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新春走基层|“背篓专线”上的菜农和果农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5-01-25 15:52:00 来源:上游新闻

1月25日早上6点10分,天还没亮,下着小雨,大多数市民还在睡梦中,重庆轨道交通4号线石船站已经是灯火通明。附近的菜农、果农们,在经过或长或短时间的赶路后,携带着重达数十斤甚至上百斤的蔬菜、水果等货物,陆陆续续来到了轨道4号线石船站。

6点32分,“背篓专线”准时到达石船站,菜农、果农们用背篓背着或用推车推着自己栽种收获的蔬菜和水果,有序上车,准备前往市区各个菜市场,将自己的收成换成收益。上游新闻(报料邮箱baoliaosy@163.com)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当天该列专线中的大部分菜农、果农,目的地都是位于红土地的“防空洞背篓助农空间”。

上游新闻记者注意到,当“背篓专线”从石船站出发时,车上的菜农、果农总人数在60-70人左右,“相比以往,今天的人比较少,可能是因为天冷又下雨,而且又临近过年了。”在记者进站之时,石船站的工作人员如此表示。

73岁 夏仁美

卖完菜准备置办年货

“我家里过来比较近,走路大概20分钟。”今年73岁的石船镇居民夏仁美,住的地方距离石船站比较近,他挑着一担货物,里面有青菜、萝卜、白菜、蒜苗等,重量估计在80斤左右。

新春走基层|“背篓专线”上的菜农和果农

1月25日,菜农、果农坐上“背篓专线”前往市区。上游新闻记者 杨四海 摄

对于73岁的夏仁美来说,80斤的担子确实不轻。“从家里到石船站,挑着慢慢走,走累了就停下休息会。”夏仁美告诉上游新闻记者,自己挑着的蔬菜,全部是他自己种的,每个星期六,他都会挑着自己种的蔬菜,坐上“背篓专线”,前往红土地的“防空洞背篓助农空间”。“以往,老伴都会和我一起坐这趟车,但今天她感冒了,就没让她来。今天蔬菜卖完之后,准备买点肉、糖果等年货。”

除了到红土地“防空洞背篓助农空间”,夏仁美平时还会带着蔬菜到黄泥塝菜市场贩卖,“计划后天再跑一趟黄泥塝菜市场,然后就安心过个年。”

74岁 杨福安

娃儿不让卖菜,我当是锻炼身体

今年74岁的杨福安,家住石船镇葛口村,当天带了60斤左右的蔬菜,从家走路到石船站,用了大概40分钟,准备前往红土地的“防空洞背篓助农空间”。

“老伴有糖尿病,没有让她来。”杨福安告诉上游新闻记者,他有两个小孩,两个小孩很孝顺,每个月都会给他们老两口生活费,两个小孩也一直嘱咐他们要注意身体,不要再背着菜赶“背篓专线”到市区去卖。“娃儿们不让我们出来卖菜,但我只是想着,在自己还有能力的时候,尽量照顾自己的生活,同时也当是在锻炼身体吧。”

新春走基层|“背篓专线”上的菜农和果农

1月25日,菜农、果农坐上“背篓专线”前往市区。上游新闻记者 杨四海 摄

今年同样74岁的敖明强,也是家住石船镇葛口村,“我和杨福安是同班同学,我们经常一起坐这一趟车。”敖明强告诉上游新闻记者,他当天要和同学杨福安一起前往“防空洞背篓助农空间”,“明后天还准备到红土地其它的菜市场赶场,我带的主要有黄秧白、菜头、蒜苗和鸭蛋。”

上游新闻记者观察到,在坐上“背篓专线”后,杨福安和敖明强这两位老同学坐在一起,一直在聊天,看上去并没有倦意。

71岁 刘慧文

凌晨4点起床,累了就歇会儿

“我早上4点钟就起来了,路上慢慢走,走累了就稍微休息下。”家住石船镇太洪村的刘慧文,今年71岁,由于家距离石船站有点远,走路需要超过一个小时,所以她在当天凌晨4点不到就起来了,而她装货的工具就是一个“背篓”,“全是萝卜,大概有40斤左右。”

上游新闻记者观察到,刘慧文的“背篓”下方,安装有轮子,她告诉记者:“有时候背累了,就推着走一会。”当天,刘慧文的目的地是南桥寺的菜市场。

新春走基层|“背篓专线”上的菜农和果农

1月25日,菜农、果农坐上“背篓专线”前往市区。上游新闻记者 杨四海 摄

而今年66岁的张问福,家住统景镇平安村,距离石船站大概10公里。“早上4点过就起来了,收拾完吃完早饭后,开三轮车到石船站,天黑,也下着雨,视线不太好,慢慢开大概用了30分钟左右的时间。”

上游新闻记者注意到,张问福带的货物全是广柑,因为太重,他用一个推车推着走。“这些广柑都是我自己种的,今年的收成,大概有一万多斤。”张问福告诉上游新闻记者,他当天准备去观音桥的菜市场赶场。

带小朋友全程跟随体验的家长:

感受到他们对生活的乐观

7点49分,通过此前在重庆北站北广场站换乘10号线,菜农、果农们到达红土地站,有序出站前往各自的目的地。上游新闻记者在现场看到,在出站的整个过程中,从下车到出站口,出站线路中的所有扶梯、转弯拐角处,都有红土地站的工作人员值守,在指引道路或者帮助推货,确保大家安全有序出站。

新春走基层|“背篓专线”上的菜农和果农

红土地站,菜农、果农们正在出站。上游新闻记者 杨四海 摄

8点02分,从石船站乘坐6点32分班次列车出发,前往位于红土地的“防空洞背篓助农空间”的菜农、果农们全部安全到达。菜农、果农们纷纷寻找摊位,迅速将携带的萝卜、菠菜、折耳根、蒜苗、包菜、花菜、莴笋头、豆腐、鸡蛋、鸭蛋、咸菜干、橙子、橘子等货物摆好,供附近市民选购。

新春走基层|“背篓专线”上的菜农和果农

位于红土地的“防空洞背篓助农空间”内景。上游新闻记者 杨四海 摄

上游新闻记者看到,“防空洞背篓助农空间”的工作人员也早已就位,迎接菜农、果农们的到来,为大家提供后勤保障,同时,还为大家免费提供了红糖姜茶。

新春走基层|“背篓专线”上的菜农和果农

免费红糖姜茶。上游新闻记者 杨四海 摄

在当日的走访过程中,上游新闻记者也遇到了几位带着小朋友全程跟随体验的家长。在到达“防空洞背篓助农空间”后,一位冯姓家长对记者表示:“通过这一趟,我们感受到了菜农、果农们的辛劳,也感受到他们对生活的乐观,而在红土地地铁站、防空洞背篓助农空间,我们也看到相关工作人员为了帮助大家而表现出来的细心和耐心,心中更是感受到了温暖。”

据了解,重庆轨道交通4号线二期是一条连接渝北区石船镇和市区的轨道交通线路,于2022年6月开通,全长32.8公里。轨道4号线石船站,设在距离石船镇不到两公里的村口,沿线不少菜农、果农搭乘4号线到场镇、闹市区卖货,慢慢地,4号线成了大家口中的“背篓专线”。

上游新闻记者 杨四海 周尚斗

编辑:徐远哲责编:周尚斗 审核:冯飞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1-25 17: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重庆地铁“背篓专线”:菜农清晨坐27站去市区卖菜,地铁方人性
来源:极目新闻极目新闻记者邓波背篓、菜筐是否应该被禁止进入地铁车厢?近日,有关重庆地铁“背篓专线”的讨论再次引发关注。或许,这本不是一个争议,如市民感慨,“搭地铁上班是为生活,搭
2024-03-28 13:02:00
这条“背篓专线”很温暖
...特殊的地铁线——轨道交通4号线。因每天都有一群背着背篓的菜农搭乘地铁前往市区卖菜,被大家亲切称为“背篓专线”。之前,有网友建议,早晚高峰时段禁止乘客携带菜筐等大型物品。对此,
2024-03-29 11:20:00
暖心!重庆为“背篓专线”菜农设置免费摊位
...场早早迎来了第一波人潮小高峰,来自轨道交通4号线“背篓专线”的菜农也抵达了菜市场,忙碌地从背篓里拿出刚从自家摘的蔬菜摆在摊位上。每逢尾数1、4、7的赶场日时,都有许多市民前来
2024-04-17 15:35:00
重庆“背篓专线”即将上线!菜农:听不懂普通话语音报站!
装得下公文包也容得下背篓扁担近日重庆“背篓专线”备受关注有菜农称搭乘轨道列车时听不懂普通话语音报站对此轨道“背篓专线”回应安排!重庆话版报站据悉方言版报站预计4月在部分车站上线这
2024-03-31 00:54:00
前不久,重庆渝北区石船镇的“背篓专线”火出圈当地很多菜农乘坐重庆轨道交通4号线到人和、观音桥等地的农贸市场卖菜央视新闻《相对论》也曾蹲点“背篓专线”了解一个个背篓背后的故事由于没
2024-05-19 15:08:00
【一线蹲点影像】通向幸福的“背篓专线”
...6时,重庆市渝北区石船镇石龙村,王贵英用小推车拉着背篓走向石船站。4月13日,重庆地铁保税港站,这是4号线与9号线的换乘站。在菜农换乘时,地铁工作人员帮着挑扁担。4月14日6
2024-04-20 03:20:00
本文转自:广州日报重庆背篓菜农有专属菜市了!据央视新闻报道,由于乘地铁进城卖菜的背篓菜农没有固定摊位,当地协调了一处防空洞作为免费卖菜市场,让群众和菜农实现“双向奔赴”。其实在“
2024-05-21 04:01:00
有人建议禁止带菜筐上地铁?“背篓专线”这样回应→
...殊的地铁线——轨道交通4号线,每天都有一群老人背着背篓搭乘地铁去市区卖菜。当地人还给这条地铁线起了个名字,叫“背篓专线”。但最近有网友建议,在早晚高峰时段禁止乘客携带菜筐等大
2024-03-22 10:23:00
“背篓专线”彰显民生温度(社会杂谈)
...去市区的菜农多了起来,慢慢地,4号线被亲切地称为“背篓专线”。行驶的列车里,“解放鞋”与“皮鞋”共处同一空间,“菜背篓”与“公文包”和谐并存。网友表示:“守护人间烟火气,重庆
2024-05-06 09:59: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临沂市河东区作协“弘国粹·写中医”走进康宇中医院
鲁网11月14日讯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中医文化,体验和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华中医文化的精神内核,挖掘地方中医诊疗战线中的人文故事
2025-11-14 12:10:00
辽沈大地“北粮南运”再提速 织就粮食安全黄金通道
在昌图县,新开通的铁路专用线直接接入企业粮库院内,实现了粮食从粮库到列车的“无缝衔接”。中国网发 国铁沈阳局供图中国网11月14日讯(记者 唐佳蕾 通讯员 刘健楠 吕长军)初冬时节的辽沈大地
2025-11-14 12:10:00
东南网11月14日讯(本网记者 卢金福)今日上午,福建省政府新闻办召开“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勇争先”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十六场)
2025-11-14 12:14:00
皖西学院银杏大道向社会公众开放,市民纷纷持证去“打卡”
大皖新闻讯 时值初冬,金叶满园,皖西学院里的银杏大道再次迎来最佳观赏期。鉴于广大师生及市民朋友的观赏需求,该学院保卫处近日发布通知
2025-11-14 12:39:00
“十四五”期间山东累计动员606万名青年志愿者在服务强省建设各领域担当奉献
鲁网11月14日讯(记者 祝令方 实习生 孙雨婷)11月13日下午,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团省委主要负责同志等介绍“十四五”时期山东青年工作高质量发展情况
2025-11-14 12:42:00
“青年优驿”成了很多青年来鲁的“城市第一站”
鲁网11月14日讯(记者 祝令方 实习生 张依萍)11月13日下午,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团省委主要负责同志等介绍“十四五”时期山东青年工作高质量发展情况
2025-11-14 12:43:00
e网情深促发展 最优营商看江南丨人才港里看营商温度 无锡锡山打造国际人才集聚高地
大皖新闻讯 11月13日,“e网情深促发展·最优营商看江南”2025国内知名微信公众号主编无锡行活动走进长三角(无锡)国际人才港
2025-11-14 13:12:00
中新经纬11月14日电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总经济师、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14日表示,今年我国夏粮稳产丰收,早稻实现增产
2025-11-14 13:28:00
中国网11月14日讯(记者 张艳玲)11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5件涉鸟类保护刑事典型案例
2025-11-14 13:45:00
鲁网11月14日讯始建于明洪武十三年的成山卫,曾是中国大陆海岸线最东端的海防要塞,其永宁、迎恩、镇远、武宁四座城门见证了明清两代的海疆风云
2025-11-14 13:54:00
大河网讯(记者 王紫仪)点外卖、通宵熬夜、奶茶“续命”……这些不良生活习惯背后,潜藏着一位隐形的健康杀手——糖尿病。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
2025-11-14 09:51:00
“互联护苗2025”总结评议会召开 多方聚力共筑未成年人网络安全防线
11月11日,由北京市网信办、首都互联网协会联合主办的“互联护苗2025”主题网络活动总结评议会顺利召开。政府管理部门
2025-11-14 09:56:00
华电福建高砂水电:“三年整治”助推老电站焕发新活力
华电福建高砂水电公司航拍。东南网11月14日讯(通讯员 许琰 文/图)蓝色地面步道现代明快,白墙大LOGO简洁醒目,“太空舱”入厂通道科技感十足……11月13日
2025-11-14 10:04:00
石家庄市教学评估观摩交流现场会在新乐市召开
河北新闻网讯(巩振欣、牛雷涛)11月11日上午,石家庄市2025年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评估观摩交流现场会,在新乐市东长寿学校召开
2025-11-14 10:06:00
2025雄安产业带跨境电商出海战略交流会在雄安会展中心成功举办
中国雄安官网11月13日电(李鑫)11月13日,2025雄安产业带跨境电商出海战略交流会在雄安会展中心成功举办。本次活动以“智汇雄安电商启航”为主题
2025-11-14 10: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