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肃庄王朱楧的封地在哪?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6-02 20:27:00 来源:戏说三国

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九月,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四子朱楧出生,母妃郜氏。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正月,明朝第二次大封诸王,年仅3岁的朱楧被册为汉王。在朱元璋的治国理念之中,“亲王守边”是极其重要的一环。朱楧第一批之国的兄长们,已经星罗棋布地分布在帝国的边境线上。

洪武十一年的时候,西北尚未平定,因此朱元璋只能封儿子为汉王。但随着蓝玉、沐英等人在西北一线不断经略,明朝的国境线得以大踏步向西面推进。到了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朱元璋甚至已经着手考虑迁都西安,冯胜、傅友德、蓝玉等明军大将集结陕西积极练兵,兵锋直指撒马尔罕。就在此时老朱做出决定,汉王朱楧准备出镇西北,当年五月立甘州中护卫为汉王府护卫官军。

封国甘肃,威震西北

坎坷的就藩之路

虽说朱元璋的迁都计划随着皇太子朱标的突然去世而搁浅,但朱楧的命运并没有改变。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三月,朱楧正式改封肃王。并于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正月,正式之国甘肃。就在朱楧等亲王刚刚离开南京,朱元璋随即发动了蓝玉案,将仅剩的开过勋贵几乎一网打尽。武人集团的落幕,意味着众皇子们将彻底担负起守卫帝国边疆的重任。

由于肃王走得匆忙,当时陕西各卫调戍士马尚未完全集结,朱楧只能先在平凉暂时驻扎(平凉位于甘肃省东部,为陕甘宁交汇处的金三角,战略位置极其重要)。当年七月,在蓝玉案中大受株连的府军前卫受到朱元璋的赦免,其有罪将士被调往新成立的甘州左护卫指挥使司立功赎罪。

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394年)十二月,指挥孙继达之女被册为肃王妃(这是第一位非勋贵集团背景的亲王妃,体现着蓝玉案后朱元璋治国思路的变化)。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四月,又以甘州在城官军为基础,增设甘州右护卫。这样一来,作为肃王府护卫的甘州三护卫正式齐装满员。六月,在平凉待了两年的肃王朱楧正式之国甘肃。

肃王就藩之后,对当地的军政大权有着极高的独立管辖权。当时勋二代中正当红的曹国公李景隆正在整饬陕西属卫士马,朱元璋特地交代陕西行都司所属甘州五卫及肃州、山甘、永昌、西宁、凉州诸卫军马,由肃王本人亲自负责整饬。

而朱楧的表现也确实对得起老父亲的期望。此前蓝玉在征讨罕东之时,当地土酋哈昝虽然闻风而逃,但却始终没有归附。而朱楧在就藩之后恩威并施,哈昝派出番僧撒儿加藏卜等人到甘州求见肃王,恳请归附朝廷。于是在朱楧的努力之下,洪武二十九年(公元1396年)三月,明廷正式设立安定卫指挥使司,给予哈昝所部铜印58颗,置其官属如内地诸卫(安定卫在甘州西南一千五百里,唐朝时属于吐蕃)。其后安定卫在明代西北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而甘州护卫将士更是异常彪悍,举个例子,在洪武二十九年五月甘州护卫将士巡边,听到消息以后,逃寇祈者孙乞奴逃往哈梅里(即哈密),哈剌章往速剌讨来川(今讨赖河),伪王撒户失加往朵工(即朵甘,位于青藏高原东部)。因此在洪武三十年(公元1397年)正月朱元璋给朱楧的诏书中,我们可以看出老皇帝对这个儿子的放心和满意:

今春气方和,宜及时督军屯种。遇有征伐,尔其亲率精兵与长兴侯耿炳文等进讨。—《明太祖实录·卷二百四十九》

建文即位,肃王内迁

朱元璋去世之后,皇太孙朱允炆继位。这位新皇帝在文官集团的裹挟之下,对太祖诸子发动了疯狂的清算。一时间周王、齐王、湘王、代王、岷王纷纷落马,燕王、宁王起兵反抗,辽王、谷王放弃封国。在这样一片肃杀的环境中,朱楧为了消除朝廷疑心,向建文帝朱允炆请求内迁,获准由甘州迁至兰州。甘州即现甘肃省张掖市,为当时明帝国最西北端。肃王内迁,使明朝在西北的影响力大为下降。为了削藩,朱允炆真是一点不顾他祖父开疆拓土的雄心。

而肃王虽然内迁,在西北外藩中仍然具有一定影响力。在燕王朱棣靖难成功之后,肃王虽然一直谨慎小心,但永乐七年(公元1409年)必力工瓦国师等向朱楧赠送礼物,引起了朱棣的疑心并对此发出严厉警告。

今既以相馈,宜姑受之。后来亦宜拒绝,庶免小人谗间,而贤弟永保令名于无穷矣。—《明太宗实录·卷九十一》

必力工瓦寺是藏传佛教噶举教派止贡支派的主寺,四年之后,朱棣将其晋封为世袭必力工瓦阐教王,由此也可见其地位的敏感性。此后肃王更加小心谨慎,这才有了“居国能安靖循理”的美誉。

肃王府的传承危机

自从朱楧夹紧尾巴做人以后,肃王府从政治层面上暂时没有了危机,但继承人问题却浮上了水面。永乐十七年(公元1419年)十二月,肃王朱楧去世,享年44岁,谥号“庄”,《明实录》也给出了“性谨厚,好文学“的评价。

朱楧只有一子一女,去世时独生子朱赡焰还只有14岁,无法继承王位。一直等到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九月,朱棣都挂了以后,明仁宗朱高炽才准许朱赡焰袭封肃王。说来朱赡焰也算是个不孝子,他父王永乐十七年去世,按理说他到永乐二十年前不应该行房事,结果他的儿子朱禄埤在永乐十九年就出生了。当时朱赡焰本人也不过17岁,朝廷都还没正式册封王妃。

但是此后直到天顺八年(公元1464年)十二月以57岁的年纪去世之时,除了朱禄埤,朱赡焰也没能再生个儿子。成化四年(公元1468年)五月,48岁的洵阳王朱禄埤被册为第三任肃王。

成化十五年(公元1479年)59岁的朱禄埤去世,膝下同样只有庶子汾川王朱贡錝一人。偏偏这位汾川王还不成器,在成化十七年的时候坐事停袭,还被革去一半的岁禄。直到成化二十二年朱禄埤正妃樊氏向朝廷恳请,宪宗这才同意朱贡錝袭封肃王。

成化二十三年(公元1487年)六月,31岁的汾川王朱贡錝被册封为第四任肃王。此时朱贡錝膝下也仅有朱真淤一子,传承了近百年的肃王府,始终在一线单传的钢丝绳上跳舞。别的王府大宗绝了以后还有旁系可以继承王位,比如秦王府、周王府、楚王府、蜀王府等。但是肃府大宗绝嗣的话,那就要除国了。好在位列明代最长寿的几位王爷之一的朱贡錝一直活到了嘉靖十五年,享年80岁,生了6个儿子,彻底解决了困扰肃王府百年的继承人问题。

兰州肃王府旧址

结语:肃王出镇甘州,是明太祖朱元璋经略西北的一步秒棋。这样一位亲王楔在大明帝国的最西端,朝廷要保证他的安全,肃王本人也必须努力让自己活下去。但是随着朱允炆的上台,在一帮只顾眼前利益的文人操纵之下,明太祖的努力被全盘否定。大明王朝也失去了开拓西北的雄心。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02 23: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肃庄王朱楧,眼看着大明从进取转向保守
...自然是明朝分封在兰州的肃王府。首封肃王朱楧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四子,他的就藩,为兰州乃至甘肃一带的文化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据说如今在在榆中、兰州一带春节闹社火,表演的旱船
2023-06-10 09:29:00
明朝历史上第一个既没有以世子身份,也没有郡王身份的皇子
...年间的故事。宣德年间肃藩二三事肃藩的首封亲王是太祖朱元璋第十四子朱楧,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正月奉旨之国。却因为肃府护卫官军尚未完成集结,只能先暂时驻扎于平凉,直到洪
2023-01-24 21:20:00
从明抢到暗夺,从朱棣到朱瞻基祖孙三代的削藩努力
...鉴于前代因为宗室羸弱而造成二代而亡的教训,太祖皇帝朱元璋采取了“亲王戍边”的国策。亲王星罗棋布般分布在大明的边境线上,坐拥实力强大的三护卫官军,为明初抵御外寇立下过大功。但是
2023-05-10 17:32:00
朱元璋最大的败笔是大封朱氏子弟,庞大的宗室让大明不堪重负
1368年,大明帝国建立,曾经的乞丐朱元璋穿上龙袍做了皇帝,年号洪武。大明洪武二年,朱元璋开始准备分封事宜。历朝历代,在建立之初,第一重要的事情就是封赏有功之人,此事处理不好可能
2022-12-11 14:17
明朝九大塞王各自的命运与荣耀
朱元璋建立大明后,采取了一种全新的就藩制度,他把自己的儿子们分封到各地就藩,以拱卫大明朝的安全,其中大部分都分到了北方边疆,从辽东到甘肃一线的九位藩王合称为九大塞王。这九大塞王分
2023-10-28 05:42:00
朱元璋狠心诛杀功臣前做的准备有何玄机?
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期间,曾大肆诛杀开国功臣,可以算是历史上对开国功臣最残酷的帝王。他为什么要屠杀功臣?原因很多,本文不分析他杀功臣的动机和原因,主要聊聊他杀功臣时采用的策略。明朝开
2023-03-08 18:21:00
明朝分封在山东的六位藩王,有三个被废除
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后,认为宋元没有屏藩以致灭亡,于是决定让自己的儿子去镇守边疆。他制定了较为具体的藩封制度并率先通过三次册封诸子为王来实践了这一制度。山东在有明一代被分封六位藩王。
2022-12-13 15:16
明朝第一位贤王是谁,为何意外扯下朱棣“遮羞布”
公元1393年,明朝初期著名“蓝玉案”爆发,朱元璋用意欲谋反罪名诛杀蓝玉,牵连人数超过万人。为了警告朝臣,朱元璋用草木填充蓝玉的皮囊,在全国各省轮流传阅,当蓝玉的皮囊到达蜀地后,
2024-04-25 22:53:00
朱棣起兵造反,18个兄弟为何只有宁王帮他?
...寿命上比较短。康熙有35个儿子,活到成年的只有20位。朱元璋的儿子虽然也不少,高达26位,但到朱棣起兵时,三分之一的儿子都已经去世了,也只剩下19位。在这19个儿子当中,除去
2022-12-20 15:58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