中的重庆方言。他们对普通话也听不大明白,大部分时候,我们之间的交流主要靠手势和意会。

在“背篓专线”的车厢里,我被一群热情的爷爷婆婆包围。他们向我诉说各自的故事,表达对这条地铁线的感激,以及对进城赚钱的兴奋。虽然我不能完全理解他们的话语,但坐在他们中间,听着他们分享彼此的故事和经验,我能感受到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这个娃儿来三天喽,北京来的,是个记者。”连续几天的拍摄,让我和一些菜农熟络起来。他们拉着我的手,从背篓中拿出橙子给我吃,让我感受到了他们的朴实和热情。

4月17日,我与周庆兰婆婆一同出发。拍摄中,我提议与她交换背负。在我的坚持下,婆婆的背篓与我的相机进行了交换。我本以为自己已经做好了准备,但背篓的重量让我吃惊。很难想象,73岁的周庆兰婆婆几乎每天都要背负30多斤的蔬菜,步行近1个小时,再坐地铁近2个小时到达城里的菜市场去卖菜。

每天凌晨两三点,山村中的灯光开始亮起,我认为这里才是“背篓专线”真正的起点。在地铁站,我看见工作人员细心关照菜农,提供便利;在地铁上,我看到市民为菜农主动让座,寒暄问候;车厢里,有专门的重庆方言播报,让菜农听得清,感觉像家里一样;在城里,我看到为背篓菜农开辟的卖菜专区,人流如织,生意兴隆。每一个细节都让我感受到了重庆这座山城特有的温度。

“背篓专线”,它不仅是一条地铁线路,更是连接城市与乡村,连接每个人心灵的纽带。它承载着菜农的希望、城市的温情、生活的美好。

蔚可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20 0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中国经济网新闻背景:前段时间,重庆市渝北区石船镇“背篓专线”受到关注,很多菜农乘坐重庆轨道交通4号线到鱼嘴、人和、观音桥等地的农贸市场去卖菜。日前,一个“背篓菜市”开市了!据
2024-05-22 15:12:00
暖心!重庆为“背篓专线”菜农设置免费摊位
...场早早迎来了第一波人潮小高峰,来自轨道交通4号线“背篓专线”的菜农也抵达了菜市场,忙碌地从背篓里拿出刚从自家摘的蔬菜摆在摊位上。每逢尾数1、4、7的赶场日时,都有许多市民前来
2024-04-17 15:35:00
重庆“背篓专线”即将上线!菜农:听不懂普通话语音报站!
装得下公文包也容得下背篓扁担近日重庆“背篓专线”备受关注有菜农称搭乘轨道列车时听不懂普通话语音报站对此轨道“背篓专线”回应安排!重庆话版报站据悉方言版报站预计4月在部分车站上线这
2024-03-31 00:54:00
新春走基层|“背篓专线”上的菜农和果农
...等货物,陆陆续续来到了轨道4号线石船站。6点32分,“背篓专线”准时到达石船站,菜农、果农们用背篓背着或用推车推着自己栽种收获的蔬菜和水果,有序上车,准备前往市区各个菜市场,
2025-01-25 15:52:00
前不久,重庆渝北区石船镇的“背篓专线”火出圈当地很多菜农乘坐重庆轨道交通4号线到人和、观音桥等地的农贸市场卖菜央视新闻《相对论》也曾蹲点“背篓专线”了解一个个背篓背后的故事由于没
2024-05-19 15:08:00
...的城市行动起来,为菜农提供贴心的公共服务。从重庆“背篓专线”到武汉“蔬菜公交”,再到贵州“惠农专线”,有的在车厢加设固定挂钩防止背篓“乱跑”,有的安排志愿者维持乘车秩序、搬运
2024-10-22 08:55:00
有人建议禁止带菜筐上地铁?“背篓专线”这样回应→
...殊的地铁线——轨道交通4号线,每天都有一群老人背着背篓搭乘地铁去市区卖菜。当地人还给这条地铁线起了个名字,叫“背篓专线”。但最近有网友建议,在早晚高峰时段禁止乘客携带菜筐等大
2024-03-22 10:23:00
“背篓专线”彰显民生温度(社会杂谈)
...去市区的菜农多了起来,慢慢地,4号线被亲切地称为“背篓专线”。行驶的列车里,“解放鞋”与“皮鞋”共处同一空间,“菜背篓”与“公文包”和谐并存。网友表示:“守护人间烟火气,重庆
2024-05-06 09:59:00
本文转自:广州日报重庆背篓菜农有专属菜市了!据央视新闻报道,由于乘地铁进城卖菜的背篓菜农没有固定摊位,当地协调了一处防空洞作为免费卖菜市场,让群众和菜农实现“双向奔赴”。其实在“
2024-05-21 04:01: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吕梁山的褶皱深处,汾河水的碧波上游,娄烦县宛如一颗被时光温柔雕琢的明珠,静卧在晋西北的天地间。如今,一股看不见的“数字浪潮”正席卷这片土地
2025-11-06 07:10:00
“我今年65岁了,有气管炎,每年冬天都要到南方去过冬,所以不用暖气。但我们小区供暖管道改造后依然是串联管道,无法办理停热
2025-11-06 07:18:00
第二十届群星奖获奖作品11月4日公布,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广场舞、群众合唱各10个。其中,山西民歌广场舞《桃花红杏花白》
2025-11-06 07:41:00
南报网讯(记者陈燕飞通讯员滁萱)近年来,滁州市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深度融合、科技产业一体化的高能级创新平台体系
2025-11-06 07:47:00
省工信厅、省科技厅主办的晋善晋美·央地国民企合创未来·四季交流会——科技成果“先使用后付费”专场对接活动近期在太原市展开
2025-11-06 07:11:00
近日,不少家长反映,来自英国的亲子游泳品牌“沃特宝贝”(WaterBa-bies)在西安的三家门店毫无征兆地突然闭店,相关联系电话均无人接听
2025-11-06 07:18:00
烟台高新区:绿色科技绘就低碳蓝图
鲁网11月5日讯(记者 魏萱)在“双碳”战略深入推进的今天,绿色低碳已成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命题。在烟台高新区,以烟台阳光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烟台阳光新材料”)为代表的企业
2025-11-05 14:42:00
三轮车侧翻路中 郎溪热心公交司机和乘客伸出援手
大皖新闻讯 11月3日下午两点多钟,郎溪县公共交通有限公司城西换乘中心至白茅岭班线的驾驶员刘志农,驾驶公交车行驶至郎溪县迎宾大道与S202交汇口处时
2025-11-05 15:04:00
劳动课养出“团宠”!合肥这所学校两只大白鹅火了,课间互动超治愈
大皖新闻讯 近日,合肥一六八玫瑰园北校习友校区,两位新晋“顶流”火了。他们不是学霸,也不是社团达人,而是两只身披白羽、步态雍容的大白鹅
2025-11-05 15:05:00
15小时生死救援!绩溪多方力量合力救助坠崖驴友
大皖新闻讯 “从接到报警,到成功把人抬到山下,大概用了15个小时。”11月1日下午4点多钟,绩溪县公安局伏岭派出所接到求助
2025-11-05 15:07:00
记者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了解到,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疑似遭空间微小碎片撞击,正在进行影响分析和风险评估。为确保航天员生命健康安全和任务圆满成功
2025-11-05 15:23:00
近日,网络热梗逐渐成为中小学生作文“套路”的报道引发关注,“绝绝子”“破防”“包的”等网络热词替代原本语意丰富的表达,部分青少年似乎正陷入一种“不说热梗就词穷”的表达困境
2025-11-05 15:49:00
烟台毓璜顶医院护士及时救助晕倒男子 平凡善举温暖深秋烟台
鲁网11月5日讯(记者 魏萱 通讯员 李成修 侯瑞)“就是打个电话的事,没想到他还专门送来了锦旗。”当烟台毓璜顶医院莱山院区五官血管通路病区护士秦聪收到孙先生(化姓)送来的锦旗时
2025-11-05 15:54:00
东平农商银行:零钱存银行 “碎银”也生光
鲁网11月5日讯近日,李先生手持满满两大袋零钱,来到东平农商银行办理存款业务,在工作人员耐心清点后,顺利将6.7万元零钱存入账户
2025-11-05 15:54:00
探秘地球脉搏,筑牢安全防线——山师附小雏鹰小队参观济南市地震科普馆实践活动
11月1日,山师附小2021级四班雏鹰小队的队员们来到济南市地震科普馆,开启了一段生动有益的地震科普之旅。一声巨响,地面在脚下剧烈扭动
2025-11-05 15: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